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女扮男装,在男频科举文中当名臣 > 第112章 甜瓜,开窍,对照组

女扮男装,在男频科举文中当名臣 第112章 甜瓜,开窍,对照组

    拜孔庙回来,许玥刚踏进门,迎面便抛来一物,她伸手轻描淡写的接住一看,是一枚甜瓜。

    薄皮呈浅绿色,大如碗口,表面没有一丝伤痕,看着就甜香可口。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冯老爷子摇头晃脑的吟了一句诗,朝许玥眨了一下眼睛,笑道:

    “解元郎今日游街,有没有小娘子给玥哥儿投佳果?”

    咔嚓。

    许玥咬了一口手中的甜瓜,果真是皮薄肉脆,甜润多汁,难怪被称之为“玉瓜”,想了想回应道:

    “没有,如果真有的话……大概我会躲的很狼狈吧。”

    一枚瓜果重量不小,加上速度优势,砸到身上可不好受,她又补充了一句:

    “晋时那位美男子卫玠,我怀疑不是看杀的,而是被投入车内的瓜果鲜花砸到,身体受不住才去了的。”

    这句话让冯老爷子目瞪口呆,琢磨一下,居然觉得还很有道理?

    “哎,你都十二岁了……”

    咋好像还没开窍的样子,后半句话被冯老爷子咽了回去。

    这方面没开窍也好,正是读书穷精猛进的时候,红粉香脂本不该多沾染,人的心神是有数的,多给了男女之事,在读书上就会少一些。

    冯家这样的家族,子弟屋里十五以前不放适龄的丫鬟,就是怕出了什么事儿,培养出什么劳什子青梅竹马之情。

    一是给未来的妻子添堵,让家宅不宁。

    二,便是怕少年人一时情动,把持不住,损了肾水,坏了名声,乃至无心学业,贻害无穷。

    冯老爷子望着吃完了半个甜瓜的许玥,忙让人打水来,说她不讲究,直接便吃了也不切成块,汁水沾了手。

    心中却不由为她打算起来。

    最好等中了进士之后,再来讲婚姻之事,此时有榜下捉婿的风俗在,朝中勋贵大臣热衷于嫁女给新科进士。

    这并不为人所诟病,不过互取所需罢了。

    以婚姻为盟约,你看中我的潜力,我给予你前期的助力和扶持。

    为此,很多读书人拖着不娶妻,就是为了中了进士之后。

    金榜题名时正好也洞房花烛。

    男子为了求名逐利,独身一人,世人可体谅的很呢。

    冯老爷子不是没想过让玥哥儿娶一冯姓女,可最好的人选——师妹,没有人影。

    意之也是个不争气的,本就没有子嗣了,和离之后,还不肯娶妻生子,如今生出来也晚了。

    其他冯姓女,他冷眼看了许久,心性、容貌、资质,大都是中人之资。

    夫妻若不相匹配,双方都只有痛苦。

    这样就是结仇而不是结亲了!

    再说了,冯氏有他和意之在,玥哥儿几乎是半个冯家人,也不必联姻了。

    ……

    中了举人,这样的大喜事,许玥自然是要回丹阳一趟的。

    且官府赏了每位举人二两银子,是为“牌坊银”,顾名思义,给他们立牌坊用的银子。

    中了举人可以选地立一块牌坊,表示这里出了一个举人。

    二两银子自是不够,却是举人们独一份的荣耀。

    立下举人牌坊,许氏一族都能沾光,走出去可以自称耕读之家,县志上也会记一笔,流传后世。

    而立牌坊之时,她这位新科解元如何能不在?

    临行前。

    许玥先禀告了冯老爷子,得到他的允许之后,又去了李知府处一趟告知。

    说明了回去的原由之后,李知府虽不舍却也没有阻拦,送了一些数算古书,又温言勉励了几句,最后道:

    “明年便是春闱,你可有意一试?”

    “学生虽侥幸中了举人,却自觉才学浅陋,不敢贸然去京城,还想再打磨几年再一试春闱。”

    许玥委婉的拒绝了这个建议。

    十二岁的举人是前途无量,十三岁的进士看似风光,实则弊大于利。

    首先年纪太幼,不会有具体的事情交给她,可能就是修书、观政,一切等许玥长大了再说,很不错吧。

    可是,新科进士的前三年才是黄金时刻,朝野上下都会关注,错过了时候,就只能一步慢,步步慢。

    甚至被人遗忘在脑后,长久来看,很不划算。

    能少犯的错误,不要抱着自己不一般的心态去赌,时时刻刻要问自己一句话:

    ——万一呢?

    闻听此言,李知府点点头,笑道:

    “这一任三年过去了,可能明年我便要调回京城,原想着带你一同上路,也好互相作伴,如今看来是不能如愿了。”

    “竟不知大人要高升,学生在此先祝大人鹏程万里,一帆风顺。”

    由地方返京,基本都算是升了,而且以李知府的情况,说不定品级还要小提一级,最少也是维持原品不变。

    许玥反应极快,语言诚恳的恭贺了李知府。

    忽然又想起一事来。

    这一科乡试,李景淮并没有参加,原书之中,他也是厚积薄发,等到下一科才夺下解元这一头衔。

    六年之后,岂不是他们赴的是同一科会试?

    等出了李知府的书房,许玥竟正好遇见了李景淮,不,还有其他人在。

    眸如秋水、眉若烟柳,举止之间带着文气的少女,两人虽隔着一臂的距离,神态却带着几分亲密。

    许玥不得不佩服原书作者的功力,人物描写十分精妙,让她对比起来毫不费力。

    这位少女是“男主”的正牌子表妹,和原主尴尬至极的处境不同。

    她本身家世便不差,母亲又是许姨娘的唯一女儿,自幼来往李家,是下人口中金尊玉贵的表姑娘。

    最后结局也很不错,虽然没有当成正妻,却成为了贵妾,男主还为她讨了一个诰命护身。

    且说了一句让读者感觉十分霸气的话:

    “便是嫁了我为妾,我也要让你比其他人的妻子还要荣耀。”

    生下一儿一女都好好养大了,谁让“男主”魅力大,后院中人姐妹相称,其乐融融呢……

    对照组。

    许玥苦思冥想,找了一个时髦的形容词出来。

    随后又笑了,没有去打扰这一双有情人,而是从另一条小路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