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永恒之泪 > 第四十七章 文斗

永恒之泪 第四十七章 文斗

    翌日。

    安和国皇宫。

    御马场。

    安和国皇帝皇后、三国使团以及安和国群臣端坐在御马场正北方的高台之上。

    高台左侧停有一驾皇室专用马车,安和国皇帝皇后乘它而来,随他们一同前来的还有若雪和思音。

    她俩没有下马车,而是在里面偷偷观察御马场局势,这个位置很好,能将高台之上的情况以及整座御马场尽收眼底。

    对于若雪,安和国皇帝皇后也是没有办法,只能用自己的马车给她做掩护,让她暗中观看这即将决定她一生的比试。

    安和国皇帝皇后只有若雪一个女儿,除了她之外,没有任何子女。

    他们原本打算,安和国的皇位以后就由若雪继承,让她成为千古第一女帝。

    然而,在若雪十八岁那天,南越向安和国提出联姻的请求,说是请求,其实就是要求。

    谁让安和国是丹丸小国,实力上和对方存在着巨大差距。

    经过反复权衡和商议,安和国最终决定同意这场联姻,但就在他们做出决定的那一刻,又收到了大宋和西秦提出的联姻请求。

    这让安和国为了难,三个大国实力都非常强大,远非他安和国可比,但安和国却只有一位公主。

    再三权衡之下,为了不得罪任何一个大国,安和国提出了联姻竞争这个方案。

    这样,不管最终和哪国联姻,另外两国都无话可说,就能避免另外两国的讨伐,让安和国继续保持和平。

    这是夹缝中的安和国的生存之道,也是他们的权宜之计。

    高台上。

    一个身着安和国一品官服的人正在向高台中间走去。

    他面容宽厚而沉静,给人一种温和持重之感,有些花白的眉毛下,那两只眼睛依然炯炯有神,透着坚毅,他便是安和国宰相陆为。

    他走到高台中间,先给安和国皇上皇后行了个礼,然后对三国使团庄严宣布道:

    “诸位,今天的比试一共分为三场,一场文斗,两场武斗,前两场比试,三位皇子共同比试。

    若有哪位皇子连胜两场,他将直接成为本次比试的胜者,联姻比试也就到此结束。

    若前面两场有两位皇子各赢一场,他们将进行第三场比试,谁赢得第三场比试,谁就是本次比试的胜者。

    若比试中三位皇子出现了平局,会加赛一场,若其中两位出现平局,且他们都是本场比试的胜者,那他俩都会被算作这场比赛的胜者,直接进入下一场。”

    陆为宣布完比试规则之后,询问了三国使团是否已经知晓,在得到肯定答复之后,他宣布了第一场比试的内容。

    “第一场比试为文斗,考察三位皇子安邦定国之道,我国将派出十二位大臣对三位皇子进行投票,票多者获胜。

    西秦太子先谈,其后是南越太子,最后是大宋四皇子。”

    此言一出,西秦使团有些不满,开始在自己座位上小声议论,以示抗议。

    他们认为,自家太子先出场对他们不利,这让王梓文和李子意有更充裕的时间考虑这个问题,特别是李子意,他能根据前面两人的发言,对他的言论进行调整,他就占尽了天时和地利。

    其实,李子意还占尽了人和,这个安排是陆为有意而为之,通过昨晚宴会上的表现,他更欣赏这位与众不同的大宋皇子。

    他认为,李子意和他们的公主若雪是天生一对,他必须尽他的绵薄之力,促成两人喜结良缘。

    他听到了西秦使团的嘀咕声,其他人也听到了,但是没有任何人站出来发声。

    赵长明也清楚,安和国摆明是让他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但他并不愤怒,因为安邦定国之道他早就考虑过,而且考虑了很久。

    对于致力要做皇帝的人来说,自然不会在登上皇位之后,才仓促地去考虑这种大问题。

    在登上皇位之前,心中就应该有一个大致的蓝图。

    他自信地朝三位大臣压了压手,示意他们安静,然后同意了安和国的这个安排。

    他坚定地朝着高台中央走去,脸上散发着自信,眼神里透露出必胜的决心。

    来到高台中央,他先是礼貌地向安和国皇上、皇后行了个礼,然后清了清嗓子,开始滔滔不绝谈起他的安邦定国之道。

    “我的安邦定国之道可以用八个字概括:以法治国,以武安邦。

    对内,建立一套完善的法律制度,不仅要有系统的法律条文,还得不断积累实际案例,用案例解释法律条文,反哺法律条文,不断完善法律条文。

    让法律条文不仅更加全面,而且还更加具体,方便社会各阶层理解并遵照执行……

    对外,强军,建立赏罚分明的奖惩制度,调动每一个士兵的积极性,让他们不畏惧战争,而是渴望战争…”

