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班超柳盆子 > 第43章 望西征

班超柳盆子 第43章 望西征

    洛都。北宫。

    月色如洗,鳞次栉比的屋顶像结了一层霜。

    北宫陆陆续续地修葺了十年。今日北宫中心最大的德阳殿总算重建完毕。

    德阳殿是仿甘泉宫前殿的形制建造的,可说在洛都皇城中,最恢弘的一个大殿了。德阳殿的台阶就高达二丈,花纹石作坛,白玉砌台阶,黄金铸成的柱子镂刻着三带缠绕的龙纹,红漆梁上镶嵌着青色翡翠,并引洛水注于殿下……

    大殿的屋脊上坐着两个人。

    屋顶过于恢弘,两个人就像芥子大小。

    那是皇帝和蔡伦。鬼知道他们是怎么上来的。

    皇帝此举,在蔡伦眼里倒不算惊世骇俗,总比偷偷去郊外夜巡要安全得多。蔡伦向屋檐的翘角望去,那名曾给他们赶车的身有神力的高瘦老太监,隐在那里。

    皇帝看着那轮圆月道,“那大匠向朕夸口,此殿建成,珠帘玉户如桂宫,你说月上的桂宫真的需要这般大吗?”

    蔡伦接口,“小臣参与了监造,只怕桂宫也没有这样的气魄。”

    皇帝道,“朝上不少人劝朕不要如此劳民之财力,朕还是一意坚持,你知道为何?”

    蔡伦唱颂道,“皇穹垂象,以示帝王。大汉体天,承以德阳。”

    “少来这些没用的。朕告诉你,这宫殿其实是修给那梦中仙人的。不是说,甘泉宫毁了,祂在大汉便没有落脚处,朕就仿那甘泉宫的前殿修一座,让祂记得入处。”

    “可是不知那班超何时请金像归来?”蔡伦道。

    皇帝在屋脊上站了起来,极目西方,“也不知那边仗打得怎么样了?朕知道,朝臣不知在背后怎么编排朕呢,多半会说朕急功近利,好大喜功……”

    “他们哪懂得帝王的志愿。”

    “总该把前朝的地方拿回来。”皇帝惆怅地望着西方,轻轻道,“不过得快,朕的时间,不多了。”

    蔡伦不敢接口,脸上悄悄地落下泪来。

    ***

    皇帝怅望的征西大军,一支正在兵出伊吾,穿越天山,向北边匈奴退守的车师进发。

    原来的四路大军,两路回归了凉州各郡,一路由耿秉率领,赴伊吾与主帅窦固汇合。大营的军队增到两万多人。

    耿秉是军中的少壮派,锐意进取,尤其在四路出征匈奴时,耿秉那路的匈奴部落退遁得太快,几乎让耿秉无功而返,心里憋着一股气。所以这次征伐车师,一直由耿秉来推动。

    窦固作为军中的沉稳的旧势力,虽然也欣赏耿秉,有意无意间会对耿秉的激进建议有些拖延和压制。

    这日军帐中,作战会议上,两派隐隐开始角逐,军中司马(参谋)们在细节上争执得不可开交。

    窦固咳嗽一声,众人的争执停了下来。

    “无论出兵车师国,还是攻打焉耆国、尉犁国,诸位说的都些有道理,但我还是觉得北取车师,有些过于冒险。”窦固一下给争论定了个调,建议打车师的人面色抑郁,建议攻尉犁焉耆的难免喜形于色。

    只有耿秉站起行礼,“还请窦帅示下。”

    窦固微笑,知道耿秉不服,示意耿秉坐下。“车师和焉耆看似距离与我们相差不多,但赴车师要翻越天山。一,天山谷深山高,终年积雪,行军艰险。二,匈奴呼衍王北退,驻扎在车师城,加上车师自己的兵力,依托城防,这仗只怕不好打。三,车师的北面,是匈奴的左鹿蠡王部,一旦与呼衍王呼应,我方反而成孤军了。耿将军以为如何?”

    “末将……能说点自己的看法吗?”耿秉再次站起行礼。

    “哦?”窦固不以为意,“那耿将军说说看。”

    “的确是攻车师难而攻焉耆易,但这不是难易的问题。我们西征是来干什么的?是打匈奴的,匈奴在哪?在车师。所以车师是根,焉耆尉犁不过是枝叶罢了。断其根,枝叶自然凋零。如果我们拿下车师,焉耆尉犁甚至危须诸国多半不战而降。”耿秉看了一眼那些支持攻焉耆的将领们,“你们要打焉耆的心思,不就是苟且保功吗?”

