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继隆韩德让 第12章 渡河
热门推荐:
权力巅峰:重生后我选择京圈老婆
最狂邪医
八零娇妻软又辣,禁欲教授心要化
快穿:绝嗣夫君偏宠好孕美人
我有基因片段在身,修仙是起点
情满四合院没有系统怎么办
独孤靖瑶重生成为李俶的心尖人
皇叔好细腰,娇娇王妃要轻哄
娶了棺中女帝,我在都市修仙
由汴京通往澶州城的道路中间途径一条河流,河流不宽但也只能靠六座用船只搭建的浮桥通过,这天下午艳阳高照,河流南岸边寇准也不戴官帽将官靴用条绳子绑住背着身后,赤脚踩在一座浮桥边的冰水淤泥里,亲自指挥着一辆辆满载粮草的马车驶过浮桥。
一阵马蹄声响高琼骑一匹黄骢马来到,他穿着武将轻装皮甲手持燕云剑,看着满腿泥浆的寇准呵呵笑道:“宰相大人,你这是唱哪出?”
寇准道:“得尽快让粮草队过去,我在这看着没人敢偷懒。”
高琼摇头笑道:“你看着就行,不用你亲自来指挥,你现在这样子谁还认得出你是宰相大人。”
寇准从淤泥地中走上岸道:“看不出就看不出,前线战况吃紧,皇上一天不到澶州城前线,我这心就一天放不下。”
高琼笑道:“就算到前线,我保证你还有放心不下的事。”
说完他晃了晃手中燕云剑,故作神秘地道:“前线传来好消息了。”
寇准哦了声从岸边随从手中接过湿毛巾抹了抹脸,道:“什么好消息?”
高琼道:“国舅爷一到澶州城就在夜晚设伏射杀了契丹国南院大王前军主帅萧挞凛。”
寇准愣了愣连抹脸的手也停住,过了会又用力抹了两下脸欣喜道:“这消息是不是真的?”
高琼道:“国舅爷亲笔写的战报不会有假。”
寇准有些兴奋地用力挥了挥手,大声道:“太好了。”
他又从随从手中接过一桶水冲去脚上淤泥,道:“国舅爷还说什么?”
高琼道:“他说萧后辽帝和韩德让统领二十万契丹国主力大军在澶州城前集结布阵,如今两军决战在所难免,务必请圣上尽快赶到澶城坐镇指挥,三军用命定能将辽军全歼在澶城之下。”
寇准点头道:“我明白国舅爷的意思,我们还得抓紧。”
高琼看了眼浮桥上通过车辆道:“等白天粮草辎重过了河,我今晚统领白虎军连夜抢渡,明早就能请动圣上大驾了。”
寇准道:“那就这么说定了。”
*?*?*???*?*?*
寇准穿好官靴骑着马和高琼一同带着几个随从来到后面驻扎的禁军军营,青龙白虎两营是京师禁军中最精锐的部队,不但军容齐整而且个个身材高大健壮,寇准是当朝宰相,高琼是护驾禁军白虎营最高统领,路上青龙白虎营将士见到他们纷纷躬身行礼。
二人径直来到中军营帐前下马,看到营帐外一侧整齐地站立着四个身着契丹国军服的武士,寇准和高琼互相看了眼心中生疑进入营寨来到中军大帐,中军大帐前曹利用身着黄铜链甲外罩青色战袍守在帐外,他躬身向寇准高琼施礼大声道:“寇宰相和高将军见驾。”
高琼抢先进入大帐见帐内赵恒身着黄色龙袍端坐中间,身后左右站立着八名身材魁梧的锦衣武士,在他右侧座位坐着王钦若,王钦若之下是一中年人,他身着白色普通汉人服装,浓眉大眼两鬓留有胡须也是仪表堂堂。
见高琼来到中年人连忙站起身,他面有愧色抱拳道:“高将军。”
高琼向赵恒躬身行礼,又看向中年人,诧然道:“王继忠将军——年初你在定州兵败城破,听说你已为国捐躯,原来还活着?”
王继忠面色尴尬,见寇准也走进来,又抱拳道:“寇宰相。”
寇准微微点头也是先向赵恒躬身行礼。
赵恒微笑道:“两位爱卿坐下说话。”
他又冲王继忠道:“王大人也坐。”
寇准道了声谢拉着高琼在赵恒右手座位坐下,高琼还有些恼意,重重将手中燕云剑碰在椅背上发出声响,看到高琼手持燕云剑王继忠脸色更有些发白,不敢直视高琼投来的目光。
赵恒道:“二位爱卿是否得知前线传来捷报?”
高琼在座位双手抓剑抱拳道:“太师不负圣上所托,在澶州城射杀辽贼贼首萧挞凛,我前方将士军心振奋,都想一鼓作气杀退贼寇以报圣恩。”
赵恒轻轻点头脸上露出喜悦之色。
王继忠脸上一阵红一阵白,道:“太师智勇双全确实无人能敌。”
高琼冷哼道:“萧挞凛一死,他们就派你来做说客?”
王继忠道:“是。”
寇准面色平淡道:“契丹国想求和?”
王继忠道:“是。”
寇准道:“条件是什么?”
