乖张的自我 第十二章 下
? s大这边,李念君来到食堂,才发现忘了带饭卡。
“又要麻烦人家了。”李念君想。
现在还不到六点,大部分学生上课的上课,玩耍的玩耍,食堂里的人寥寥无几。
来到一个打饭的窗口前,窗口里面走过来一个长相恬静的女生,她皮肤白皙,眼睛大而炯亮,笑着的左脸颊上有一个海螺一样的酒窝,年纪看起来和学生们相仿。
“想吃点儿什么呢?”她身着学校餐厅的蓝色工作服,脖子上围着一条青绿色的纱巾。
李念君看了看透明玻璃下摆放着的花花绿绿的菜,不自觉地咽了一口口水,他的确是饿了。他撑起一个笑脸,对着女孩儿说:“我今天又忘记带饭卡了。”
女孩扑哧一声笑了出来,说:“没事儿。和以前一样,改天再刷。”
“唉,老是忘记带,我都不好意思了。”李念君说。
“行啦,别不好意思,知道你不耍赖。记得哪天有空再来就行了。”女孩儿说。
“那必须的。”李念君回答,“那我不客气了。”
女孩儿笑而不语。
“茄子丝儿还是那么咸吗?”李念君打趣道。
“啊?”隔着一层玻璃,她没能听清。
李念君微微弯下腰,对着玻璃墙底下传菜的缝隙说:“我说茄子丝儿是不是还是那么咸?”
女孩说:“呵呵,今天的菜还是那个老师傅炒的,那个师傅年纪大了,口味特别重,所以,今天估计还是老样子吧。”
“呃……你可不可以和那位大厨说说,让他老人家少放点盐……”
“你这可是难为我了,我哪敢跟人家比划。”
李念君说:“嘿嘿,跟你开玩笑的。其实这菜还是很不错的,要不然我也不会常来。”
“记得带好你的饭卡。”女孩说。
“嗯。”
李念君有一个习惯,那就是吃饭的时候胡思乱想,正因如此,他吃饭特别慢。
这个看起来和李念君比较熟的女孩儿,并不是什么做兼职的学生,而是正儿八经的餐厅服务员。李念君自来到大学以后,就经常在这个窗口吃饭,这个女孩儿就是负责这个窗口的服务员。
女孩儿要比李念君小一岁,长得一张娃娃脸,这使得她在周围那群五六十岁的老太婆中间变得异常显眼。女孩儿时常给李念君打饭,久而久之,他们就熟悉了起来,在打饭照面的简短时间里,微笑着交谈几句,中间隔着那层透明的玻璃墙。
李念君常去她那儿吃饭,免不了有因为人家长得漂亮的嫌疑,但更多的只是巧合。女孩儿是偌大校园里的又一群体,虽然和李念君同踩一片土地,但却完全是另一个社会层面,他们的生活充满了交集,但却只需要把笑脸留给对方,别的都是多余没有意义的。因此,不论李念君每天心情好不好,只要去女孩儿那里打饭,都会抛开心中的种种不快,去和她聊几句。他时常忘记带饭卡,女孩儿就自作主张,让他打上饭先走,之后李念君再来补上。
李念君知道,并不是只有他一个人和这个漂亮的打饭姑娘熟悉,还有好几个学生和他一样,时常在打饭的时候跟女孩儿闲聊几句,这很正常,李念君对此也毫不关心。
从许多次的交谈中,李念君对她有了些许了解。正如他所预料的,这个女孩儿不是本校勤学俭工的大学生,只是一个普通的工作人员。
“你是咱们学校的学生?”李念君曾今这样问过她。
“我不是。”女孩儿笑笑。
问到这里,李念君没有再问下去。
在小本生意里,恐怕赚学生的钱是最容易的。学校的超市,餐厅,澡堂都是摇钱树。要能把学校的餐厅承包下来,殊不知可以赚多少。s大的餐厅按窗口承包,至于承包给谁,走什么程序,其中的水有多深,外人很难看清。
