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苟住:开局长生,修仙只是副业! > 第537章 吏院之事

苟住:开局长生,修仙只是副业! 第537章 吏院之事

    林铭听到了老刘的询问,喝了一口茶水,赞叹着:

    “老刘,鼻子还真是灵敏,光是闻着这酒气就能猜到我喝得是几年份的酒水,厉害!”

    “小杨,别扯没用的,快和我说说……到底是哪家酒水?!我以前怎么没有喝过?!”

    “老刘,你这酒神不称职啊!”

    一旁的老夏也开口调侃着。

    “快说,快说,小杨,这一次可别再弄的那么神秘?!酒水而已,没什么不能说的吧?!”

    “嘿嘿!”

    林铭轻笑一声,点了点头,直接说道:

    “这自然是能够说得……这酒水不是别家的,是我家自己酿造的!”

    “你家酿造的?!”

    老刘立刻了然的说道:

    “怪不得我没有喝过,这是小杨自己家酿造的,我到哪里去喝去?!”

    稍微一顿,他继续说道:

    “小杨,你这酒水味道不错,能不能给我弄上一些,让我也品尝一二?!”

    “弄一坛子给你倒是可以,只是有一点,我要提前说清楚,可不免费!”

    林铭故意说着:

    “我家就是做酒铺生意的!这酒水绝不免费外送!”

    “酒铺?!”

    老刘的眼神之中更是闪现出了几丝意外之色,连忙说道:

    “不可能……小杨,你家怎么可能做酒铺生意?!这南阳城的酒铺就没有我没有喝过的!你家这酒水我当真就没有喝过!?说说看,你家是哪家酒铺?!”

    “老刘,话不要说那么绝对!”

    林铭给他介绍着:

    “这酒水不是别人酿造的,是我亲自酿造而成,不瞒几位说,我并不是南阳本地人,三年之前,我才来到此地,盘了一间酒铺,利用里面的器皿、工具和场地,开始酿造我自己的酒水!今天,则是我第一批酒水满三年的时间……我忍不住自己开了一坛,尝了尝,味道尚可!酒铺还未正式对外营业,老刘,你没有品尝过,也是理所应当的!”

    “哦!”

    老刘一听,继续追问着:

    “那你什么时候开业?!我一定要前去品尝一二!”

    “还有我!”

    “我们几个也都去给你捧场!”

    一个个相熟之人听到了林铭这边的话语,也都纷纷是要前来捧场!

    林铭要的就是这个效果,他当即对众人拱了拱手,笑道:

    “谢过众位支持,酒铺具体开业时间,我也没有确定下来,仅仅是有一个大概的想法,预计这三个月内吧?!到底要在什么时间?!还需要等我找位先生,好好的推算一番,选个黄道吉日才可!”

    此方世界。

    众人格外迷信!

    婚丧嫁娶,开店动土等等这一系列的事情,都要请位高人,推算一二,择一个黄道吉日。

    林铭的话也获得了众人的认可,一一点头称是!

    几人再说了几句,让林铭开业一定要通知他们的话语之后,也将话题从林铭的酒水上面挪开,说起了国朝大事来。

    “听说了么?!今日圣上接受御史丁奇的建议,要设置吏院!”

    “吏院?!那是什么地方?!怎么从未听说过?!”

    “不知道了吧!?我也是今天才听说的,说是丁奇丁大人痛陈时弊,说如今国朝诸多弊病,并不是因为官员所致,而是由小吏所致……整顿吏治,就要先整顿小吏!为此他提议设置吏院,全国上下的小吏以后都不再由当地官员自己来招揽,而是由专门的吏院来进行培训。各府的吏院培训出来的小吏,均不在各府安置,而是要打乱进行安置,如同官员一样,三年一变……”

    又是丁奇提出来的?!

    林铭听着这建议,不由嘴角上扬。

    这条政策也是林铭当时说给丁奇的。

    封建王朝固有的顽疾,其中一点,就是世家实力太强,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掌控了官员,让那些官员老爷们不得不听从他们的命令!

    他们得以掌控官员,除了利益之外,最重要的就是依靠小吏!

    国朝规制!

    各地官员都是流官!

    三年一换!

    可小吏不一样,他们是终身制!

    铁打的官员,流水的小吏!

    小吏多半都是由本地人担任,他们的位置,可就是要受到世家影响了。

    小吏齐心协力之下,能够让官员的政令出自他口,再不入任何一人的耳。

    或阳奉阴违,或直接私下里改了他的命令……

    诸如此类,有种种方法能够让流官不得不服从!

    如今世家做大!

    正统帝和太子周龙想要清理世家,就要短期根基,斩断这些小吏的任命权,将国朝地方收归国朝所有,下一步,才更好的来清理世家势力。

    所谓的学院,倒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三年一迁,有利有弊!

    利处,自然是小吏初到新地,没有根基,只能依靠上官,相对来说,不会轻易受世家掌控。

    弊处,自然是频繁换地方,会导致新来之人的业务不熟练,处理一些事务的时候,难免无法做到因地制宜,或有可能出现一些乱子!

    如何放大利处,缩小弊处,就要看正统帝他们如何处理了?!

    林铭心中思索的时候,耳边老刘他们依旧是还在讨论。

    “这小吏以后也都要通过考试?!”

    “还不能在本地任职?!”

    “那岂不是和官员一样了?!”

    “未来的时候,是不是也和官员一样能够升职?!”

    “说是这么说的,说小吏也按照等级进行区分,设立一到九等,一等最高,每三年可进行提升,一等之后,再立新功,就可成为提拔为从九品的官员……”

    “啊?!”

    一听闻此话,顿时几人脸上都显现出了震惊之色。

    “这怎么可以!?真要这样,那读书人岂不乱了套了?!”

    “读书还有什么作用?!”

    “朝廷的其他大员呢?!”

    “那还用说,自然是一片反对。”

    “圣上今日早朝,顶着一片反对之声,将御史丁奇任命为钦差大臣,让他前往扬州、汴州、祁州三地筹备吏院之事,说就先用这三处地点作为试点,看看效果,若是不成,那也就算了,万一真有效果,再推行到国朝上下也不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