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工厂大海王 > 第166章 你这个建议挺好

工厂大海王 第166章 你这个建议挺好

    聊天过程中,杨铭得知眼镜男姓黄,台湾人,在大陆做销售。

    这家伙拿两份工资,内地公司发一份,台湾政府发一份,一个月一万几(人民币) ,妥妥的金领。

    想想自己,天天加班,工资两千,还沾沾自喜。

    到吃饭时间了,眼镜男问道:“这里附近哪里有吃饭的地方呀?”

    “这么晚了应该没有,小吃、宵夜倒是有。”

    “那咱俩出去吃一点?”

    这家伙要请杨铭出去吃饭。

    “不用,上班呢,时间不允许。”

    “那……改天?”

    “这么晚了,去外面吃饭不方便,要不我带你到我们食堂吃个工作餐?”

    “这可以吗?”

    “我带你去就没有问题。”

    见这家伙这么上道,杨铭就领着他去食堂吃了一顿。

    吃饭的时候,还不忘夸了一下精诚厂的伙食,说道:“你们公司食堂伙食真不错!”

    杨铭也不知道他说的是真是假,反正自己觉得不错。

    吃完饭,杨铭又带着黄生去吸烟区抽了一根烟才上去。

    第二次跟踪三十片,有五片有问题,这个良率也就83%左右。

    而同一料号,用原来的油墨,黄生也统计了三十片,只有一片或两片有问题,良率94%以上。

    杨铭果断调整,后面全部改做大铜面的电路板。

    黄生仔细观察,发现缺口比凸铜要多,又重新做曝光尺确认能量。

    这个人还是懂行的,曝光能量稍微低了一点,六格,将能量调整到六满七残后,又将涂布机烤箱温度增加两度,再跟踪一百片。

    这次良率到了89%,而大铜面的板良率有97%。

    内层部每日检讨会上,杨铭将跟踪的情况做了报告,林国栋问道:“怎么办?”

    都不发表意见,这事可大可小,闫红斌知道林国栋的意思,油墨肯定是要换的,但是良率差,他不敢反对继续测试下去,也不敢支持,干脆不说话。

    会议室内,杨铭和陈泽凯干着急,都等对方开口。

    林国栋又看向了杨铭,只有这小子胆大,敢想敢干。

    “杨铭,你说说看,该怎么办?”林国栋问道。

    “林课……额……副理,”杨铭还有点儿不习惯这个称呼,连忙改口后说道,“目前这个油墨做线路板良率只有89%,这个……公司肯定是不会接受的。但是……做大铜面的板子良率和那个树脂油墨做出来的相差不大,也就是说,这个油墨暂时可以用。我们可以用一台垂直涂布机和一台水平涂布机来生产大铜面板和线路较少的线路板,另一台涂布机继续用原来的树脂油墨生产密集线路板。”

    “好,很好,我看就这样,”林国栋说着,又看了看闫红斌说道,“闫课长,新油墨不要停用,白班把那台水平涂布机也洗机,两台涂布机都用这个新油墨,让油墨供应商继续跟进。”

    三天后,综合良率在96.7%-96.8%左右徘徊,这个数据还算不错,综合良率降低了0.2%-0.3%。

    闫红斌也没有检讨这个,都是老油条,你检讨,大家就说是油墨不行,检讨毫无意义。

    晚上,杨铭又去到涂布室的时候,黄生突然掏出五百块钱来递给杨铭。

    “杨组长,这个你拿着,给兄弟们买些水喝。”黄生说道。

    “这是干什么?”

    杨铭从来没遇到过这种好事,哪里好意思收钱?

    “拿着吧!白班也有。”黄生笑哈哈地说道。

    “那我就不客气了。”

    杨铭听到黄生这么说,就接过了钱,白给的不要白不要。

    既然给了钱,那也不能白拿这个钱。

    杨铭说道:“黄生啊,你们这个油墨的配方能调整吗?”

    见杨铭这么说,黄生不知道杨铭是什么意思,没有说话,而是等着杨铭继续说。

    “就是……这几天我都在看检修课的良率报表,发现缺口比较多,你看,要是能够把树脂比例放多一点或者附着剂多一点,这个缺口是不是就会减少?”

    杨铭又不懂化工,这些想法只是他猜测的,就随口说说。

    没想到黄生听了这话后,眼睛一亮,说道:“诶,你这个建议挺好,我打个电话回去请示一下。”

    杨铭也没想到,自己只是收了人家的钱,然后随口异想天开地提了点儿建议,这就让黄生像发现了新大陆。

    他哪里知道?黄生拿那么高的工资可不是随便就能拿到的,这几天,公司可是天天给他打电话,问进展。

    公司让他一定要拿下这家大客户,精诚厂对于这家油墨公司来说,确实是一家大客户,据说每月油墨用量在九吨左右,这在业界顶得到三个小厂了。

    (再跟大家讨几个免费的“用爱发电”,也就是看个30秒广告的事,看到最后的朋友再顺手点一下催更,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