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嫁后装病王爷喜不自胜 第202章 民心所向
热门推荐:
魔渊,疯驴,邪剑仙
三国:努力就变强,我一刀败吕布
江湖男儿
主角飞升后,我盯上他的女人
我刚换麒麟肾,你们就要跟我退婚?
重回九零,我只想赚钱
昭娇
穿越弃子:凡日月所照皆为汉土!
大明重生景帝,我把景泰搞没了!
刘进明白她的意思,民心所向。
而且刘家辛辛苦苦赚来的银子,不能最后进了对手的口袋里。
“好,舅舅同意,这也许是目前最好的办法了。”
有了银子,医学院进行的很快,先经过一段时间的基础课,经过考核筛选出有能力者。
继续学习一段时间,再次进行考核,还要经过一次人品的筛选,把既有能力又品性良善之人留下。
经过三次选拔之后,才能把真正有能力者留下继续学习。
这些学习的过程全都不收任何费用。
学成者都会进入医馆,先跟着大夫学习实践一段时间,才能独自给人看诊。
顾念和刘家共同办的医学院和医馆,让百姓们纷纷称赞。
“宁王妃和刘大人真是大善人,老婆子我没有银子看诊,医馆免费治好了老婆子的病,如今还能活着,多谢宁王妃与刘大人啊!”
一个老妇说着流下了感激的泪,时不时的用衣袖擦拭。
“是啊,我爹摔断了腿,不能下地,若是没有宁王妃和刘大人的好心帮助,我得可能就一辈子在床上不能动了,我也很感激他们,他们真是大好人。”
走到大街上听到的最多的就是关于宁王妃与刘大人的事迹。
顾念也是为了刘进,故意把刘进捐赠银子,并设立医学院和医馆的事情,告知百姓,这样就能成为刘家的保护伞。
皇上心情很好的看着站在大殿上的刘进夸赞:
“刘爱卿,你一心为百姓着想,捐赠银子帮助宁王妃开着学堂和医馆,救治百姓,实乃大善,朕很是欣慰。”
“多谢皇上夸赞,百姓受苦受难,臣既然有能力,应当出一份力,为皇上分忧。”
“嗯,若是都如刘大人这般心系百姓,国家将会是另一番景象。”
刘进眼神微转,试探着说:
“皇上,臣自从帮助百姓以来,却有人找刘家店铺的麻烦,已经导致好几家店铺亏损关门,此人心思不轨,请皇上做主。”
不想让刘进帮助百姓,这样的事情可大可小,而且事情明明是在刘进捐赠银子之前。
太子知道刘进说谎,也不能指明,心中憋屈,万一被皇上发现是他的人干的更加麻烦。
皇上眉峰一凛:“哦~~还有这等事?!”
“孔爱卿,这件事就交给你去查,务必将此事查清。”
皇上安排大理寺卿孔荣,他最是铁面无私,有他查案放心。
太子出列提议:“父皇,调查这等事情应该是京兆府的职责,若是越俎代庖,恐让府尹大人心生疑虑啊!”
皇上眼神一转,微微思索:“太子说的即是,还是让京兆府去查妥当些。”
宁王心中冷笑,这么说京兆府尹与太子之间不太干净,哦~~记起来了,京兆府尹好像是朱大人的小舅子。
“父皇,这是儿臣正好路过,看到刘记被诬陷实在不忍,便查出凶手,已经签字画押,但是那个人好像是太子皇兄的人。”
太子立刻疾言厉色反驳:“你胡说,纯属诬陷,怎么证明凶手就是孤的人。”
宁王看向皇上,从怀中拿出一个腰牌似的东西:“父皇,这是那个凶手身上的,是太子皇兄府上的腰牌。”
那腰牌递了上去,皇上端详一二,眼神微眯看向太子,太子心中一惊,赶紧跪下解释。
“父皇,府上的管家前几日确实丢了一个腰牌,后来给他补发了一个,兴许是有心人拿去做坏事了,儿臣管教不严,请父皇责罚。”
太子知道此时最好的状态是承认错误,但是错误不能赖在自己头上,所以不但承认,也没有完全承认。
皇上仿佛看透一切的眼神盯着太子一瞬,然后说:“嗯,让京兆府去调查一番再说吧。”
皇家子嗣在争权夺利之中,早就已经忘记身边的人血脉相连,就算伤害百姓也不遗余力,这样的皇子如何作为储君。
宁王与刘进的目的已经达到,既阻止了太子对付刘家,又在皇上心中种下了不好的印象。
“皇上。”
福公公上前,把一封信交给皇上。
皇上打开一目十行,刚才还欣慰的面容立刻难看起来,让下面的大臣一阵疑惑,但是也不敢出声。
“各位爱卿,池州连降大雨又发生水患,马上就是粮食收获的时节,但是田地全被淹没颗粒无收,导致很多百姓饿死街头。”
皇上的话刚刚说完,朝堂上就开始窃窃私语交头接耳的谈论起来。
“众位爱卿,可有良策?”
