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鬼缘未了 > 第3章 乌鸦报丧

鬼缘未了 第3章 乌鸦报丧

    回想起来,刘半山还有些后怕。在那陡峭的山崖边,为李秋月驱魔送暖,体力不支,差点元气不够。全靠自己竭尽全力,施以全部法力将李秋月体内寒气逼出,获得新生。

    当时李秋月吐出的冰冷之痰,一半是寒气,一半是魅魔所施邪气,两者结合,非身强力壮男人,附上法力而不可为。如果未能及时逼出,那李秋月便全身冰冷,血液凝固,气绝身亡。

    此时想来都有些后怕,哪有见死不救之理。当时由于救人心切,吮吸李秋月太过用心,吐出真气时太过用力,以致此时如此。好在有惊无险,化险为夷。

    汪晴琴知道刘半山需要营养加补,便泡些红糖水让其服下,又蒸上几个桂圆鸡蛋,让刘半山一同吃下。调理一番,精气恢复八九,只待稍微休息便恢复元气,形同以往。

    儿子还在熟睡。刘半山低头看了看,也未触摸,此时看着儿子格外亲切,格外疼爱。刘半山不是因为自己刚经历过生死,而是想着李秋月家的孩子,自然感慨作为孩子的艰辛,尤其是失去亲人的悲怆。

    他不由得想起了自己的童年。

    当年,父亲每次出去时,妈妈都要送到门口。父亲临走时,都要捧起刘半山的头,在他额上亲吻一口,又用额头顶着他的额头顶牛一般。

    记得十岁那年,父亲带他外去,给人看阳宅风水,事毕之后,父亲高高兴兴牵着他的手往家里赶。临到村口之时,他们看见村落自家屋顶冒着浓浓大烟,随即火苗窜出屋顶,父亲立即呆在原地,傻了一般。

    忽然见一帮人马大摇大摆地向刘半山的家走去,父亲一见,急忙拉着刘半山躲在一边,迅即跑到后山藏匿起来。

    来的人是当地县太爷,有权有势,带领人员缉拿刘半山父亲,说是其犯了妖言惑众,鼓动民众造反。真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其实事出有因,县太爷私欲太重,图谋让其亡母占得龙脉之地,以图子子孙孙兴旺发达。而刘半山父亲并未那样去做,作了手脚,因事情败露,便招来杀身之祸。

    待到半夜刘半山父亲带领刘半山回家查看,母亲也被县太爷活活烧死在屋,尸体已然成为焦炭。刘半山父亲便将刘半山母亲的遗体用白布包裹背在身上,连夜带领刘半山逃离故乡。

    在一处石山的半腰处,借助月光,刘半山父亲将妻子安葬。虽看不清楚,但也是好的风水。当时其父一到那儿就感觉很好,心情一阵愉悦,尽管是逃难,可还有这般心情,便将妻子安葬。

    他在一处作了记号,告诉刘半山此地的名称,山的走向,记号的特点,反复交代刘半山铭记于心,待自己百年之后,替父前来祭祀。

    刘半山哭得死去活来,其父劝其不要过分伤悲,那样于事无补,只能伤及身心并丧失意志,不能令死者复活。

    自此,刘半山便学会了坚强,一路跟随父亲流浪,以相面为生,或者占卜,在未脱离危险之际不敢再操旧业,为人看阳宅阴宅风水。

    风餐露宿,一顿饥一顿饱,艰难度日,一路前行。父亲趁机教些术士技术给刘半山,耳濡目染,加上自己勤学好问,刘半山进步很快。

    逃难之中,刘半山父亲眼疾又犯了,其左眼经常流泪不止,角膜发炎。因没钱医治,也只是自己寻些草药晚上敷上,白天照样揭开谋生。

    因为此事,刘半山父亲也常常告戒刘半山,给人看风水,切莫看得太准,否则眼睛会瞎,人会折寿,此为风水师之大忌。有些人未必是享受好风水之躯,镇不住风水的旺势势必会事必其反。那样不仅害人,也害风水师自己。

    为人驱凶避险就行,不可过分贪恋风水宝地,炫耀本领,那样也会招来杀身之祸,犹如自己......

