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工厂大海王 > 第490章 你喜欢她?

工厂大海王 第490章 你喜欢她?

    “继续跟你干。”阿文毫不犹豫地说道。

    去年一整年,工资加年终奖,阿文到手十万都出头了,资助了家里一万块,他自己花了几千块,剩下的钱盖一栋漂亮的楼房还能剩几万。

    “怎么?不想赚大钱了呀?”杨铭问道。

    “跟着你也可以赚大钱,不是吗?”阿文看着杨铭,灿烂一笑,显然是指那八万块的年终奖的事,他又加了一句,“我今年想把房子盖了。”

    “嗯,房子是该盖了,不够我可以给你。”

    房子是结婚必备的条件,毕竟谁家姑娘也不可能嫁到一户住瓦房的人家。

    阿文之所以迫切的想要盖房,还是因为岳春梅。

    天天去档口配货,少不了与岳春梅打交道,时间长了,也就熟络了。

    本来阿文性格内向,又因为家里条件差,甚至有些自卑,他是没有勇气找女朋友的。可是,岳春梅跟别的美女不一样,老是主动跟他说话。话题有工作上的,也有工作之外的,这让阿文的内心泛起了一丝波澜,他觉得他要是努点力,说不定可以抱得美人归。

    岳春梅人长得还算漂亮,只是胸口平坦了一些。不过,这不要紧,毕竟金钱桔也是橘子,看背面也是美女。

    岳春梅因为有过短婚史或同居史,再加上那里已经做过两次手术,现在也是不敢轻易找对象。可偏偏阿文天天跟他打交道,她发现这个小伙子非常稳重,人也忠厚,便生起了试探之心。

    于是,她偶尔也给阿文发一条短信,阿文也每次都回了短信。有一次,阿文还借口每次都要找她帮忙找款,请她吃了一次宵夜。

    几次试探之后,她觉得阿文除了木讷一点,两人基本上是合得来的。

    “岳……”

    阿文坐在副驾驶,刚开口说了一个字,马上又住嘴了。

    “阿文,你有什么话就说,咱们之间是还有什么话不能说的吗?”杨铭说道。

    “岳春梅你了解吗?”

    “了解呀!怎么突然问起她?”

    “你觉得我追她的话,能不能成?”

    这让杨铭有点意外,他问道:“你喜欢她?”

    阿文沉默,那种感觉……只能说是相对合适吧!比朋友多一点,比恋人少一点。

    阿文又问道:“我若追她,能不能成?”

    阿文从来没有谈过恋爱,也比较在乎恋爱的成本,如果机会不大,那就趁早放弃。

    “咳,他这人像藕。”

    “什么意思?”

    阿文想了半天,也没想明白杨铭这话是什么意思,哪有这样比喻人的?

    “她这个人心眼比较多,你跟他交往要小心呀!”

    言尽如此,岳春梅跟陈博同居,又把钱和首饰卷走的事杨铭没说。毕竟阿文找个对象不容易,万一以后这事真的成了,而这话又从杨铭口中说出来,那以后阿文面子上会过不去。

    话说回来,岳春梅这人也不坏,加上去年分红二十多万,这在小地方也算是一个小富婆了。虽然某些方面不是崭新的,但如果能跟阿文在一起,那对阿文来说,也算是迎娶白富美了。

    回到家里,杨铭算了算时间,决定明天中午请那些来拜年的人吃一顿饭,顺便看看那些人是想打工还是开淘宝店。

    年初七,一大早杨蓉一家三口就过来了,今天去王成芬家,她得去。

    “乡亲们注意了,乡亲们注意了,昨天去过杨铭家的那些人来村委会一趟。”

    杨铭懒得一家一家去叫,于是让杨俊在广播里叫了两声。

    不一会儿,那些人就来了,不过,人似乎有点多,因为有很多昨天没去拜年的也来了。

    “不好……”

    杨俊一眼望去,起码有五六十人。

    刚才为了省事,在广播里一喊,那些人以为有好事,便都来了。

    杨俊借口上厕所,给杨铭打了一个电话,把情况如实说了。

    “没事,来了就来了,我马上过来。”杨铭挂掉电话就过来了。

    都是一个村的,吃一顿饭而已,来了就一起吃。去年也就两桌,可以在家里安排,而今年这么多人,得去镇上馆子才行。

    “哈哈,大家新年好啊!”杨铭笑哈哈地打了声招呼。

    “杨铭,昨天去你家时,你不在家。”一个杨铭叫不出名字的人说道。

    杨铭理解他的意思,他俩不熟,怕自己不知道他拿礼品去了。

    “嗯,不好意思,昨天有事出去了,所以,今天一有空就把大家叫过来。我知道,大家去我们家,肯定是有事找我,现在你们可以说了,我能办的一定给大家办。”杨铭说道。

    有些事虽然大家都心知肚明,但自己先说出来就没有主动权了。

    “呵呵,我们这几个是三十那天说好,要去跟你学开淘宝店的。”

    “嗯……”杨铭笑了笑,没说话,又看向其他人。

    “嘿嘿,我们几个想去给你打工。”

    刚刚说话的这人,身后站了六七个,其中就有杨小伟,杨铭瞬间明白了过来。

    “嗯,你们呢?”杨铭又看向其他人。

    “杨铭,我们这个年纪想给你去打杂,不知道能不能行?”

    说这话的这群人年纪都比较大,都是四十岁左右,跟杨铭的三叔年纪差不多。

    他们这个年纪比较尴尬,分田到户后就成了劳动主力,然后就一直在家种田。后来流行打工了,但是他们没有手艺,出去挣那几百块钱划不来,就一直在家种田,农闲时再出去打几个月短工。

    听上次来村委会的人说过,杨铭那里要打杂的,于是,他们几个组织起来,一起去了一趟杨铭家。

    “你们几个都是我的长辈,我本该有求必应的,但是,一下子来这么多人,我还真的要不了这么多人呀!”杨铭尴尬地说道。

    “我们也没说一定要为难你,如果有事安排给我们做,就带我们出去跟你干;如果没事,那我们就继续到屋里种田。”其中一人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