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雷震震夏雨雪 第104章 鬼撞墙
热门推荐:
重回七零,作精小知青赖上我
重生:校花不甜,我为什么要舔?
重案六组之暗影之下
大明:当了三年圣孙,称帝六十载
混沌天帝诀
平步青云
掐指一算:不可,那是你姐!
重生之官场争雄
人在乡村,扶墙出门
作为辽州本地土生土长的人士,雪山双鹰以前曾经多次路过今天行动的目的地,不敢说闭着眼睛都能找到,至少对此地还是比较熟悉的。
今天的情况却是让姐妹俩感觉到有点蹊跷,总觉得这环境越走越陌生。
不过毕竟是晚上,而且还是风雪交加的,稍微有点偏差在所难免,大家也没太当回事。
继续走了不短的一段时间,所有人都觉得有点不对劲了。
“大姐,这地儿有这么远?我怎么感觉都走老半天了。”马行远按捺不住心里的疑问,开口问起来。
马行空勒马停下来,仔细观察了一下周围的情况,肯定的说:“这环境看起来都差不多啊,按说是没问题的。不过,确实是走得久了点,照理说现在早就该到地儿了。”
手下的各位姐妹也都议论纷纷,虽然各有看法,但是都很一致地认为确实不太对劲。
最终讨论下来,没有得到统一的结论,大家纷纷把目光看向队伍中的一位年龄最大的大姐。
这位大姐名字叫马行山,是马氏姐妹的族人。
马行山除了年龄在这些人中最长之外,还是原来参帮中最为有名的跑山人,自小就跟随母辈上山讨生活,找参、采药、捕猎等各种跑山手段都是一流,足迹遍及辽州的各种深山老林,人称活地图。
活地图马行山今天也有点迷茫,面对着大家期待的目光,不说点什么似乎又交代不过去。
两眼看着天空的月亮想了半天,马行山拔刀跑到前面的一棵大树边,挥刀砍下一片树皮,转头对大家说:“大家都看着点,我来带路,都仔细点看紧脚下。”
说罢带头打马往大树正前方走去。
这是跑山人迷路时的一种标准做法,找显眼的标记物一路留下痕迹,如果转不出去再根据标记物另外找方向,慢慢多尝试几次,总有机会走出去。不得不说马行山还是挺有眼力,挥刀砍的这棵大树比周围其他的树粗壮了很多,是个比较有特点的固定标记物。
有活地图带路,大家的信心马上又被提了起来,一边跟上前去,还一边互相讨论着。
好在夜晚寒风呼啸的声音较大,把大家说话声掩盖得严严实实,否则搞这么大的动静去偷袭,只怕隔数里远对手早就被吵醒了。
又走了大约几袋烟工夫,前头的活地图突然停了下来,看着面前的一棵大树发呆。
马行空走上去催着问道:“咋的,怎么不走了?”
马行山指着前面那棵大树,叹口气说:“果然又绕回来了。”
大家顺着她的手指一看,果不其然,这大树比周围的粗壮了很多,就是马行山做标记的第一棵大树。
马行山没有丝毫慌乱,彷佛这一切都在她的预料之中,回首对着大家很有气魄地一挥手:“大家继续跟我走,注意一路留下标记。”
话毕,带头往大树左边方向走去。
马行空很捧场地呼应道:“大家都听山姐的,跟好了,跟好了。”
辽州之地山多树多,树林中也没有什么正式的路,马行山这次往左边走的路稍微艰难了一点,不过勉强还能打马通过。
比刚才走的时间多了大约两袋烟工夫,大家果然又走回了原地。
这次,马行山根本连解释都不用,直接带领人马往右边走去。
又是一顿折腾,和左边那一圈时间差不多,精疲力尽的众人最终还是不负众望地回到了原点,一个个看着前面的那棵大树发呆。
马行山使劲盯着前面这棵大树,脸色有点难看地说:“鬼撞墙,我们今天是碰到鬼撞墙了。”
辽州大地山高林密,经济、交通都不发达,生活在这里的老百姓相对来说保持了更多的古老习惯。加上这里自然环境保存较好,经常会碰到一些奇怪的事情,因此也流传下来很多古老的传说。
鬼撞墙就是其中流传比较广的一种。
据说在荒山野外,特别是深夜时分,走夜路的人特别容易碰到鬼撞墙。具体的表现就是即使在你很熟悉的地方,无论你怎么走,都会发现在原地打转。
参帮的人靠山吃山,对这片大地都抱有敬畏之心,对各种传说也都深信不疑。因此,跑山找参采药的人都有很多规矩,例如入山不能喧哗,月事来临不能上山等等。
马行山此言一出,很快就引起大家的共鸣。
各位姐妹纷纷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最后得出一致的结论,大家确实是碰到鬼撞墙了。
马行远胆子比较小,四处张望一下,似乎感觉在周围虚空某处,就有一些不可知的东西正盯着自己。赶紧打马往马行山身边靠了靠,声音有点颤抖地问:“山姐,这鬼...鬼撞墙怎么破?”
