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上霜 第401章 可怕的习惯
热门推荐:
听闻涂山有个客卿叫摩拉克斯
开局拜师盘古正适合暗中布局
诡棺神墟
高武:扭转诸天命运
百战百胜,从晋西北到长津湖!
烽火涅盘:铁血将军李云龙
时空吞噬者:畸变档案
七零娇媳有灵田:糙汉兵王宠妻记
F1:开局车王教我开赛车
天时地利人和,则无往不利也。
众萨满因为神水的奇效对鹿野心服口服之后,鹿野做事顿时更加得心应手了。
神庙的修建鹿野只稍微过问了下,反正她又不会天天待这儿,面子功夫做到就行,鹿野便叮嘱匠人把大门和祭台这些地方修地气派些能唬人就行,至于别的地方,为了节省开支,糊弄糊弄就行了——她当然也不想这样,但创业之初,没钱啊!
而且她的主要精力还是放在调教——哦不,教育手下这些萨满上。
一个宗教的建立,传教人是重中之重。
以极光信仰为核心的萨满教本就在蛮人中有着浓厚的群众基础,只是以前各个部落的信仰风气基本由各部落萨满的行事作风决定,有的温和,有的野蛮,有的保守,有的激进,关于极光、神明等的解释和理解也五花八门。
鹿野如今要做的,就是统一这些五花八门的东西。
野蛮血腥的人祭活饲,一律废除废除!
太过温和以致被部落首领蹬鼻子上脸的也不行,你可是是神的代言人你背后可是有整个神教有国师大人做后盾,给我支棱起来!
引领信众不能只靠威胁和力量引诱,还要引人向善!要歌颂和平!
当然和平只是口上说说,真有矛盾了,枪杆里才能出政权!
……
各部落萨满们大多是有些年纪的,最年轻的也有三十来岁了,思想早已固定,大脑也已僵化,想要从根本上改变他们的思想和认知是很难很难的。
但能做到高位的人多半都不缺识时务这项技能,从他们见识到神水威力便立刻向鹿野效忠这一点便可知。
于是鹿野也不太费心思,不求他们能从打心底里认同自己的理念,只求他们能照本宣科地推行自己的理念。
至于教育的重点,还是放在他们带来的徒子徒孙上。
蛮人部落萨满一般是师徒继承制,老萨满在位时会收几个徒弟,教导其制作神水、跳祭神舞、自己对于神明的理解等知识,然后身陨前指定一个人继承自己的位置。
为了防止徒弟当太久心生不轨,大多萨满都是在临近年老时才开始收徒。
因此如今被老萨满们带来王城的这些徒弟,大多是十几岁甚至几岁的青少年。
洗脑,哦不,教育青少年,鹿野熟啊!
她此番来王城助阵,带来的人里就有一小部分曾经在太平村接受过新新教育的蛮人少年。
鹿野又早在成王典礼之后便去信给阿勒齐,让他带人来王城——之前由于波波儿齐太过边缘穷困,王城礼官通知各部落萨满来的时候甚至忘了这里,阿勒齐手上又有鹿野交代的别的事儿,便没有来。
但如今鹿野一吩咐,阿勒齐自然火速赶来。
还带着许多部落里那些曾经亲自接受过鹿野教(xi)诲(nao)的少年们。
这些少年们不仅早早接受了鹿角神教的熏陶,还个个能讲魏语,这也是鹿野让他们来的一大原因。
以后的蛮魏要合作要通商,语言就不能再是障碍。
阿勒齐和这些少年们一到,气氛立刻又热闹起来。
阿勒齐不知是毫无眼色,又或者太有眼色,一来就跟阿比乌抢鹿野手下第一小弟的位置。
把阿比乌气得少吃半碗饭(从每顿三碗饭变成每顿两碗半)。
这个且不说,俩小老头的“良性竞争”,除了阿比乌以外所有人都乐见其成。
重要的是阿勒齐带来的那些少年。
这些些少年给鹿野帮了不小的忙。
鹿野将众位萨满的徒子徒孙们收拢成一个大班,在王宫原本用来祭祀的神堂里天天开课,每天苦口婆心地洗脑。
而已经有过被洗脑经验的少年们就成了她最好的助教。
不仅教萨满预备役少年们魏语,同龄人的天然亲近感更是让他们很快打成一片。
除了教授魏语外,更多的是向这些萨满预备役们传播鹿角神教——重点是鹿野的丰功伟绩。
