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历史盘点,君王大小事 > 第7章 崇祯逆天改命

历史盘点,君王大小事 第7章 崇祯逆天改命

    王仁一边观看视频,一边想着,逆天改命是要遭天谴的。

    视频缓缓变动,不知道要遭天谴的崇祯此时此刻正在着笔写着什么。

    他将王仁说的自己的问题,以及朝堂上面的现状一一写了下来,

    他现在所处的时间是崇祯十一年,八月。

    农民起义的低谷时期,这个时候张献忠刚刚被招安不久,

    朝中大臣们的势气还算不错,

    对于和大清议和这件事事情,他大概让人试探过,主和的在少数,多半都是不选择和。

    他刚才听的特别认真,多次议和都没有成功,那说明这一次的结果也是不成功的。

    可是他不认为,现在应该顺其所想,将不成功的说法延续下去。

    是以,停下来笔的时候就用议和一事召见朝臣。

    群臣到齐,例行见礼之后,便有人提出反对,

    “皇爷,不可以,绝对不可以。”

    “我大明乃是天朝上国,如何与奴谈和。”

    崇祯朱由检睁开眼睛一看,这人他不太熟悉,官职也不高,

    这人提出反对,估摸着也不是真正关心议和与否,

    不过是想要显示自己的忠贞,博一个好名声罢了。

    且身在朝堂之中,如何能够不知道朝堂风向,

    知道,自然会随大流,毕竟这朝堂之上没有几个愿意做孤臣。

    对于这个时候还在玩把戏的朝臣,他也没有什么好说的,

    眼神冰冷的道:“来人,拖下去,抄家,斩首。”

    提出反对的文臣有些没反应过来,可他没有给他时间继续反应,只示意禁军上前。

    “陛下,陛下请三思。”

    “陛下。张大人是一心为国,陛下断不可以如此。”

    禁军一动手,不少文臣就都跳了出来,深怕自己不说话,崇祯把他们当成了哑巴,

    可崇祯巴不得他们这个时候都跳出来都跳出来呢。

    他扫视了一下殿内的朝臣,亲切的问:“哦?还有那位爱卿以为张爱卿不该杀的?”

    “陛下。张献忠,罗汝才等已不足为虑,现在正是应当集结兵马全力对付那建奴才是。”

    “臣附议。”

    “臣附议。”

    “……”不过眨眼之间已经有十几个朝臣出列。

    他看的越发的痛心,淡淡的吩咐道:“此事已然定论,不必再议。来人,都拉下去,砍了,抄家。”

    冷眼瞧着殿内空荡了不少,这才又唤问:“方一藻何在?”

    “臣方一藻见过陛下。”

    “朕任命你为内阁谨身殿大学士,同兵部尚书杨嗣昌二人全权负责与满清和谈。”

    “倘若何谈不成,朕将带上朝中四品大臣及其子弟前往前线,同满清一站。”

    他还没合上嘴,耳朵就觉得被吵的疼。

    他看见,殿内不少朝臣都上前来,

    他们的声音远比他提到的二人要快,要高,

    “陛下……”

    “不可……”

    他冷哼一声,抬手在案上一拍。

    “你们当朕的朝堂是你们的一言厅吗?朕告诉你们,不想叫朕,叫你们那平日只管养尊处优的子侄上战场就给朕去和谈,去支持他们二人。

    要是不愿意,现在就给朕摘了你们的官帽,独自还乡去。”

    他的声音响起来之后,很多人都互相看看,大多都数都退后几步,当做自己没听到,

    见再无人反对,他又道:“方一藻,杨嗣昌你二人可敢接旨?”

    “臣接旨,”方一藻郑重道。

    杨嗣昌也上前道:“臣定不负陛下所拖。”

    听到这二人的回答,他也不管朝中众人异样的眼神又道:

    “传孙传庭,洪承畴入京。”

    “另赏五万两黄金,三万两白银于张献忠,任命其为川陕总督,配合熊文灿,王家祯打击仍在负隅顽抗的罗,李二人。”

    命令一下,自有太监传唱,

    而殿内大臣们却是鸦雀无声。

    他们都看的出来,皇帝这一次是下定决心了。

    他确实像视频中所说的那样,将朝堂内外定于一心,

    倘若这个时候他们在为了权力或者去结党都只会害了他们自己。

    毕竟他们如果真的继续在合与不合上面去争,

    激的皇帝一怒之下,真的带着他们的子弟去了前线,

    那他们输了,赢了又有合意,刀枪无眼,

    若是死在战场之上,那些名声,银子又有什么意义呢?

    至于使用张献忠去对付李自成也是如此,

    此时此刻,张献忠已然被招安,对他大行赏赐是告诉罗汝才,李自成,

    只要放下刀子,停止反抗那朝廷就给他们粮食,给他们安生日子可过。

    就算这二人不同张献忠般接受朝廷的招安,双方打起来也不过是双方无限的内耗,对于他来说也并没有什么不好。

    造成这样的事情,对于明末恢复朝堂亏空有很大的好处。

    然而这件事情能够办成这样也不过就是暂时的,

    眼下是崇祯的雷厉风行,

    可暗中,东林党已经在准备反扑了,

    毕竟做成这件事情有利的是崇祯和大明百姓,对于东林党并不纯在利益。

    两天之后,

    京城,江南的士子群起激愤,一个个都对崇祯上书,

    要求他收回成命。

    他也没有慌乱,因为他知道这是东林党的第一次试探,

    如果他退让了,那么二次,三次会随之而来,

    当即做出回应,

    将那闹的最厉害的朝臣,士子都拉出去斩首,抄家,

    并且阻止收尸,叫尸体在午门外曝晒。

    此举一出,不少百姓朝臣都说他是个暴君,他趁此放出风声,

    国家存亡之时,他也不在意自己到底是暴君还是明君,后世自有言传。

    并且告诉他们,如果谁再闹,也不会再砍,直接举家送去前线,

    这样一来,满朝都安静了。

    无不在帮着方,杨二人去和满清和谈,

    更有乡民百姓也在自发的寻找罗,李二人的余部。

    对于前者,崇祯记在心中。

    后者,崇祯则都给与一些赏赐,

    多了他没有,可几斤稻谷,一些个麦子还是有的,

    从内弩里头运出来,叫身边的太监亲自送去。

    ……

    几件事情都有了不错的反馈,

    他这才注意到自己的所作所为已经被透面镜录了下来,时实播放给列朝列代,

    包括他朱家的祖宗,

    这才有些后怕,不知道他们是不是也会支持自己,毕竟大肆杀戮确实不是一个君王该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