王继忠额头汗珠渗出迟疑了下,道:“萧后、耶律皇帝和韩德让说——说要圣上归还被世宗皇帝夺走的瓦桥关南三州之地,他们就撤军。”
高琼勃然大怒站起身道:“胡说八道,王继忠,你难道忘了——你爹王老将军就是为了守卫瓦桥关而战死的。”
他转身向赵恒躬身道:“请圣上下旨杀了这大逆不道的叛贼向辽贼示威。”
王继忠面有惭愧之色身子一震看向赵恒。
赵恒依然不动声色看向王钦若道:“定国怎么看?”
王钦若冷冷看了眼高琼不冷不热道:“两国交战不斩来使,王将军不过是带来萧后他们说的话,如果杀了他一来怕就此断了和他们联系,二来徒然玷污了圣上圣名,于事毫无益处。”
赵恒微微点头轻叹道:“继忠,定州之败朕也曾了解过,王超畏缩不前令你孤军深陷重围,苦战之下敌众我寡天气地形都不利才导致全军覆没,我已下令对你满门嘉奖,你的四个儿子如今也都在朝任文武之职。”
王继忠从座位滑落跪倒身子匍匐在地泪流满面,泣声道:“罪臣恨不能一死以报君恩。”
赵恒轻叹道:“平身吧,一死说难也难,说易也易——不过如今这个结终究还是要和各位爱卿一同去解。”
他看了眼高琼,高琼不再出声在座位气鼓鼓地坐下。
王继忠重新起身坐下擦去眼泪。
寇准忽然道:“臣同意议和。”
王钦若啊了声似乎不敢相信自己听到的,高琼也神色一变。
见赵恒有些奇怪地看向自己,寇准朗声道:“请萧后将石敬瑭盗给契丹国的燕云十六州归还我大宋国,臣请陛下和契丹国休兵议和。”
高琼又是一愣,随即拍手笑道:“对,就是这样。”
王钦若轻轻冷笑道:“这分明就是不想议和。”
高琼冷然道:“难道契丹国又是真想议和吗?如果真想议和,为何还在澶州城外集结二十万大军?”
王钦若也不理高琼,起身向赵恒道:“万事以和为贵,这道门还是开了。”
寇准也跟着起身毅然道:“门虽开了,臣以为还是战归战,和归和。”
赵恒嗯了声默然片刻,道:“继忠,你就把寇宰相所说向萧后相告吧。”
王继忠跟着起身道:“臣领命。”
赵恒又对寇准、高琼和王钦若道:“你们三位今晚替我设宴招待王将军。”
寇准、高琼、王钦若一起躬身道:“臣遵旨。”
*?*?*???*?*?*
离开中军大帐赵恒在四个武士护卫下来到后营一座悬挂着黄色龙旗的营帐前,见营内帐外刘娥正带着几个宫女在绣一面金黄色龙旗,赵恒让身后护卫止步轻手轻脚走到刘娥身后,不想被其他几个宫女看到,她们纷纷跪倒在地口称万岁。
刘娥也不抬头依然一针一线绣着龙旗,道:“听说前线传来捷报了。”
赵恒道:“是。”
他伸手拉起刘娥拿着针的小手,感觉她的手很凉,心中爱惜道:“累吗?”
刘娥抬头微微笑道:“还好,能出到宫外,感觉又回到年少时候。”
赵恒冲两边道:“都退下吧。”
护卫和宫女们都躬身道了声是纷纷退出营寨,赵恒拿起龙旗轻轻展开,一丈见方的金色绸缎龙旗中央有个巨大黑色“赵”字,旗上有条金龙在上下盘旋张牙舞爪,道:“好大一面旗帜——这是面新的龙旗吧?”
刘娥道:“是,是为陛下新绣的。”
赵恒嗯了声看向刘娥道:“我知道你想在澶州城上升起这面龙旗,不过——不过也许我们可以不用去澶州城了。”
刘娥奇道:“为什么?”
赵恒脸上带着笑意,道:“前线传来捷报,舅父射杀契丹国统帅萧挞凛,刚才契丹国还派来使者求和——那就不用继续打仗了。”
刘娥噢了声也不出声,她从赵恒手中接回龙旗又低头继续绣了起来。
赵恒脸上笑容缓缓褪去,轻声道:“你觉得我还是该去?”
刘娥道:“你还是害怕吧?”
赵恒沉默半晌轻声叹了口气,道:“契丹国派来议和的使臣是年初被他们俘虏的王继忠。”
刘娥道:“就是那个大家都以为战死,被大家嘉奖追赠为大同军节度使的定州守将王继忠吗?”
赵恒道:“是,就是他——”
他顿了顿神色变得有些冷,目光也露出几分愤怒,道:“他们派降将来做使节,是想羞辱我,也是在向我示威。”
刘娥道:“你没有杀他吧?”