马行山不愧为活地图,对辽州山山水水了若指掌,对各种传说也如数家珍,沉吟一下说:“以前上山听前辈们说过,鬼最怕恶人,如果碰到鬼撞墙,就恶狠狠地骂她们。骂得越狠越好,最好让她怕我们,这道墙自然而然也就破了。”
马行空不愧为老大,傲然说道:“这个好办,好人咱们装不来,恶人还用装吗,姐妹们,用咱们最狠的话来骂吧。”
马行远也壮着胆子冷笑着说道:“在辽州这片地头,我们都不算恶人的话,谁还敢称恶人。”
马行山指着前面那棵做了标记的树说:“大家就对着这棵树骂,只要骂到位,应该会看到变化,到时这道墙就会打开的。”
有执行能力比较强的手下,已经遵从领导们的意思直接开始干活了:“她娘的倒霉鬼,竟敢拦住我们,信不信老娘一刀砍了你。”
“鬼孙子,奶奶今天一把火烧了你。”
有人带头,其他人纷纷发挥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艺术,开始五花八门地骂出了不同的水准。不过,骂到最后都殊途同归的问候起这只倒霉鬼的长辈。
“鬼儿子,我干你娘。”
这位姐姐是对同性有特别爱好,其余诸人更多的问候还是指向对方的父系人物。
“鬼儿子,我是你娘,干你爹。”
“我干你爷爷。”
“我问候你太爷爷。”这个就有点占队友的便宜了。
“我问候你太太爷爷。”被占便宜的也不可肯吃亏,直接又找回了场子。
然后,大家就蜂拥而上,对倒霉鬼的祖宗往前开始翻,直到翻了十几代,太字实在太多,一口气都无法数过来时,一位平时颇为机灵的伙伴很有创意地提出一种新的骂法。
“我问候你十四代祖宗。”
大家都很善于听从优秀的建议,愉快地接受了这种数字替代方式,十五、十六地把祖宗辈分往上累加。
辽州这地方穷人较多,大部分人打小就没读过书,具体到参帮帮众,能识得几个字的基本都是帮中中层以上干部,再具体到雪山双鹰带的这几十号人,清一色的纯文盲。
数字很快就累加到超过这些文盲计算能力的上限。
“我问候你二十八代祖宗。”
“我问候你...三十...九代祖宗。”
“那...我问候你,一百代祖宗。”
这只倒霉鬼的祖宗辈分彻底乱成了一团,九泉之下估计也都难以安生了。
今天的情况却是让姐妹俩感觉到有点蹊跷,总觉得这环境越走越陌生。
不过毕竟是晚上,而且还是风雪交加的,稍微有点偏差在所难免,大家也没太当回事。
继续走了不短的一段时间,所有人都觉得有点不对劲了。
“大姐,这地儿有这么远?我怎么感觉都走老半天了。”马行远按捺不住心里的疑问,开口问起来。
马行空勒马停下来,仔细观察了一下周围的情况,肯定的说:“这环境看起来都差不多啊,按说是没问题的。不过,确实是走得久了点,照理说现在早就该到地儿了。”
手下的各位姐妹也都议论纷纷,虽然各有看法,但是都很一致地认为确实不太对劲。
最终讨论下来,没有得到统一的结论,大家纷纷把目光看向队伍中的一位年龄最大的大姐。
这位大姐名字叫马行山,是马氏姐妹的族人。
马行山除了年龄在这些人中最长之外,还是原来参帮中最为有名的跑山人,自小就跟随母辈上山讨生活,找参、采药、捕猎等各种跑山手段都是一流,足迹遍及辽州的各种深山老林,人称活地图。
活地图马行山今天也有点迷茫,面对着大家期待的目光,不说点什么似乎又交代不过去。
两眼看着天空的月亮想了半天,马行山拔刀跑到前面的一棵大树边,挥刀砍下一片树皮,转头对大家说:“大家都看着点,我来带路,都仔细点看紧脚下。”
说罢带头打马往大树正前方走去。
这是跑山人迷路时的一种标准做法,找显眼的标记物一路留下痕迹,如果转不出去再根据标记物另外找方向,慢慢多尝试几次,总有机会走出去。不得不说马行山还是挺有眼力,挥刀砍的这棵大树比周围其他的树粗壮了很多,是个比较有特点的固定标记物。
有活地图带路,大家的信心马上又被提了起来,一边跟上前去,还一边互相讨论着。
好在夜晚寒风呼啸的声音较大,把大家说话声掩盖得严严实实,否则搞这么大的动静去偷袭,只怕隔数里远对手早就被吵醒了。
又走了大约几袋烟工夫,前头的活地图突然停了下来,看着面前的一棵大树发呆。
马行空走上去催着问道:“咋的,怎么不走了?”
