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开局满级的我选择在大明当老六 > 第460章 躲不开的劫

开局满级的我选择在大明当老六 第460章 躲不开的劫

    应天府,韩国公府。

    自从在朝堂后看清了当今太子的成色,以及他身边那个时刻为他出谋划策,指不准什么时候就给自己挖上一个大坑的小阴货,那朝堂之中的混水,他是一刻也不想多掺和了。

    要不是老朱委派朱标起复于他,委任他做了这个礼部尚书。

    他就连朝会也不想上。

    好家伙。

    太子之于陛下一脉相承的权谋天赋,天生的拳斗高手,悟性超绝也就罢了。

    常家那个次子是从哪个山沟里冒出来的?

    他常十万生前看着也是人高马大,没传出身子抱恙找人接种的风流韵事啊。

    怎么就生出来这么个阴到没边儿的玩意儿。

    算算,他与这小阴货一连碰面三回。

    回回都没讨了好。

    尤其在御书房与太子那一番一针见血的奏对,就连他这个沉浸官场数十载的老江湖也颇感醍醐灌顶,这城府,堪称妖孽。

    有这二位于朝堂上一明一暗的操弄权柄,什么六部尚书,浙东党淮西党,全然不过是这二位随意拨弄的琴弦,指一勾,余韵连绵。

    朝堂加起来上千岁的人物,在他们二位眼里就像是新兵蛋子一般随意操弄。

    有这俩脏东西在的朝会还有什么参加的意义?

    索性除了分内之事,每日于朝堂中点卯,其他之于国策科举等重大事务,下属的奏折,他主打都是一个原封不动的送到通政史司,再呈送御前,连御书房都谢绝沾边。

    如此,总算是过了一阵清静日子。

    毕竟自家儿子都被他们坑出去了。

    就剩他一把老骨头。

    只要稳如泰山,还是很难找到破绽的。

    那什么豆腐西施……纯属他马失前蹄,作不得数,作不得数。

    “老爷,老爷。”

    就在老李头享受着难得的偷闲时光,门房的家丁入后宅通传道:“有客来访。”

    “谁啊。”

    “无论淮西党,还是宫里的事,老夫已经下值,一概不理。”

    门房脚下的速度不减。

    几步来到庭院摇椅旁,蹲下与老李头侧耳细语了几句。

    “想起来了,确实还有这么个人,是曾经廖永忠的同僚,后来跟了汤和,如今被调到了张赫手底下。”

    “虽说是淮西党,可许多年未见,诚心来访,也不能闭门不见,未免失礼,让他进来吧。”

    家丁领命退去。

    不多时就见一个身材矮壮,龙行虎步,步履却有些轻飘的中年人轻一脚重一脚地落在响道的瓦片路面上,不疾不徐的迈进了后宅。

    “下官见过相国。”

    来人施了一礼。

    老李头却并未起身,“结结实实”的受了这一礼,催着下人抬上了一小方圆桌。

    然而接下来送上的却不是什么茶盏。

    而是一壶香气淡雅的佳酿。

    “通渊啊,许久不见,你都已是独领一卫的参将了,听闻你这些年一直在海上剿匪,或是征讨南蛮。”

    “想必过的定然清苦。”

    “这一杯酒,老夫敬你。”

    “如今家中近况如何?可有什么难处?”

    来人相当受用的双手接过李善长递来的酒盏,满饮一杯,长舒一口郁气,连眉宇间的郁色都松快了三分,这才接过了李善长手中的酒壶,给李善长和自己重新斟满酒杯。

    “去年骤闻相国告老,心中不禁悲戚,而今岁又闻相国起复,才知道什么叫做简在帝心,什么叫做定海神针。”

    “您不在,咱们这些淮西兄弟都像是没了主心骨。”

    “您一回来,大家心里也就安定了。”

    老李头如今可不敢这么放肆,见识过锦衣卫厉害的他连连摆手:“都是当初一起辅佐上位打天下的弟兄,权责不同罢了。”

    “老朽不过是仗着一点算术之才给冲在前线的弟兄当了个辎重官,受弟兄们抬爱,加之上位赏识,才做了这相国之位。”

    “可不敢贪天之功。”

    “简在帝心,定海神针什么的,都是戏言,当不得数。”

    俞通渊也没有深究。

    作为出身巢湖水匪,后随父兄一起回复老朱的水师原始股持有人,他这一生的命运不可谓不多舛,明明一家父子兄弟打仗用命,偏偏没一个好命。

    两个兄长都战死沙场。

    立下的功勋卓着。

    老朱记在心里,给他的父亲俞廷玉封了个河间郡公。

    偏生他父亲“脑子”不好,和胡惟庸走的近,以至于被牵扯进胡惟庸案中,掉了脑袋。

    这半年多下来,作为直系嫡长的俞通渊真可谓是夜不能寐。

    生怕那一天,朝廷的钦差就带来了圣旨,将他押送进京问罪。

    这么战战兢兢的活了大半年。

    好不容易见风波稍过,一场大病之后,调养许久。总算是稳住了心神。

    如今求上李善长这来,除了确实有事相求,未尝也没有找个大腿抱上一抱,求个后路的心思。

    至于自己这些年立下的功勋能不能保自己一命,以及承袭父兄爵位的事,他是压根想都不敢想。

    自家上位的铁腕,他已然亲身体会。

    能留下一条小命就偷着乐了。

    看俞通渊面色迟滞,知道他所来是有事相求,便也直言发问。

    这种事瞒不过锦衣卫眼线。

    能不能办的他不怕,小事不慌,大事帮不上,真是模棱两可的事,他就往上问寻太子意见。

    主打一个萧规曹随,默契配合。

    “通渊此行所为何事?”

    俞通渊正襟危坐,神色认真了几分道:“不满相国,吾近来偶感风寒,抱恙了月余,以至附近的船队遭海上流寇的袭扰颇有些损失。”

    “这本是水师之职,责无旁贷。”

    “凭着过往的交情斡旋,谁知道是不需赔付,可是长此以往,谁也扛不住。”

    “故而,吾打算出动麾下水师,四面索敌,来一次远洋追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