赵恒道:“没有,我杀了他定会令将士心寒。”
刘娥抬头对赵恒微微笑道:“所以说你是个圣明慈爱的皇帝。”
赵恒也是忍不住一笑又慨然道:“可我还是从王继忠身上看到失败的影子,父皇时令公杨继业率军出战,但接应他的潘美中途折返,以至老令公苦战三天三夜兵败被俘绝食而死。王继忠同样领军抗敌激战两天一夜,接应他的王超不敢出战,王继忠因此重蹈覆辙。此次我将前线全部指挥大权交由舅父一人之手,他下令王超率天雄军团集结澶州,时至今日王超依然按兵不动——我担心这次御驾亲征万一有什么闪失,就如王钦若所说,我将成为千古罪人。”
刘娥手中针线继续一针一线绣着龙旗上的“赵”字,没有丝毫混乱,轻声道:“可大家有没有想过,正因为如此前线三军将士才更期盼大家出现,也只有大家能让他们真正拧成一股绳。”
说着她绣完“赵”字上最后一针,起身看着赵恒道:“我会用这面龙旗替换太宗皇帝出征时用的那面龙旗,等大家登上澶城城楼就把这面龙旗升起来,那时就能立于不败之地。”
*?*?*???*?*?*
夜晚寇准在一座帐篷内摆下宴席,王继忠喝到五分醉已有些语无伦次,他脱下帽子头发有些乱,苦笑着道:“整整两天一夜,我率军浴血奋战,五千对三万——是五千对三万契丹精锐骑兵,冰天雪地粮草无继,王超和桑赞两个孙子躲着不敢出城接应,我的人越打越少——越打越少——”
说到这他流下眼泪。
与王继忠同坐一边的王钦若也叹了口气。
寇准和高琼坐在王继忠和王钦若对面,高琼沉声道:“如此境遇当年老令公杨继业也曾遭遇,可他虽被俘却选择绝食尽节,你为何不学他?”
王继忠摇头道:“我不服,而且——”
他看了高琼一眼又喝了杯酒,颓然道:“我还有家有小不想死,此外——韩德让对我——对我也算有仁有义。”
高琼哼了声道:“韩德让——就是那个在契丹国权倾朝野,与萧后男女苟且的汉人最大败类韩德让?”
王继忠摇头摆手道:“不,韩德让并非像你所说那样。”
寇准不动声色道:“听说在萧后和韩德让联手推动下,契丹国教学科举官制律法都和汉族大宋无异。”
王继忠道:“是,契丹国国风虽然还保有其特性,就像我在上京城中还看到有供搭建临时帐篷的区域,但确实越来越像我们汉人,汉人都按汉制生活,彼此之间的隔阂也越来越少。”
寇准轻叹口气道:“韩德让此举实乃契丹国大幸,却也是我大宋国不幸,可他祖先毕竟是个汉人。”
王继忠一口喝了杯酒,咧嘴笑道:“是,他第一次第二次来劝降我,我都这样骂他,骂他是汉族败类,将他祖宗十八代都骂了个遍,后来骂累了就听他说——他说当年耶律德光攻占中原京城要屠杀全城汉人,幸亏冯道见他晓之以理救下无数生灵,但事后冯道也说是因为耶律德光有一念之仁才避免了这场人间惨剧,所以救汉人的实际上是契丹人,要让世间避免这样的惨剧发生,就是要将汉人的仁义思想更多的传播到契丹人中。”
高琼冷笑也不出声自己喝了杯酒。
王钦若在旁冷笑声,道:“契丹人也懂仁义?”
王继忠点头道:“王大人这话我也说过。”
寇准道:“韩德让怎么说?”
王继忠道:“他说他愿意尽其所能去教,契丹族人大部分人也都在学,萧后和辽帝给了他最大的支持,这番知遇之恩他只有以死相报。”
寇准嗯了声没有出声。
王继忠又道:“韩德让还说——在他眼里天下早已没有契丹族和汉族之分,在契丹国他希望契丹人和汉人和平相处,至于契丹国和宋国,他希望两位君王都是能为全天下百姓谋求和平能令天下百姓丰衣足食的好皇帝,只是在他眼里他相信萧后母子能做到,而并非是大宋朝皇帝——同样寇宰相王大人和高老将军也反过来这样认为,这就叫各为其主。”
王钦若道:“当今圣上待百姓宽厚仁慈严于吏治,执政以来少动干戈,这些年百姓生活确实殷实许多。”
王继忠醉意更浓,他摇摇晃晃站起来举起酒杯,呵呵笑道:“说得对,其实我们这些做武将的杀来杀去,不就是为了让百姓不再遭受战祸涂炭,既然有机会能将这场战火平息,能给百姓带来长久和平,就算被你们骂被你们杀又如何——他就是这样说动我来做议和的说客。”
他说完又一口喝干杯中酒重重坐回座位。
高琼冷哼道:“那他和萧后那些伤风败俗之事又怎么说?”
王继忠晒然道:“契丹族原本就没有我们汉族那些守丧守节礼法,他们都不以为意的事情,又与你何干?”