马行山指着前面那棵大树,叹口气说:“果然又绕回来了。”
大家顺着她的手指一看,果不其然,这大树比周围的粗壮了很多,就是马行山做标记的第一棵大树。
马行山没有丝毫慌乱,彷佛这一切都在她的预料之中,回首对着大家很有气魄地一挥手:“大家继续跟我走,注意一路留下标记。”
话毕,带头往大树左边方向走去。
马行空很捧场地呼应道:“大家都听山姐的,跟好了,跟好了。”
辽州之地山多树多,树林中也没有什么正式的路,马行山这次往左边走的路稍微艰难了一点,不过勉强还能打马通过。
比刚才走的时间多了大约两袋烟工夫,大家果然又走回了原地。
这次,马行山根本连解释都不用,直接带领人马往右边走去。
又是一顿折腾,和左边那一圈时间差不多,精疲力尽的众人最终还是不负众望地回到了原点,一个个看着前面的那棵大树发呆。
马行山使劲盯着前面这棵大树,脸色有点难看地说:“鬼撞墙,我们今天是碰到鬼撞墙了。”
辽州大地山高林密,经济、交通都不发达,生活在这里的老百姓相对来说保持了更多的古老习惯。加上这里自然环境保存较好,经常会碰到一些奇怪的事情,因此也流传下来很多古老的传说。
鬼撞墙就是其中流传比较广的一种。
据说在荒山野外,特别是深夜时分,走夜路的人特别容易碰到鬼撞墙。具体的表现就是即使在你很熟悉的地方,无论你怎么走,都会发现在原地打转。
参帮的人靠山吃山,对这片大地都抱有敬畏之心,对各种传说也都深信不疑。因此,跑山找参采药的人都有很多规矩,例如入山不能喧哗,月事来临不能上山等等。
马行山此言一出,很快就引起大家的共鸣。
各位姐妹纷纷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最后得出一致的结论,大家确实是碰到鬼撞墙了。
马行远胆子比较小,四处张望一下,似乎感觉在周围虚空某处,就有一些不可知的东西正盯着自己。赶紧打马往马行山身边靠了靠,声音有点颤抖地问:“山姐,这鬼...鬼撞墙怎么破?”
马行山不愧为活地图,对辽州山山水水了若指掌,对各种传说也如数家珍,沉吟一下说:“以前上山听前辈们说过,鬼最怕恶人,如果碰到鬼撞墙,就恶狠狠地骂她们。骂得越狠越好,最好让她怕我们,这道墙自然而然也就破了。”
马行空不愧为老大,傲然说道:“这个好办,好人咱们装不来,恶人还用装吗,姐妹们,用咱们最狠的话来骂吧。”
马行远也壮着胆子冷笑着说道:“在辽州这片地头,我们都不算恶人的话,谁还敢称恶人。”
马行山指着前面那棵做了标记的树说:“大家就对着这棵树骂,只要骂到位,应该会看到变化,到时这道墙就会打开的。”
有执行能力比较强的手下,已经遵从领导们的意思直接开始干活了:“她娘的倒霉鬼,竟敢拦住我们,信不信老娘一刀砍了你。”
“鬼孙子,奶奶今天一把火烧了你。”
有人带头,其他人纷纷发挥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艺术,开始五花八门地骂出了不同的水准。不过,骂到最后都殊途同归的问候起这只倒霉鬼的长辈。
“鬼儿子,我干你娘。”
这位姐姐是对同性有特别爱好,其余诸人更多的问候还是指向对方的父系人物。
“鬼儿子,我是你娘,干你爹。”
“我干你爷爷。”
“我问候你太爷爷。”这个就有点占队友的便宜了。
“我问候你太太爷爷。”被占便宜的也不可肯吃亏,直接又找回了场子。
然后,大家就蜂拥而上,对倒霉鬼的祖宗往前开始翻,直到翻了十几代,太字实在太多,一口气都无法数过来时,一位平时颇为机灵的伙伴很有创意地提出一种新的骂法。
“我问候你十四代祖宗。”
大家都很善于听从优秀的建议,愉快地接受了这种数字替代方式,十五、十六地把祖宗辈分往上累加。
辽州这地方穷人较多,大部分人打小就没读过书,具体到参帮帮众,能识得几个字的基本都是帮中中层以上干部,再具体到雪山双鹰带的这几十号人,清一色的纯文盲。
数字很快就累加到超过这些文盲计算能力的上限。
“我问候你二十八代祖宗。”
“我问候你...三十...九代祖宗。”
“那...我问候你,一百代祖宗。”
这只倒霉鬼的祖宗辈分彻底乱成了一团,九泉之下估计也都难以安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