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三国:身为反贼,没有金手指 > 第1496章 独特道路

三国:身为反贼,没有金手指 第1496章 独特道路

    襄阳城内外,新张贴的告示如同投入滚油的冷水,瞬间引爆了全城。

    告示内容直指那位牵动天下人心的卧龙先生——诸葛亮!

    告示言简意赅,却字字如惊雷:

    亮于草庐之外,设九宫连环谜阵,设闯关条件有二。

    1.连破九阵者

    2.直抵庐前者

    无论出身贵贱,孔明愿奉为主公。

    南越王韩星河达成闯关条件二,故宣告天下,亮今后将效忠南越王,鞠躬尽瘁。

    ——诸葛孔明

    告示前,人头攒动,无数双眼睛死死盯着那几行字,空气仿佛凝固了。

    短暂的死寂之后,是山呼海啸般的哗然!

    “草!直抵庐前…竟然是考核条件?!”

    “玩尼玛啊!”

    “设特么九关问题干什么?!障眼法吗?”

    “老子第一天就能冲到草庐门口啊!老子也能啊!”

    “靠!太不公平了!耍人玩呢?!”

    “诸葛亮搞什么鬼?不会是和韩星河那贼子早有勾结,故意设下这圈套戏耍天下英雄吧?!”

    ……

    愤怒、懊悔、难以置信的声浪几乎要掀翻城墙。

    这则消息如同插上了翅膀,以惊人的速度传遍九州,天下皆惊!

    此刻,刚刚离开荆州地界,正护送着新得“凤雏”庞统返回益州的队伍中,也收到了这石破天惊的消息。

    “哇呀呀呀——!”一声炸雷般的怒吼震得众人耳膜嗡嗡作响,张飞须发戟张,环眼圆瞪,宛如一头发狂的雄狮。

    “俺老张早就说了!第一天就该冲进去,把那装神弄鬼的孔明揪出来问个明白!你们偏不听!偏要拦着俺!”

    “你们!你们一个个都说孔明有经天纬地之才,不能无礼!必须恭敬!要表现主公礼贤下士的风范!不能唐突了高人!”

    “那你们现在告诉俺老张!他孔明为什么要效忠那个贼人韩星河?!为什么?!啊?!”

    张飞的怒吼在山野间回荡,充满了被愚弄的暴怒。

    法正脸色铁青,汪小星、杨顶天等一众益州帮主更是气得浑身发抖,胸口剧烈起伏。

    巨大的懊悔如同毒蛇噬咬着他们的心。

    在他们抵达卧龙岗的第一天,面对那玄奥难解的九阵,张飞就暴躁地要直接冲进草庐揪人。

    正是他们死死拽住、百般劝诫,才阻止了张飞的“无礼”之举。

    谁能想到,那看似最难,最不靠谱的“直抵庐前”,恰恰是唯一、也是最简单的通关钥匙!

    这结果,简单得令人吐血!

    就在益州众人被这荒诞结果气得几乎内伤时,旁边传来一阵爽朗甚至带着几分幸灾乐祸的大笑。

    “哈哈哈!天意如此,天意如此啊!诸位当欣然接受才是!”

    庞统抚摸着圆滚滚的肚皮,笑得眼睛都眯成了一条缝。

    张飞猛地扭头,怒视道:“你早就知道?”

    庞统收敛了几分笑意,但眼中依旧闪烁着洞悉一切的光芒。

    “非也非也,只是孔明此人,性情看似淡泊,实则心气极高。”

    “他布下这九阵,名为考验,实则是在寻找一个敢于打破常规、不拘泥于他设下框框的雄主!”

    “那南越王韩星河…行事天马行空,不按常理出牌,这份‘魄力’,倒是正中孔明下怀,属实非常人所想。”

    “至于我庞士元为何不愿去那南越…哼,正是因为不愿与孔明同处一主之下!”

    “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不!有我无他,有他无我!最终闻名于天下的,只会有一人!”

    杨顶天闻言,心中一动,急问道:“原来先生与孔明先生早有此意?”

