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风起在梦华时光里 > 第7章 前额刘海已至眉梢,后面头发已遮脖项

风起在梦华时光里 第7章 前额刘海已至眉梢,后面头发已遮脖项

    文艺老青年拿出一堆海报让尹仲挑,看看复制那个男明星的神态举止跟发型,他说自己有装备,保证满意无效退款,有精神损失适当索赔也可以,全当艺术追求外加锻炼手艺。

    尹仲一时语塞,觉得对方如此老大年纪还对生活充满热忱,有些莫名的感动。看来这位兄台也是有些开头的,说的话也有盐有味,令人莞尔,虽然谈不上高雅,但也到不了低级无聊那种程度,所以尹仲很喜欢听他说。

    老头:小伙,你这潇洒英俊的劲儿,我在这公园摆摊快一年了,第一次见。我不是奉承你,我在北京电影制片厂门口当群演那阵,也没见几个长的比你好看的男演员。

    当然了,我们这些小角色小喽啰,也看不到那些顶级的自以为是的家伙,但就一般程度的男演员,演什么男二,男三,男四的,跟你一比,根本不是一个档次。

    十六岁的尹仲听得一头雾水,他对老头的用词感到极度的陌生,不夸张的说,他根本听不懂,什么男二男三男四的,是什么有意思的排名么?尹仲一阵呆滞。

    老头:你这家伙,不识捧你看!

    他来了句彻头彻尾的京片子,尹仲更麻爪了。他开始低头翻阅老头递过来的厚厚一叠海报。

    港台明星尹仲还是熟的不能再熟了。四大天王,四小天王,成龙周星驰李连杰,温拿五虎什么的,说实话尹仲觉得没什么太大的感觉。

    他喜欢的还是这些家伙在荧幕上的风采,在港片港剧里的开宗立派独树一帜。至于单纯这些人,脱离那些故事,那些剧情,那些人物,甚至那些凌厉的剪辑跟音乐,赤裸裸的就是这些人本来面目,尹仲觉得也是妥妥的平凡肉人一个。

    翻到最后是一张当年刚出道的小字辈林志颖,这年轻人倒是笑容可掬亲切温暖,尹仲指了指照片上的少年人,意思要不咱们照这个凑合来一张得了。

    文艺老青年拿起那张海报仔细端详了一会,咂了咂嘴,有点不屑一顾的样子。

    老头:这什么哪门子的小旋风,我只认黑旋风李逵,这小子,白到发亮,不过这个你得信我,通过调色后期处理,在药水里发酵浸泡,李逵我也能让他变李白。

    尹仲觉得一阵好笑,胶片暗房处理用药水浸泡他是知道的,发酵是什么个意思,这家伙老糊涂无与伦比了都。

    老头执行力超强,说干就干。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尹仲发型的问题,这亚洲小旋风是中分,话说这中分,一般男人可能驾驭不了,有一定难度。

    因为中分好像被历史和样板的妖魔固化了,似乎是属于汉奸卖国贼奸商的专利。这亚洲小旋风幸亏是从台湾省刮过来,要是从大陆起风,怕是刚有念头就被立场问题殄灭了。

    恰好尹仲头发长度够用,前额刘海已至眉梢,后面头发已遮脖项,黝黑顺滑,只需要上些发胶,稍加修饰就可以成型。

    这文艺老青年干脆赤膊上阵,一手拿发胶一手拿梳子,开始在尹仲头上忙活,时间不是特别长,二十分钟接近半个小时的样子,尹仲打了个小盹,正睡眼惺忪的直咂嘴,老头递过来一张小镜子在眼前直晃。

    尹仲看到一张陌生的面孔,中分的头发精确到极致,看得出仿佛是数清楚了左右头发的根数才成型的效果,还别说,这尹仲的脸型任何发式都百搭,这中分安在尹仲这张轮廓分明丰神俊朗的脸上,如同金城武与林志颖还有郭富城奇妙的混合体的新奇质感。

    文艺老青年满意得啧啧称赞,一连说了了不得了不得了不得,好像是录音机卡带子了一般,又仿佛是任何过誉之词都显得苍白贫乏一样。

    老头:哎呀,年轻人,还读什么书嘛,那能赚几个钱,就你这身高海拔这俊俏模样,不去当偶像立马出道挣大钱还等什么,就我那死孩子文祥瑞,歪瓜裂枣一枚,都折腾想去考什么北京电影学院的表演系,像你这样的英年才俊还在读死书准备考大学好有个什么体面稳定的工作,你这不是作践自己又是什么?

    尹仲一头雾水,什么东西又扯到他儿子什么祥瑞身上,什么电影学院什么表演系,那种东西不是只有在传说中不会出现么,那种地方还是谁都能去的?还有考试?

    再说上大学不都是为了有一份稳定体面的工作吗?每个人不都是这么想这么做的吗?这能错到哪儿去?还能有别的选择别的出路?太荒唐了。

    尹仲的世界观被眼前这个打扮得花里胡哨的老人彻底的颠覆了,不过这种颠覆在他心中只是起了短暂的波澜,还达不到彻头彻尾改变他自身有限认知的程度。

    不过这老儿的手艺实在是太好了,尹仲当然不知道这文艺老青年叫文若石,在北漂十年的生涯里,对剧组的每个行当都熟练到了极致,这化妆造型以及摄影,这摆摊行当耗费他的功力十成不到一成,他的才华半成就绰绰有余。

    这些,当然是十六岁的尹仲做梦都想象不到。至于文若石如何会沦落到在一个川南小县城公园摆摊的地步,这又是一段滋味绵长的传奇了,这里暂时略过不表。

    尹仲拿到照片十分满意,又加洗了几张。回到小屋后,他又拿出给琴莉莉写得鼓鼓囊囊的信封,信手塞了进去,然后径直走到了校门口的邮局,在午后的三点多钟,冒着高照的艳阳,虔诚无比而又小心翼翼的投进了邮局门口那个残破的邮箱。

    而其余的照片呢,一张上交学校用于制作出入证,剩下的他都一股脑儿的夹在那本带有可爱猫咪绣像的红色相簿里。

    那剩下的几张照片几经辗转,有的丢失,有的下落不明,最后只剩一张,被成年后的尹仲珍藏在客厅悬挂的家庭相簿里,这便是对那个十六岁花季年纪的自己,尹仲唯一可以找寻的回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