    “吃些饭吧。”汪晴琴在厨房叫着刘半山。

    刘半山此时才从回忆中醒来。感觉自己精神稍好,也就起床,又走到儿子床前,轻轻地拍着儿子的身体,轻唤着:“玉生,起床吃饭了。”

    玉生揉了揉惺忪的眼睛,也乖乖地起床,跟着刘半山来到厨房。洗涤完后,拿着碗筷自顾自地吃了起来。看着孩子乖巧懂事,刘半山也乐在心中,心里一阵欣慰,自己辛苦奔波也心甘情愿。

    他完全忘了昨晚的惊险,忘了昨晚自己差点就回不了家了,哪还能见着儿子,哪还能坐在家里吃着饭菜。

    可想来也别无他法,自己就是吃的这碗饭,风险与利益并存。只要自己以后多加注意,便也无妨。何况自己昨晚是为救人才遇上凶险,这么多年已经过来,多是有惊无险,涉险过关,何况还有父母保佑。

    这时一群乌鸦飞过,呜哇呜哇地叫了几声。刘半山顿觉不爽,似乎感觉到哪里又有人将要毙命,不觉心头一凉。民间自有说法,喜鹊报喜,乌鸦报丧,十分准确。

    这边张富贵才去世几天,怎么又有人将要逝去呢!

    吃完早餐,刘半山在屋外察看了一下天象。天气晴朗,无半片云彩,树木郁郁葱葱,一片嫩绿;?袅袅炊烟升起,吃得晚点的人家还正在做早餐。村庄鸡鸣狗吠也听得清晰,并无异样。

    他回到内屋,正欲拿起农具去地里看看,忽然想了起来,再过三天便是地狱第十殿转轮王薛,农历四月十七日诞辰。他是专司各殿解到鬼魂,区别善恶,核定等级,发往投生。

    “莫非有谁冒犯了阎罗?”刘半山心里不由一惊。他想,就是冒犯,那也是百姓无知,不知者不为罪啊!可是地狱阎罗不管这些,要求绝对尊严,谁要冒犯于他,不死也得脱层皮。

    刘半山放下农具,拿起看风水用的罗盘,以及其他一些用具,擦拭干净。他又准备些了黄纸,白布条,以及一根桃木做的木剑。收拾停当,一并放在一个布袋里,整理放好。

    然后,他又走到屋内的神龛前,烧上几柱香,一一叩首膜拜,口里念念有词。又吩咐汪晴琴烧上一锅热水,自己要好好沐浴一番,更换衣衫,可能又要行使自己的本行了。

    其实他内心是极为悲哀的。这虽是他的谋生之业,但不能祈求,这是父亲常常告戒他的东西,那样,便会招来厉鬼报复,终将贻害一方。

    可是此事,也不是人为能够控制的,既然来了,还不是顺应人们的善良和愿望,为人寻得一处好风水,让其子孙后代有个寄托。

    自然规律,谁能抗住,只是它某时来,也有几份巧合罢了,权且如此。

    刘家村有上百户人家,是个大村子。可是刘家村四面环山,居于山区之中,与外界联系较少,唯有几条能够走出刘家村的山间小道也是崎岖难行,地势险要。

    听村里老人说,刘家村从汉朝末年就有的,是个十分古老的村子。很多年来与外界断绝联系,为的是保全刘家村人员的性命。

    据刘家村的祖辈说,刘家村的先祖是西汉刘邦的后代,后因汉朝渐渐衰弱,汉室后代被追杀,不得已,逃到此地。这里地处山区,山高林密,没有出入之路,又与外界没有联络,实属安全。

    他们就这样在这里休养生息,不断繁殖,就有了这上百户人家。后来加上一些外来者,或为躲避追杀,或为躲避灾难也逃到这里居住。

    刘家村人也极为包容,并不另眼相看。于是到现在,刘家村不断壮大发展,人丁兴旺。刘半山也是随父亲逃到这里来的。来到这里以后,他们就入乡随俗,改姓刘了。

    那还是父亲在街上为一个人看相时听说这个村的,因为那人就在这个村,他就是汪晴琴的父亲,刘安邦。

    父亲见刘安邦浓眉大眼,额头宽阔,头大耳宽,颇有帝皇之相,只是眉宇之间一条“川”字纹败了帝相,但也不失威严,有着包含福禄、宽厚、包容之相,便极尽之能事,为其指出破解败相之法。

