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傻小子文集 > 第30章 孟婆神

傻小子文集 第30章 孟婆神

    汉朝时期,有一个女人,名叫孟婆。孟婆,从小就爱读书。儒家书籍,是她小时候爱读的经典;佛家经典,是她长大后爱念的书籍。她活着时,从不回忆过去,也不想象未来,除了劝人不要杀生,就是苛求自己不要吃荤。即使到了八十一岁,都还是一位处女身。她只知自己姓孟,其它的,全忘了。人称“孟婆”。

    孟婆老奶奶,一入山林,就开始修行,直到后汉时期,才修炼成仙。她成仙后,被上帝封为幽冥之神,上帝还派神灵给她建筑了一个驱忘台。命她在忘川河上,还魂崖上,奈何桥畔,孟婆亭中,熬汤给鬼魂喝,鬼魂一喝其汤,就会忘记前世,绝不会投胎转世以后,泄露天机。

    不喝其汤,罪过极大,无异于“投胎转世,泄露天机!”是故,谁不愿喝孟婆汤,谁就会受钩刀绊脚、铜刺穿喉、强迫喝汤之罪;谁不肯喝孟婆汤,谁就会跳下忘川河,忍受千年折磨。

    (1)孟婆汤的来历。孟婆汤,是孟婆一生最大的成就。远近闻名,喝过者,都称赞说:“此汤乃天下第一汤!”如此一传十,十传百,连京城里的皇帝都知道了。连皇帝都想喝一碗孟婆汤,甚至喝了一次还不过瘾,还要孟婆留在宫里,为他一生一世煲汤的念头。

    孟婆虽未念过书,但也懂得“伴君如伴虎”、“自由更可贵”的道理,所以,在委婉推却不成时,还说出了宁死不从的话来。“真是给脸不要脸!”皇帝哪受得了一个乡下老太婆的气,却是忍不住一发怒,便派人把孟婆斩了。

    孟婆被斩,天下大雪,纷纷扬扬,半夜没停。谁见过六月天下雪?此时,恐怕连皇帝都有些后悔了,害怕冤斩孟婆而遭受天谴。

    孟婆到阴间后,阎王念她一生勤恳、乐于助人,煲汤好喝、死得太冤,不忆过去、不想未来。而投胎转世后的魂魄们,总在阳间继续前世之事儿,恩怨太多,关系太杂,烦恼太多,压力太大,永远都无法重新开始。轻者会使阳间大乱,重者会使六道乱套。于是乎,阎王便送给孟婆一包忘忧粉,说:“我想派你到奈何桥畔开了一家汤水店,至于这个招牌嘛,就叫“孟婆汤”!只不过,熬这个“孟婆汤”时,你一定要加上这个东西。这个东西,是一定要加的,不然前世的鬼魂投入现在的仇家、现在的活人养育前世的仇人……如此一来,要不了多久,阳间就会天下大乱的。若阳间大乱了,那我们阴间还能好么?要是我们阴间乱套了,那我们的罪过就真是“大到天上去”了。孟婆一听,心悦诚服地点了点头,表示:愿意谨遵王讯。说完以后,便唯唯诺诺地退下了。

    孟婆一退下,阎王就下了一道命令:凡是转世投胎者,都要喝孟婆汤。喝汤者过桥,不喝汤者不过桥,过桥者可以转世投胎,不过桥者不可转世投胎!

    就这样,孟婆便在奈何桥畔做起了汤水生意。由于投胎转世者,必须先喝孟婆汤,是故,“孟婆汤”一开始,生意就特别好,每日都是络绎不绝。

    (2)美女喝汤。那是一个中秋节,孟婆一边坐在奈何桥上看月亮,一边坐在奈何桥上吃月饼。月亮饱满颇似银盘儿,月饼素馅儿香甜可口,桥下河水格外清粼。正当孟婆,一口一口,细细品味着时,桥那头,隐隐约约走来一个女子。女子年轻,二八年华,杏眼粉腮,丰乳肥臀,小蛮细腰,甚是美丽。