少年人的夸张真诚到让人害羞,鹿野路过听了一段儿,只把自己都给听脸红了。
——虽然她也觉得自己挺好挺厉害的,但这么被人当面夸,还是会有一丢丢不好意思的哈。
当然,也就一丢丢~
不好意思完,鹿野转而悄咪咪地听少年们变着花样儿地夸自己。
美滋滋。
原本那些萨满徒弟们对鹿野的话还有些将信将疑,被这群同龄人一现身说法,天天熏(洗)陶(脑),几乎是很快就融入了鹿野的脑残粉大军。
鹿野的洗脑计划因而进行地顺风顺水。
-
除此之外,阿苏提到的宗教税计划,鹿野也草拟了下计划。
干啥都不能离开钱袋子,古往今来古今中外的宗教没有不敛财的。
只不过有的明着来,有的暗着来,有的靠强制敛财,有的靠洗脑敛财。
鹿角神教开局很好,政权统治者阿苏向鹿野许诺了最大的税收自由。
但鹿野不是那种为了钱不管不顾的,也并不想把鹿角神教当成一个敛财工具。
财政来源要有,但怎么收,收多少,向谁收,这都是问题。
而且如今还在打基础阶段,就急吼吼要收钱也有点不现实。
鹿野便否决了众萨满都十分眼热赞同的直接收税计划。
最终,她还将主意打到了自己的行商计划上。
之前偷偷在蛮人和大魏之间进行商贸交易,靠的本来也就是鹿角神教的遮掩。
早期的那一小撮信徒就是一边传教一边与蛮人民众交易物资。
如今可以正大光明传教了,交易自然也能更加正大光明了。
遍布各部落的萨满就是最好的经商代销点。
蛮人境内有各种各样的土特产,甚至每个部落都有不同的土特产,阿苏成王典礼上,各部落送来的礼物就体现了这一点。
鹿野被阿苏邀请去参观过那些琳琅满目的礼物,因此对于这片辽阔的大地上出产着什么好东西有了更深刻的认知。
那些上等的皮毛药材珠宝土特产——可都是大魏繁华富丽地的贵人们愿意花大价钱买的好东西。
而大魏的粮食茶叶以及各种先进生产力所生产的东西,又一向是蛮人垂涎觊觎的,也是蛮人普通百姓急需的。
两边对于彼此都有极大的需求。
只是以往碍于距离、防备、仇恨等种种原因,久不相通。
就算是之前,不管在大魏还是在蛮境,鹿野的通商计划也都是偷偷摸摸地进行。
但如今,大魏整个北境不说都在鹿野掌控下,起码半个都任她调遣,剩下一半调遣不了的,也不会妨碍她什么。
而蛮境更是任她通行。
原本悄摸摸的通商,从此可以正大光明地进行了。
但干啥事儿都不能一步迈太大,容易扯着蛋,所以直接开通互市,甚至全线放开通商肯定不行,初期肯定还要靠商队。
鹿野两边的人马正好可以承担这个角色。
大魏那边,光是太平村的人就已经习惯了跑商,再训练些人手也毫无难度。
蛮人这边,各部落萨满都站在她这边了,更是畅通无阻。
萨满们也可以从中渔利,有了利益他们才会对神教、对她这个代言人更加信服。
鹿野想通这些后,便马不停蹄地布局。
销售路线、渠道、提成分成比例……这些都是重中之重。
鹿野忙的不可开交。
而忙碌的日子就过得很快。
本来准备参加完阿苏的成王典礼就走的鹿野,眨眼就又在蛮人王都待了一个月。
这一个月里她在忙忙碌碌,阿苏更是。
登基之初,又几乎相当于没有任何根基,阿苏这个蛮王一点不好当,鹿野虽没太关注,却也知道这一个月里到处幺蛾子不断,不满阿苏的,想给阿苏使绊子的,其他前任王子残余势力闹腾的……比她这边热闹多了。
然而不管多忙,阿苏几乎每天都会来鹿野这里看看。
也不久待,也不多说什么,就自然而然地问问鹿野这边的进度,再聊几句家常。
自然地鹿野都快忘了他对自己有意思,更想不起来避嫌——人家压根没多说什么,只是有事说事而已,急吼吼地避嫌反而显得她没事找事。
但日复一日地见面闲聊,鹿野渐渐习惯了他的存在,以致这月的最后一天阿苏居然没有跑来找她时,鹿野想了半天怎么今天好像哪里有点不对劲,然后睡觉时才想起来,今天竟然没见到阿苏。
她恍然大悟,有点震惊,又有点怔忡。
好可怕——习惯居然就这么养成了。
-
第二天,鹿野开始有意无意地想,他今天会不会来?