女孩儿告诉李念君,他们的这几个窗口都是同一个老板,这个老板自称和学校的某个人物有亲,所以承包了下来。女孩儿以及这里的所有员工,都是老板的同乡,都是老板在承包了餐厅之后从家乡拉拢来的。这使得李念君恍然大悟,怪不得经常听到他们用李念君似懂非懂的方言大声交谈着什么。
李念君估计,女孩儿可能上完了初中或者中专什么的,就不再继续上学,而是出来工作谋生。这么早就不上学的事情在城市可能比较少,但在农村却屡见不鲜。李念君是县城人,离农村比较近,加之又有很多亲戚还都在农村,比如他大爷,奶奶,他也时常去村里,因此对农村比较了解。他的不少儿时玩伴,或是老家的邻里,不少孩子也都早早放弃上学,当李念君在求学之路上胡乱游荡之时,他们已经融入社会,在各式各样的工作岗位上忙碌起来。
但李念君不会去问这些,这只是他的推测。
有一次周末,李念君在学校大门口取快递,看到一个异常熟悉的面孔在学校门前的烧烤车边等烧烤,他看了个看,就是想不起来在哪里见过。那张脸也看着他,走到他身前,笑着问他:“你干嘛呢?“
这时李念君才突然想到,这不就是餐厅里那个漂亮的姑娘吗?嗨呀!
“我取快递。“原来李念君看惯了也只看过她穿工作服戴工作帽的样子,今天她留着头发穿着便装出来,还真认不出来了。
女孩儿手挽着另一个女孩,估计也是餐厅里的职员。李念君问:“你要出去吗?”
“嗯,出去一下。难得今天有空,去买点东西。”她回答。
“是这样啊。那你,去吧。”李念君说。
女孩儿挥挥手说:“那拜拜。”
李念君拿着取好的快递转身刚走,女孩儿在身后唤了他一声:“嘿!。”
“怎么啦?”
“顺便问你一下,你知道你们学校附近有花鸟市场没有?”
李念君转身过来,顿了顿说:“我的名字是李念君。”
两个女孩儿相视一笑。
“花鸟市场,还真有。”李念君说,“从校门口车站,坐310,到交警支队,再步行二十分钟就是。那里,我去过。”
“远吗?”
“得一个多小时吧。”
“这么远,那我就不一定去啦。餐厅还得早点回去呢。”
李念君没再说话。
女孩说:“那再见了。上次你欠的钱还没刷卡呢。”
李念君很不好意思,说:“呀,我都忘了,今晚就去!”
女孩说:“你可别再忘了。”
李念君问:“你叫什么名字?”
她回过头来说:“我叫左晓馨。”
不过那天晚上,李念君还是忘了去刷卡。再后来,双方谁都想不起来了。
此刻,李念君坐在餐桌上远远地看到,络绎不绝的人群陆陆续续地走进餐厅吃午餐。左晓 ...
馨把脖子上的纱巾摘了下来,戴上了白绵料的口罩和帽子,看来一天中最忙碌的时段要开始了。她亲自为每一个站到他面前的学生打饭,简明扼要地交谈,动作麻利地用手指在刷卡机上“砰砰砰”地摁出几个数字,偶尔还要帮忘记价格或者是根本不会使用刷卡机的几位老职工刷卡扣钱。左晓馨面无表情,口罩帽子还有斜刘海几乎要把她的脸全都挡住了,唯独从剩下的那双滴溜溜转的黑眼睛中,才能辨别出她。
她是一个多么有生机的花季女孩儿,但此刻竟然只剩下了一双眼睛。
那双眼睛就是左晓馨的自我吗?
淹没在人海里,找不到属于自己的身位,只能像水滴一样被大海融化,成为最透明和最平凡。但渺小与无穷的对比之中,幸好还有那双眼。
李念君在心里默问:“左晓馨,又或者是别人,能从熙熙攘攘的人群里看到我吗?”