    他们几次交往之后,刘半山父亲把刘安邦的前生后世看得十分准确,让刘安邦不得不十分佩服,心想,此人也是懂他之人,算是缘份。

    越来越多的接触,越来越多的交谈,他们越发感觉志趣相投,相谈甚欢,不久便结拜为兄弟。

    刘安邦知道刘半山父亲的遭遇后,便邀其来到刘家村居住,一为避难,也为有个十分投缘的兄弟,于是刘半山父亲也就改朱姓为刘姓了。

    刘安邦家有一女,一子。女儿叫汪晴琴,方才八岁,与刘半山年龄相仿;儿子叫刘成业,五岁左右。

    刘半山父亲眼见汪晴琴面目清秀,身材窈窕,虽是年少,可有大富大贵之相,长大之后,如果时机有待,不是皇后,便是妃子。但怎么看,都是命数不长,难以寿终正寝。

    刘安邦十分为难,自己祖辈本就是皇亲一族,落得如此下场,再不敢跟宫廷有丝毫联系,只想子孙万代过这样的平民生活罢了。

    祖宗早有祖训,脱离皇亲贵族,过平民生活,自力更生,丰衣足食,才能保全后代兴旺。否则,灾难临头,灭宗绝代。

    于是乎刘安邦要求刘半山父亲为其女儿改名,刘半山父亲想,此女富贵之命可以改变,但命数天定,无能为力,就看其以后自己的造化了。

    也属无奈,刘安邦应允了。生死由命,富贵在天,能够改变尚就罢了,不能改变,也只有顺其自然。于是刘半山父亲将刘安邦之女改姓名为:汪睛琴。改姓的目的,就是将帝王之气,用洪水冲去,洗尽贵气,归于平民。

    由于两家亲近,走动较多,汪晴琴从小便常与刘半山一起玩耍,一起上山砍柴,一起打猪草,放牛放羊,两人又一起在村里的私塾读书。汪晴琴聪慧过人,一点就通,深得老师喜爱,刘半山虽然话语不多,天资一般,但也能勉强学懂。

    后来,刘家村又来了一户陈姓人家,听说也是逃难到此。人们问起其以前是做什么的时候,总是讳莫如深。

    时间久了,人们自然知道,其为一个盗墓者,因盗了一尊帝皇之墓,被官方通缉,走投无路,也来到这与世隔绝的刘家村。

    其有一子,叫陈世杰,年龄跟刘半山相仿,也在私塾读书。陈世杰年少气盛,读书不行,可喜欢争强好胜,想在刘半山他们的一帮小孩中发号施令,常常手叉着腰,气势凶凶地喝斥众人。

    他喜欢跟随汪晴琴与刘半山他们,可常常受到汪晴琴的指责和驱赶。见他一副凶神恶煞般的形象,就够吓人。十来岁的小孩,眉骨突出,颧骨很高,嘴巴宽大,个头不高,可手脚粗壮,眼睛常露凶光,咄咄逼人。

    小孩子都敬畏有加,不敢与其玩耍。

    后来刘家村又来了一户李姓人家,其有一女,叫李秋月。李秋月七八岁年纪,眉清目秀,身材姣好,小小年纪,一看便是个美人胚子。

    其父是个裁缝,颇知礼数,常常去拜访刘安邦与刘半山父亲,时间久了,关系也十分融洽。

    一次酒后失言,便道出自家身世。

    李家原姓鲁,其父在当地方圆百里,也算是一个有名的裁缝。一次为省长夫人制作旗袍,色彩艳丽,大方得体,衬出省长夫人嫚妙的身躯,受到众人喝彩,佳宾艳羡不已,更加突出了夫人高贵的身份。

    后被召入省长府上,尊为御用裁缝,专为省府上下制作服装,尤其是为省长夫人制作旗袍。

    由于李家母亲身姿绰约,年轻漂亮,恰好在李家刚出生那年,省长以招其母为奶妈之名,企图霸占其母。

    其父察觉异常,便在一个月星之夜悄然领着妻子与在襁褓中的儿子一同逃之夭夭。后来,省长便以鲁裁缝擅离职守,且盗窃其家财物之名追捕他们。到处贴有通缉令,并赏银千两。

    其父不由得隐姓埋名,以手艺谋生。可是好景不长,省长爪牙遍布全国各地,走到哪里,时间一久,爪牙便又追踪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