虽然忙碌起来后就会忘记,但只要一闲下来,脑子里就又总是冒出这个念头。
鹿野觉得这有点不对,也不知道自己是想他来还是不想他来,就是觉得有些别扭。
她便翻出太平村和朔方来的信。
因为意外要多停留些时间,成王典礼一结束,鹿野就给朔方和太平村去了信说明了情况,于是不久以后,这两个地方便也给她寄了信。
太平村的信有两封。
一封是以刘玉为代表的女兵营寄来的。
鹿野不在的时候,女兵营便是由刘玉等几个一早就跟随了她的女子来主持大局。
她们跟着鹿野习过字,练过武,经过商,甚至打过仗。
早就与当年那些被山匪迫害的弱女子不可同日而语。
这次奇袭蛮人王都,为了不引人注目,鹿野没带几个魏人,主力更是只带了波波儿齐和安达部落的勇士。
因此去年刚刚招收的女兵营自然也没能派上场。
对此当时刘玉可还有些不满呢。
但纵然有不满,她对鹿野的话却是绝对服从的。
鹿野在蛮人王都一待几个月,刘玉等人便安心练兵等她回来。
信里便详细写了每日练兵进度,还写了近日陆陆续续又有少数女子来投军,虽然这个“少数”是真的很少,只有不到五十之数,但对鹿野来说也是个好消息了。
放下女兵营的信,然后就是太平村傅家的信。
如今的太平村傅家,傅霜知走了,莫婉娘傅瑶傅佩母女几个走了,甚至连傅仪琤傅仪澜傅仪斐几个也走了。
所以主事的人变了又变,如今,是由傅家一位辈分高但又不至于年老体衰老眼昏花的老太太为主,七婶娘等几个年富力强的身子为辅主事。
一群妇孺也做不了别的,每日就是好好生活,做好鹿野临行前交代的事。
忙活田里,忙活村里,忙活山谷里,盯着庄稼收成,盯着好不容易能够重新读书的傅家子孙们进学。
一切都安安稳稳,平平淡淡。
鹿野看到信的最末端,都没看到“京城”的字样。
倒是在朔方县送来的信里看到了“京城”。
朔方送来的信是由秦天举执笔,何朔口述,哥俩写了满满几大页。
首先是秦天举的诉苦。
鹿野来蛮人王都之前,刚刚在边境各城镇狠狠立了把威风,之后没咋停歇,就马不停蹄跑到了蛮境。
而她之前那番努力的影响却在她走后慢慢蔓延开来。
边关已经很久没有一个主心骨一般的人物了,陈蹇之名气虽大,却离边关远了点,更像是皇帝放在北境半道上的保险栓,防止蛮人彻底攻破北境的存在。
但在最危险最前线的各边关,一直缺个名气身份都有也值得投奔的人。
然后现在,鹿野出现了。
论名气,如今的鹿野比陈蹇之不遑多让。
论身份,她是皇帝亲封的郡主。
还有最近的几场赫赫战绩在身。
多亏了她,今年冬天,边关居然没再发生鬼日百姓被劫掠的事。
知道内情的各边关守将都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这样一位有名望有身份,更重要的是,有守护边关百姓的心的大人物出现了,不赶紧抱大腿——哦不,是不赶紧投奔,还等着干啥呢?