迷茫是学生的通病,李念君或许就是其中病入膏肓的人。
本学期期末,李念君认为自己和上学期相比,并没有什么长进。
俗话说:“临阵磨枪,不快也光。”稀里糊涂地上了一段时间自习,表面上把课本翻了一遍,实则是水过地皮湿。上自习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学习,李念君为的是给自己找个事儿做。
那天下了课,刚刚上午十点,李念君便和刘阳河去了图书馆,学到中午十二点,他们又准备一起去吃饭。出了自习室,刘阳河去上厕所,要李念君先去外面等等他。
刚出图书馆门口,李念君就听见有人喊他。
李念君一看,原来是金希。仔细一想,可是有日子没见她了。
“我没看错吧?念君。”金希打趣道,“你什么时候也来图书馆来了?哈哈,我猜猜,你一定不是来学习的,难不成是陪美女来的?”
李念君呵呵一笑,摸摸后脑勺说:“陪美女?我记得从前的确是陪一位美女上过自习。”
金希意识到这说的正是自己,说了声:“讨厌。”
李念君说:“我闲着无聊,就来和同学上上自习。这不正好也要考试了吗?”
“嗯,不错。”金希右肩上挎着一个红色的皮包,从那个耀眼的品牌logo上看去价钱不菲,她头发上的大波浪似乎比先前少了许多,只不过发根处被染上了一层淡红色。
“最近怎么样?”金希问他。
“还行吧。就那样。你呢?社团还忙吗?”李念君说。
金希说:“忙。新来的那个指导老师是个疯子,布置了那么多的任务。一个节目审核上没完,一句台词要改十几次,这儿也不行那儿也不对,而且还抠得要死,一分钱都不愿意花,真是气的我够呛。”
李念君说:“唉,看来我及时退出还是很明智的。”
“对呀,太明智了。早知道我也退了,现在也根本没什么耐心参加那些活动了,还不如呆宿舍歇着呢。”金希叹了口气。
就在李念君和金希闲聊之时,刘阳河从图书馆走了出来。他四下里找寻,看到李念君和一个女孩儿说话,再看这女孩儿,便觉得有几分眼熟,想来想去一拍脑袋,这人刘阳河认识。
“金希?”
李念君和金希顺着声音传来的方向看去,不是别人,正是刘阳河。
“怎么,不认识我了?”刘阳河对金希说。
“是你?”金希吃惊道,“刘阳河。你怎么会在这儿,你也是s大的?”
刘阳河说:“是的呀。我一直都是s大的。真没想到,你也是s大的。”刘阳河拉着李念君说:“你们也认识?我和他一块儿来上自习的。”
李念君笑笑:“嗯。金希我早就认识了。你们是?”
金希说:“他是我高中同学,不,是高考复读班的同学,那时候我们是同桌,你不记得我跟你说过吗?”
李念君回想,金希的确是跟他说过高考复读班有个同桌的事儿。“原来是这样。那你们都不知道你们是在一个学校吗?”
刘阳河说:“这个真不知道。高考完以后,大家都没有再联系,再加上我的手机丢了一次,同学们的电话号码都找不到了,想联系也联系不上。”
“后来我也换过电话号。”金希补充道。
“真是没想到会在这里碰见你,别说,我都快认不出来了,你和复读那会儿变化太大了,就和变了一个人似得。”刘阳河对金希说。
金希说:“哪有那么夸张,你怎么还是那么爱开玩笑?还有,你倒是一点儿没变,来我瞧瞧。”金希做着打量刘阳河的样子,看了几眼,说:“嗯。果真还是老样子,就是头发留长了点儿,我怎么觉得个子也长了?”
