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大唐宠妃:我在东宫陪三郎 > 第718章 惺惺相惜,相谈甚欢

大唐宠妃:我在东宫陪三郎 第718章 惺惺相惜,相谈甚欢

    此时,千里之外的三郎和牡丹,尚不知道太子兵变的消息……

    他们正在吐蕃的逻娑鹿园,和金城公主做着最后的告别。

    千里跋涉,翻过无数高山峻岭,渡过无数江河急流,遇到过无数狂风暴雪,三郎和牡丹早已习以为常,却把年幼的金城公主累得够呛……

    所以,这一路走走停停,颇费时日。

    好在路过凉州之时,大都护郭元振主动请缨,一路护送,一行人这才轻松了一些。

    虽然牡丹和三郎往来西域数次,但他们还是第一次进入吐蕃疆域,而郭元振数次出使吐蕃,已经轻车熟路,对于沿途险地,风土气候都很熟悉,在他的提醒和照顾下,金城公主总算熬了过来。

    翻过逻娑北面的郭拉山口,一行人终于正式进入了吐蕃的疆域。

    此时,太后赤玛伦已经派出人马前来迎接。

    虽然只是宗室之女,但金城公主的地位不容小觑。

    她从小就被皇帝收养为干女儿,一直长在皇宫内苑,皇帝对她视如己出,身份和地位自然十分尊贵。

    尤其此番送亲队伍更是庞大,临淄王李隆基,丹阳郡主武牡丹,还有大都护郭元振,加上数百车嫁妆,吐蕃王室自然不敢轻慢。

    等一行人入了逻娑城,王城宫堡之外,吐蕃太后赤玛伦已经亲率赞普野祖茹在此等候。

    与此同时,听闻大唐公主光临,吐蕃臣民也纷纷出动,围着公主载歌载舞,争相观看天朝仕女仪容……

    因为金城公主年纪尚小,赞普野祖茹比她还要年幼一些,都是少不更事的少年,还不能正式完婚,所以在一番隆重的迎亲仪式过后,太后就按照之前的约定,把公主一行安置在了鹿园别居。

    这鹿园是专门为大唐和亲公主修建的宫苑。

    修建之初,原是准备给丹阳郡主居住,没想到阴差阳错,如今的和亲公主成了金城公主。

    不过,让赤玛伦没想到的是,丹阳郡主也来送亲,倒是终有一面之缘。

    宴席之上,看着才貌双全的武牡丹,再看看英武不凡的李三郎,赤玛伦不由的想到了自己那英年早逝的儿子,忍不住百感交集。

    如果儿子赤都松赞还活着,和这丹阳郡主倒是十分般配的一对璧人。

    年岁越长,越是怀旧,所以她对牡丹也格外礼遇,甚至不顾身悬殊,安排牡丹坐在了自己的身边。

    虽然语言不通,在郭元振的翻译下,几人也算相谈甚欢。

    听闻当年的和亲取消之后,牡丹回洛阳做了御前侍女,专职侍奉武则天的晚年,赤玛伦特意表达了对武则天的凭吊之情。

    看着这位和武则天差不多年纪的太后,牡丹也倍感亲切。

    其实牡丹在侍奉武则天的时候,也曾数次听她说起过千里之外的这位太后,颇有惺惺相惜之感。

    这两个女人,不同的长相,不同的性情,却又是相同的气度,相似的命运……

    她们做了一辈子的对手和朋友,却未曾见上一面,如今经由牡丹从中牵线,也算是一种奇妙的缘分。

    宴席之上,野祖茹和李奴奴也互相礼敬,相处很是融洽,这两人,与其说夫妻,还不如说是玩伴更合适些。

    牡丹发现,宴席上除了本地的吃食酒饮之外,还专门备了一些中原的餐品菜式,而且成品精致,味道颇佳,一看就是用心准备的。

    原来,为了迎接金城公主,怕她吃不惯这里的饭食,太后特意花重金从长安请来膳夫,研究中原菜式。

    不仅如此,此番金城公主带来的这些婢女、乐人等,都得到了尊敬和礼遇,他们被安排陪着公主住在鹿园,慢慢适应这千里之外的高原生活……

    看到吐蕃王室对金城公主如此重视,牡丹一直悬着的心总算放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