于是,鹿野在蛮境这段时间,无数城镇的示好、投奔、结盟等的信件便雪花一般都飞到了朔方县城。
不仅是边境上的城池,而是大半个北境城镇的主事者,都向朔方抛来了示好的信件。
直把秦天举搞的兴奋至极又烦恼至极。
众萨满因为神水的奇效对鹿野心服口服之后,鹿野做事顿时更加得心应手了。
神庙的修建鹿野只稍微过问了下,反正她又不会天天待这儿,面子功夫做到就行,鹿野便叮嘱匠人把大门和祭台这些地方修地气派些能唬人就行,至于别的地方,为了节省开支,糊弄糊弄就行了——她当然也不想这样,但创业之初,没钱啊!
而且她的主要精力还是放在调教——哦不,教育手下这些萨满上。
一个宗教的建立,传教人是重中之重。
以极光信仰为核心的萨满教本就在蛮人中有着浓厚的群众基础,只是以前各个部落的信仰风气基本由各部落萨满的行事作风决定,有的温和,有的野蛮,有的保守,有的激进,关于极光、神明等的解释和理解也五花八门。
鹿野如今要做的,就是统一这些五花八门的东西。
野蛮血腥的人祭活饲,一律废除废除!
太过温和以致被部落首领蹬鼻子上脸的也不行,你可是是神的代言人你背后可是有整个神教有国师大人做后盾,给我支棱起来!
引领信众不能只靠威胁和力量引诱,还要引人向善!要歌颂和平!
当然和平只是口上说说,真有矛盾了,枪杆里才能出政权!
……
各部落萨满们大多是有些年纪的,最年轻的也有三十来岁了,思想早已固定,大脑也已僵化,想要从根本上改变他们的思想和认知是很难很难的。
但能做到高位的人多半都不缺识时务这项技能,从他们见识到神水威力便立刻向鹿野效忠这一点便可知。
于是鹿野也不太费心思,不求他们能从打心底里认同自己的理念,只求他们能照本宣科地推行自己的理念。
至于教育的重点,还是放在他们带来的徒子徒孙上。
蛮人部落萨满一般是师徒继承制,老萨满在位时会收几个徒弟,教导其制作神水、跳祭神舞、自己对于神明的理解等知识,然后身陨前指定一个人继承自己的位置。
为了防止徒弟当太久心生不轨,大多萨满都是在临近年老时才开始收徒。
因此如今被老萨满们带来王城的这些徒弟,大多是十几岁甚至几岁的青少年。
洗脑,哦不,教育青少年,鹿野熟啊!
她此番来王城助阵,带来的人里就有一小部分曾经在太平村接受过新新教育的蛮人少年。
鹿野又早在成王典礼之后便去信给阿勒齐,让他带人来王城——之前由于波波儿齐太过边缘穷困,王城礼官通知各部落萨满来的时候甚至忘了这里,阿勒齐手上又有鹿野交代的别的事儿,便没有来。
但如今鹿野一吩咐,阿勒齐自然火速赶来。
还带着许多部落里那些曾经亲自接受过鹿野教(xi)诲(nao)的少年们。
这些少年们不仅早早接受了鹿角神教的熏陶,还个个能讲魏语,这也是鹿野让他们来的一大原因。
以后的蛮魏要合作要通商,语言就不能再是障碍。
阿勒齐和这些少年们一到,气氛立刻又热闹起来。
阿勒齐不知是毫无眼色,又或者太有眼色,一来就跟阿比乌抢鹿野手下第一小弟的位置。
把阿比乌气得少吃半碗饭(从每顿三碗饭变成每顿两碗半)。
这个且不说,俩小老头的“良性竞争”,除了阿比乌以外所有人都乐见其成。
重要的是阿勒齐带来的那些少年。
这些些少年给鹿野帮了不小的忙。
鹿野将众位萨满的徒子徒孙们收拢成一个大班,在王宫原本用来祭祀的神堂里天天开课,每天苦口婆心地洗脑。
而已经有过被洗脑经验的少年们就成了她最好的助教。
不仅教萨满预备役少年们魏语,同龄人的天然亲近感更是让他们很快打成一片。
除了教授魏语外,更多的是向这些萨满预备役们传播鹿角神教——重点是鹿野的丰功伟绩。
少年人的夸张真诚到让人害羞,鹿野路过听了一段儿,只把自己都给听脸红了。
——虽然她也觉得自己挺好挺厉害的,但这么被人当面夸,还是会有一丢丢不好意思的哈。