“不可能吧。我都多大了,哪里还会长个子,该不是你又变小了吧。”刘阳河说。
这话李念君听起来没什么大意思,却逗得金希直笑,因为他们复读的时候就常常比个子解闷儿。如今时隔两年,旧话重提,其中的滋味恐怕只有当事人可以理解。
金希和李念君久别重逢,像是有说不完的话。站在一旁的李念君却越来越尴尬,除过尴尬,心里竟然泛出醋意。但他告诫自己,在这种方面绝不能小肚鸡肠,况且自己也没什么理由吃醋。
等等,李念君想。刚刚的那种感觉是那么得似曾相识,不禁让他想起了他高中时候暗恋过一个同班女生。那个女生性格非常活泼,每当她和别的男生谈笑风生的时候,他的心里就会出现这种感觉。
这种感觉太糟了。像背着大山行走,像淌着深雪跑步。心脏像快要爆炸的气球,眉头像七缠八绕的绳结,真恨不得一口气跑上山巅上去怒吼。
当然,李念君现在倒不至于那样,只不过那种似曾相识的感觉着实惊了他自己一番。
他默不作声地盯着她,看她笑,听她说话,不知不觉间心跳就越来越快,他不知道自己在想什么,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站在这里,然而对他而言,有些事情在那一个瞬间,发生了质变。
他忽然间愿意承认一些从前模糊不清的想法,并且期望在某些方面获得一些改变,这不仅仅是发自内心的简单的需求,还是一种夹杂着颤抖的狂热。
人的眼神是有气味的。金希闻到了李念君眼中的气味。她若有所思,在和刘阳河叙旧的片刻间隙里,看了李念君,但李念君像贼一样地避开了。
不由分说,她懂那种惶恐的眼神。
李念君不知道胳膊该往哪里放,手往兜里揣的时候摸到了自己的手机,就拿出来看,正好发现有母亲的未接来电,索性走到一旁去打电话。
李念君听着电话“嘟嘟”声音的同时,看到刘阳河和金希在互留电话。
“喂,妈,怎么了。”李念君问。
“唉。”
“怎么了。”
“出了个麻烦事儿。你爸被公安局拘留了。”
李念君平静地问道:“我爸他怎么了?”
“他 ...
偷税漏税,被拘留了。”
“又要麻烦人家了。”李念君想。
现在还不到六点,大部分学生上课的上课,玩耍的玩耍,食堂里的人寥寥无几。
来到一个打饭的窗口前,窗口里面走过来一个长相恬静的女生,她皮肤白皙,眼睛大而炯亮,笑着的左脸颊上有一个海螺一样的酒窝,年纪看起来和学生们相仿。
“想吃点儿什么呢?”她身着学校餐厅的蓝色工作服,脖子上围着一条青绿色的纱巾。
李念君看了看透明玻璃下摆放着的花花绿绿的菜,不自觉地咽了一口口水,他的确是饿了。他撑起一个笑脸,对着女孩儿说:“我今天又忘记带饭卡了。”
女孩扑哧一声笑了出来,说:“没事儿。和以前一样,改天再刷。”
“唉,老是忘记带,我都不好意思了。”李念君说。
“行啦,别不好意思,知道你不耍赖。记得哪天有空再来就行了。”女孩儿说。
“那必须的。”李念君回答,“那我不客气了。”
女孩儿笑而不语。
“茄子丝儿还是那么咸吗?”李念君打趣道。
“啊?”隔着一层玻璃,她没能听清。
李念君微微弯下腰,对着玻璃墙底下传菜的缝隙说:“我说茄子丝儿是不是还是那么咸?”