    “那…那就不怕真有莽夫或运气极好之人,侥幸冲过关卡,达成条件?”

    庞统傲然点头,眼中精光一闪:“自然想过,但我二人所设之题,玄机深藏,无解,实不相瞒,即便是我们自己,也解不了!”

    “阵乃绝阵,题乃无解,无人可破!那韩星河能‘直抵庐前’,正是唯一的方式。”

    汪小星忧心忡忡地接口:“南越本就难缠,如今再得孔明相助,无异于如虎添翼!日后必成大患!”

    “士元先生,若他日我军与南越交锋,先生与孔明先生对阵…可有胜算?”

    这是所有益州人心头最沉重的疑问。

    庞统收敛笑容,目光变得深邃而锐利,缓缓吐出四个字:“五五之数!”

    “五五之数?!”法正、汪小星、杨顶天等人闻言,紧绷的心弦终于稍稍一松,脸上露出一丝如释重负的庆幸。

    “那就好,那就好!还有得玩!还有得玩啊!”

    ……

    万里之外,南越国都,龙编城。

    新归附的卧龙先生诸葛亮,正在刘誉等人的陪同下,巡视着这座新兴的都城。

    阳光洒在宽阔平整、以糯米浆混合三合土铺就的街道上,反射着坚实的光泽。

    纵横交错的灌溉水渠清澈见底,滋养着城外一望无际、阡陌分明的稻田和果园。

    城内秩序井然,孩童成群结队地嬉戏,妇女们抱着婴儿在树荫下闲话,空气中弥漫着一种奇特的安宁与…富足?

    然而,诸葛亮温润如玉的面庞下,内心却掀起了惊涛骇浪。

    南越推行的政策,其激进与颠覆性,远超他之前的了解。

    望着街边抱着婴孩、面色红润的妇女,他忍不住问道:“丞相,这些女子…只需负责生育,其丈夫从军,所有用度皆由国库承担?”

    刘誉平静地点头:“正是,国家鼓励生育,抚养下一代是国策基石之一。”

    诸葛亮目光扫过肤色黝黑的异族之人:“那些异族…”

    “哦,那是扶南人。”刘誉解释道。

    “我们雇佣他们从事伐木、开矿、耕种等重体力劳作,给予工钱和基本保障。”

    诸葛亮又看到几个须发皆白的老者,在树荫下悠闲地编着竹器,旁边有年轻官吏记录着什么。

    “这些年迈老者,亦是国库赡养?”

    刘誉:“是的,尚有余力者,鼓励其做些力所能及的活计,按劳给予补贴。”

    “确实无力者,国家也保障其基本衣食,总不能令其冻饿街头。”

    诸葛亮沉默了,良久,他才缓缓开口,引经据典。

    “《论语》有云: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贵国施政,可是如此?”

    刘誉微微一笑:“大差不差,治国之道,在于选贤任能,令有能者居其位,制定良策。”

    “百姓只需知晓政策,依策而行即可,无需深究其中繁复道理。”

    诸葛亮眉头微蹙,继续道:“《商君书》言:民弱国强,民强国弱。故有道之国,务在弱民。”

    “以善民治,则民亲其亲;任奸民治,则民亲其制。以良民治,避乱至削;以奸民治,必治至强。”

    “民贫则力富,力富则淫,淫则有虱。故民富而不用,则使民以食出,各必有力,则农不偷。农不偷,六虱无萌。故国富而贫治,重强。”

    .....

    自古以来,所有的政权都在弱民,都在研究怎么治理百姓,怎么压制百姓。

    百姓贫穷,就会有求富的上进心,就会有产出的动力。

    百姓富有之后,就会放纵,贪图安逸,产出就会变少,然后国家就不能强盛。

    所以,百姓富裕了,就不容易役使,所以要重税。

    让那些平民始终保持贫穷,就不会怠惰,所以,让国家富有,就要保持让百姓贫穷的政策,可以让国家强上加强。

    不仅诸葛亮是这样学的,他也是这样认为的。

    天下学子,治国治民,都是同样的方式。

    南越国偏偏走出了另外一条路,一个让所有人保持富有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