    女子,眼含泪水,在阴差的监押下,轻飘飘地来到孟婆亭中,孟婆摇了摇头,轻叹了一口气,然后便在桌上,放了一碗孟婆汤,让姑娘喝。

    姑娘杏目瞪圆,两行清泪,“哗哗”地流下面庞,伤心地说:“婆婆,我确实不能喝这个汤啊!”。孟婆一句话也没说。“婆婆!”姑娘咚地一声跪下啦:“我与李郎情意真切,立下生死誓约。若不是她娘嫌弃我家贫困,栽赃于我,我是绝不会用死来证明清白的。临死前,我答应他:“投胎以后,再续前缘;生生世世,永不分开的。婆婆,我真的不能忘记从前,喝下此汤啊!”说完,姑娘又哭了。

    孟婆眼角也湿润啦,虽然她从来都没爱过,从来都未婚配,但是看见那颇似孙女儿的眼泪,她又如何不伤心呢?如果“孙女儿”不是疼到极点,她又怎么会流出如此伤心之泪呢?此刻,颇似奶奶的孟婆,真是有些为难啊!不劝“孙女儿”喝吧,阴差又在旁边,阎王爷又会怪罪于她;劝说“孙女儿”喝吧,“孙女儿”恐怕下一世,就跟李郎无缘了,又哪来“生生世世,永不分开”?!想到此时,孟婆心里,那个心情啊,简直是无法形容,她真希望自己能替代“孙女儿”喝下那个“什么都可忘记的迷魂汤”!想着想着,一位慈悲的阴差,马上就把“孙女儿”扶起来;一位善良的阴差,马上就把孟婆汤,送到了“孙女儿”的口中。仿佛“孙女儿”还没反应过来,那碗“迷魂汤”就咕咚咕咚地随着喉咙涌进肠胃。最后,剩下的就是:姑娘,两眼发直,泪痕还在,口中喃喃地叫着李郎。

    (3)壮汉喝汤。有一天,阴差带来一个壮汉。这壮汉,身上、脸上,全都是血,颇似被人杀害一般。他们一到孟婆亭坐下,孟婆就将一碗汤,放在壮汉面前。

    壮汉,又不是傻子,怎么不知道:这是一碗孟婆汤?他大手一挥,便将瓷碗打碎在地,说道:“这汤俺不能喝!”

    阴差上前按住壮汉,斥道:“你是谁呀?你说不喝就不喝呀?这汤,你喝也得喝,不喝也得喝!”

    壮汉起身挣扎,拿起椅子,就与阴差打成一团。什么桌子、椅子、杯子、碟子,全被他们砸碎、摔坏。

    几千年来,这种事情,恐怕孟婆自己都不知道见了多少?是故,她站在一边,是丝毫无所谓害怕,丝毫无所谓慌张,她早就处惊不变啦。

    壮汉虽猛,但毕竟伤还未好,所以,他怎么也打得过阴差!于是乎,没有几个回合,他就处于下风,被阴差擒住啦。

    “这汤,老子不喝,不能忘记这个血海深仇,要是喝了,我还怎么报仇啊?”壮汉依然大声呼喝,可未挣扎多久,他就瘫软啦。

    静静的、静静的,孟婆收拾起碎碗等砸碎、摔坏的东西来了。她损失惨重,但一点儿也没生气,颇似壮汉的母亲一般。

    收拾着、收拾着,壮汉那压抑很久哭声,隐隐约约地传来。她抬头一看,那壮汉已是泪流满面,正是: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原来,流血不流泪的“儿子”也会哭得这么伤心,真是:不哭则罢,一哭就惊天动地,仿佛比女人哭泣还惊人心魄。孟婆一把拉起壮汉,轻轻地说:“好啦,好啦,冤冤相报何时了哇?”

    壮汉委屈地说,“您有所不知啊!我不在家时,那狗官为占我妻,还杀害我爹,打死我娘,奸我娘子。我娘子自杀后,他还派人追杀我,想把我置于死地呀!可怜我那三个月的儿子啊,还没出生就与他娘同归于尽啦!”

    孟婆听后,大吃一惊,“这狗官犯的,可是千刀万剐之罪呀!”

