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医执天下 > 第167章 复苏的曲江

医执天下 第167章 复苏的曲江

    李天成和张光达来至场中,毕竟为官多年,身上自带一股威严之气。

    两人也不谦让,李天成朝众人拱拱手,然后面带微笑,语气随和的说道:

    “各位曲江的乡亲们,本官曲江县令李天成…”

    “草民见过李大人”

    “见过李大人”

    场中众人纷纷行礼拜见,非正式场合,又受见识所限,稀稀拉拉的但并不喧闹。

    李天成双手虚压,继续说道:

    “乡亲们不必多礼,今日恰逢钱庄开市,有幸与大家相见,本官与陆掌柜皆出身于本县之双溪村,我二人乃为发小,陆掌柜在曲江经商多年,深知钱财之来之不易,于钱财一道,欲开历史之先河,摒旧制,立新规,弃其糟粕,取其精华,旧制以代管而收费,新规则存银而返利,本官曾问陆掌柜,钱庄何以为生?”

    “是啊,如此一来,钱庄无钱可赚了,谁会做亏本买卖”

    “呵呵…无利可图,傻子才干的事”

    “不会卷银而逃吧?”

    “不会吧,毕竟县太爷都说话了”

    李天成话音刚落,众人就开始议论起来。

    “诸位,且听本官细细道来”

    众人纷纷安静了下来,李天成继续说道:

    “当本官问起之时,陆掌柜言:钱庄有存有取,亦得有借。存银是因有节余,以存银钱庄而代为保管。因手头拮据而借银以度难关,钱庄开设借银一途,解用钱之人燃眉之急,钱庄收取微簿利息,以此维持钱庄之生计,得以助人,又取之于利,何乐而不为。”

    李天成略作停顿,见众人没有异议,再次说道:

    “本官对陆掌柜所言,甚为赞同,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视之有度,用之有节。同时,借银利息之低,让本官甚是惊讶,也对陆掌柜的之德性深为敬佩”

    “李大人,利息如何核算?”

    “是啊,利息高了,谁还敢借”

    李天成见众人被勾起了好奇,随即解释道:

    “以借银十两为计,借期一年,期满还银本息共计十一两,不知诸位以为如何?”

    “什么?借十两,一年还十一两,这么低的利息?”

    “是啊,这也太低了,当铺至少要五成”

    “当铺那个敢借,那得利息滚利息,不逼死你才怪”

    李天成的话,让众人非常惊讶,也对钱庄更加的信任起来。

    众人的变化尽皆落入李天成眼里,随后,继续说道:

    “本官所言,并非诳语,陆掌柜就钱庄事宜与本官多次蹉商,各项条程清楚明了,本官虽与陆掌柜为发小,但也不敢枉私,既然能为老百姓带来实惠与便利,本官忌会不以不支持”

    “呵呵呵…本官也想赚点零花钱,昨日搜罗家底,凑得三十两碎银,一会儿就存入陆掌柜钱庄,本官没什么钱,诸位可别笑话本官啊”

    “哈哈哈…”

    众人大笑起来,李天成的随和也让大家不再拘束。

    “本官一人之言,恐难让诸位尽信,钱庄新法,泽惠于民。张大人此来曲江,欲得钱庄经营之道,以利顺安之百姓,请张大人与诸位略表心迹。”

    看目的已经达到,李天成趁势地张光达推了出来。

    张光达向众人微一拱手,开口说道:

    “诸位曲江的乡亲们请了,本官张光达,顺安县县令,刚才,李大人所言甚为详尽,已尽入本官之耳,如不是与李大人多年同僚,本官早就不辞而别了,大家可知为何啊?”

    “呵呵…是不是李大人没钱请张大人吃饭啊?”

    “哈哈哈…各位不用多猜,李大人穷,本官也富不到那里去,虽为朝廷命官,本官和李大人可没胆子贪墨,曲江、顺安两县均为边远穷县”

    “这倒也是,两县生活困苦,想贪也没得贪啊”

    “朱老三,你快闭嘴吧,众所周知李大人为官清廉,可别乱说”

    “是啊,可不敢乱嚼舌根啊”

    “本官与李大人皆有心为民谋利,本官此次前来,实因有贵人相召张某于曲江,共商为民谋利之大计,钱庄一事,也是其一”

    “不日,钱庄也将入驻顺安,本官来的匆忙,未带银两,否则,多少也得存点,诸位想想,二十两银子,存一年可得二两的利息,可够了本官一家老小,吃一个月不是”

    “哈哈哈…张大人说的对”

    “是啊,要存一百两,一年的利息就六两银子,存二百两就有十二两,坐着吃就行了”

    “张掌柜,你尽想美事,你有二百两银子吗?”

