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工厂大海王 > 第689章 一家给个十万八万的

工厂大海王 第689章 一家给个十万八万的

    “还怎么啦?谁让你一个人捐这么多的呀?咱家那么多亲戚你都没帮,人家地震你捐这么多干什么?”

    “你也知道人家地震?人家现在迫切地需要帮助,我有能力肯定要多捐一些了。”

    “那你知不知道现在很多人都在说你坏话?”

    “谁?”

    “你不管是谁,反正很多人都在说你帮起外人不含糊,而村里人你不管不顾。”

    “那你说我该怎么做?”

    杨铭没再跟他老子讲他的行事风格,丢下一句话就上楼了。而他一上楼,就有人找上门来了。

    “哟,广树,石磙,志在哥,你们来……是有什么事呀?”杨父打招呼道。

    “呵呵,你们家铭铭出息大了,我们来找你们支援一下。”杨广树笑哈哈道。

    “呵呵,我们也一样。”

    “支援什么?”杨父心里已有了答案,但还是问道。

    “我原以为铭铭这几年发展这么快,用钱的地方还有很多,可没想到一个不相干的捐款铭铭都能豪掷千金,那我可就有话说了。”杨广树道。

    “嗯……你有什么意见呢?”杨父诚恳问道。

    “你看……像浩然、欣欣、一鸣、双强、还有楚雄、学文他们都跟着铭铭挣了不少钱,大家都一个塆里的,而我们却什么好处都没有捞到……”杨广树道。

    杨广树这个年龄很尴尬,说大吧,才不到四十岁,他的娃儿还在上初中;说年轻吧,他这个年龄没什么技术,出去做普工也不划算,跟着杨铭做淘宝也没那个基础。所以,他们家就是想跟着杨铭混也没有机会。石磙和杨志在的情况也差不多,石磙是条件差,头婚娶的二婚老婆,杨志在是孩子三十多了跟杨铭他们不合群,这两家也是没沾到什么光。

    “想要捞到好处也得你们有跟着铭铭干的条件呀!都不够上桌的,怎么有机会呢?”杨父没好气道。

    “金柱哥,话不能这么说,我们虽然没有条件跟着杨铭干,但杨铭对不相干的人都能捐20万,你看我们几个都这么困难,是不是也可以支助一下我们呀?”杨广树厚颜无耻道。

    “你们想要铭铭怎么支助呀?”杨父道。

    “你看……塆里这么多人都住上这么好的新房子了,我们要求也不高,一家给个十万八万的,让我们先把房子盖起来再说呗!”杨广树道。

    “是呀,是呀!我们也不要多的,先让我们把房子盖起来再说呗,都一个塆里的,总不能帮别人就不帮我们吧?”杨志在附和道。

    “呵,给?”杨父冷笑一声,问道?

    “是呀!那20万不也是白给人家的吗?我们还都是本家人呢!”杨广树道。

    杨父都气笑了,他还从来都没有见过这么厚颜无耻的人。

    而他们的对话也被在楼上的杨铭听了个一清二楚,这时候,杨铭匆匆走下楼来道:“从来都是救急不救穷,我之所以捐20万是因为人家迫切需要帮助。”

    “铭铭在呀?我们也很迫切呀!你看……一个个都盖新房子了,而我们根本没钱盖……”

    杨铭想了想,道:“盖房子只是小事,关键是你们没有合适的人干呀!小的太小,大的又太大,这我能有什么办法呢?”

    “总不能你们的房子让我出钱来盖吧?如果真这样做了,别人会怎么想呢?难不成盖不起房子的我都来替他们盖?”

    “没有别的办法呀!你也知道我们的情况,你作为村里的首富,帮帮本家人也是应该的吧?”杨广树说得冠冕堂皇。

    杨铭无奈地摇了摇头,道:“这种事你就不要想了,不过,我有个办法可以帮你们。”

    “什么办法?”

    “我可以低息贷款给你们作为启动资金,这笔钱你们是投资大棚也好,投资后期的养猪场也罢,那我都不管。不过,贷款要还,而且有一点利息。”

    都找上门了,杨铭不可能无动于衷,但也不可能直接给钱他们,只能贷款了。至于贷款,利息高了不一定有人愿意贷,不要利息他们就不会急着还,只能低息贷款给他们作为启动资金。

    “也好,多少利息?”石磙问道。

    “这个……我得和村长商量一下,最晚明天通知你们。”杨铭道。

    三人还想问些什么,被杨铭给无情地打发走了。

    下一刻,杨铭去了隔壁杨俊家。

    “哟……”杨俊见到杨铭登门,感到意外。

    “有点事找你。”

    “什么事呀?”杨俊端了把椅子过来,示意杨铭坐下。

    “嗯……捐款这件事爆发了,杨广树、石磙、还有志在伯他们找上门了……”

    “他们找你干什么?”

    “呵呵……你猜呀!”

    “找你借钱?”

    “如果只是借钱就好了,关键是他们要我给钱。”

    塆里人的情况杨俊基本上清楚,但直接找上门让杨铭给钱的事,他是怎么也没有想到的。

    杨俊问道:“他们要你给多少?”

    “哼,他们让我给钱让他们盖房子。”

    “操,他们想得倒是挺美!就为这事呀?”

    “嗯。”杨铭点头,露出满脸惆怅。

    “这事你不用管了,我去找他们聊聊。”杨俊说着就大包大揽下来,要去找那三人。

    “别去找他们了!”

    “不行,他们能说出这么不要脸的话,我得去教育教育。”

    “不用了,出现问题就要解决问题的根源,你直接去批评教育他们是没有用的。”杨铭制止道。

    “怎么解决问题的根源呢?我们又不是救世主!”

    “所以,我才来找你商量呀!”

    “你有什么注意吗?”

    “有。”

    “什么主意?快说。”

    “针对这种没有年轻劳动力的家庭,我想搞一笔低息贷款来资助他们,让他们有启动资金。”

    “低息贷款?多低呀?”

    在乡下,人们在经济上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难,都不会去贷款。两个原因:其一,他们没有抵押物,根本贷不出来;其二,他们怕还利息,只要能借的到钱就不会有贷款的想法。

    “就……1%的年息吧!”杨铭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