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天道顽徒 > 第271章 诸葛龙阳癖,琴帝为情伤

天道顽徒 第271章 诸葛龙阳癖,琴帝为情伤

    古小邪再一次从打坐中醒来。

    牢房里的伙食实在太差了,还不管饱。这让一顿饭一头牛的古饭桶,只好每天花费大量的时间,以打坐修炼的方式,吸取体内青丹的灵力,以此来缓解那可怕的饥饿感。

    当然,这也是有好处的。

    起码让他的修为,在短短的几日里,又进步了一些。

    此刻丹田旋涡上的金色光泽,已经十分明显,他距离凝聚金丹,只有临门一脚了。

    醒来之后,他便抱着猴子小八,在牢房里来回的踱步。

    今日便是初七,上官白衣绝对不会错过这个大好良机,今晚肯定会有所行动的。

    古小邪现在只恨自己的修为不够,无法元神出窍。

    不然也能和上官白衣一起通过地脉灵力,追踪到窃国大盗。

    上官白衣一如既往的平静,上次被古小邪打的那一拳,也没有了痕迹。

    他依靠在角落里闭目养神,似乎一点儿也不在意今夜的事儿。

    算命老人同样很平静。

    没将采莲图搞到手的他,昨天还比较暴躁,今天又恢复了高人该有的风范。

    时间一点一滴的过去,黄昏日落,星月当空。

    上官惊鸿终于睁开了眼睛。

    通过那一点点的窗口,看着窗外的月华星光。

    与此同时,京城附近十几处地脉连接点,都出现了蜀山弟子。

    每处地点,至少有三位弟子。

    暂时没有搞清楚对方的底细,既然对方能神不知的窃取国运,想必不是泛泛之辈。

    虽然这群蜀山年轻弟子,都是个中翘楚,为安全起见,还是三五人一组,以免发生不测。

    独孤谋站在司天鉴的观星楼,一副稳坐钓鱼台的高人模样。

    同时在观星楼坐镇指挥的,还有蜀山派的那几位长老。

    以及白鹿书院的琴帝余海贤。

    站在京城最高的建筑顶部,帅的掉渣的帅大叔余海贤,望着北面的皇城,目光有些迷离,有些伤感。

    似乎在那座宫墙之内,有他不堪回首的往事。

    诸葛元拍了拍他的肩膀,道:“余老弟,别看了,人生一世,草木一秋,何必执着在情字上呢?

    等京城的事儿完结,你随我去峨眉山住一段时间,你我琴箫和鸣,岂不快哉?”

    这话说的似乎有那么几分暧昧。

    独孤谋与几位蜀山长老,都忍不住侧目看了过来。

    心想,这个蜀山小师叔,莫不是有什么断袖分桃之癖?

    余海贤没有在意,只是轻轻的叹息了一声。

    有些伤感的道:“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哎……”、

    随即目光便慢慢的从皇城方向收了回来。

    除了诸葛元与独孤谋,玄素仙子等人,并不知道余海贤叹息中的含义。

    余海贤是一个有故事的人。

    牢房里,算命老人实在忍不了古小邪在自己面前晃来晃去。

    便道:“古少侠,你能不消停一会儿,你都在老夫面前转悠半个时辰了!”

    古小邪道:“今天是初七。”

    算命老人道:“那又如何?”

    古小邪偷偷的看了一眼上官白衣,低声道:“他今天晚上肯定会有行动。”

    算命老人还是那句话:“那又如何?”

    古小邪为之气结。

    但转念一想,似乎还真是“那又如何”。

    朝廷凝聚的气运,和自己又什么关系呢?

    自己为什么在这里急的如热锅上的蚂蚁。

    见到古小邪紧绷的神经放松了许多,算命老人便道:“听说古少侠在白鹿书院读书?那里可的好地方啊,天下三大书院之首,儒家正统,国子监与太学院在学问一道上,远不及白鹿书院。”

    古小邪一边抚摸着小八的毛发,一边撇嘴,道:“得了吧,白鹿书院也就那么回事,儒家修真一脉早已经没落,书院里上到先生,下到学子,都是一群之乎者也的书呆子,好生无趣。”

    算命老人轻轻摇头,道:“白鹿书院数千年不倒,其文华底蕴之深,是外人不可想象的。

    虽说儒家修真一脉最近千年确实没落,但在学问一道上,不论是道家,佛门,还是西域魔门,都无法与儒家相提并论。

    如今白鹿书院的院长颜司礼,乃是四千多年前儒圣颜吾的后人,颜氏一脉,在泰山茅庐传承学问,可谓是学究天人,通宵古今。

    颜司礼在学问一道上,被誉为亚圣。

    再说了,儒家修真体系非常庞大,总结起来,便是四个字,琴棋书画。

    书院中有个教习琴师,名唤余海贤,那可是人间数千年难出一位的奇人。

    不仅通晓音律一道,在修真方面,不是老夫吹捧,天下修士,能胜过余海贤的,只怕绝无仅有。”

    古小邪微微点头。

    他看不出余海贤的手段,但是体内的颜吾与血魔老祖,都对余海贤先生推崇至极,可见余先生确实非同小可。

    “哼。”

    上官惊鸿闭着眼眸,鼻孔里却发出了一声不屑。

    算命老人道:“上官公子这是何意?”

    上官惊鸿淡淡的道:“一位琴师,能有多厉害?还敢与人间修真强者相比?简直是不知天高地厚。”

    算命老人微微一笑,道:“上官公子,你师父有没有告诉过你,三十年前太湖之畔,他曾经败给了一人。”

    上官惊鸿猛的睁开眼睛,眼瞳死死的盯着算命老人。

    一字一句的道:“你怎么知道此事?”

    修罗宗宗主皇甫吟,曾经与上官惊鸿说过,数十年前,皇甫吟在游历人间时,路过太湖,与一位高手切磋,结果不敌,引为生平奇耻大辱。

    此事外人并不得知,世间也未有传闻。

    所以上官惊鸿才如此吃惊。

    算命老人道:“你师父没告诉你,他当年败给了谁吗?”

    上官惊鸿摇头,道:“你的意思是,余海贤?”

    算命老人呵呵一笑,道:“当年若不是余海贤手下留情,你师父早已经命丧太湖。

    试问这种级别的强者,天下能有几人?

    只可惜啊,当年余海贤悲情所困,这才隐身在白鹿书院,当一名教习琴师。

    若是他行走天下,早已经名动四海,声传九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