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从民国开始当江湖大佬 > 第24章 大刀如锄地

从民国开始当江湖大佬 第24章 大刀如锄地

    “老爷很少出手了,你且好生看!别辜负了老爷一番苦心!”

    就在这时福伯突然开口,杜浩郑重点头。

    “多嘴!”张师横了眼福伯,旋即深吸一口气,消瘦的身形动作不快,但却格外沉稳厚重,好似搬山挪岳。

    腰腹一扭,右脚向前一挪,脚尖一扣,身姿一下子就如同一张弹起的弓弦,手中大刀就是 一挑一劈。

    铮~!

    刀刃下劈的瞬间宛如有虎啸龙吟之声划过带着阵阵刀鸣之声,靠近的稍近,杜浩忍不住侧头捂耳。

    杜浩注意到,张师上挑的动作极慢,这可能是与对方身体状态有关,但下落时却格外迅猛快捷。

    “呼...呼!”

    一招还没打完,张师就已然有些气喘,他稍匀了匀气,这才道,“刀之利,利在借势!大刀尤为如此!

    武行之中有刀如猛虎,剑如飞凤,枪如游龙的说法。不过发力都大差不差,都是凭借腰腹 发力,力先发于足,主宰于腰腹。

    但大刀有些许不同,你可看见为师刚刚几乎是身随刀走,刀落时,全身之力也压了上去。”

    杜浩点点头,刚刚张师那一手的确很难想象这是一个病弱老者所能劈出来的。

    接着就见张师缓了缓旋即再度一个扭腰带动臂膀外旋,刀身翻动,接上撩。

    此时这一刀已经横提到胸前。

    “注意,此横刀时,既是蓄力也是格挡,套路是套路,但灵活运用方才是真。

    如遇袭,横刀格挡,然后拖刀一甩!”

    话音刚落,就见张师左腿猛地一个进步跨出,行桩跨步的同时,如同马上将军在拖刀而走。

    不同的是,这是横拖刀。

    下一刻,跨步扭腰的瞬间,一刀抡圆一甩,铮!

    又是一道悦耳的刀鸣之声炸开,一股微风顺着刀锋贴地而走,好似要犁出一条浅浅细痕。

    一刀甩出,张师显然有些力竭,面色有些涨红,身形踉跄差点跌倒,好在杜浩赶忙上前搀扶。

    “咳咳...咳咳!我没事,扶我坐下缓缓即可。”

    按照张师吩咐,杜浩小心翼翼的将其搀扶回椅子上,心中自是感动不已。

    老爷子这身子骨,这一年相处下来他很清楚,平日走几步路都气喘的不行,今日肯如此真的是在拼着老命对自己了。

    “张师我...”

    “好了,习武之人就别婆婆妈妈的,想要对得起我,就练好这一板斧,学会了学精了,不至于出师未成身先死。”

    张师这话让杜浩有些尴尬,自己梦中打个毫无拳脚功夫的张东都不知道死了多少回。

    不过按照老爷子刚刚演示这声势,杀个张东还真就变得手拿把掐。

    “这刀就送你了,拿着练,练完拿回去继续练。”

    说着张师将刀挪到杜浩跟前。

    见此,杜浩就要拿起刀刃。

    嗯?!

    “不对!这重量!”

    杜浩面色骤变,手上猛地用力方才将这刀给提了起来。

    这....

    感受着刀身传来的重量,杜浩看向张师已经是满脸不可置信。

    “张师,这刀....”

    这一刻,杜浩在张师脸上看到一抹幸灾乐祸之色,虽然老爷子依旧装的一本正经,但分明就是在憋笑。

    福伯见此自傲道,“大刀王武先生赠予老爷的大刀,重五十斤。与他摆在镖局的百斤偃月刀差五十斤,不过等闲之人想要挥舞此刀难!”

    五十斤?!

    杜浩咽了口唾沫,他总算是明白,刚刚福伯拿刀时为何是拖着的。感情不是人家老头身子弱,而是这太重了。

    “这样看来,张师能挥动这刀....”

    杜浩有些无法理解,老爷子这身子骨还能提得动五十斤大刀,耍起来更是虎虎生风。

    还真就是你大爷还是你大爷啊!

    试了试,杜浩发现自己挥动都费劲,更别提像老爷子那样精致完成每一步动作。

    “可是觉得提不动舞不起?”

    见杜浩咬牙切齿吭哧吭哧模样,张师再度恢复品茶悠然姿态淡淡道。

    杜浩无奈点头,自己又非大力士,如何能挥舞自如。

    他现在别说提至头顶,光是横刀都费力无比。

    “你还是没记住我刚刚说的,大刀须借势!何为借势?利用浑身之力撬动这大刀之重,想象自己与刀乃是一个圆,发力如圆,重心如汞,借腰腹之力。

    你回想刚才为师的动作,多以缠头裹脑为主,这同样借助惯性在抡动。

    以全身之力出刀,即可攻亦可守,故而也有,刀走黑的说法。”

    听着张师这般述说,杜浩点点头,一边印证着刚刚老爷子演示画面,也的确如此。

    似乎老爷子一直都在用浑身重量来撬动刀身,出刀甩刀都是借用惯性。

    又多方尝试被老爷子用藤木抽打数次,杜浩隐约摸到了一点感觉,渐渐的就感觉没那般吃力。

    “不错!有点那感觉了,你如若以前是农家子或许学的会更快,可惜,有空或许你可以试试用锄头锄地锄草。”

    “嗯?张师,这锄地也能和刀法联系在一起?”杜浩有些懵,总感觉眼下的功夫已经与印象中的功夫渐行渐远。

    “瞧不起锄地?”张魁瞪了杜浩一眼,没好气道,

    “锄地才是一门大学问,自古以来功夫很多都是源于生活的点点滴滴。

    有的通过观摩各种飞禽走兽,有的则是简简单单的耕田锄地。少林有门功夫名为心意把,又名锄撅头,这便是从锄地耕种中领悟而出。

    挥舞大刀就如那锄地,经常锄地之人就清楚,如何借力更能省力。

    不信你有空可去城外看看,别看你这年轻力壮,实则锄地比之田间妇人还不如。

    娴熟的农妇一天可耕地锄草一亩左右,而你半亩都做不到!”

    张师这番话可是让杜浩汗颜不已。

    要说锄地,今生他还真没做过,虽不是富家子,但前身日子也不差,朝奉之子出身家庭不差。

    前世家庭条件不算多好,但也达不到经常耕地锄草的地步,且前世农村许多地方都实现了 自动化耕种。

    但也别说,老爷子说的不错,没怎么做过的十分痛苦。

    杜浩前世锄过几次草,仅仅半个小时不到,不太沉重的锄头就重若千钧,浑身汗流浃背,手掌磨出血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