寇准突然冷声道:“是不是萧挞凛被射死,辽军士气低落,这才让你来求和。”
王继忠看着寇准半晌,醉笑道:“你别小看韩德让和萧后,我和你们说,我从契丹国大营赶来时萧后和辽帝正在给萧挞凛治丧,韩德让已经在厉兵秣马准备在几天后和澶城李太师决一死战——萧挞凛的死的确会令辽军士气低落,但处置得当也能转化为辽军的愤怒。”
高琼神色微微一变看了眼寇准,寇准神情也有些凝重。
王继忠接着自己给自己斟了杯酒,又道:“李继隆和杨嗣直接统领的澶州宋军虽然陆续集结的也接近二十万,但其中有四五万四处临时招募的军队并无多少战斗力,王超这孙子的雄州步军兵团还在观望——”
说到这他苦笑声,接着道:“我说句不好听的话,当年太祖皇帝从侄儿手中夺走天下,你真以为当今皇上会完全信任李太师?将举国之兵全交到他手中?杨延昭将军父子为国牺牲了多少人,但交由他统率的军队始终不过万人,连李太师和杨延昭都得不到信任,试问大宋国凭什么能灭掉契丹国?就算真能灭掉契丹国,难道就不怕再出现黄袍加——”
说到这他头垂落在桌上发出声响,手中酒杯倾倒酒流了满桌都是。
高琼冷冷看着王继忠神情带着鄙视,道:“贪生怕死之辈,说这么多无非是为自己所作所为掩饰。”
他见寇准不出声,又道:“相爷你今晚是怎么啦?平时你说话比我还急,今晚怎么一直不出声。”
王钦若看着身边发出鼻鼾声的王继忠,冷声道:“王继忠从辽营来,又喝醉了,寇宰相定是想多从他口中探听些消息。”
高琼道:“这倒是。”
寇准道:“他刚才说的话很多还是有些道理,当务之急还是两件事,一是要让圣上尽快赶到澶州城坐镇前线,只有这样才能稳定和鼓舞军心,二是要让王超的天雄步兵军团尽快赶来澶州城集结——”
高琼提剑起身道:“我这就让白虎军渡河。”
*?*?*???*?*?*
这晚高琼所率禁军白虎营连夜拔寨渡过浮桥,月色寒风中三万精兵行进整齐,步兵从两侧四座浮桥通过,骑兵走中间两条浮桥,因为是御林禁军,所以无论步兵和骑兵都背负青色白虎旗,虎旗虎头图案用银丝绣出线条,在月光下和四周火光映照下闪耀着一片片的晶莹光芒。
高琼骑马在浮桥边看着步兵骑兵队伍通过,突然看到另一侧有两辆载有大型战鼓的马车正打算上浮桥,他连忙策马跑过去大声道:“停下。”
马车缓缓停下,一军官骑马从后面赶来向高琼抱拳道:“高老将军。”
高琼持剑指向河对岸道:“把战鼓给我摆在对岸边上。”
军官道:“遵命。”
*?*?*???*?*?*
赵恒也被白虎营大军开动声音惊醒,他在帐中坐起来借着帐内远处不算亮的灯光,见身边熟睡的刘娥身子动了动。
赵恒深吸口气稍稍定下心神披衣起身,犹豫了下从帐内一边兵器架上拿起把玉斧走出大帐,帐外寒冷异常,四周有武士环绕营寨两两背对背站立,一人注视着营外,一人注视着营内,他们看到赵恒并没有任何举动。
赵恒来到附近一军卒身边,道:“出什么事了?”
军卒道:“白虎营高老将军在率军渡河。”
赵恒噢了声见身前军卒有些脸熟,道:“你叫什么名字?”
军卒道:“申方定。”
赵恒轻笑道:“我想起来了,我和你父亲说过话。”
申方定道:“是。”
赵恒道:“你这次出征他知道吗?”
申方定道:“出征前一天父亲正好送粮到京城,他和我说就算死也要为圣上打赢这仗,否则就别回去见他。”
赵恒神情有些感动轻轻点点头,他看着远处黑暗中大军连绵不断行进,刚想回帐突然又看到营寨大门处像是站立着个官员,赵恒借着营寨灯火仔细看了眼走向营门处,等差不多来到营门处,道:“是寇爱卿吗?”
站在大营门口的正是寇准,他静静看着白虎营大军开拔,闻声忙转过身躬身向赵恒施礼道:“臣等打扰圣上休息了。”
赵恒走到寇准身边,道:“高老将军为何赶得这么急?”
寇准道:“前线吃惊,怕一刻都耽误不起。”
赵恒故作轻松笑道:“没那么紧张吧,前线舅父还刚发来捷报。”
寇准沉声道:“得臣犹在,忧未歇也。困兽犹斗,况人乎?正因为国舅爷在前线占得先机,所以才更让人担心契丹国会狗急跳墙。”
赵恒噢了声脸上笑容褪去,沉默片刻道:“那晚你说,就当为给天下苍生带来百年和平,在澶州和契丹国决战一场,让他们城下签盟。”
寇准道:“是。”
赵恒道:“可我现在想,这一场决战能不能不打?”
寇准道:“能。”
赵恒哦了声脸上又露出淡淡笑容。
寇准看向赵恒瞪大了眼睛,沉道:“想不打这场仗,就必须做好打赢这场仗的所有准备,更是一丝一毫都不能松懈。”
赵恒脸上笑容又渐渐褪去,道:“我明白你的意思。”
他话音刚落听到身后刘娥轻声道:“寇宰相说得对。”
赵恒和寇准闻声望去见刘娥披着件素白厚衣走来,手中还拿着件雪白色的厚貂皮披风,刘娥将披风帮赵恒披在身上,柔声道:“别冻着,这个节骨眼上,大家身体比什么都重要。”
寇准轻轻点头道:“美人说得是。”
赵恒轻轻笑道:“你们两个这个说宰相说得对,那个说美人说得是,倒像两个抬轿子的,非要把我抬到澶州前线。”
刘娥也笑了,她看向远处黑暗中开拔的大军,道:“我们明早渡河吗?”
寇准道:“高琼将军已率禁军白虎营连夜渡河扎寨,皇上统领的禁军青龙营明早会护卫皇上渡河。”
刘娥道:“那大家还是快歇息吧。”
寇准道:“是的。”
赵恒看了眼寇准笑道:“你打算今晚在这帮我守营?”