当然,也就一丢丢~
不好意思完,鹿野转而悄咪咪地听少年们变着花样儿地夸自己。
美滋滋。
原本那些萨满徒弟们对鹿野的话还有些将信将疑,被这群同龄人一现身说法,天天熏(洗)陶(脑),几乎是很快就融入了鹿野的脑残粉大军。
鹿野的洗脑计划因而进行地顺风顺水。
-
除此之外,阿苏提到的宗教税计划,鹿野也草拟了下计划。
干啥都不能离开钱袋子,古往今来古今中外的宗教没有不敛财的。
只不过有的明着来,有的暗着来,有的靠强制敛财,有的靠洗脑敛财。
鹿角神教开局很好,政权统治者阿苏向鹿野许诺了最大的税收自由。
但鹿野不是那种为了钱不管不顾的,也并不想把鹿角神教当成一个敛财工具。
财政来源要有,但怎么收,收多少,向谁收,这都是问题。
而且如今还在打基础阶段,就急吼吼要收钱也有点不现实。
鹿野便否决了众萨满都十分眼热赞同的直接收税计划。
最终,她还将主意打到了自己的行商计划上。
之前偷偷在蛮人和大魏之间进行商贸交易,靠的本来也就是鹿角神教的遮掩。
早期的那一小撮信徒就是一边传教一边与蛮人民众交易物资。
如今可以正大光明传教了,交易自然也能更加正大光明了。
遍布各部落的萨满就是最好的经商代销点。
蛮人境内有各种各样的土特产,甚至每个部落都有不同的土特产,阿苏成王典礼上,各部落送来的礼物就体现了这一点。
鹿野被阿苏邀请去参观过那些琳琅满目的礼物,因此对于这片辽阔的大地上出产着什么好东西有了更深刻的认知。
那些上等的皮毛药材珠宝土特产——可都是大魏繁华富丽地的贵人们愿意花大价钱买的好东西。
而大魏的粮食茶叶以及各种先进生产力所生产的东西,又一向是蛮人垂涎觊觎的,也是蛮人普通百姓急需的。
两边对于彼此都有极大的需求。
只是以往碍于距离、防备、仇恨等种种原因,久不相通。
就算是之前,不管在大魏还是在蛮境,鹿野的通商计划也都是偷偷摸摸地进行。
但如今,大魏整个北境不说都在鹿野掌控下,起码半个都任她调遣,剩下一半调遣不了的,也不会妨碍她什么。
而蛮境更是任她通行。
原本悄摸摸的通商,从此可以正大光明地进行了。
但干啥事儿都不能一步迈太大,容易扯着蛋,所以直接开通互市,甚至全线放开通商肯定不行,初期肯定还要靠商队。
鹿野两边的人马正好可以承担这个角色。
大魏那边,光是太平村的人就已经习惯了跑商,再训练些人手也毫无难度。
蛮人这边,各部落萨满都站在她这边了,更是畅通无阻。
萨满们也可以从中渔利,有了利益他们才会对神教、对她这个代言人更加信服。
鹿野想通这些后,便马不停蹄地布局。
销售路线、渠道、提成分成比例……这些都是重中之重。
鹿野忙的不可开交。
而忙碌的日子就过得很快。
本来准备参加完阿苏的成王典礼就走的鹿野,眨眼就又在蛮人王都待了一个月。
这一个月里她在忙忙碌碌,阿苏更是。
登基之初,又几乎相当于没有任何根基,阿苏这个蛮王一点不好当,鹿野虽没太关注,却也知道这一个月里到处幺蛾子不断,不满阿苏的,想给阿苏使绊子的,其他前任王子残余势力闹腾的……比她这边热闹多了。
然而不管多忙,阿苏几乎每天都会来鹿野这里看看。
也不久待,也不多说什么,就自然而然地问问鹿野这边的进度,再聊几句家常。
自然地鹿野都快忘了他对自己有意思,更想不起来避嫌——人家压根没多说什么,只是有事说事而已,急吼吼地避嫌反而显得她没事找事。
但日复一日地见面闲聊,鹿野渐渐习惯了他的存在,以致这月的最后一天阿苏居然没有跑来找她时,鹿野想了半天怎么今天好像哪里有点不对劲,然后睡觉时才想起来,今天竟然没见到阿苏。
她恍然大悟,有点震惊,又有点怔忡。
好可怕——习惯居然就这么养成了。
-
第二天,鹿野开始有意无意地想,他今天会不会来?