    最后,壮汉还是把孟婆汤喝了,不过,喝汤前,他是双腿跪下磕了三个响头,喃喃道:“爹娘,娘子,对不起!”

    (4)孟婆喝汤。伤心事儿见多了,孟婆是越来越做不了这个生意啦。仿佛,她一闭眼就看到那不想喝汤,忘记前世,有情不能续、有仇不能报、有冤不能伸的无奈眼神。那眼里的眸子是多么无奈呀!那口中的哭声是多么悲戚啊!那低头的求恳是多么渴求呀!

    孟婆原以为:人间才有这么多的愁苦,哪知阴间的愁苦更多!更想不到的是:很多不想忘记前世的鬼魂,都是生前受到逼迫、遭受伤害的善灵。让这些善灵,忘记前世,难续前缘,逼着有情人各分东西,逼着受害人无法报仇,逼着孩子没法尽孝,逼着恶人不思悔改,这简直就是作孽呀!

    就这样,一天、两天……地熬着。有一天,孟婆的心思终于被阎王爷看出来了。阎王爷,把孟婆招到森罗殿,问孟婆是不是有困难?孟婆跪在阎王面前,说:她实在是受不了善灵们的眼泪了,王爷能不能换个神来煲这个孟婆汤?阎王爷,听了,好久都没吭声,闭目沉思了好久好久,过了半晌才缓缓说道:“孟婆啊!真正有情者,地府是会让他(她)们重新开始的;真正受害者,地府是会替他(她)们报仇的……。如此一来,记得前世,还有什么意义呢?一个人,记得前世,有什么好哇?若其前世,是幸福多于痛苦,还无所谓;若其前世是痛苦多于幸福呢?那他(她)这一世,岂不是还要继续前世的痛苦,使本来都不那么幸福的他(她)变得更加不幸福!要是过去无量世,都是如此,你说这个人还能活吗?他(她)哪一天,才能减轻压力、重新开始啊!一个人,老了,就该死去,要不然,他(她)就无法获得那白嫩肥胖的婴儿身体,再从婴儿开始,长大成人……;一个人,死了,就该喝下孟婆汤,要不然,他(她)就无法获得那一片空白的婴儿脑海,再从婴儿脑海开始,慢慢获得记忆……;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重新做人、得到幸福啊!”

    孟婆低声说道:“您说的道理,我也不是不明白。只是如此野蛮地让善灵忘记前世,让他(她)们有情不能续、有恩不能报,这实在是太残忍啦!要是他(她)们前世、再前世、前三世,是幸福多于痛苦呢?”

    阎王听后,摇了摇头,沉声说:“这是天条,是冥律,没法变通,只能如此。”

    孟婆沉默了一会儿,突然抬头,望着阎王,说:“要不这样,我也喝碗孟婆汤,然后继续在孟婆亭卖汤!”

    阎王一听,大惊失色,问道:“你知道,喝完孟婆汤后,会有什么后果吗?”

    “不就是忘记前世,重新开始吗?”孟婆有些莫名其妙地说。阎王爷,摇了摇头,说:“你那多年修成的道行,会化为乌有!如果没有道行啦,那你就得转世投回,永受轮回之苦,与凡人无异。并不是,只忘记前世,那么简单!”

    孟婆听后,还是要喝一碗孟婆汤,说:自己在奈何桥畔,孟婆亭里,已经做了千年的神婆了。实在是很累、很孤独,仿佛普通的凡人都比她幸福一般,所以,很想喝碗孟婆汤,然后转世投胎,最后再到阳间去看看。

    阎王听孟婆这样一说,真是无可奈何,只能坐在座椅上拍拍扶手,然后再呼出一口长气,说:“那好吧,你去吧。我找个神,暂时替你一下就行了。只是不能太久哦,不然,我就真没办法保住你的神籍啰!”