“皇上,臣以为,为百姓及时送去粮食才能保民生。”
“皇上,臣附议,要派一位有威望可信度高的人前去办理,也让百姓知道皇上心系百姓。”
“臣附议。”
大臣们纷纷出来进言,但是最终都没提让谁前去比较好,也没提如何筹集赈灾粮。
皇上一阵头疼,这些言官只会东家长西家短,弹劾哪位朝臣的时候嘴巴一张一合不饶人,一到正事上就没了主意。
“田爱卿,户部可以筹集多少粮食?”
田楼为难的站出来拱手回答:“皇上,上个月刚刚筹集了军用粮食,给边疆送走,如今没有多少粮食可以筹备了。”
皇上更加头疼了,这可如何是好。
刘进低着头眼神微转,刘家的富贵会成为自己的负累,不如多为百姓做些事情,也能让皇上记得刘家的好。
“皇上,臣愿意出银子大量购买粮食,为池州的百姓出一份力。”
有了刘进的这句话,后面的大臣心知肚明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暗自骂刘进多管闲事,刘家银子多,想要显摆,别拉着我们大家啊,可恨!
“好,刘爱卿不愧是百姓相传的大善人,危机度过后,朕一定嘉奖刘爱卿,还有没有如刘爱卿一般,一心为百姓的好官?”
下面的朝臣低着头眼观鼻鼻观心,皇上的话就是谁捐银子捐粮食就是好官,不捐赠的就不是好官了?!
皇上好一个一语双关,就是逼着他们出银子。
宁王,太子,成毅,麒王,这些皇子大臣纷纷站出来,有人纵使心有不甘也得做给皇上看,其他的大臣也跟着不得不捐。
很快朝堂上筹集出第一批赈灾粮。
而且刘家辛辛苦苦赚来的银子,不能最后进了对手的口袋里。
“好,舅舅同意,这也许是目前最好的办法了。”
有了银子,医学院进行的很快,先经过一段时间的基础课,经过考核筛选出有能力者。
继续学习一段时间,再次进行考核,还要经过一次人品的筛选,把既有能力又品性良善之人留下。
经过三次选拔之后,才能把真正有能力者留下继续学习。
这些学习的过程全都不收任何费用。
学成者都会进入医馆,先跟着大夫学习实践一段时间,才能独自给人看诊。
顾念和刘家共同办的医学院和医馆,让百姓们纷纷称赞。
“宁王妃和刘大人真是大善人,老婆子我没有银子看诊,医馆免费治好了老婆子的病,如今还能活着,多谢宁王妃与刘大人啊!”
一个老妇说着流下了感激的泪,时不时的用衣袖擦拭。
“是啊,我爹摔断了腿,不能下地,若是没有宁王妃和刘大人的好心帮助,我得可能就一辈子在床上不能动了,我也很感激他们,他们真是大好人。”
走到大街上听到的最多的就是关于宁王妃与刘大人的事迹。
顾念也是为了刘进,故意把刘进捐赠银子,并设立医学院和医馆的事情,告知百姓,这样就能成为刘家的保护伞。
皇上心情很好的看着站在大殿上的刘进夸赞:
“刘爱卿,你一心为百姓着想,捐赠银子帮助宁王妃开着学堂和医馆,救治百姓,实乃大善,朕很是欣慰。”
“多谢皇上夸赞,百姓受苦受难,臣既然有能力,应当出一份力,为皇上分忧。”
“嗯,若是都如刘大人这般心系百姓,国家将会是另一番景象。”
刘进眼神微转,试探着说:
“皇上,臣自从帮助百姓以来,却有人找刘家店铺的麻烦,已经导致好几家店铺亏损关门,此人心思不轨,请皇上做主。”
不想让刘进帮助百姓,这样的事情可大可小,而且事情明明是在刘进捐赠银子之前。
太子知道刘进说谎,也不能指明,心中憋屈,万一被皇上发现是他的人干的更加麻烦。
皇上眉峰一凛:“哦~~还有这等事?!”