寇准道:“臣怕圣上今晚睡不着。”
赵恒笑了笑随手将手中玉斧递交到寇准手中道:“那你拿着这个。”
寇准躬身道:“谢陛下赐斧,臣还有一事请陛下定夺。”
赵恒道:“你说。”
寇准道:“王超将军所率天雄军团不听李太师军令,还未向澶州城集结,臣请陛下下旨让王钦若大人去一趟再传圣上口谕,让他急速出兵。”
赵恒手指寇准手中玉斧,道:“你拿这去向王大人传旨吧。”
*?*?*???*?*?*
第二天早上浮桥所在河面笼罩着一层淡淡雾气,赵恒和刘娥端坐在一辆鎏金马车上在四匹雪白色骏马牵引下缓缓行驶上浮桥,在他们前后各有十二骑背负淡黄色青龙旗的骑兵手持旗幡开道,这些骑兵个个身着金甲外披青袍,青袍上有金色丝线刺绣图案十分华丽,马车一侧曹利用单骑提枪守护在侧。
车内赵恒看似平静但心中还是感到紧张。
刘娥像是看出赵恒心意轻轻拉住了他的手。
开路十二骑骑兵先过了中间浮桥在浮桥对岸两边排开,马车跟着来到浮桥边却突然停下。
高琼顶盔掼甲手提燕云剑在对岸看着雾中马车停下神情露出焦虑。
后面两骑马来到,马上分别是寇准和陈尧叟,寇准一宿没睡眼窝有些发黑,陈尧叟神色也是不安,来到后二人下了马,寇准冲曹利用问道:“出什么事了?”
曹利用看了眼马车没有出声。
驾驭马车的是个中年锦衣人,他回过头也没有出声。
赵恒在马车内道:“是我让他们停下的。”
他停了停又道:“过河吧。”
马车夫看向前方轻扬马鞭,马车再度向前四匹骏马马蹄踏上浮桥,马车车轮跟着颠簸了下行驶上桥面,寇准松了口气牵马跟在后面,河对岸高琼原本刚想策马上浮桥,这时也是轻轻点头又下了浮桥。
马车在浮桥上缓缓行驶,车轮碾压着桥面木板发出声响,等马车来到浮桥中间左侧车轮下面突然发出声怪响,马车立刻停住车身向左侧倾斜摇晃了下,却是浮桥上木板经过大军碾压有些地方开始碎裂。
赵恒在马车中吓了一跳,几乎本能地抓住刘娥手臂。
曹利用策马来到见马车左侧车轮将下面浮桥木板压裂出个坑,好在坑并不算深,他松了口气,寇准和陈尧叟也跑着来到马车旁。
陈尧叟大声道:“皇上,龙体无恙吧?”
赵恒强自镇定在马车内道:“没什么。”
陈尧叟看了眼马车左侧车轮,道:“皇上真龙到此,这是河伯向真龙发出警示。”
赵恒道:“什么警示?”
王钦若道:“警示皇上不可渡河啊。”
不等赵恒出声寇准在旁怒叱道:“休要装神弄鬼胡说八道。”
他向马车内躬身行礼道:“请皇上继续渡河。”
赵恒在车内嗯了声没有出声看向刘娥,刘娥向他轻轻点点头,赵恒嘴巴动了动微微发出颤抖依然没有出声。
这时一阵马蹄声响高琼策马来到马车前,他看了眼马车车轮情形,猛然拔剑出鞘指向驾驭马车的马车夫,一阵寒风掠过夹杂着长剑出鞘声令在场所有人心中感到惧怕,马车夫更是全身一震眼睁睁看着高琼手中长剑的剑锋。
高琼叱喝道:“谁敢耽误圣上渡河,我用太宗所赐燕云剑立斩之。”
他像是在对马车夫叱喝,目光又扫向陈尧叟。
马车夫吓得哆嗦着摇头,陈尧叟更不敢出声。
高琼拨转马头举剑缓步向前,大声道:“圣上渡河啦。”
随着他声音落下黄河对面薄雾中传来一片齐整呼喊声:“万岁万岁万万岁!”
几乎同时马车后面方向也传来齐整的呼喊声:“万岁万岁万万岁!”
数万人喊声震动大地将初融的河水流淌声完全掩盖,同时浮桥对面两边响起震耳欲聋的擂鼓声。
寇准在马车旁再度躬身道:“请圣上渡河。”
赵恒轻轻苦笑了声点头低声道:“渡河。”
他说话声音很小车外没有人能听到,刘娥轻轻松开赵恒的手起身走出马车探身在外,大声道:“圣上说起驾。”
说完她跳下马车来到马车左侧车轮陷落处伸手推向马车车身,寇准也上前出力相助,曹利用看到跳下马在后面一起帮忙推动马车,马车夫定下心神小心翼翼驱动马车,陷入坑中的车轮慢慢驶上桥板继续向对岸行驶。
鼓声不停在对岸敲打着,马车终于行驶过浮桥停下来,刘娥走到马车边见高琼和寇准看着自己都面露嘉许之色,她也冲二人轻轻点头跳上马车,又看到河岸两侧两辆载着大型盘龙战鼓的马车上,两个身着青衣头戴官帽腰细红带的俊俏青年男子正在发力敲打着战鼓,每一声都如同雷鸣般。
刘娥展颜笑道:“好大的战鼓。”
高琼道:“是,这战鼓要在澶州城上敲响,准保吓死辽军。”
刘娥点头进了马车马车又向前行驶,在薄雾中从两旁骑步步兵列阵中穿行而过,随后两侧骑兵像两条游龙般在其身边疾行向前。
赵恒闭上眼睛耳边听着马蹄声竟像是睡着般。
刘娥向赵恒微微一笑坐下拉住他的手,耳边依然还能听到雄壮的战鼓声。
一阵马蹄声响高琼骑一匹黄骢马来到,他穿着武将轻装皮甲手持燕云剑,看着满腿泥浆的寇准呵呵笑道:“宰相大人,你这是唱哪出?”