    孟婆一听,感动得流出了眼泪,然后,便看了阎王爷一眼,最后,便转身离开了森罗殿。

    她喝孟婆汤的那个晚上,非常安静,安静得异常,居然没有一个鬼魂来喝孟婆汤。一股月光,透过窗子,射在亭内;其余的月光,便射在奈何桥上,忘川河里。忘川河里,除了那妖魔鬼怪的身影,就是桥边那排排垂柳的倒影,以及桥畔那安谧和详的孤亭。

    孤亭里,孟婆终于笑了,她笑得那么慈祥,真的颇似年轻善灵的奶奶、中年善灵的母亲。然后,借着月光,端起汤色纯净、香气四溢的孟婆汤一喝,就像普通鬼魂一样,投胎到人间去了。

    传说,孟婆投到人间后,长得非常漂亮,一支银钗插头发。头发,黑而发亮,数根黑丝为一股,股股黑发特整齐,万股黑发盘脑后,衣服干净,围裙好看。寿终正寝后,依然在奈何桥畔煲汤,仍然在奈何桥上观水。水,静静的、没有一点儿声音;鬼,痛苦的,没有一会儿停止。就这样,又是一千年、一千年地煎熬!

    (5)缘定三生。古代有位富家子弟叫做李源,李源因父亲在变乱中死去而悟出了人生无常,并发誓永不做官、永不娶妻、永不吃肉,把自己的家产全都捐献出来改建惠林寺,然后便住在寺里专心修行。

    惠林寺住持圆泽禅师,会经营寺产,也精通音律。与李源的关系极好,属于那种经常坐在一起谈心,一聊就是一整天的好朋友。

    有一天,圆、李二人相约共游青城、峨眉,李源想走水路,从湖北沿江而上,圆泽却主张走陆路,从陆路取道长安,再由长安斜谷入川。李源不愿意,圆泽只好依着他,感叹着说:“一个人的命运,真是由不得自己呀!”

    圆、李二人,走水路,一到南浦,船刚靠岸,就看见一位身穿花缎衣裤的妇人正到河边取水。圆泽一边流泪,一边指着妇人,对李源说:“我不愿走水路就是怕见到她呀!”李源,莫名其妙,大吃一惊地问他:“到底何故?”圆泽说:“她姓王,我下辈子注定要做她的儿子,由于我不肯来,所以她怀了三年,都未生下来。今天,既然来了,就再也没有办法逃避了。现在,希望你用符咒帮我速去投生,三天以后,在我沐浴时,还希望你到王家来看我,我以微微一笑作证明。十三年后,过中秋夜时,还希望你到杭州天竺寺,见我一面。”

    李源后悔莫及,他一边为圆泽悲痛流泪,一边为圆泽洗澡更衣。一到黄昏,圆泽就死了,妇人就生了。

    三天以后,李源去看婴儿,那婴儿果然一见李源就微微一笑。李源便把这个事情对王氏一说,王家就拿钱将圆泽禅师埋葬在山下。圆泽一死,李源是再也没有兴趣游山了,他一回到惠林寺,就听寺里徒弟说:师父早就把遗书写好啦。

    十三年后,中秋时期,为了赴圆泽之约,李源昼夜不停地从洛阳赶到杭州,一到西湖天竺寺,就听到寺外,葛洪川畔传来一个牧童拍牛角的歌声。歌词曰:“吾乃两世魂魄,汝乃一世活人。赏月吟风早过去,感谢汝来看我;身虽变了,心却还在。”

    李源又不傻,听完以后,当然知道:这是故人。于是乎,便忍不住问道:“泽公,现在可好?”牧童说:“还好,还好!李公真守信约,可惜我们俗缘已了,从此以后,再也无法与你亲近啦。但愿你能像我一样,努力修行。不求升入极乐,只求不堕恶道。若将来能见面于极乐,那肯定是最好!”然后,又唱起了一首歌:“身前身后,事情渺茫。欲因缘,又怕忧伤;吴越山川,我已走遍。掉转船头,再到瞿塘!”牧童一走,从此不知下落。

    三年后,大臣李德裕启奏皇上,推荐说:“李源,乃忠臣之子,非常孝顺,请陛下赐予官职。”皇帝封李源为谏议大夫,可惜:此时,李源早已看破红尘,大彻大悟,不肯就职。八十岁时,还死于寺中。

    杭州西湖天竺寺外,有一块大石头,叫做“三生石”。传说,这个“三生石”就是李、圆二人,隔世相会的“见证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