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快穿:工具人不走剧情了 > 第480章 种田文里的秀才之女七

快穿:工具人不走剧情了 第480章 种田文里的秀才之女七

    办女子学堂,是胡赳赳考虑很久,还是想去做的事情。

    也是她提出晚些成亲的原因之一。

    招收五岁到十二岁不等年龄的女孩儿,免费教授学文识字,类似扫盲班。

    哪怕能识几个字,在百姓眼中,那都是不得了的文化人。

    学堂在胡家内院,屋内被秦青青拿花草装扮了一下,挂上她和胡赳赳,以及胡程远,秦墨阳倾情贡献的字帖。

    学堂招生的进展在胡赳赳的意料之中。

    已经过了十天,算上白竹,一共五名学生。

    这其中,还有两名是和秦青青交好的夫人听说此事,送来捧场的。

    “人之初,性本善。”

    “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习相远。”

    “性相近,习相远。”

    “……”

    胡赳赳在上面摇头晃脑的读一句,下面四位女学生也摇头晃脑跟读。

    “一,二,三,四,唉,又缺课。”

    秦青青看着五缺一,叹息一声。

    这王大丫估计又被她弟弟绊住脚了。

    果不其然,等胡赳赳带着人已经学习新知识的时候,一个十一二的小姑娘气喘吁吁的跑了进来。

    听着同窗们朗朗读书声,不好意思的走到秦青青面前低头。

    “秦夫子,对不起,我……”

    “好啦,快进去吧,好好用心学,大家已经比你多读几遍,别被落下。”

    秦青青并没有责怪她,王大丫敢于争取来学习的机会,已经做得很好了。

    王大丫朗声应下,快速的跑进去,跟着胡夫子学习。

    没有羞窘,也没有尴尬。

    从她被父母打了一顿也没有改变想来学识字的那刻,就知道会面临什么。

    哪怕父母要求她要先把家里的活干完,给弟弟收拾好才可以出门,她也不会放弃。

    她王大丫从来不是矫情的人,两位夫子已经给了自己机会,其他的就靠自己把握。

    看着对面的五个人齐了,胡赳赳笑意加深,声音越发清亮。

    不着急,有了开始,她就不会让这个学堂匆匆结束。

    就这样,日复一日,女子学堂的朗读声没有停下……

    随着时间推移,学堂人员越多,规模越来越成熟。

    一年后,已经不需要胡家母女亲自教学。

    明智书肆。

    王掌柜激动的看了一遍又一遍账本最后的数字,眼神移到面前之人身上,目光钦佩。

    “小姐,这还只是仅仅四个县的收银,若是再次扩张,那岂不是……,这真是一本万利的买卖。”

    胡赳赳翻看着手中的手抄本,听着账本的数字,头都不抬。

    “王叔,着人继续保持这四个地方的生意,暂时不要加大印刷量。”

    “小姐?”

    “王叔,不要引人瞩目。”

    王掌柜作为老江湖,怎么会不明白这个道理。

    罢了,罢了,总归是老了,少了一些谨慎。

    “听小姐的,您放心。”

    “对了。”王掌柜想起自己特别关注的几位学子。

    “我在巡查书肆的过程,发现这几个地方真是人杰地灵,哪怕这农家子,也不乏资质出众之人,都按照咱们的规矩,给了他们照顾。”

    “不光抄书价格上加了三成,购买咱们的书籍,还会减免三成,再加上时不时的以文换书,这也就是咱们用的都是自己的纸印刷的书籍,不然,可开不下去。”

    胡赳赳目光一顿,微微抬眸,笑意尽达眼底。

    “向学之路本无贫富之分,寒门亦能藏龙虎,岂能因窘迫藏了凌云志!”

    她专门选的这四个县可不是随机来的。

    王掌柜与小姐对视,顿时心领神会。

    ……

    “寒门亦能藏龙虎!掌柜的,感谢您的一番教诲,待幸有所成,必定答谢。”

    身姿单薄,却也笔直的小少年屈身,紧紧捏着用自己那粗鄙的笔迹换的书本,心中感激。

    书肆掌柜摆手,“使不得,这可不是我说的,东家说了,些微相助,非为施恩,实是见你有向学之心,且安心读书,便不负今日。”

    如此这般场景,不是独独一处的风景。

    印刷术加造纸术的结合影响力不是他家现在能把握得住的。

    女子学堂使用的纸本只是表象,而更多印刷的书籍会通过各种渠道到即将科考的学子们手中。

    在她们有能力之前,就算有人发现她们学堂自己提供书本,也只会嫌弃的扭过头,不屑一顾。

    心思再深一点的也只猜到她只是为了胡家的名声。

    书香之家,总要无私奉献,不慕名利,这些品德就需要一些故事佐证。

    创办免费女子学堂,很应景,也很符合时政。

    毕竟当今太后娘娘偏爱女子,最是厌恶重男轻女之行。

    原剧情中,夏知知能在京城站稳脚跟,跟她老人家对其独立女性思想的欣赏有很大关系。

    “婉忆,快来快来。”

    充满烟火的街道上,只见一个十五六的紫衣小姑娘躲在一个摊贩后面,嘴上小声呼唤着好友,眼睛盯着前面。

    只见上面牌匾悬挂着“春香院”的楼门口,一个人模狗样的书生正和姑娘们调笑着。

    更巧的是这人刚要进门,被门槛绊了一跤,若不是旁边姑娘扶住……

    那软脚虾的模样,让胡赳赳无语的转过头,看向好友:你喜欢这样的?

    另一个黄衣姑娘黑着脸从侧面走出来。

    见赳赳表情,张婉忆十分确定,那人绝对是赵生那狗东西。

    果不其然。

    瞬间有些恶心。

    她上前拽住胡赳赳将人拖走,边走边求饶。

    “我错了,我真的错了,赳赳,求求你啦,别再让我脸上无光了好吗?”

    “曾经喜欢过他已经是我这辈子最没脸见人的事情了,我保证,我真的不会被他哄骗。”

    胡赳赳挑眉,一边随着她的力道退着走,一边不怀好意的笑。

    “真的?哪怕他跪下来求你?”

    张婉忆下意识道:“男儿膝下有黄金,上跪天,下跪地,中……”

    看着好友戏谑的表情,她转口:“我又不是他爹娘,跪我也别想要钱。”

    胡赳赳这才满意。

    “这才是我胡赳赳的好姐妹,我好叫你彻底看清这个东西,赌博狎妓一样不缺,早就从根子里坏了,空有一个读书人的名头。”

    “知了知了。”

    说起张婉忆,她们的缘分要从一年前女子学堂初立说起。

    简单说就是她听县令父亲提起这个女子学堂,很感兴趣,自认为学问不错,主动参加夫子应聘。

    胡赳赳欣然同意,有了县令大人支持定然是好事。

    结交下来,两人发现各自脾性相投,便成了至交好友。

    张婉忆喜欢读书,不拘类型,尤其喜爱画本子。

    什么才子佳人,将军贵女。

    然后,就被书生拿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