寇准道:“得尽快让粮草队过去,我在这看着没人敢偷懒。”
高琼摇头笑道:“你看着就行,不用你亲自来指挥,你现在这样子谁还认得出你是宰相大人。”
寇准从淤泥地中走上岸道:“看不出就看不出,前线战况吃紧,皇上一天不到澶州城前线,我这心就一天放不下。”
高琼笑道:“就算到前线,我保证你还有放心不下的事。”
说完他晃了晃手中燕云剑,故作神秘地道:“前线传来好消息了。”
寇准哦了声从岸边随从手中接过湿毛巾抹了抹脸,道:“什么好消息?”
高琼道:“国舅爷一到澶州城就在夜晚设伏射杀了契丹国南院大王前军主帅萧挞凛。”
寇准愣了愣连抹脸的手也停住,过了会又用力抹了两下脸欣喜道:“这消息是不是真的?”
高琼道:“国舅爷亲笔写的战报不会有假。”
寇准有些兴奋地用力挥了挥手,大声道:“太好了。”
他又从随从手中接过一桶水冲去脚上淤泥,道:“国舅爷还说什么?”
高琼道:“他说萧后辽帝和韩德让统领二十万契丹国主力大军在澶州城前集结布阵,如今两军决战在所难免,务必请圣上尽快赶到澶城坐镇指挥,三军用命定能将辽军全歼在澶城之下。”
寇准点头道:“我明白国舅爷的意思,我们还得抓紧。”
高琼看了眼浮桥上通过车辆道:“等白天粮草辎重过了河,我今晚统领白虎军连夜抢渡,明早就能请动圣上大驾了。”
寇准道:“那就这么说定了。”
*?*?*???*?*?*
寇准穿好官靴骑着马和高琼一同带着几个随从来到后面驻扎的禁军军营,青龙白虎两营是京师禁军中最精锐的部队,不但军容齐整而且个个身材高大健壮,寇准是当朝宰相,高琼是护驾禁军白虎营最高统领,路上青龙白虎营将士见到他们纷纷躬身行礼。
二人径直来到中军营帐前下马,看到营帐外一侧整齐地站立着四个身着契丹国军服的武士,寇准和高琼互相看了眼心中生疑进入营寨来到中军大帐,中军大帐前曹利用身着黄铜链甲外罩青色战袍守在帐外,他躬身向寇准高琼施礼大声道:“寇宰相和高将军见驾。”
高琼抢先进入大帐见帐内赵恒身着黄色龙袍端坐中间,身后左右站立着八名身材魁梧的锦衣武士,在他右侧座位坐着王钦若,王钦若之下是一中年人,他身着白色普通汉人服装,浓眉大眼两鬓留有胡须也是仪表堂堂。
见高琼来到中年人连忙站起身,他面有愧色抱拳道:“高将军。”
高琼向赵恒躬身行礼,又看向中年人,诧然道:“王继忠将军——年初你在定州兵败城破,听说你已为国捐躯,原来还活着?”
王继忠面色尴尬,见寇准也走进来,又抱拳道:“寇宰相。”
寇准微微点头也是先向赵恒躬身行礼。
赵恒微笑道:“两位爱卿坐下说话。”
他又冲王继忠道:“王大人也坐。”
寇准道了声谢拉着高琼在赵恒右手座位坐下,高琼还有些恼意,重重将手中燕云剑碰在椅背上发出声响,看到高琼手持燕云剑王继忠脸色更有些发白,不敢直视高琼投来的目光。
赵恒道:“二位爱卿是否得知前线传来捷报?”
高琼在座位双手抓剑抱拳道:“太师不负圣上所托,在澶州城射杀辽贼贼首萧挞凛,我前方将士军心振奋,都想一鼓作气杀退贼寇以报圣恩。”
赵恒轻轻点头脸上露出喜悦之色。
王继忠脸上一阵红一阵白,道:“太师智勇双全确实无人能敌。”
高琼冷哼道:“萧挞凛一死,他们就派你来做说客?”
王继忠道:“是。”
寇准面色平淡道:“契丹国想求和?”
王继忠道:“是。”
寇准道:“条件是什么?”
王继忠额头汗珠渗出迟疑了下,道:“萧后、耶律皇帝和韩德让说——说要圣上归还被世宗皇帝夺走的瓦桥关南三州之地,他们就撤军。”
高琼勃然大怒站起身道:“胡说八道,王继忠,你难道忘了——你爹王老将军就是为了守卫瓦桥关而战死的。”
他转身向赵恒躬身道:“请圣上下旨杀了这大逆不道的叛贼向辽贼示威。”
王继忠面有惭愧之色身子一震看向赵恒。
赵恒依然不动声色看向王钦若道:“定国怎么看?”
