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我在元末种粮食 > 第二零七章 太后让你做

我在元末种粮食 第二零七章 太后让你做

    两人来到门口,正要敲门时,忽听屋中传来一道陌生的女子声音。

    “你怎么一直不说话,是不是后悔得说不出话来了?”

    两人对视一眼,都很有默契的不去敲门,躲在门外偷听。

    杨荥的声音悠悠响起。

    “羡慕?傻春儿啊,安丰那潭浑水连我去了都难以脱身,你竟然还傻傻的自己送上门去!”

    陌生女声愤怒道:“杨荥,我现在不是你的婢女了!再过不久,我将成为太后!我不喜欢你再用那种高高在上的语气和我说话!”

    “春儿,当初是我对不起你,我知道你还在恨我……不过安丰的事,我劝你还是再考虑一下。”

    陌生女声冷笑道:“你是想劝我放弃,然后伱们母子好再去安丰吧!”

    “我若想去安丰,他们还会去找你吗?”

    陌生女声沉默了一会,道:“我这次绕道江都找你,就是想问个清楚,你为何没有去安丰?我很清楚你的野心,别告诉我你已经改吃斋了!”

    “看在你我姐妹多年交情上,我就多说两句吧,春儿,你觉得对一个女人来说,最重要的是什么?”

    陌生女声哼道:“别跟我说这种废话,有话明言就是!”

    “你听好了,柳春,对女人来说最重要的是归宿,有了归宿才能考虑别的事,我已经找到了最好的归宿,其他事都得往后排!”

    陌生女声嗤笑道:“就是这个姓候的将军?他在江都军不过是个普通将领,做他的夫人,难道还能比太后更好?”

    “有些事情很难一句话说清楚,不过要简单说的话,是的,这个归宿比去安丰做太后好多了!”

    陌生女声笑吟吟道:“你这样说我就放心了,好姐姐,只要你不和我争,咱们还是好姐妹。将来江都军若是兵败投靠了北军,我也会好好待你的!”

    “呵……那我就先谢谢你了,对了,青儿还好吗?”

    两人后面开始谈论一些琐碎的事,张阳泉和秦苓君默默离开了竹屋,回到岸边。

    秦苓君朝管家三人道:“不许让杨荥知道我们来过,否则我唯你们三人是问,明白吗?”

    张阳泉却道:“夫人,不必如此,杨荥并没有欺骗我们,我们也不必瞒她,让她知道我们来过也无妨!”

    秦苓君想了想,便没有再坚持。

    离开候府后,已是正午时分,两人在路边买了几个胡饼,然后找了一个露天茶棚,一边吃饼一边吃茶。

    “听她们刚才说话的内容,另一名女子似乎也是韩山童妻子。”秦苓君想了一阵,忽然道。

    张阳泉点点头,道:“而且还是杨荥的婢女!”

    秦苓君道:“我明白了,那婢女以通房丫头的身份,跟着杨荥一起进入韩府,后来与韩山童有了关系,为他生下一个儿子!”

    “嗯,这就说的通了,杜遵道和刘福通应该是放弃了韩林儿,所以想立韩山童另一个儿子为皇帝!”

    秦苓君哼道:“不过是他们的傀儡罢了!”

    两人正说话间,一辆马车从茶棚旁边经过。

    过了没一会,马车忽然停下,一名女子下了马车,提着衣裙小跑着过来。

    “两位是在体察民情吗?”那女子嫣然笑道。

    张阳泉抬头一看,笑道:“原来是千千姑娘,请坐下说话吧。”

    沈千千显得十分高兴,笑着在两人旁边坐下。

    张阳泉递给她一张胡饼时,她也不拘束,伸手就接了过去,其实她平日很少吃路边上的东西。

    她咬了一小口胡饼,展颜笑道:“还未恭喜总管,此次大胜元军,让我们这些小商人终于能安下心来做生意了!”

    张阳泉又帮沈千千倒了杯茶,问道:“最近江都商市还稳定吗?”

    沈千千道了声谢,道:“当然稳定了,而且比以前更加兴盛呢,就这十来天,涌入江都的外地大商就有数十人!”

    张阳泉讶道:“有这么多吗?”

    沈千千又咬了一口胡饼,轻轻道:“其中有一半都是当初逃走的商人,见战事结束,又都回来了,而且……”

    “而且什么?”

    沈千千看了他一眼,撅嘴道:“这些逃跑的商人回到江都,反而更受到总管府官员的青睐,我们这些坚持守在江都的商人,反而被他们忽略了!”

