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穿宋大忽悠 > 第315章 亲笔书信

穿宋大忽悠 第315章 亲笔书信

    高丽睿宗王俣搂着两个美姬,半醉半醒。

    偷得浮生半日闲啊。

    这段日子,他的心情糟透了。

    本来在他想来,辽宋大战在即,高丽作为小国,是可以左右逢源,吃一波红利的。

    没想到先是辽国派出使者,让他们出兵,跟随辽军征宋,好不容易才拖延了一段时间,宋国紧接着就来了个大军压境。

    这还他妈的左右逢源个屁!

    两边挨打好不好?

    集全国之力,耗费数年光阴辛辛苦苦训练出来的“别武班”,在大宋的一支偏师面前竟然一战即溃,对高丽君臣的打击太大了。

    大国实力,恐怖如斯。

    那自己这些年的励精图治、殚精竭虑,到底还有什么意义?

    还不如躺平摸鱼,尽情享受人生。

    “王上,您再吃一粒嘛。”身边的一个妖艳美姬娇声道。

    声音软糯香甜,娇躯秀色可餐。

    “好好好……再吃一粒,啊~~”

    王俣把嘴巴张得大大的。

    美姬拈起一颗甘梅,喂到自己嘴里,然后风情万种地渡了过来。

    香舌渡甘梅。

    《埤雅·释草》:“望梅生津,食芥堕泪,此五液之自外至者也。”

    现在口中不但有梅,也有津。

    怀里面,还有两条正在不安分地扭动着的美人鱼,怎能不销魂?

    从登基到现在,自己从来没有那么放松、那么快乐过。

    这小日子过的,还要啥自行车?

    ( *ˊ?ˋ)????

    王俣舒舒服服地躺在榻上,一个美姬轻轻在他耳边呵着气,痒痒的,不时还调皮地咬咬他的耳垂。

    另一个美姬则是舌功了得,一路打着转,缓缓游走到了紧要之处。

    猛地一口。

    叼住。

    “嘶!”

    听到王俣倒吸一口凉气,美姬的动作幅度又大了几分。

    还用上了螺旋劲。

    ?乛?乛?

    可惜,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好处不会让一个人占全了。

    就在王俣正沉浸在温柔乡里无法自拔时,他派出的十五万大军,却在长宗我部旦泽阵前遭到了迎头痛击。

    欢场得意,战场失意。

    “阿西吧!给我冲上去!”

    “投石机!加快部署,压制倭鬼!”

    “属下的第一营人马已损伤殆尽,大人,能否暂时退回来休整?”

    “大人……”

    此时的高丽军大营,一片混乱。

    神步、跳荡、梗弓、精弩、发火等军轮番上阵,也没能打开局面。

    尹瓘的脸色,要多难看有多难看。

    打不过大宋就算了,毕竟国力摆在那里,可拿倭鬼也没办法,对他而言那是发自内心的接受不了哇。

    何况对面只有区区四万兵力!

    在渡边纲的严厉催促下,这次出征的服部氏、羽田氏、惟宗氏、岛津氏、长宗我部氏、香宗我部氏率领麾下的军队,急行军数十里,终于赶上了长宗我部的第一波防御战。

    占据地利优势、居高临下的东瀛兵,轻轻松松就把高丽人砸了回去。

    是的,用石头砸。

    甚至都没用弓箭。

    一块拳头大的石头,随意往下一扔,就能砸伤甚至砸死一个高丽兵。

    简直不要太轻松。

    “哈哈哈,看那边看那边,那小子头盔都被砸扁了。”

    “那个捂着裆的才惨,是谁扔的这么准?”

    “比比看,我们俩谁扔得远。”

    几个东瀛将领嘻嘻哈哈的,完全没有任何临战的紧张情绪。

    这仗打的,太特么爽了。

    “长宗我部旦泽,嗯!这家伙很不错!”

    收到忍者传回的战报,瀛王甚虚子正骑在一匹高大的枣红色战马上,慢悠悠地观景。

    五千近卫足轻,在他身侧的沉默行军。

    这是“征夷大将军”橘右京亲自训练的精锐部队,身上的甲胄也不是纸甲,而是大宋特制的御赐铠甲,以皮甲为底,要害部位缀上精铁制作的甲片。

    外形高仿唐朝流行的黑漆顺水山文甲。

    非常符合东瀛的审美。

    主打的就是一个帅气逼人!

    基层军官中,有不少都是“为了爱情”留在东瀛的原大宋战兵。

    主将服部小五郎,是服部伏和服部幸子的亲叔叔。

    作为一名专攻军略的上忍,他在战术指挥方面的才华,对其他东瀛武将而言,是碾压般的存在。

    不过,他的指挥上限就是五千人。

    原因也是太过于专精微操。

    就像现在,前面几个长纵列的近卫足轻在他的指挥下,排成了花瓣的形状,并且保持了行军过程中的图案稳定。

    这让甚虚子感觉到赏心悦目、甚为满意。

    (?`???′?)

    另一边,尹瓘的心情就没有那么美丽了。

    经过一整天的高强度攻击,各支队伍轮流上阵,总伤亡数超过万人,给敌方造成的伤害却只有数百。

    这就是冷兵器时代的悲哀。

    也是古代排兵布阵总要强调地利的原因。

    就算是到了火器时代,地利因素也是获胜的必要条件之一。

    继续进攻已不可行,只是徒增伤亡而已,后退也不行,对面只有4万人马,己方是他们的三倍,退了的话没办法向王上交待。

    进退两难。

    无奈之下,也只能将实情一五一十上报。

    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收到战报后的高丽睿宗王俣,并没有大发雷霆。

    而是沉默良久,一言不发。

    最后,只是云淡风轻地挥了挥手,让文武百官们自行退朝。

    不过,据说在那天晚上,他没有宠幸任何一个美姬。

    第二天,开城外,高丽丞相金福泰率大批官员出城,隆重迎接大宋使臣、正六品昭宣使周有福,引导其进入景福宫。

    全程没有提必须沐浴、焚香、斋戒三日的繁文缛节,就这么直接领进了宫。

    高丽睿宗王俣亲自下殿,领受国书。

    然后,丞相金福泰就开始大倒苦水。

    “辽朝派遣横宣使耶律咨春、李硕前来,命我高丽国‘速整戎士,取便拣取要路,迎迓相助,除灭其贼’,被我王婉拒。”

    “我高丽国小民弱,偏安一隅已是勉强,怎敢螳臂当车?先前的小小冲突,都是误会,望上国天使明鉴!”

    看到高丽君臣如此作态,周有福心中已经有了底,他笑嘻嘻地拱了拱手,开口道。

    “大宋之帝师、神霄尊者、元妙真人,有亲笔书信一封与高丽王。”

    他从怀里掏出一封信。

    王俣听说是江北的亲笔书信,不敢怠慢,竟然又一次亲自下殿来接。

    在他的心目中,这位大宋帝师,比起宋国皇帝来说,可怕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