王钦若冷冷看了眼高琼不冷不热道:“两国交战不斩来使,王将军不过是带来萧后他们说的话,如果杀了他一来怕就此断了和他们联系,二来徒然玷污了圣上圣名,于事毫无益处。”
赵恒微微点头轻叹道:“继忠,定州之败朕也曾了解过,王超畏缩不前令你孤军深陷重围,苦战之下敌众我寡天气地形都不利才导致全军覆没,我已下令对你满门嘉奖,你的四个儿子如今也都在朝任文武之职。”
王继忠从座位滑落跪倒身子匍匐在地泪流满面,泣声道:“罪臣恨不能一死以报君恩。”
赵恒轻叹道:“平身吧,一死说难也难,说易也易——不过如今这个结终究还是要和各位爱卿一同去解。”
他看了眼高琼,高琼不再出声在座位气鼓鼓地坐下。
王继忠重新起身坐下擦去眼泪。
寇准忽然道:“臣同意议和。”
王钦若啊了声似乎不敢相信自己听到的,高琼也神色一变。
见赵恒有些奇怪地看向自己,寇准朗声道:“请萧后将石敬瑭盗给契丹国的燕云十六州归还我大宋国,臣请陛下和契丹国休兵议和。”
高琼又是一愣,随即拍手笑道:“对,就是这样。”
王钦若轻轻冷笑道:“这分明就是不想议和。”
高琼冷然道:“难道契丹国又是真想议和吗?如果真想议和,为何还在澶州城外集结二十万大军?”
王钦若也不理高琼,起身向赵恒道:“万事以和为贵,这道门还是开了。”
寇准也跟着起身毅然道:“门虽开了,臣以为还是战归战,和归和。”
赵恒嗯了声默然片刻,道:“继忠,你就把寇宰相所说向萧后相告吧。”
王继忠跟着起身道:“臣领命。”
赵恒又对寇准、高琼和王钦若道:“你们三位今晚替我设宴招待王将军。”
寇准、高琼、王钦若一起躬身道:“臣遵旨。”
*?*?*???*?*?*
离开中军大帐赵恒在四个武士护卫下来到后营一座悬挂着黄色龙旗的营帐前,见营内帐外刘娥正带着几个宫女在绣一面金黄色龙旗,赵恒让身后护卫止步轻手轻脚走到刘娥身后,不想被其他几个宫女看到,她们纷纷跪倒在地口称万岁。
刘娥也不抬头依然一针一线绣着龙旗,道:“听说前线传来捷报了。”
赵恒道:“是。”
他伸手拉起刘娥拿着针的小手,感觉她的手很凉,心中爱惜道:“累吗?”
刘娥抬头微微笑道:“还好,能出到宫外,感觉又回到年少时候。”
赵恒冲两边道:“都退下吧。”
护卫和宫女们都躬身道了声是纷纷退出营寨,赵恒拿起龙旗轻轻展开,一丈见方的金色绸缎龙旗中央有个巨大黑色“赵”字,旗上有条金龙在上下盘旋张牙舞爪,道:“好大一面旗帜——这是面新的龙旗吧?”
刘娥道:“是,是为陛下新绣的。”
赵恒嗯了声看向刘娥道:“我知道你想在澶州城上升起这面龙旗,不过——不过也许我们可以不用去澶州城了。”
刘娥奇道:“为什么?”
赵恒脸上带着笑意,道:“前线传来捷报,舅父射杀契丹国统帅萧挞凛,刚才契丹国还派来使者求和——那就不用继续打仗了。”
刘娥噢了声也不出声,她从赵恒手中接回龙旗又低头继续绣了起来。
赵恒脸上笑容缓缓褪去,轻声道:“你觉得我还是该去?”
刘娥道:“你还是害怕吧?”
赵恒沉默半晌轻声叹了口气,道:“契丹国派来议和的使臣是年初被他们俘虏的王继忠。”
刘娥道:“就是那个大家都以为战死,被大家嘉奖追赠为大同军节度使的定州守将王继忠吗?”
赵恒道:“是,就是他——”
他顿了顿神色变得有些冷,目光也露出几分愤怒,道:“他们派降将来做使节,是想羞辱我,也是在向我示威。”
刘娥道:“你没有杀他吧?”
赵恒道:“没有,我杀了他定会令将士心寒。”
刘娥抬头对赵恒微微笑道:“所以说你是个圣明慈爱的皇帝。”
赵恒也是忍不住一笑又慨然道:“可我还是从王继忠身上看到失败的影子,父皇时令公杨继业率军出战,但接应他的潘美中途折返,以至老令公苦战三天三夜兵败被俘绝食而死。王继忠同样领军抗敌激战两天一夜,接应他的王超不敢出战,王继忠因此重蹈覆辙。此次我将前线全部指挥大权交由舅父一人之手,他下令王超率天雄军团集结澶州,时至今日王超依然按兵不动——我担心这次御驾亲征万一有什么闪失,就如王钦若所说,我将成为千古罪人。”
刘娥手中针线继续一针一线绣着龙旗上的“赵”字,没有丝毫混乱,轻声道:“可大家有没有想过,正因为如此前线三军将士才更期盼大家出现,也只有大家能让他们真正拧成一股绳。”
说着她绣完“赵”字上最后一针,起身看着赵恒道:“我会用这面龙旗替换太宗皇帝出征时用的那面龙旗,等大家登上澶城城楼就把这面龙旗升起来,那时就能立于不败之地。”
*?*?*???*?*?*
夜晚寇准在一座帐篷内摆下宴席,王继忠喝到五分醉已有些语无伦次,他脱下帽子头发有些乱,苦笑着道:“整整两天一夜,我率军浴血奋战,五千对三万——是五千对三万契丹精锐骑兵,冰天雪地粮草无继,王超和桑赞两个孙子躲着不敢出城接应,我的人越打越少——越打越少——”
说到这他流下眼泪。
与王继忠同坐一边的王钦若也叹了口气。
寇准和高琼坐在王继忠和王钦若对面,高琼沉声道:“如此境遇当年老令公杨继业也曾遭遇,可他虽被俘却选择绝食尽节,你为何不学他?”