    他说到这里停顿了一下,随即补充道:

    “渴望战争不是热爱战争,不是对他国肆意讨伐,而是增加自己的信心,增强自己的实力,不畏惧他国的挑衅,敢于和讨伐者正面作战。

    在保家卫国的同时,为家人谋取幸福生活,为自己谋取前途光明的伟大前程……”

    赵长明洋洋洒洒讲了一炷香的时间,李子意听得睡意渐浓,若不是考虑到这关乎大宋形象,他可能直接仰躺在座椅上睡觉了。

    赵长明演讲完,收到了热烈的掌声,其中数西秦三位大臣最为亢奋,大宋和南越的使臣也就是做做样子,象征性碰了碰手掌,生怕发出一丝声响。

    赵长明走回他的座位后,南越太子王梓文走向高台中央,他神采奕奕,自信飞扬,对于他接下来的发言,颇为自信。

    他来到高台中央,同样对安和国皇上、皇后行了一个礼,然后用手捂住嘴,清了清嗓子,显得比赵长明要文明一些。

    随后,他便开始口若悬河地讲起他的安邦定国之道。

    “我的安邦定国之道总结起来也是八个字:以文治国,以交安邦。

    相较于以法治国,我主张以文治国,法乃国家利器,必不可少,每个国家都必须有一套独属于自己的法律体系。

    但想要强国,想要富国,想要让黎民百姓过上幸福安康的好日子,仅仅以法治国,是办不到的。

    想要实现强国、富国、共同富裕,必须在法制之上建立文制,通过树立一些文人、圣贤,让他们以文、以礼去影响人、教化人,帮助社会各阶层提高思想觉悟,文化涵养。

    同时在全国建立健全的教育系统,通过科举、推选等方式,让有才之士进入朝廷,发挥他们的才能,为国强民富而奋斗……

    而我的对外之策是以交安邦,当然,纯粹的外交是不存在的,以交安邦是我们对于他国的态度。

    想要长期维持这种友好的态度,我国必须强军,只有有强大的军事力量作为支撑,才能永远维持对他国友好的态度。

    我们不仅会通过建立完善的奖惩机制来提升士兵的作战积极性,提高他们的战斗力。

    同时还会不断改进战车、兵器,让兵器更具备杀伤力。

    并建立一些将士院校,向他们传授各类军事理论,培养一批又一批的军事人才,他们和文人、圣贤一样,都是国之利器、国家栋梁。

    当然,强军的目的不是为了讨伐他国,而是为了维持和他国之间的和平,为了维持离元大陆的和平……”

    王梓文也洋洋洒洒讲了一炷香的时间,听得李子意直打哈欠。

    王梓文讲完,同样收到了热烈的掌声,和赵长明一样,自家使臣鼓掌最为卖力,另外两国的使臣鼓掌最有艺术。

    接下来,轮到李子意发表他的安邦定国之道了,大家对他的发言非常期待,用万众期待也不为过。

    大宋的三位大臣期待他出彩的演讲,绝大部分安和国大臣亦是如此,西秦和南越的使臣也期待,期待他出丑。

    在他们看来,一个山中野夫心中怎么可能有安邦定国之道,不可能有,决不可能有。

    李子意伸了个懒腰,站起身,缓缓向高台中央走去。

    “公主,你醒醒,轮到大朋友讲了。”思音轻轻推了推若雪,她正依靠在车厢上补觉。

    “没什么好听的,他这场必输无疑。”若雪没有睁开眼,带着睡腔道。

    “公主,你都还没听,你怎么知道大朋友会输?”思音疑惑道。

    “你马上就知道了。”若雪接着睡,没有睁眼的打算。

    高台上,李子意来到高台中央,对安和国皇上皇后行了个礼,对安和国群臣也投去友好的眼神。

    然后,他脱口道:“这场比试的题目是谈论安邦定国之道,是皇帝,或者致力于成为皇帝的人所考虑的事。

    而我,没想过做皇帝,这辈子也不会有这样的打算。

    所以,让我谈安邦定国之道,纯属无稽之谈。

    好了,我的发言结束了。”