    “耿将军差矣,”一个军中司马站起来,“在绝地作战,最需谨慎,不虑胜,先虑败。胜则胜矣,败只怕……难以归还。”

    “全军覆没是吧?没有草料是吧?”耿秉冷笑道,“打仗这事,人不敢死,就是有天时地利又如何?你不虑胜,我来跟你算算我们的胜数:一,匈奴与车师自认有天山横断,而我们冒险翻山,才有奇兵之效。二,匈奴不善守城,城墙对他们来讲并不是壁垒,不然我们也不会轻易就拿下现在的伊吾。三,车师王安得,本有个儿子,曾领有一城,自称小车师王,两年前,被匈奴杀了。所以,安得虽归顺了匈奴,也必定貌合神离。四,匈奴各部之间并不和善,各部的兵马多少,决定各部的地位,我们痛击呼衍王,左鹿蠡王只怕还会暗自高兴。除非是单于亲自统兵,不然鹿蠡王绝不会来援救的。”

    窦固微笑不语,心下怀疑那个质疑耿秉的军中司马,可能也是耿秉的人,演着双簧才有机会说出这逐条驳斥他这个主帅的话。

    “耿将军言之成理,我觉得可行。”窦固思虑了一会儿,“各部回去准备翻山御寒的装备,两日后……我们开拔进军车师。”

    耿秉抱拳,“启禀窦帅,兵贵神速,耿秉愿为先锋,先走一步。”

    “哦?”窦固面色微妙,“耿将军何时可以出发?”

    “我部五千轻骑,早已完备,现在就可以出发!”

    窦固大笑,“耿将军真是利落!”当下抽出一个令箭,“苏安!”叫出会上一位军司马,“你协助耿将军,先一步去征伐车师!”

    耿恭接了令箭,与那苏安一起出帐。不过一顿饭的时间,帐外就蹄声大作,那五千轻骑,作为先锋,已经开拔了。

    窦固散了帐内的与会者,看着那悬垂的地图,不禁苦笑,“年轻人,就是性急!”

    ***

    车师国是西域面北的门户。

    《太史公书》里的记载车师原叫姑师,后被武帝的大军所破,更名车师。从车师向北,便是匈奴。向西北,便是乌孙。当年前朝的细君和解忧两位公主远嫁乌孙,过的都是车师。车师作为门户,被汉军和匈奴来回争夺,从武帝到如今,据说已有六番易手。

    匈奴的呼衍王引兵败退到车师,倒没有进城,九千多骑都放马在山麓上休整,但却要求车师提供大批的补给。车师王不敢不从。

    天山稠密的云杉林,遮天蔽日,地上败叶大概积累了一尺多厚,所以一只军队在林内穿行,竟没发出多大的声响。山下有圆木搭起的两丈多高的瞭望塔,岗哨望山林里看去,也未必能看出端倪。

    但这支潜行的军队不知道,在山林的上空,被他们惊起了一片片的飞鸟。

    天空中一声尖锐如哨的鹰叫,一只鹞子落在车师王裹了皮革的手臂上。

    如今的车师王,叫安得,已近花甲之年,站在城楼上,能看见山麓上匈奴驻扎的营地还有炊烟。黄昏越来越暗,远远的有几点篝火的亮光闪动起来。

    安得从鹞子的腿上取了一卷布条,展开看了,面色凝重,随即将布条投入城头边的火堆里。“前哨说,一支军队于林中正在下山,怕是汉军来了。”安得远远看着那匈奴的营地。

    身后的下属急道,“这就来了?我们这就去报知呼衍王?”

    “急什么?呼衍王那么神勇,无需担心。”安得用那备好的肉块,喂着手臂上的鹰,“在城头增兵,严守城门!且看他们谁咬的过谁。咬完了,总会少些吃饭的嘴。”

    ***

    汉军先锋的斥候,早到了山林的边缘,观测好了车师城和匈奴营地的位置,报给了耿秉。天色已暗,军队都隐在林里,稍作休整。

    “这些胡狗睡得不错呀!”耿秉远远地盯着那匈奴的篝火,“翻山行军,损失了多少人?”

    “损失了一百多人,抛下了三百多人,也不知他们还跟得上来吗。”有下属回答。

    “叫所有人准备,吃点东西,喝口水,然后咱们冲营!”耿秉那张三十多岁,有些文气的脸,露出冷厉的神情。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