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重生: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 第793章 华阴之行

重生: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第793章 华阴之行

    进入华阴县,刘绍先是来到集市,这里有些杨家的一些店铺。

    杨家虽然没落,只不过是离开朝堂,并不是家族不存在了。

    杨家自一部分南迁,死在桓玄和刘裕手中后,就不再出仕。

    所以,这代家主杨安在宋国成为了一个商人,还是长安商会的会员,负责华阴的事务,这也是徐家针对杨家的原因。

    毕竟,徐家还以为杨家掌握着华阴的所有贸易。

    其实这不是杨家的特权,而是有些东西,朝廷掌握着,需要一些商人代理,这些商人不是随意选择的,而且价格也是朝廷定制,不准随意更改。

    而且选择的都是一些口碑不错的商人世家。

    杨家的底蕴深厚,所以,华阴的盐铁等专售之权就交给了杨家。

    虽然朝廷定下来价格,但是也不会不让商人赔钱,刘义隆已经让黄金定好了价格,也将各地代理商人的利润留了出来,所以,哪怕以朝廷规定价格出售依旧不会赔钱,反而小赚。

    杨家因此很满足,哪怕不出仕,仅凭盐铁专售,杨家同样衣食无忧。

    怎么说呢,盐不用解释,铁只得是铁矿和一些定制铁器,像铁矿,是卖给那些铁匠铺,他们都在官府备案,想要打造铁器,必须去朝廷认证的专售铁矿的商铺去购买,一旦购买私铁,轻则发配,重则死罪甚至夷三族。

    这华阴只有杨家一家盐铁专售,城内百姓只能从杨家的商铺购买盐铁。

    这让徐家眼馋不已,老家主还好,新任家主徐磬可是一心想要将盐铁生意抢过来。

    而且他早就看出来了,杨家如今卖的盐铁价格十分亲民,所以他认为只要他能够拿下盐铁生意,他就可以提高价格,到时候,他的徐家就可以一跃成为世家,彻底将杨家打压下去。

    他也派出人和长安商会接洽,并带去大量金锭、玉器,以及一些琉璃酒器和琉璃制品。

    这些都是徐家花大价钱买来的,这次徐磬一定要将杨家击败。

    然而他不知道,派出的人至今还没见到黄金,他没有人引荐,黄金岂能见他,而且那些代理可不是黄金一人可以决定,黄金推荐,户部审核,上报尚书省,最终才能定下。

    刘绍来到一家杨家的商铺,这是一家粮铺,而且是华阴唯一出售盐的商铺。

    看完价格,刘绍很满意,并且拉过一个百姓,那人刚刚买了盐。

    询问之下,华阴百姓一直都能以平价购买食盐,这让刘绍对杨家感观好了很多。

    刘铄则询问了粮食的价格,也没有大的问题。

    刘绍派出的一名校尉则在集市另一侧打听杨骁的事情。

    一个茶铺内,一名老者道:“你说杨家,那可是我们华阴的大族啊,曾经可是出过很多大人物的,只不过,如今没落喽。”

    “老人家,那这个杨家平时怎么样?”

    老人家眼神闪烁,道:“你问这个干嘛,你是官府的人?”

    校尉并未回答,只是微微点头,看着继续道:“杨家确实冤枉啊!”

    校尉小声问道:“为何这样说?”

    看着看了一眼茶壶,校尉会意,大声道:“伙计,来壶好茶,要上品。”

    “客官稍等。”

    这是看着才满意的道:“杨家为人不错,不论出售还是收粮都很合理,自从大宋占据长安后,杨家一直这样。”

    这让校尉很是意外,于是道:“这杨家也是名门望族,应该眼高于顶才对。”

    老者道:“杨家不同,杨家曾经四世太尉,而且杨家家风很正,从不做欺压百姓之事,这华阴县很多百姓都被杨家救济过。”

    校尉道:“那徐家呢?”

    老者听到徐家,眼神不善,“那是一个无义之人,当初徐家三十余口避祸来到华阴,是杨家可怜,收留他们,徐家能有今天,可以说是杨家扶植起来的,可惜,杨家没落,徐家并没有出手帮助,还一直打压杨家。”

    校尉跟老者聊了很多,他也得知了很多消息,回到客栈,刘绍等人已经回来了。

    刘绍不想打草惊蛇,没有直接去驿馆,而是住进了客栈。

    客栈房间内,众人将得到的消息告知了刘绍。

    刘绍从众人口中得知了杨家的所为。

    让他没想到的是,当初长安民少,刚刚迁来的百姓无粮过冬,朝廷救济粮抵达前,杨家就开设粥铺,后来开垦荒地,杨家又提供大量农具,提出秋收后以粮偿还,而且价格很低,不仅让百姓顺利过冬,给朝廷解了燃眉之急。

    刘绍因此对杨家主杨安佩服不已,这样的人才应当入朝为官,才能尽其才。

    于是,刘绍写了第一份奏章,派人连夜送往长安。

    而刘绍则继续在华阴打探消息,毕竟有些事情还需要进一步了解。

    很快,刘义隆收到了刘绍的奏章,奏章中,刘绍将杨家以往之事事无巨细的说了出来,刘义隆也感叹,世家也不都是唯利是图,也有心系苍生的。

    于是下了一道密旨,让刘绍根据情况,可以将杨骁带到长安在做定夺。

    刘义隆此举就是要保住杨骁,也要向杨家示好,以换取杨家彻底投靠。

    刘绍见到密旨,就知道了刘义隆的意思,于是他在想办法如何能够将杨骁带往长安。

    其实刘绍可以直接亮出密旨,但是那样太过明显,他还不想直接得罪徐家,最近暗卫又传来一条消息,尚书令徐麟可能和华阴徐家有关系。

    如果徐家真的是当朝宰相的家人,这件事就不太好办,而且密旨也说了,相机将杨骁带回长安,看来这里面事情不简单。

    很快,刘绍想到了办法,那就是杨家有女正待字闺中,刘绍打算以此为突破口。

    于是,刘绍再次上表刘义隆。

    刘义隆得知,心里盘算,如果将杨家彻底绑在大宋的战车上是否有利,会有什么影响,而且刘绍确实该有个太子妃了。

    于是,刘义隆叫来了徐麟询问。

    “徐卿,你当初在凉州跟随朕已经多年,如今位列宰辅,怎么没回家看一看。”

    徐麟道:“陛下,臣当初已经孤身一人,没有家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