“孔爱卿,这件事就交给你去查,务必将此事查清。”
皇上安排大理寺卿孔荣,他最是铁面无私,有他查案放心。
太子出列提议:“父皇,调查这等事情应该是京兆府的职责,若是越俎代庖,恐让府尹大人心生疑虑啊!”
皇上眼神一转,微微思索:“太子说的即是,还是让京兆府去查妥当些。”
宁王心中冷笑,这么说京兆府尹与太子之间不太干净,哦~~记起来了,京兆府尹好像是朱大人的小舅子。
“父皇,这是儿臣正好路过,看到刘记被诬陷实在不忍,便查出凶手,已经签字画押,但是那个人好像是太子皇兄的人。”
太子立刻疾言厉色反驳:“你胡说,纯属诬陷,怎么证明凶手就是孤的人。”
宁王看向皇上,从怀中拿出一个腰牌似的东西:“父皇,这是那个凶手身上的,是太子皇兄府上的腰牌。”
那腰牌递了上去,皇上端详一二,眼神微眯看向太子,太子心中一惊,赶紧跪下解释。
“父皇,府上的管家前几日确实丢了一个腰牌,后来给他补发了一个,兴许是有心人拿去做坏事了,儿臣管教不严,请父皇责罚。”
太子知道此时最好的状态是承认错误,但是错误不能赖在自己头上,所以不但承认,也没有完全承认。
皇上仿佛看透一切的眼神盯着太子一瞬,然后说:“嗯,让京兆府去调查一番再说吧。”
皇家子嗣在争权夺利之中,早就已经忘记身边的人血脉相连,就算伤害百姓也不遗余力,这样的皇子如何作为储君。
宁王与刘进的目的已经达到,既阻止了太子对付刘家,又在皇上心中种下了不好的印象。
“皇上。”
福公公上前,把一封信交给皇上。
皇上打开一目十行,刚才还欣慰的面容立刻难看起来,让下面的大臣一阵疑惑,但是也不敢出声。
“各位爱卿,池州连降大雨又发生水患,马上就是粮食收获的时节,但是田地全被淹没颗粒无收,导致很多百姓饿死街头。”
皇上的话刚刚说完,朝堂上就开始窃窃私语交头接耳的谈论起来。
“众位爱卿,可有良策?”
“皇上,臣以为,为百姓及时送去粮食才能保民生。”
“皇上,臣附议,要派一位有威望可信度高的人前去办理,也让百姓知道皇上心系百姓。”
“臣附议。”
大臣们纷纷出来进言,但是最终都没提让谁前去比较好,也没提如何筹集赈灾粮。
皇上一阵头疼,这些言官只会东家长西家短,弹劾哪位朝臣的时候嘴巴一张一合不饶人,一到正事上就没了主意。
“田爱卿,户部可以筹集多少粮食?”
田楼为难的站出来拱手回答:“皇上,上个月刚刚筹集了军用粮食,给边疆送走,如今没有多少粮食可以筹备了。”
皇上更加头疼了,这可如何是好。
刘进低着头眼神微转,刘家的富贵会成为自己的负累,不如多为百姓做些事情,也能让皇上记得刘家的好。
“皇上,臣愿意出银子大量购买粮食,为池州的百姓出一份力。”
有了刘进的这句话,后面的大臣心知肚明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暗自骂刘进多管闲事,刘家银子多,想要显摆,别拉着我们大家啊,可恨!
“好,刘爱卿不愧是百姓相传的大善人,危机度过后,朕一定嘉奖刘爱卿,还有没有如刘爱卿一般,一心为百姓的好官?”
下面的朝臣低着头眼观鼻鼻观心,皇上的话就是谁捐银子捐粮食就是好官,不捐赠的就不是好官了?!
皇上好一个一语双关,就是逼着他们出银子。
宁王,太子,成毅,麒王,这些皇子大臣纷纷站出来,有人纵使心有不甘也得做给皇上看,其他的大臣也跟着不得不捐。
很快朝堂上筹集出第一批赈灾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