    张阳泉眉头一皱,沉吟了一会,慢慢明白这中间的缘由。

    对官员们来说,想的是如何扩大江都商市。

    那些死守在江都的商人不用去管,他们也会老实留下,而摇摆不定的商人必须主动示好,才有可能争取过来。

    这属于急功近利的短视之举,不仅会让支持总管府的商人寒心,别人瞧见这种事,也会觉得总管府赏罚不明。

    张阳泉招了招手,一名亲卫从暗处飞奔出来,他低声吩咐了几句,亲卫领命离开了。

    沈千千见张阳泉依然重视自己的意见,心中十分喜悦。

    “今日城中有一场盛大的宴会,城中所有大商几乎都会参宴,您二位可有兴趣?”她笑吟吟地邀请。

    张阳泉奇道:“是谁开的宴会,竟有这么大面子?”

    沈千千微笑道:“请容千千先卖个关子,二位去了后,便知道了。”

    张阳泉看向秦苓君:“夫人,千千姑娘盛情邀请,咱们就却之不恭吧!”

    秦苓君斜了沈千千一眼,点头道:“甚好,我也很有兴趣。”

    于是两人上了沈千千马车,一起朝着城东而去。

    沿途之上,张阳泉问起沈万三近况,沈千千回答道:“家兄去了倭国。”

    张阳泉赞道:“自从沈员外来到江都,市舶司的税收又翻了一倍,令兄通番之能,果然名不虚传!”

    沈千千笑道:“家兄现在就盼着总管能早日打下江南呢,到时候从庆元、台州出发,还能去更多国家通番!”

    张阳泉哈哈一笑,道:“我也盼着那一天!”

    没过多久,马车在城东一间大宅外停了下来,府门外门庭若市,仿佛宰相府一样。

    张阳泉更加好奇,抬头看去,发现门楣上的牌匾写着“卢府”两个大字。

    他顿时有些疑惑,手下文武大臣中,应该没有姓卢的人!

    两人假扮成沈千千的随从,跟着她一起来到大门口。

    府门外摆了一张椅子,上面坐着一名中年文士,每有一名宾客送上礼物,那文士都会记上一笔。

    张阳泉默默看了一会,发现每个宾客送的礼物竟完全一样,都是莺桃萝卜!

    而且送的非常少,有人送一个,有人送两个,最多也就送三个,反倒是装萝卜的礼盒十分精致。

    莫非这座府宅的主人很喜欢吃樱桃萝卜?既然礼物都一样,何必还要特意记录?

    轮到沈千千前面一人时,意外发生了,那人送的不是莺桃萝卜,而是一串佛珠。

    家丁没有接佛珠,默默走到那名文士旁边,低声说了一句。

    中年文士把笔放下,走到那人跟前,沉着着脸道:“董掌柜,你是不是送错礼物了,要不要换一件?”

    董掌柜昂首道:“你们非让我过来,我来了,礼物也送了,你们还想怎么着!”

    文士冷笑道:“敢情你是来撒野的!你知道今天宴会的意义吗?”

    董掌柜道:“哼!规矩我懂,可几天前明明已经开了一次宴会,大家礼物也都送了,为何今日又要开一次?”

    文士道:“自然不同,这次是为了庆祝江都军打胜仗的,如今我们江都军击退元军,你们的生意都会更加好做,难道不应该有所表示吗?”

    董掌柜怒道:“江都军打了胜仗谁不高兴,你让我捐钱给将士们都行,凭什么要给卢都事再送一次礼?”

    文士阴恻恻地道:“连沈家、蔡家都没说什么,老老实实来参会,偏你小小一个墨铺掌柜,竟敢在此捣乱!”

    董掌柜被呛得说不出话来。

    张阳泉看了沈千千一眼,终于明白她带自己来这里的目的。

    那文士又道:“董掌柜,你既然不愿来,谁也不会逼你,请便吧!”

    董掌柜大声道:“鄙人不通番总行了吧!还请卢都事把鄙人上次送的萝卜还回来!”

    文士冷笑道:“就算我们卢都事肯给你,你敢收吗?”

    董掌柜大声道:“鄙人奉公守法,凭什么不敢收?”

    文士淡淡道:“很好,那你在家里等着吧!”

    “等着就等着!”董掌柜哼了一声,扬长而去。

    张阳泉朝沈千千道:“千千姑娘,把你的的礼物给我看一下。”

    沈千千答应一声,从随从手中接过一个礼盒,打来后里面也是一枚樱桃萝卜。

    张阳泉伸手接过,掂了掂,发现萝卜重的出奇,瞬间明白里面塞了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