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四合院:吃亏是福,导致儿孙满堂 > 第425章 小当

四合院:吃亏是福,导致儿孙满堂 第425章 小当

    “朝升,桦儿和宝宝咋样?”

    霍萍将将儿听了95号四合院几个人的对话,心焦的不行。

    “萍姐,您就把心踏踏实实揣肚子里头吧!桦儿好着呢。她又给我添了个小子,重七斤七两七钱,娃儿欢实得很!您受点儿累,帮我保管一下这个先。”

    杨朝升将一个油皮纸袋交到霍萍手里头。

    “七斤七两七钱!!!好一个大胖小子。”

    霍萍一扫先前的担忧,脸上乐开了花。

    她颠了颠手上的油皮纸袋。

    问道:“这是啥?”

    “这是娃儿的胎衣。”

    “哦……”

    霍萍闻言,神情不由地慎重了几分。

    杨朝升说话的声音不小。

    贾东旭一家、易忠海听在耳里,心里那叫一个五味杂陈。

    只有何雨柱嘻哈着跟杨朝升道喜。

    “小杨叔,恭喜您又添了个儿子,记得要请客哈。”

    “哈哈……傻柱,叔谢谢你嘞!这才到哪儿,大领导都说了‘人多力量大’。我和你婶子还得多加努力,不凑够一支足球队的人数,就决不罢休。”

    “小杨叔,您,您牛掰。”

    何雨柱怪眼一翻,给了杨朝升一个大拇哥。

    “改明儿我娃儿满月,傻柱,只要你人来,杨叔少不了请你喝上一杯。”

    提及杨宁宝宝做满月酒这茬。

    杨朝升独独对傻柱发出了邀请,把贾家人和易忠海当成了空气。

    易忠海本还想撺掇贾家母子,去跟杨朝升说道说道。

    让杨家,贾家两个同年同日同时出生的娃儿,一块儿摆满月酒。

    借机占点儿便宜。

    眼巴前儿,看杨朝升这态度,摆明了两个字“没戏”。

    “骨碌碌——”

    分娩的产妇,被陆陆续续从产房中推了出来。

    担架床的滑轮摩擦着水泥地板,一阵一阵地响。

    东城区妇幼保健院这层楼的九间产房,只剩下一间,门头上还亮着“手术中”的红色指示灯。

    医院高音喇叭这时候响起。

    “各位已分娩产妇的家属请注意,各位已分娩产妇的家属请注意……请尽快办理出院手续,以免占用宝贵的医疗资源,感谢您的配合。”

    ……

    杨朝升抬头,瞄了一眼医院墙头的大喇叭。

    特么都真是喘气的时间都不给,医院就开始往外轰人了。

    没法子。

    现而今,恰逢建国初期的第一波婴儿潮。

    全华夏的医院,就数妇产科最为忙碌,医疗资源相当之紧张。

    若非特殊情况,产妇都是将将儿分娩完,推出产房,就让办理手续出院。

    杨朝升两口子加一起都不够级别,自然也享受不到那个特殊待遇。

    窦桦的待产病房里。

    霍萍忙着收拾起从家里带来的物件。

    杨朝升也刚办完出院手续,抱着杨宁宝宝进行日常的父子连线。

    “汪汪——”

    “喵——”

    “咯咯咯——”

    杨朝升用一只手时而掩面,时而露脸,还模仿着猫狗的叫声,把个宁宝宝逗的“咯咯”直乐。

    “哟——小杨叔逗孩子嘞。”

    傻柱这时候冒冒失失的进入了病房。

    “傻柱啊,你不去守着你秦姐,来杨叔这儿干嘛?”

    有道是:无事不登三宝殿。

    窦桦来医院待产的这两天,何雨柱只来过一回,打声了招呼就颠儿了。

    隔壁病房的秦淮茹那儿就不一样了,这小子一天最少得跑上两三回。

    何雨柱忙前忙后,出钱出力,还听不到一句好话。

    也不知道他图个嘛???

    难道他未卜先知,算准了贾东旭过不了几年就会变成墙壁上的挂件,等着接盘?

    还是被易忠海pua瘸了?

    何雨柱的所作所为,想不让人小瞧都办不到。

    杨朝升招呼他,也从“柱子”这类正常的称呼,随大溜的变成了“傻柱”。

    若不是何雨水,有可能成为自个儿的徒弟媳妇,杨朝升还真不带搭理眼巴前儿这个傻缺。

    “没嘛事儿,我专门过来瞧瞧孩子。”

    何雨柱自话自说,凑近瞧了一眼杨宁宝宝。

    “嚯——瞧这大眼睛乌溜溜的,灵泛。要不咋说‘人比人,气死人’。这会子,东旭哥的闺女眼睛都还睁不开。”

    “他们家闺女给起名字了没有?”

    杨朝升想要验证件事儿,才多此一问。

    “贾婶本想就丫儿,妮儿的叫着。末了儿,还是一大爷提议给起个名儿。”

    “哦——那给起了个嘛名儿。”

    “在大伙儿憋着想名儿时,贾婶‘当’的碰倒了一个罐头瓶。于是,一大爷抖机灵给起了个名儿叫贾当。”

    何雨柱说到给秦淮茹女儿起名字这事儿,似乎还有点儿为易忠海的急智得意的意思。

    “贾当,小当。”

    贾家的大女儿依旧是这个名字。

    如此说来。

    这个平行世界的历史进程,并没有因为杨朝升的到来,而出现多大的变化。

    “小杨叔,我可不可以请您帮我一个小忙?”

    “有话就说,有屁快放,少跟你杨叔耍花花肠子。你说事儿先,答不答应,要看是啥事儿,还要看看爷们的心情。”

    杨朝升心里头倍儿明白。

    能让傻柱张嘴求他帮忙,没跑,这事儿肯定跟贾家有所关联。

    果不其然。

    傻柱说来瞧瞧孩子,就是一句鬼话。

    他此行的目的,是想请杨朝升用挎子,把秦淮茹送回95号四合院。

    “傻柱,你不是能借到板车嘛!这路又不远,几步脚的事儿,人力的还稳当。”

    先前,秦淮茹进医院待产。

    就是何雨柱借了辆板车,把人送到医院的。

    “杨叔,这不——眼瞅着就要过大年。人家老李头自个儿要用车,昨儿个,他拉着自家的板车到农村淘换土特产去了。”

    原来如此。

    “行吧!街坊邻里但凡能帮衬一把,我绝不推辞。等我把你婶子送回家,再来医院跑上一趟。”

    妇幼保健院和南锣鼓巷同在东城区一片,耽误不了多少工夫。

    加入组织以后,杨朝升就给自个儿立起了乐于助人,团结同志的人设,顺便也为吃亏是福系统找补点儿属性点和技能词条。

    再说了。

    秦淮茹也不是别人,那是被他拿了一血的女人。

    俗话说:一日夫妻百日恩。

    虽说杨朝升不会再招惹,倒是没必要那么的绝情。

    于是乎。

    他答应了傻柱,帮这个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