女孩说:“呵呵,今天的菜还是那个老师傅炒的,那个师傅年纪大了,口味特别重,所以,今天估计还是老样子吧。”
“呃……你可不可以和那位大厨说说,让他老人家少放点盐……”
“你这可是难为我了,我哪敢跟人家比划。”
李念君说:“嘿嘿,跟你开玩笑的。其实这菜还是很不错的,要不然我也不会常来。”
“记得带好你的饭卡。”女孩说。
“嗯。”
李念君有一个习惯,那就是吃饭的时候胡思乱想,正因如此,他吃饭特别慢。
这个看起来和李念君比较熟的女孩儿,并不是什么做兼职的学生,而是正儿八经的餐厅服务员。李念君自来到大学以后,就经常在这个窗口吃饭,这个女孩儿就是负责这个窗口的服务员。
女孩儿要比李念君小一岁,长得一张娃娃脸,这使得她在周围那群五六十岁的老太婆中间变得异常显眼。女孩儿时常给李念君打饭,久而久之,他们就熟悉了起来,在打饭照面的简短时间里,微笑着交谈几句,中间隔着那层透明的玻璃墙。
李念君常去她那儿吃饭,免不了有因为人家长得漂亮的嫌疑,但更多的只是巧合。女孩儿是偌大校园里的又一群体,虽然和李念君同踩一片土地,但却完全是另一个社会层面,他们的生活充满了交集,但却只需要把笑脸留给对方,别的都是多余没有意义的。因此,不论李念君每天心情好不好,只要去女孩儿那里打饭,都会抛开心中的种种不快,去和她聊几句。他时常忘记带饭卡,女孩儿就自作主张,让他打上饭先走,之后李念君再来补上。
李念君知道,并不是只有他一个人和这个漂亮的打饭姑娘熟悉,还有好几个学生和他一样,时常在打饭的时候跟女孩儿闲聊几句,这很正常,李念君对此也毫不关心。
从许多次的交谈中,李念君对她有了些许了解。正如他所预料的,这个女孩儿不是本校勤学俭工的大学生,只是一个普通的工作人员。
“你是咱们学校的学生?”李念君曾今这样问过她。
“我不是。”女孩儿笑笑。
问到这里,李念君没有再问下去。
在小本生意里,恐怕赚学生的钱是最容易的。学校的超市,餐厅,澡堂都是摇钱树。要能把学校的餐厅承包下来,殊不知可以赚多少。s大的餐厅按窗口承包,至于承包给谁,走什么程序,其中的水有多深,外人很难看清。
女孩儿告诉李念君,他们的这几个窗口都是同一个老板,这个老板自称和学校的某个人物有亲,所以承包了下来。女孩儿以及这里的所有员工,都是老板的同乡,都是老板在承包了餐厅之后从家乡拉拢来的。这使得李念君恍然大悟,怪不得经常听到他们用李念君似懂非懂的方言大声交谈着什么。
李念君估计,女孩儿可能上完了初中或者中专什么的,就不再继续上学,而是出来工作谋生。这么早就不上学的事情在城市可能比较少,但在农村却屡见不鲜。李念君是县城人,离农村比较近,加之又有很多亲戚还都在农村,比如他大爷,奶奶,他也时常去村里,因此对农村比较了解。他的不少儿时玩伴,或是老家的邻里,不少孩子也都早早放弃上学,当李念君在求学之路上胡乱游荡之时,他们已经融入社会,在各式各样的工作岗位上忙碌起来。
但李念君不会去问这些,这只是他的推测。
有一次周末,李念君在学校大门口取快递,看到一个异常熟悉的面孔在学校门前的烧烤车边等烧烤,他看了个看,就是想不起来在哪里见过。那张脸也看着他,走到他身前,笑着问他:“你干嘛呢?“
这时李念君才突然想到,这不就是餐厅里那个漂亮的姑娘吗?嗨呀!
“我取快递。“原来李念君看惯了也只看过她穿工作服戴工作帽的样子,今天她留着头发穿着便装出来,还真认不出来了。
女孩儿手挽着另一个女孩,估计也是餐厅里的职员。李念君问:“你要出去吗?”
“嗯,出去一下。难得今天有空,去买点东西。”她回答。
“是这样啊。那你,去吧。”李念君说。
女孩儿挥挥手说:“那拜拜。”
李念君拿着取好的快递转身刚走,女孩儿在身后唤了他一声:“嘿!。”
“怎么啦?”
“顺便问你一下,你知道你们学校附近有花鸟市场没有?”
