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从宗门小透明开始修行 > 第104章 整队出发

从宗门小透明开始修行 第104章 整队出发

    李迁年明白他的意思。

    驻守凉肆城是个好差事,很多人都知道。

    那些个师兄弟拉关系塞好处,将后辈子弟送到这里来,不说要捞点好处,最起码安全无虞。

    类似的地方和操作,当然不止这一个。

    既然选择这么一处地方,那就别想要什么强兵悍将,这点李迁年早有心理准备。

    解元佑与李迁年二人交代几句,便离开了。

    李迁年转头询问张荣萸,“安阳城的守卫,有多少人要来的,什么时候能赶到天元门?”

    张荣萸道,“共计二十四人,最多再有十天,都能赶到。”

    “好。”

    李迁年点点头,安阳城守卫中本就没有多少天元门弟子,大多是四大家族的人,愿意跟过来的足有大半,也算不错了。

    他心里清楚,之所以那么多人愿意跟过来,而不是留在安阳城过自己的小日子,估计也是明家灭门事件影响。

    大战开启,自己走后,四大家族的态度恐怕又有反转,这些守卫的日子未必还像以前一样好过。

    如此想着,径直走向队伍中唯一的内门弟子,“这位师弟,如何称呼?”

    那人脸上挂着讨好的笑容,恭敬拜道,“在下闻硕,见过李师兄。”

    李迁年上下打量他一眼,“听解师兄说,闻师弟擅长隐匿身形,刺探情报,往后我等便要通力合作了。”

    “在下一定尽力。”

    二人闲谈一会儿,李迁年站到高台之上,高声喊道。

    “在场的诸位,都是门派百里挑一的精英,在天元门度过了漫长的修炼生涯,这里就是我们的第二家园,现在唯一的栖身之地。”

    “魔道入侵,欲亡我门派基业传承,现我等临危受命,前去凉肆城驻守,是为了保卫宗门。”

    “我叫李迁年,出自启连峰,从现在开始,便是你们的领队。”

    “接下来一行,希望诸位戮力同心,对抗魔道 。”

    一段还算激动人心的号召说完,现场气氛起来,场下众弟子不论为何而来,总算有所感触,齐声高呼。

    “愿听师叔号令!”

    “好。”

    李迁年笑道,“你等按照原来的编制,好好熟悉一下彼此,等上了战场,就要将后背交给袍泽了。”

    这些弟子虽然大多是关系户,但也是经过集训,有一定军事素养的。

    战争期间,天元门弟子编练队伍的规矩。

    五人一个最小单位,包括一个后卫指挥队长,两人吸引正面火力,两人主攻。

    战斗之时,相互之间保持一定距离,既能够保证战斗力,也不至于被对方一发爆炸全部带走。

    接下来一段时间,三人大致对此间弟子进行一番筛查,但凡有点关系的,全部交给闻硕带领。

    剩下三十余人,只是寻常外门弟子,交由张荣萸统领,再加上即将回到宗门的安阳城守卫,两方数量相差不多。

    从仓库领来的甲胄兵刃,大多交给了这些人,主打的一个区别对待。

    当然,其他人也看不上。

    做完这些事,天色也不早了,李迁年随即高声道,“半个月后,所有人在此地集结,登船出发。”

    “现在,大家各自散去吧。”

    “是。”

    ……

    七天后,安阳城守卫赶到。

    李迁年将张荣萸带领的三十几人聚集起来,与安阳城守卫混编,根据各自特点,重新整理编练一番。

    每三十人再设一个领队,其中一个是安阳城守卫金虹,也是最早积极跟随李迁年之人。

    另一人名叫邱黎,引气入体后期修为,在这些外门弟子中颇有影响力。

    不管怎么说,战争期间驻守一城矿场,保不齐就会有意外情况,还是要有点能做事的人。

    否则敌方一个冲击,便溃散一地,还不敢让底下人上场,场面过于丑陋。

    至于那批关系户,李迁年不想管,只要不搞出事情,随闻硕自己处理。

    半个月时间一闪而逝。

    天柱峰演武台,由李迁年带领的一百五十余人,踏上了前往西南的门派飞舟。

    因此行乃是外出驻守,现场气氛严肃沉重,所有人默不作声,缓缓踏上飞舟。

    下方不少内门弟子乃至真传弟子静静看着这一幕,默默告别。

    李迁年站在台阶上,与穆勤奕谈论些什么,直到所有弟子登船,对后者拱手道,“师兄,告辞了。”

    穆勤奕点点头,“去吧,此去虽然不会有多少危险,但也不可太过懈怠,切记小心行事。”

    “师弟谨记。”

    李迁年转身,脚下轻轻一点,飞身跃上船头。

    “都安排好了。”

    得张荣萸和闻硕的汇报,他也不再耽搁,对操控飞舟的弟子道,“出发吧。”

    门派飞舟缓缓升起,众多弟子或紧张,或期待,或迷茫,怀着种种思绪,远离这个令人感到心安的地方。

    广场上,另一艘飞舟上的弟子就没那么多感慨了,皆是一副如丧考妣的模样。

    因为他们的目的地,是前线的陌涯城,离战场最近的地方之一。

    其中三位御灵境修士,正是当日拦下张荣萸的季冗三人。

    原本是前往东南战场二线的他们,忽然被议事殿特别抽调,直接调去往战场前线。

    至于缘由,当然是李迁年的手笔。

    应国事件之后,李迁年虽然低调,但在炼器师和真传弟子圈里其实是有点名气的,业务开展较为广泛,分量不算轻。

    这也是他能成功取得驻守凉肆城位置的原因之一。

    又因曾与楚扬并肩作战,和高成尚的关系也不错。

    也无需向穆勤奕告状,当他说起季冗几人对启连峰出言不逊,高成尚直接拍板表示,要让此人好看。

    然后这几人就被丢到前线去了。

    还是那句话,真传弟子和内门弟子之间的差距,绝不仅仅是一点资源待遇那么简单。

    另一边,李迁年坐在飞舟二层单间。

    透过窗户,看着外面飞速倒退的风景,却不由自主想起祁郯的事情。

    他专程查过祁郯的行程,对方离开安阳城后,便自请到了南方,处于战场二线,战争动员开启时,负责监察军需。

    因为做事严肃认真,清廉公正,得到不少赞赏,也招了许多人的怨恨。

    李迁年明白祁郯的性情,然而过刚易折。

    在这修行界,尤其这种紧张局势,哪里容得下什么公理底线。

    随着战争推移,胶灼之时,必定人命如草芥。

    “祁师兄,到那时你当何去何从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