下书看 > 修真大佬在星际时代 > 第1252章 番茄之觞

修真大佬在星际时代 第1252章 番茄之觞

    真正的辐射病和大多数人表现出来是不一样的,为了不让大多数人发现他们身体的真实情况,也是为了继续科研研究,砚青的家族申请将这些患有辐射病的人秘密转移到下层继续基因方面的研究工作。

    上层的问题已经得到了解决,基因实验也应该到此为止了才是。

    但是砚青家族还想继续基因实验。

    他们给下层管理层的理由是进一步改善现有的基因方案,减轻或者是避免改良基因后遗症的出现。

    这并非是为了上层的民众。

    砚青家族提交了一份报告。

    他们发现改良基因除了能够抵御核辐射外还能极强的改善个体的体质。

    上层基因改良的个体在没有外骨骼辅助的情况下可以轻松使用铁质的义肢没有任何的压力。

    没有外骨骼辅助的义肢一般都是选用重量轻的铝合金甚至是高强度的大分子聚合物来制造,力求保证义肢的重量和缺失肢体的重量相等。

    这样安装义肢的人重心和正常人没有任何区别,在做各种动作的时候也不会和正常人出现明显的区别。

    这个方案有千种万种优点,可是缺点也很明显。

    贵!

    这么昂贵的方案用在上层人身上,先不说那些苦哈哈的上层人能不能负担得起相关的费用,就是现有的材料也不够啊。

    于是砚青家族使用了便宜且容易提炼的铁作为义肢的主要材料。

    正如上文所说的,因为重量的失衡,安装了铁制义肢的人们在行走或者其他动作上会和正常人有着明显的区别,协调性也要差很多。

    安装原版的义肢可以不受影响的正常生活,安装铁制义肢的人则仅仅只是可以自主生活。

    这两者之间的区别还是很大的。

    可是让砚青家族没有料到的是。

    那些上层人仅仅只是经过很短时间的适应后,使用铁制义肢依然可以行动自如和正常人无异。

    这就让砚青家族非常吃惊了。

    经过仔细研究之后他们发现,基因改良过的人类力气大幅增加,增加的程度可以到忽略原版义肢和铁制义肢之间的重量差。

    这就像一个成年男人握着一枚鸡蛋可以正常的走路和跑步,拿着一瓶饮料依然可以如此,尽管鸡蛋和饮料间存在极大比例的重量差。

    砚青家族的研究报告立刻引起了下层管理层的极大兴趣。

    他们似乎从中看到了人类文明的未来。

    在管理层讨论的设想中,不管是未来出现一支基因改良的克隆人军队,还是下层民众自身接受基因改良都将是人类走出地下重新夺回地表的依仗。

    正是因为管理层始终念念不忘反攻地表,砚青家族的申请得到了近乎全票的通过。

    管理层中也有反对的,认为砚青家族此举是在触碰上帝禁区。

    人类文明很早之前就接触了基因改良的技术。

    最初接触到基因工程的时候人类以为自己掌握了神的技术。

    毕竟通过基因再编译人们可以把任何生物改变成自己想要的模样,这是传说中神明才掌握的能力现如今也被凡人摸索到了,这是不是说有朝一日凡人也能成为传说中的神明?

    科学家们兴奋了。

    开始利用基因技术小试牛刀。

    他们第一个的实验目标是番茄。

    当时的番茄皮薄、汁多、味道香甜,是很多人喜爱一个水果。

    番茄无论是直接食用还是制作菜肴,其香甜的口味都能迅速得到人们的喜爱。

    这么一来就直接促进了番茄市场的繁荣,种植番茄的农民越来越多。

    可是番茄有个很大的缺点,不易运输。

    番茄在运输过程中的损耗率很大,这给番茄的种植户和运输司机都带来了不小的损失。

    再加上番茄的产量不高,市场也一直得不到满足。

    这时科学家们出手了。

    他们针对番茄的缺点改良基因,让番茄果实的皮厚一点,汁水稍微少一点,果实也更加皮实一点,同时让植株能结出更多的果实,果实的个头和形状也被修改的更大更圆润好看。

    这么一番修改既解决了番茄不易运输的缺点又解决了产量的问题,可以说是非常完美的一个修改方案。

    唯一的问题也就是自然环境下番茄的植株受限于营养物质的吸收是不可能在同一植株上结出这么多数量个头这么大的果实的。

    违背了自然生长规律的番茄最终的结果很可能是根本不结果。

    但是那只是自然环境下生长的番茄,人工种植的番茄完全可以通过在结果期间增加肥料的投入来供应植株结果所需要的营养物质。

    这么一个小小的问题在人工干预下根本就不叫问题。

    新品种出现后人们满怀希望的种下种子希望最后能够获得一个好的收成。

    当然改良番茄也没让人们失望,不管是收获时的亩产还是后续的运输都按照科学家们所期望的那样发展。

    所有人都欢欣鼓舞,农民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们可以预见自己今后越来越红火的日子;科学家的脸上也露出了笑容,就凭这个他们即便无法获得学界最高奖也绝对能够名留青史了。

    然而给所有人当头一棒的是消费者最后对番茄的反馈。

    难吃!

    这是所有购买了新品种番茄的消费者给出的反馈,非常难得,竟然没有一例不同的评价。

    就算是新品种番茄的创造者本人在吃了改良番茄后也不能昧着良心说好吃。

    这是出了什么问题?

    科学家们紧急溯源查找原因。

    最终查明的原因也是让科学家们为之一愣。

    自然的基因表达是一个完整的逻辑结构。

    每一层表达看似独立,比如外观颜色、形状、口味、大小等等,但是这些表达彼此之间是存在逻辑关联的。

    比如什么颜色决定了果实内部的具体成分,红色的果实里的花青素肯定不是在碱性环境里的。

    酸性的环境又决定了果实的口味。

    口味决定了果实会吸引什么样的动物前来食用。

    动物的种类决定了果实的形状和大小。

    果实存在的目的就是为了借助动物传播种子,假如喜爱这类果实的是某种体型小的鸟类,植株却结出了西瓜大的果实,一只鸟儿吃饱了都不一定能吃到种子跟不要说带走传播了。

    这样额植株在自然进化中就会被淘汰灭绝。

    合适大小的果实既能让动物吃饱又能让它们连同种子一起吃下去,最后随着动物的移动被带到别处生根发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