    听到这话,大宋三位大臣目瞪口呆,傻傻地坐在椅子上,一动不动。

    他们不敢相信,李子意在这种关键场合,居然敢开这种国际玩笑。

    这不仅仅是会输掉联姻比试的问题,而是这态度对安和国上至皇上皇后,下至群臣百姓都十分不友好,更别说对安和国公主了,那就是赤裸裸的侮辱。

    当然,他们也不知道事后如何与大宋皇上交待,虽然这是李子意的个人行为,但他们作为使团成员,问责是跑不了的。

    南越和西秦两国使团则分外轻松,努力控制的笑意止不住往脸上涌,大有冲破紧绷的面皮,有开花之势。

    安和国皇上皇后颇为吃惊,感觉自己心仪的女婿已经半只脚踏出了他们的心门。

    安和国的文武百官听完李子意简短的发言,大多都还没回过神来,导致在李子意走回自己的座位时,只有稀稀拉拉的几个掌声响起。

    马车里,思音一头雾水,更加困惑,她不明白大朋友收了钱为什么不办事,而公主在事前就能预测他必败无疑,并且还在淡定的补觉。

    “公主,你怎么知道大朋友会输的。”

    “他口中要是能谈出安邦定国之道,我都不会找他合作。”若雪缓缓睁开眼,睡意朦胧道。

    “大朋友是不是刚下山,不知道什么是安邦定国之道,才故意说他不愿意做皇帝的。”思音继续问道。

    “不是,他说的就是真话,他不愿意做皇帝,也不会打算做皇帝,如果非得要他谈安邦定国之道,他会让那两个自以为是的猪头输得体无完肤。”若雪斩钉截铁道。

    思音挠了挠头,不解道:“公主,你是怎么知道的?”

    “感觉。”若雪脱口而出。

    思音尴尬又不失礼貌的笑了一下,对于这种玄而又玄的东西,她无法反驳,更何况这是出自于她仰慕的公主殿下。

    待李子意走回座位,陆为迈着沉重的步伐走到高台中央,面对拥有投票权的十一位安和国大臣说道:“投票吧,支持西秦太子的有哪些?”

    随后,十一位大臣中有四位大臣示意支持。

    “西秦太子,四票。”陆为宣布道。

    听到这话,西秦使团咬牙切齿,纷纷为赵长明打抱不平。

    赵长明虽然心有不甘,但脸上没有任何异常,王梓文谈完,他其实就知道自己已经输了,这家伙处处针对他。

    没办法,这就是后发优势,他本想看李子意如何去收拾王梓文,没想到李子意直接放弃,这让他很是失望,白白让王梓文捡了一个便宜。

    他没有灰心,毕竟还有两场比试,他还有机会,西秦还有机会。

    “支持南越太子的有哪些?”陆为接着问道。

    随后,有五位大臣示意支持。

    见只有五位大臣支持王梓文,南越使团的人颇为意外,虽然这代表王梓文已经赢得了第一场比试,但这赢得相当侥幸,而且还是在李子意直接弃权的情况下赢得的比赛。

    王梓文则和他们不一样,他昨天晚宴上就感知到安和国大臣倾向于支持李子意,他本以为这场比赛他和赵长明输定了,毕竟决定权完全掌握在十二位大臣手中。

    奈何李子意不争气,将这道送分题拱手让给了他。

    虽然只是一票小胜,但胜利不分大小,能赢就行。

    “支持大宋四皇子的有哪些?”陆为继续问道。

    虽然比赛胜负已经揭晓,但陆为还是坚持要将这话问出来,这代表他对李子意的支持和尊重。

    随后,两位大臣示意支持李子意,连同他,一共有三位大臣支持李子意。

    见此情景,西秦使团忍不住了,姜望站起身反驳道:

    “陆相,你们也太偏袒大宋了吧,他大宋四皇子什么都没说,你们就有三个人支持他,若他多说两句,是不是都能赢得比试。”

    赵长明没有立即阻止姜望,他知道这种反对没有任何意义,但他想让子弹先飞一会儿,看安和国如何应对。

    对于姜望的公开指责,陆为没有丝毫惊慌,一切都在他的意料之中,他平静道:

    “大宋四皇子没有谈安邦定国之道,不是因为他不会谈,而是因为他志向不在于皇位,他不愿意谈,不屑于为了赢下比试夸夸其谈。

    他的真诚打动了我,所以我把自己这一票投给了他。”

    见话题已经离开题目本身,上升到人的品行上了,赵长明知道,再扯下去,估计李子意都会被抬成圣人,觉得没有再争辩的必要。

    在姜望打算继续反驳时,他压了压手,示意姜望就此打住。

    对于眼前的这一切,李子意都看在眼里,虽然输了第一场比试,但他丝毫没有担心,毕竟还有两场武斗。

    不管武斗比什么,他都坚信,他必胜无疑,这才是他敢直接放弃第一场比试的根本原因。

    如果没有强大的实力做后盾,这道送分题,别说拱手相让,就是有人动了想抢的念头,他都得把那人揍得鼻青脸肿。

    毕竟,这是他迄今为止,做过最大的一单生意。

    “道理,大家可以随便掰扯。

    钱,不行。

    我的钱,更不行。”

    这是李子意的一大人生处事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