虽然忙碌起来后就会忘记,但只要一闲下来,脑子里就又总是冒出这个念头。
鹿野觉得这有点不对,也不知道自己是想他来还是不想他来,就是觉得有些别扭。
她便翻出太平村和朔方来的信。
因为意外要多停留些时间,成王典礼一结束,鹿野就给朔方和太平村去了信说明了情况,于是不久以后,这两个地方便也给她寄了信。
太平村的信有两封。
一封是以刘玉为代表的女兵营寄来的。
鹿野不在的时候,女兵营便是由刘玉等几个一早就跟随了她的女子来主持大局。
她们跟着鹿野习过字,练过武,经过商,甚至打过仗。
早就与当年那些被山匪迫害的弱女子不可同日而语。
这次奇袭蛮人王都,为了不引人注目,鹿野没带几个魏人,主力更是只带了波波儿齐和安达部落的勇士。
因此去年刚刚招收的女兵营自然也没能派上场。
对此当时刘玉可还有些不满呢。
但纵然有不满,她对鹿野的话却是绝对服从的。
鹿野在蛮人王都一待几个月,刘玉等人便安心练兵等她回来。
信里便详细写了每日练兵进度,还写了近日陆陆续续又有少数女子来投军,虽然这个“少数”是真的很少,只有不到五十之数,但对鹿野来说也是个好消息了。
放下女兵营的信,然后就是太平村傅家的信。
如今的太平村傅家,傅霜知走了,莫婉娘傅瑶傅佩母女几个走了,甚至连傅仪琤傅仪澜傅仪斐几个也走了。
所以主事的人变了又变,如今,是由傅家一位辈分高但又不至于年老体衰老眼昏花的老太太为主,七婶娘等几个年富力强的身子为辅主事。
一群妇孺也做不了别的,每日就是好好生活,做好鹿野临行前交代的事。
忙活田里,忙活村里,忙活山谷里,盯着庄稼收成,盯着好不容易能够重新读书的傅家子孙们进学。
一切都安安稳稳,平平淡淡。
鹿野看到信的最末端,都没看到“京城”的字样。
倒是在朔方县送来的信里看到了“京城”。
朔方送来的信是由秦天举执笔,何朔口述,哥俩写了满满几大页。
首先是秦天举的诉苦。
鹿野来蛮人王都之前,刚刚在边境各城镇狠狠立了把威风,之后没咋停歇,就马不停蹄跑到了蛮境。
而她之前那番努力的影响却在她走后慢慢蔓延开来。
边关已经很久没有一个主心骨一般的人物了,陈蹇之名气虽大,却离边关远了点,更像是皇帝放在北境半道上的保险栓,防止蛮人彻底攻破北境的存在。
但在最危险最前线的各边关,一直缺个名气身份都有也值得投奔的人。
然后现在,鹿野出现了。
论名气,如今的鹿野比陈蹇之不遑多让。
论身份,她是皇帝亲封的郡主。
还有最近的几场赫赫战绩在身。
多亏了她,今年冬天,边关居然没再发生鬼日百姓被劫掠的事。
知道内情的各边关守将都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这样一位有名望有身份,更重要的是,有守护边关百姓的心的大人物出现了,不赶紧抱大腿——哦不,是不赶紧投奔,还等着干啥呢?
于是,鹿野在蛮境这段时间,无数城镇的示好、投奔、结盟等的信件便雪花一般都飞到了朔方县城。
不仅是边境上的城池,而是大半个北境城镇的主事者,都向朔方抛来了示好的信件。
直把秦天举搞的兴奋至极又烦恼至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