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野上霜 > 第412章 卖货

野上霜 第412章 卖货

    “这……”

    鹿野话一说出,几个小商贩便语塞了,似乎不知道该怎么说。

    最后还是那个盐贩开口:

    “这是自然,咱们杭州城的父母官苏大人可是个好官,可不会有那些纵容小吏欺压小商贩之事。”

    他这话说的很是自然,不似违心。

    见他这么说,其余小商贩也纷纷点头,“没错没错,听说那苏大人可是个大大的清官,我们进出这杭州城,从未被要求缴纳过重税。”

    “是啊是啊,所以你看我们都来这进货贩货,城里如我们这般的小商贩多不胜数。”

    几人七嘴八舌地都这般说,应该不是假的。

    入城前以及进城后,鹿野走走逛逛的功夫入目所见也的确如他们所言,到处都是挑担摆摊的小商贩,可见此地经商环境的确不错。

    鹿野便起了点兴趣,向这几人询问起他们口中的青天大老爷苏大人。

    然后便得知,这位苏大人是指浙江承宣布政使司,名唤苏图南,已在任七年,而这七年里,杭州城民丰物阜,没出过什么大乱子,因此这位苏大人名声不错,颇受爱戴。

    鹿野却是一听便挑起了眉头。

    “这位苏大人,已经在任七年了?”

    几个小商贩不知她为何这么问,只点头道:“是啊,我记得可清楚了,七年前我家小子刚下生,我来杭州城讨生活,就听人说有新大官来杭州了,叫什么苏大人,打那以后,咱们杭州城最大的官就是这位苏大人了,哦,还有都转运盐史史大人,这位也是咱杭州城乃至整个江浙数一数二的人物。”

    鹿野的眉头挑的更高了。

    因为秦天举的事儿,鹿野早就把大魏地方官员的轮值制度摸清楚了,大魏跟她记忆里许多朝代一样,官员三年一大考,吏部根据考核结果对官员进行升调、贬谪,又或者平迁,因此大多数地方官员都是三年换一个地方任职。

    但凡事当然也都有意外,任何法理规则都绕不过人情关系,尤其在这个摇摇欲坠行将就木的大魏。

    所以有些地方官也能在一个地方待挺久,尤其是一些偏远的小县城之类,县令要是任满之后想继续干,走动走动关系,给吏部官员塞塞银子,多半都能如愿。

    但这种情况仅仅适用于偏远小县城,仅仅适用于无人在意的犄角旮旯的地方。

    哪怕朔方这个偏远到不能更偏远的边境县城,因为所处位置关键,因为朔方有鹿野这个皇帝亲封的郡主,因为朔方有那一堆傅家人,因此当初秦天举都没敢找关系走动,就怕节外生枝,惹来麻烦。

    好在最后结果意外地如愿,他竟然留在了朔方,没有被升职调任。

    如此已经是意外了。

    但杭州城,浙江承宣布政使司,以及都转运盐使,跟秦天举那个边境上的小小县令不同,这两个绝对是油水丰厚、备受瞩目,整个朝堂都在盯着的好位置。

    这位苏大人以及那位史大人,居然能在这种位子上一坐坐七年,那就绝非常人。

    小商贩们所知有限,鹿野又跟他们聊了会儿,见再得不到什么有用的消息了,便又溜溜达达地离开了。

    这时候,出门四散打探消息的人也都回来了。

    鹿野便召集人开了个小会,交换消息。

    大多数人跟她和雷礼一样,匆匆半天走马观花地,的确打探不到什么深入的东西,但集众人之力,总算也打听到一些。

    比如那位已在任七年的承宣布政使司苏图南大人,以及都转运盐史史同书大人。

    这两位可以说是杭州城,乃至整个江浙最举足轻重的人物了,而这俩人据说还挺不对付,有过许多龃龉。

    坊间不靠谱小道消息传言,朝廷就是为了让他们两人互相掣肘,才让两人都没有调任。

    而除了这两位之外,杭州城还有大大小小无数官员和富商,大多分别依附苏图南和史同书,分为苏派和史派,苏派多为衙门官员,牢牢把握着此地行政,史派则多为盐务上的官员以及各大盐商,是全杭州城最有钱的一帮人。

    甚至还有人打听到,商队在城门口排队时,那几家来询问货物的有钱人,就有大盐商郑家的家眷。

    商队贩卖的货物主要就是皮毛药材,以及其他一些北地特产,没有什么盐货,因此不用跟盐务衙门打交道,反而要直接跟苏图南下属的杭州税课司打交道。

    但要高价出手手里的货,那些富得流油的盐商无疑又是最好的客人。

    所以,总而言之,不管这两位是真不对付还是假不对付,鹿野这边最好不要站队,谁都不要得罪。

    鹿野就想安安心心卖货,当然也不会闲着没事儿得罪人,因此听罢也没啥反应,又继续听了些琐事,做好明天的卖货计划,便吩咐各人早早休息了。

    第二天,一大早,商队众人便纷纷行动起来。

    脚店附近便有个交易的坊市,昨日商队便在坊市里短租了一家铺面,并已经简单布置下,因此今日天还没亮,众人便早早起来,将货物拉到坊市的铺面里,又打扫去年,挂上幌子,等到天色大亮时,甚至还点了挂鞭炮,向过路的行人昭示着这里有家小小的铺面新开张了。

    路过的行人自然有好奇走进来的。

    但商队售卖的主要就是珍贵皮毛药材,随便一件都价值好几百两,自然不是随意路过的行人能消费起的。

    鹿野当然也没指望这些行人。

    城门口询问过的那几家有钱人显然不会起这么早来买货,鹿野便也不干等着,立刻派出人主动出击。

    杭州城本来就有各种药铺、成衣皮毛铺子。

    鹿野全都让人打听去了。

    而杭州这样一个市场交易发达的地方,自然也少不了牙人牙行,甚至还有官牙,鹿野让人打听了下,却也没有立刻让人去寻官牙。

    官牙的好处是能迅速帮她找到主顾,甚至说不定就能做主代表官府把她这批货物全收了。

    但可想而知,那样的话她这批货肯定卖不上高价。

    因此不到实在没招,她不会找官牙。

    好在,天色大亮后,陆陆续续就有主顾上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