李念君转身过来,顿了顿说:“我的名字是李念君。”
两个女孩儿相视一笑。
“花鸟市场,还真有。”李念君说,“从校门口车站,坐310,到交警支队,再步行二十分钟就是。那里,我去过。”
“远吗?”
“得一个多小时吧。”
“这么远,那我就不一定去啦。餐厅还得早点回去呢。”
李念君没再说话。
女孩说:“那再见了。上次你欠的钱还没刷卡呢。”
李念君很不好意思,说:“呀,我都忘了,今晚就去!”
女孩说:“你可别再忘了。”
李念君问:“你叫什么名字?”
她回过头来说:“我叫左晓馨。”
不过那天晚上,李念君还是忘了去刷卡。再后来,双方谁都想不起来了。
此刻,李念君坐在餐桌上远远地看到,络绎不绝的人群陆陆续续地走进餐厅吃午餐。左晓 ...
馨把脖子上的纱巾摘了下来,戴上了白绵料的口罩和帽子,看来一天中最忙碌的时段要开始了。她亲自为每一个站到他面前的学生打饭,简明扼要地交谈,动作麻利地用手指在刷卡机上“砰砰砰”地摁出几个数字,偶尔还要帮忘记价格或者是根本不会使用刷卡机的几位老职工刷卡扣钱。左晓馨面无表情,口罩帽子还有斜刘海几乎要把她的脸全都挡住了,唯独从剩下的那双滴溜溜转的黑眼睛中,才能辨别出她。
她是一个多么有生机的花季女孩儿,但此刻竟然只剩下了一双眼睛。
那双眼睛就是左晓馨的自我吗?
淹没在人海里,找不到属于自己的身位,只能像水滴一样被大海融化,成为最透明和最平凡。但渺小与无穷的对比之中,幸好还有那双眼。
李念君在心里默问:“左晓馨,又或者是别人,能从熙熙攘攘的人群里看到我吗?”
迷茫是学生的通病,李念君或许就是其中病入膏肓的人。
本学期期末,李念君认为自己和上学期相比,并没有什么长进。
俗话说:“临阵磨枪,不快也光。”稀里糊涂地上了一段时间自习,表面上把课本翻了一遍,实则是水过地皮湿。上自习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学习,李念君为的是给自己找个事儿做。
那天下了课,刚刚上午十点,李念君便和刘阳河去了图书馆,学到中午十二点,他们又准备一起去吃饭。出了自习室,刘阳河去上厕所,要李念君先去外面等等他。
刚出图书馆门口,李念君就听见有人喊他。
李念君一看,原来是金希。仔细一想,可是有日子没见她了。
“我没看错吧?念君。”金希打趣道,“你什么时候也来图书馆来了?哈哈,我猜猜,你一定不是来学习的,难不成是陪美女来的?”
李念君呵呵一笑,摸摸后脑勺说:“陪美女?我记得从前的确是陪一位美女上过自习。”
金希意识到这说的正是自己,说了声:“讨厌。”
李念君说:“我闲着无聊,就来和同学上上自习。这不正好也要考试了吗?”
“嗯,不错。”金希右肩上挎着一个红色的皮包,从那个耀眼的品牌logo上看去价钱不菲,她头发上的大波浪似乎比先前少了许多,只不过发根处被染上了一层淡红色。
“最近怎么样?”金希问他。
“还行吧。就那样。你呢?社团还忙吗?”李念君说。
金希说:“忙。新来的那个指导老师是个疯子,布置了那么多的任务。一个节目审核上没完,一句台词要改十几次,这儿也不行那儿也不对,而且还抠得要死,一分钱都不愿意花,真是气的我够呛。”
李念君说:“唉,看来我及时退出还是很明智的。”
“对呀,太明智了。早知道我也退了,现在也根本没什么耐心参加那些活动了,还不如呆宿舍歇着呢。”金希叹了口气。
就在李念君和金希闲聊之时,刘阳河从图书馆走了出来。他四下里找寻,看到李念君和一个女孩儿说话,再看这女孩儿,便觉得有几分眼熟,想来想去一拍脑袋,这人刘阳河认识。
“金希?”
