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玄幻:剑酒一江湖 > 第627章 拜入连山

玄幻:剑酒一江湖 第627章 拜入连山

    蓑衣钓叟飞剑半途突然觉得就此离开太冒味了。

    久不在市井,这人情世故怎地就忘了呢。

    不该,不该。

    故而在鱼市码头等着徒儿一行船返。

    为了在乖徒儿面前挽回些许好印象,当然重要的是徒儿小逸把那一网鱼都赠给了崔三娘,得陪伴一行才是。

    徒儿得剑,崔三娘得鱼,双赢。

    蓑衣钓叟陪同张牧之一道与船娘崔三娘来鱼档卖鱼。

    不用崔三娘多解释,书生理解她孤儿寡母的不易,自己终究是路人过客,虽然摆摊儿能卖个高价儿,但不抵在有武馆背景的鱼档留个好印象。

    柳家小哥手气好,不光网住一柄灵剑,还网到七八条名贵桂鱼,其中那尾铜钱斑桂肥硕不说还是条大公鱼。

    武馆里每日挥汗锻体的壮实小伙吃一条都得流鼻血。

    不得不说柳家小哥这运气让蓑衣钓叟知晓后都侧目相看,自家徒儿如此运势,天助我连山剑宗。

    鱼市,大惠鱼档。

    “草鱼十一斤六两,草鲫十九斤八两,石桂十五斤四两,铜钱斑桂三斤四两,鱼价看档牌...”

    鱼档中收鱼过称的当堂伙计,每秤鱼都让崔三娘过目且大声唱名,要的就是童叟无欺的效果。

    蓑衣钓叟伴随崔三娘一行来到大惠鱼档,要说别家鱼档认不出他说得过去,大惠鱼档里几个金阳武馆出身的青壮在瞅见蓑衣钓叟的身影时惊地睁大了眼睛。

    反应最快的一位立马转身到后院报信大档头陈大年。

    金阳武馆金馆主抽着水烟,瞅着不是亲生胜似亲生的好徒儿陈大年,心里却想着大野泽机缘一事。

    要说就此死心是假的,可这机缘是可遇不可求的。

    当年自己能以金刚伏魔拳突破先天,晋升宗师境时就明白,机缘啊,太难得了。

    金阳武馆教授的精深拳法是金刚拳,而金云鹤练的是金刚伏魔拳。

    为何?

    金刚拳讲究力壮力大力猛,力气要大自然体格要健壮。

    可金阳武馆的金刚拳谱到底还是残篇,心气儿高的金云鹤不甘心练个残篇,曾拜访不少名寺古刹,终不能如愿将拳谱补全。

    当他心灰意冷返回清塘县坐船经过一渔村时偶发善心施舍给渡口一老丐一碗杂鱼汤。那花白老丐咕噜咕噜喝完满满一碗杂鱼汤,最后意犹未尽地舔了舔碗沿,推辞第二碗,反而给正喝杂鱼汤的金云鹤念了一段经文。

    似吟似唱又似诵的念完后转身不见身影,即刻放下碗窑就追的金云鹤竟然扑空了,一览无余的小渡口无此人身影。

    回头再看,那口空碗还在呢,碗都是温的。

    奇哉怪哉。

    金云鹤用力回想那经文,重新坐回食摊那张桌子,回想听经的感觉。

    不懂没关系,急忙赶回武馆,凭着记忆誊写自己记住的。

    每日诵读残篇,额,经文也是残篇。练拳时默诵此经,自此拳法慢慢变化,假以时日,金刚伏魔拳成。

    金馆主破境晋升先天,成一代金刚拳宗师。

    再然后,鱼市中的大惠鱼档被馆主重点指点,变为非常惠民的鱼档。

    金馆主相信那日的善心该是长长久久的,派驻到鱼市大惠鱼档的档头无一不是自己最信任的人。

    现在你告诉我说:蓑衣钓叟自己找上门了?

    不管陈大年有些懵,安坐一旁的金老馆主腾地跳到地上,紧紧抓住那壮小伙的臂膀。

    “此言当真?那蓑衣钓叟真来鱼档了?”

    不是他不相信啊,实在是那位蓑衣钓叟一副普通人装扮太迷惑人,金馆主可是晓得这位高人有些不近人情的高冷。

    “馆主当面,小子岂敢哄人,绝不会认错人的。”

    “好,好。走。”

    金馆主一马当先,大档头陈大年紧随其后。

    鱼档大堂。

    “草鱼草鲫肉贱,早市已过,只能算你一斤八十文,这几尾石桂嘛...”

