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三国:我,神谋鬼算李伯川 > 第1603章 三公九卿的制定(二)

三国:我,神谋鬼算李伯川 第1603章 三公九卿的制定(二)

    “我......你.......奉孝......”,

    短短的一句话,刘备便用了三个人称代词,但实际上,却一点有用的信息都没表达出来,很显然,刘备确实对郭嘉有些无语了!

    “玄德公!”,

    见状,

    李忧笑着上前劝慰道,

    “倒也不用对奉孝如此苛求,他本身就是个放荡不羁的性格,就算如今成家之后收敛了不少,那也是在个人作风方面的收敛,要他克制饮酒,可当真是要了他老命了!”,

    “虽说三公九卿之位也不是不能喝酒,但多少也是要体面一些才行,实在是不太适合他!”,

    “至于文和,那就更不必说了!”,

    只见李忧摇了摇头,一脸无奈的说道,

    “对于他来说,最不能接受的就是让自己处于众人的瞩目之下,尤其是他还有死士头子这个身份,不管是让他当三公还是九卿,都和把他架在火上烤没什么区别!”,

    “反正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德行不足,能力有缺,难堪大用,希望玄德公能另选贤能!”,

    “唉!”,

    刘备叹了口气,显然是对这二人也是没辙了,但其实,他也不是不能理解郭嘉和贾诩,人家郭嘉又不是第一天才变得放纵不羁,甚至可以说,人家已经收敛了很多了,只不过三公九卿这些位子,确实不适合他,

    而贾诩就更是了,

    虽然刘备自己也知道,贾诩为了他能够一统大汉,甘愿成为刘备的一把尖刀,为平原培养死士,让其遍布天下为耳目,说白了,刘备能有今日之成果,贾诩绝对应该居之首功,

    只不过,

    虽然贾诩的功绩在那摆着,但死士这种事,即便所有人都知道,也不该摆在明面上来说就是了!

    “伯川啊!”,

    只见刘备抬起头来,看向李忧道,

    “你们几人,是最初便开始追随我的,若是说的直白些,没有你们几个,难有我刘玄德之今日,更难有大汉之今日,结果你们一个个都不想身居高位,弄得我有些良心不安啊!”,

    “玄德公何必自责?”,

    李忧轻笑一声,再度劝慰道,

    “每个人的追求不一样,选择自然也不一样,对于奉孝和文和来说,只要不缺吃不缺穿,官职什么的,对他们根本便没有想象中那么重要!”,

    “当然,我自是也知道玄德公难处,你完全可以给奉孝和文和封个好一点的爵位,让他们两个混吃等死,就算是给他们圆梦了!”,

    “是啊!”,

    刘备双手一拍,感慨说道,

    “这样一来,倒也确实把问题给解决了!”,

    “没错!”,

    只见李忧轻笑一声,

    “不过公达还是可以再“奋斗”几年的,依我之见,不如便让他担任九卿之一的廷尉好了,统领天下律法之纲,让陈群为正廷,与其相辅相成,他们一个荀家子弟,一个陈家子弟,怎么看都能配合的不错吧?”,

    说到这儿,

    李忧不易察觉的顿了一下,方才继续说道,

    “至于剩下的位子,子龙可为卫尉,孔明可为光禄勋,元直可任太仆,士元可任大司农,至于宗正的位子,仲德可为少府,至于宗正这个位子,便让刘晔刘子扬接任吧,毕竟这个位子和其他的九卿不同,怎么也得是真正的汉室宗亲来坐镇,才算得上合适!”,

    “嗯.......”,

    只见刘备沉吟片刻,随后看向李忧说道,

    “伯川之见,大部分都与我不谋而合,包括仲德先生和子扬先生入九卿之列,也算是给了曹公一个面子,唯一的问题就是,”,

    “士元的功绩,其实位列三公也已经足够,九卿之位,对他来说,是不是有些太低了!”,

    “那也得他自己愿意才行啊!”,

    李忧摊了摊手,显然也是有些无奈,

    他当然知道,这些人里面最能干活的,就是在平原当了十数年骡子的庞士元,只不过,后者对于干活这件事,多少已经有些应激反应了,再往他身上加担子,李忧是真怕自己挨揍!

    “成吧.......”,

    刘备捏了捏眉心,有些无语道,

    “不管怎么说,这些人都算是可以服众的,孔明虽然年纪尚浅,但战功赫赫,虽为三公难以服众,但九卿之位还是没问题的,”,

    “禅儿,你觉得如何?”,

    “师父的建议,自然是极好的!”,

    刘禅笑着点了点头,将这件事应承了下来,当然了,他可没有把军国大事当成儿戏,毕竟之后的日子里,他可是要在大汉朝堂上当家的,要是李忧提议的这些人选真的有不妥之处,刘禅自然会将其指出,

    只不过,

    现在的他,是发自内心的觉得这些人选,都是极为合适的!

    除了诸葛孔明之外,三公九卿之中基本上都是早年便追随刘备曹操的老人,威望和能力都在那摆着,稳定朝政这件事对他们来说,用小菜一碟来形容都不为过,

    可以说,荀攸、法正等人,确实是相当靠谱的大臣了!

    这些人,除了曹操麾下的几位,剩下的都是从小看着他长大的叔伯,再也没有比这些人更亲的近臣了!

    等到这些人在自己三公九卿的位子上坚持上个十年八年后,大汉这些二代们也差不多攒够了资历和经验,随时都能补位上来,完全不存在青黄不接的情况!

    “有这些叔伯帮我辅佐朝堂,定能让天下安稳!”,

    只见刘禅看向自家师父道,

    “只不过,这样一来,政务划分的更加明晰,长安城内怕是也得设一郡守才行!”,

    “确实如此!”,

    李忧颔首点头,轻声问道,

    “不知禅儿可有心仪人选?”,

    “回师父话!”,

    刘禅轻吟片刻,随后突然来了主意,

    “这长安郡守,虽权小但位重,若是可以的话,我想等伯约从前线回来之后,让他来试上一试!”,

    “相信以伯约的才能,”,

    “定能担此重任才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