李念君和金希顺着声音传来的方向看去,不是别人,正是刘阳河。
“怎么,不认识我了?”刘阳河对金希说。
“是你?”金希吃惊道,“刘阳河。你怎么会在这儿,你也是s大的?”
刘阳河说:“是的呀。我一直都是s大的。真没想到,你也是s大的。”刘阳河拉着李念君说:“你们也认识?我和他一块儿来上自习的。”
李念君笑笑:“嗯。金希我早就认识了。你们是?”
金希说:“他是我高中同学,不,是高考复读班的同学,那时候我们是同桌,你不记得我跟你说过吗?”
李念君回想,金希的确是跟他说过高考复读班有个同桌的事儿。“原来是这样。那你们都不知道你们是在一个学校吗?”
刘阳河说:“这个真不知道。高考完以后,大家都没有再联系,再加上我的手机丢了一次,同学们的电话号码都找不到了,想联系也联系不上。”
“后来我也换过电话号。”金希补充道。
“真是没想到会在这里碰见你,别说,我都快认不出来了,你和复读那会儿变化太大了,就和变了一个人似得。”刘阳河对金希说。
金希说:“哪有那么夸张,你怎么还是那么爱开玩笑?还有,你倒是一点儿没变,来我瞧瞧。”金希做着打量刘阳河的样子,看了几眼,说:“嗯。果真还是老样子,就是头发留长了点儿,我怎么觉得个子也长了?”
“不可能吧。我都多大了,哪里还会长个子,该不是你又变小了吧。”刘阳河说。
这话李念君听起来没什么大意思,却逗得金希直笑,因为他们复读的时候就常常比个子解闷儿。如今时隔两年,旧话重提,其中的滋味恐怕只有当事人可以理解。
金希和李念君久别重逢,像是有说不完的话。站在一旁的李念君却越来越尴尬,除过尴尬,心里竟然泛出醋意。但他告诫自己,在这种方面绝不能小肚鸡肠,况且自己也没什么理由吃醋。
等等,李念君想。刚刚的那种感觉是那么得似曾相识,不禁让他想起了他高中时候暗恋过一个同班女生。那个女生性格非常活泼,每当她和别的男生谈笑风生的时候,他的心里就会出现这种感觉。
这种感觉太糟了。像背着大山行走,像淌着深雪跑步。心脏像快要爆炸的气球,眉头像七缠八绕的绳结,真恨不得一口气跑上山巅上去怒吼。
当然,李念君现在倒不至于那样,只不过那种似曾相识的感觉着实惊了他自己一番。
他默不作声地盯着她,看她笑,听她说话,不知不觉间心跳就越来越快,他不知道自己在想什么,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站在这里,然而对他而言,有些事情在那一个瞬间,发生了质变。
他忽然间愿意承认一些从前模糊不清的想法,并且期望在某些方面获得一些改变,这不仅仅是发自内心的简单的需求,还是一种夹杂着颤抖的狂热。
人的眼神是有气味的。金希闻到了李念君眼中的气味。她若有所思,在和刘阳河叙旧的片刻间隙里,看了李念君,但李念君像贼一样地避开了。
不由分说,她懂那种惶恐的眼神。
李念君不知道胳膊该往哪里放,手往兜里揣的时候摸到了自己的手机,就拿出来看,正好发现有母亲的未接来电,索性走到一旁去打电话。
李念君听着电话“嘟嘟”声音的同时,看到刘阳河和金希在互留电话。
“喂,妈,怎么了。”李念君问。
“唉。”
“怎么了。”
“出了个麻烦事儿。你爸被公安局拘留了。”
李念君平静地问道:“我爸他怎么了?”
“他 ...
偷税漏税,被拘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