    鱼档档牌上的标价虽是明码,但鱼有肥瘦胖大,鱼价有个活价。

    正算鱼价的当堂伙计余音未消,被赶来的陈大年接上。

    “这几尾石桂肥硕体壮,用来做武馆的午膳再好不过,哦?还有一尾铜钱斑桂,好肥壮的大公鱼,这个头儿做一道鱼羹最好不过。二十两银子可收。三娘,你说呢?”

    赶场子的大档头不愧是久在鱼档的大管事,随意瞄了几眼,便将鱼盆里的鱼获算个七七八八。

    崔三娘,那个拉扯几孩子的寡妇船娘嘛,他认识。

    “大档头太仁义了,三娘感激不尽。”

    崔三娘凭借双手吃饭,自然不用卑躬屈膝,但此刻真想给陈大档头躬个身,道个万福皆安。

    “诶诶,使不得,使不得。”

    陈大年自然虚扶崔三娘,眼神却扫了她身后几位生面孔还有一位“熟面孔”。

    “三娘,这几位贵客是?”

    陈大年在这鱼市没白待,起码身后的金馆主认为大年处事老练又融洽。

    “哦?这几位乃是俺的贵人,没有他们帮忙,今儿可捞不到这么好的桂鱼。”

    崔三娘连忙让开身位,将张牧之等人介绍。

    说是介绍,她也仅仅是知道张牧之等人姓名罢了,干啥的,不清楚,要做啥,更不清楚。

    介绍张牧之一行时陈大年都微笑见礼,轮到蓑衣钓叟时,“这位是柳家小哥的师父。”

    金馆主来到蓑衣钓叟面前,一脸敬重,拱手礼道:“见过钓叟。”

    “呵呵,金馆主有礼。”

    蓑衣钓叟来清塘县几年,当然听闻过金阳武馆金馆主大名,对他暗地里派人盯梢自己也是心知肚明。

    无甚恶意,便不会理会。

    有陈大年现身,鱼档账房结钱很是麻利,都是现银,崔三娘挨个摸了个遍,又转存在鱼档。

    听闻蓑衣钓叟一行要回县城,陈大年连忙派人将鱼档的马车备好。

    金馆主又适时作陪,如是一群光头大汉开道的仗势很着眼。

    柳家小哥柳鹏逸并无拜入连山剑宗顶流宗门的觉悟,反而凑在张牧之身边打听着所谓的江湖有多大,江湖奇闻等。

    别看张牧之是个“散修”,却只能算半个江湖人,哪里晓得这么多传闻。

    最终还是金馆主金云鹤帮忙解围。

    金馆主江湖阅历丰富,自然看出这位柳家小哥刚刚拜师蓑衣钓叟,而钓叟定是出身顶流宗门的高修,似柳家小哥在意的江湖轶事还真没多在意。

    “梁邑地大物博,而大野泽丰泽五州,金某这大半辈子就围着大野泽转。大野泽南有一庙,名叫鱼骨庙,整座庙都是用一具鱼骨搭建的,那鱼头张的大嘴正是庙的大门。”

    哄小孩儿嘛,金馆主最有经验了。

    想当年,他教授徒弟时,那些富家子弟不愿受苦练功,全靠他讲的江湖奇闻撑下来的。

    金阳武馆倒不是离不开这些个富家子弟撑门面而是离不开他们背后的家族利益支撑啊。

    金云鹤寥寥几句江湖异闻不仅让柳家小哥对未知的江湖心生向往,连温仙子张牧之也侧耳倾听沉浸其中。

    金馆主讲的几个故事都是自己亲身经历的,虽是普通的行侠仗义,除暴安良,但在一向正义感的张小郎君眼中,金阳武馆有此盛名,大半落在这位侠气肝胆的金馆主身上。

    尤其是他在得知大惠鱼档幕后的东家是金阳武馆后对金馆主的印象更好。

    柳家小哥只是晓得大惠鱼档的大档头是金阳武馆的人,却不知这大惠鱼档存在的主要意义就是让惠渔民。

    没有那碗杂鱼汤,金云鹤还真没那机缘练成金刚伏魔拳,更不会借此晋升先天宗师。

    世间运势便是如此,一碗杂鱼汤能与一晋升先天宗师机缘挂钩。

    不提那碗杂鱼汤,金馆主知道自从蓑衣钓叟现身大惠鱼档且无发怒,这虚无缥缈的机缘又来了。

    连山剑宗?

    不输天偃宗那等巨擘宗门?

    我金云鹤能不能带金阳武馆一飞冲天就在此间咯!!!

    同乘一车的蓑衣钓叟哪里晓得那武夫有此妄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