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GB犬系青梅强撩竹马 > 第136章 英雄的桥

GB犬系青梅强撩竹马 第136章 英雄的桥

    袁局站起来和他碰杯。

    闻人臻真诚地道:“我们的旅游节目是以给观众朋友提供实用的旅行攻略和正向的旅游导向为宗旨的,就相当于是出来先给大家踩点,我们也不希望有人看了我们的节目来到某个地方却得到不好的体验。如果可以的话,希望袁局能把整改之后的真实面貌展示给大家看,之后更多的人才能放心过来不是?”

    【我靠臻臻这话说得也太漂亮了】

    【关键是,臻臻打心底就是这么认为的】

    【臻臻说的没错啊,希望能看到整改后的效果才决定去不去吧】

    【这个节目没有臻臻不行!】

    【导演自己都不知道什么时候节目的宗旨这么高大上了】

    此时躺在医院吸氧的李导看到了直播,“不!我们节目的宗旨是要看三对搭档在旅行过程中擦出爱的火花!”

    在一旁沦为背景板的其他四人。

    季明诚:哎妈呀这道菜真好吃!

    邓鸿:后生可畏啊。

    苗梓萱:有闻人在真是轻松啊~

    秦双燃:这两个人什么时候聊完,想回去搂着小臻睡觉。

    “闻人是N大的?高材生啊,我有个高中同学的儿子也在那里读书,好像是学法的。”

    “好巧啊,法学院就是我们学院对门。”

    “他名字叫什么来着的……”

    秦双燃在一旁给闻人臻夹菜,别光顾着聊天一会晚饭吃不饱。不过她大概也可以理解为什么闻人慕总是想把闻人臻搞回去集团工作了,闻人臻就是可以发自内心地说出让别人舒服的话。

    吃完晚饭后,几个人一起吃饭点,袁局上车前还拍拍闻人臻的肩,说之后有什么事都可以直接打他电话。

    直播也关闭了。

    “这应该就算圆满解决了吧。”闻人臻送走袁局之后,整个人立刻垮下来。

    秦双燃立马抱住他的腰,悄悄问道:“晚饭吃饱了吗?”

    闻人臻扬起一个笑,冲她点点头。

    “我看闻人感觉你如鱼得水呢。”苗梓萱笑着道。

    闻人臻摆摆手,“如鱼得水太夸张啦,我以前跟着导师去调研,应酬的场合也挺多的。”主要是吴承偶尔也会接一下政府的项目调研,所以和地方官员打交道的情景还挺多的。

    邓鸿有感而发,“这么一看,我们这个队伍还真是凑得好啊。”

    新的一天,新的旅程。

    “怒江七十二拐我开过好几趟了,我有经验,你们就好好坐着,我来开就行。”夏敖拒绝了其他人说要换着开的提议,坐上驾驶座,“等到垭口的观景台,我们可以下车看一下这个七十二拐的壮观景象。”

    【又双叒叕堵车了】

    【堵车也是自驾游的常态了】

    【暑假快结束了,返回去的道上才是真的堵】

    堵车的时候,为了通风车窗是开的,又有人来推销虫草。

    “刚挖到的,新鲜的咧。”

    “营养价值很高的。”

    【来了,这也是旅游区特色了】

    【景区必有的推销】

    【看车上都是小年轻好骗呗】

    【哈哈,我上次去Y市的时候被忽悠着卖了据说是玉石的石头】

    【我也是在Y市被人追了一路让我坐他的观光车】

    这个时候夏敖这个本地导游的作用就体现出来了,他跟来推销的说了几句,那些人见他是本地人估计忽悠不到就去忽悠别的车了。

    “袁局不是说会整治吗?”季明诚把窗户升上去,被人追着推销的感觉也不好受啊。

    “这种行为不违法也整治不了。” 闻人臻说了句公道话,又转向镜头道,“别被人给骗了就行。”

    堵了快一个小时,到了观景台,在观景台上朝下看,盘山公路转弯的角度基本上都是180度,而且弯道密集,看着就让人心里瘆得慌,真是无愧天堑之称。

    苗梓萱感慨,“要我来开车恐怕还真不行。”

    “安全带系好,咱们出发了!”

    苗梓萱把镜头冲着前面,“让观众朋友们第一视角看一下这个七十二拐。”

    【啊啊啊,我要晕车了】

    【好险啊,我觉得我也开不了】

    【有点费刹车】

    【你是费刹车,换我来就是有点费人】

    【我去过看着很险,但其实大家行车速度都不快,跟着车流走就好】

    【我要是开我的新能源车,感觉下完坡车电都充满了】

    这一路下去左边是山崖,右边是峭壁,视觉上看起来的冲击还是挺大的。

    苗梓萱一开始还挺兴致勃勃的,到后面干脆倒在座位上,“弯也太多了,头晕。”

    秦双燃倒是一直看着车窗外,她还挺喜欢这种险峻山路的感觉,如果没找夏敖的话她可能会自己来开这一段。

    “前面有鸣笛声。”季明诚趴在前座的椅背上往前看。

    “因为要到怒江大桥了吧。”闻人臻也朝前看去,这里还不怎么看得到桥,但是鸣笛声已经可以听见。

    在其他人殷切的目光注视下,闻人臻继续用和缓的声音科普道:“现在的怒江大桥是改建过很多次后的样子,在最早的时候,正好是七十年前,当时的技术条件有限,为了铺设连通两岸的钢索,是只能在悬崖上凿出炮眼,然后把钢索拴在炮弹上发射过去。这是一个非常艰苦的过程,有很多筑桥战士在当中牺牲,鸣笛是为了向这些英勇无畏的战士以示敬意。”

    【你可以永远相信祖国的基建!】

    【正能量,喜欢!】

    听到的人都露出动容的表情,“居然还有这样的故事。”

    前面已经可以看到怒江大桥了,闻人臻轻声道,“我们准备到了。”

    在进入怒江大桥的时候,车辆纷纷减速,夏敖也按下方向盘中间的喇叭键,大桥上此起彼伏的鸣笛声相互交映,心中的敬意与自豪也在涌动。

    【致敬!】

    【致敬英雄!】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感谢祖国!感谢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