    “我说牛得贵,我没二百两,二十两还是有的,你有吗?”

    “唉…”

    “大家都没吵吵,陆掌柜,什么时候可以开存啊?

    听李天成和张光达两位县太爷说了一大堆,众人已经完全没有什么担心的,关乎老百姓生计,当官的可不敢开玩笑。

    见火候已经达到,陆广元再次走至场中,向众人拱手说道:

    “诸位,今日钱庄开市,得诸位捧场,敝人深感荣幸之余,也知责任之重大,大家之钱财皆来之不易,敝人将竭尽全力为大家守护好钱财”

    “今日借钱庄开市之机,敝人向大家隆重介绍一位少年,钱庄经营之法,皆来于少年之提点,少年之才可称惊世,敝人相信,曲江会因这位少年而重现辉煌”

    陆广元说完,看向人群外的方子舒。

    方子舒一听二舅又点自己,也习惯了,当然,也有必要现现身,没必要躲躲藏藏,故装神秘。

    方子舒来到场中,众人又是一阵感叹惊呼,都是年轻啊,英俊之类的。

    “各位乡亲们,大家早上好”

    方子舒一开口,众人反而安静下来,都对这种招呼方式不太适应,但都明白意思,直白易懂。

    “各位乡亲,小子姓方名子舒,来自双溪,今天是个特别的日子,也是一个好日子,今日在城里三店齐开…”

    “咚咚咚…”

    一阵鼓声传来,打断了方子舒的话,一听鼓声传来的方向,方子舒知道是品香阁也正式营业了。

    “咦,不会是还有那家开市吧?”

    “那不是以前的一品香吗?不是早开市了吗?”

    “诸位,没错,那里以前是一品香,而现在是品香阁,是一家以红烧肉、火锅、炒菜为主的酒楼…

    “啊,品香阁,不是一品香?”

    众人纷纷又议论起来,再一次打断了方子舒的话,方子舒也不生气,要的就是这效果,越议论效果越好。

    “不是,我说朱掌柜,是什么不重要,你说这红烧肉是什么肉?还有什么火锅,锅里燃火吗?”

    “张掌柜,你问我,我问谁啊,一会儿去看看不就知道了吗?”

    “咚咚咚咚…”

    又是一阵鼓声远远的传来。

    “咦,怎么西门街也有人敲鼓,难道西门街上也有什么店今日开市”

    “哦,对了,你们都忘了,好像这两天城里在游街”

    “对…对,我看见了,什么医什么?还有什么发钱庄”

    “你这么一说,是有这事”

    众人又被鼓声引起好奇,纷纷交头接耳的议论起来。

    “各位乡亲们,刚才鼓声,是西门街人民医署开市营业,今日的曲江城内,三家店一同开市,这里的钱庄、街头的酒楼、西门街的医署都是今日开业”

    方子舒看了看众人,这下都安静了,都认真的听着,没人再打茬了。

    方子舒继续说道:

    “各位乡亲,一会儿,大家在钱庄存了银,拿到兑给大家的利银,可以到品香阁酒楼大吃一顿,品香阁的饭菜,绝对让大家回味无穷,只要有钱庄存银凭据,今日在品香阁的吃喝,一律五折结算”

    “啊,五折?”

    “对,就是五折,但要提醒大家,不可浪费,但凡浪费者,不可享受打折”

    “另外,再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从今日起,西门街人民医署,免费义诊三日,不收取任何费用,希望大家互相转告…”

    “啊,人民医署,免费义诊”

    “真的不收费吗?真有这等好事?”

    “各位,你们可知,为什么要叫人民医署,人民乃一国之人民,人民就大众,大家只要明白,人民医署是为人民而服务,以解民于困、治民于疾、救民于危、助民于乐为宗旨”

    “从今日始,曲江,将会与从前不同,大家的生活,也会越来越好,今日,小子在此,祝愿大家:身体康健,平安喜乐”

    “好啊,免费义诊,一会可得去看看。”

    “这个好,酒楼是吃不起了,我那婆姨可得去看看病了”

    “对,我得带我老娘去看看”

    方子舒连连爆出的好消息,也将气氛推至高潮,叫好声不断。

    曲江,一个边远穷县,从今日开始,在悄然发生着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