王继忠摇头道:“我不服,而且——”
他看了高琼一眼又喝了杯酒,颓然道:“我还有家有小不想死,此外——韩德让对我——对我也算有仁有义。”
高琼哼了声道:“韩德让——就是那个在契丹国权倾朝野,与萧后男女苟且的汉人最大败类韩德让?”
王继忠摇头摆手道:“不,韩德让并非像你所说那样。”
寇准不动声色道:“听说在萧后和韩德让联手推动下,契丹国教学科举官制律法都和汉族大宋无异。”
王继忠道:“是,契丹国国风虽然还保有其特性,就像我在上京城中还看到有供搭建临时帐篷的区域,但确实越来越像我们汉人,汉人都按汉制生活,彼此之间的隔阂也越来越少。”
寇准轻叹口气道:“韩德让此举实乃契丹国大幸,却也是我大宋国不幸,可他祖先毕竟是个汉人。”
王继忠一口喝了杯酒,咧嘴笑道:“是,他第一次第二次来劝降我,我都这样骂他,骂他是汉族败类,将他祖宗十八代都骂了个遍,后来骂累了就听他说——他说当年耶律德光攻占中原京城要屠杀全城汉人,幸亏冯道见他晓之以理救下无数生灵,但事后冯道也说是因为耶律德光有一念之仁才避免了这场人间惨剧,所以救汉人的实际上是契丹人,要让世间避免这样的惨剧发生,就是要将汉人的仁义思想更多的传播到契丹人中。”
高琼冷笑也不出声自己喝了杯酒。
王钦若在旁冷笑声,道:“契丹人也懂仁义?”
王继忠点头道:“王大人这话我也说过。”
寇准道:“韩德让怎么说?”
王继忠道:“他说他愿意尽其所能去教,契丹族人大部分人也都在学,萧后和辽帝给了他最大的支持,这番知遇之恩他只有以死相报。”
寇准嗯了声没有出声。
王继忠又道:“韩德让还说——在他眼里天下早已没有契丹族和汉族之分,在契丹国他希望契丹人和汉人和平相处,至于契丹国和宋国,他希望两位君王都是能为全天下百姓谋求和平能令天下百姓丰衣足食的好皇帝,只是在他眼里他相信萧后母子能做到,而并非是大宋朝皇帝——同样寇宰相王大人和高老将军也反过来这样认为,这就叫各为其主。”
王钦若道:“当今圣上待百姓宽厚仁慈严于吏治,执政以来少动干戈,这些年百姓生活确实殷实许多。”
王继忠醉意更浓,他摇摇晃晃站起来举起酒杯,呵呵笑道:“说得对,其实我们这些做武将的杀来杀去,不就是为了让百姓不再遭受战祸涂炭,既然有机会能将这场战火平息,能给百姓带来长久和平,就算被你们骂被你们杀又如何——他就是这样说动我来做议和的说客。”
他说完又一口喝干杯中酒重重坐回座位。
高琼冷哼道:“那他和萧后那些伤风败俗之事又怎么说?”
王继忠晒然道:“契丹族原本就没有我们汉族那些守丧守节礼法,他们都不以为意的事情,又与你何干?”
寇准突然冷声道:“是不是萧挞凛被射死,辽军士气低落,这才让你来求和。”
王继忠看着寇准半晌,醉笑道:“你别小看韩德让和萧后,我和你们说,我从契丹国大营赶来时萧后和辽帝正在给萧挞凛治丧,韩德让已经在厉兵秣马准备在几天后和澶城李太师决一死战——萧挞凛的死的确会令辽军士气低落,但处置得当也能转化为辽军的愤怒。”
高琼神色微微一变看了眼寇准,寇准神情也有些凝重。
王继忠接着自己给自己斟了杯酒,又道:“李继隆和杨嗣直接统领的澶州宋军虽然陆续集结的也接近二十万,但其中有四五万四处临时招募的军队并无多少战斗力,王超这孙子的雄州步军兵团还在观望——”
说到这他苦笑声,接着道:“我说句不好听的话,当年太祖皇帝从侄儿手中夺走天下,你真以为当今皇上会完全信任李太师?将举国之兵全交到他手中?杨延昭将军父子为国牺牲了多少人,但交由他统率的军队始终不过万人,连李太师和杨延昭都得不到信任,试问大宋国凭什么能灭掉契丹国?就算真能灭掉契丹国,难道就不怕再出现黄袍加——”
说到这他头垂落在桌上发出声响,手中酒杯倾倒酒流了满桌都是。
高琼冷冷看着王继忠神情带着鄙视,道:“贪生怕死之辈,说这么多无非是为自己所作所为掩饰。”
他见寇准不出声,又道:“相爷你今晚是怎么啦?平时你说话比我还急,今晚怎么一直不出声。”
王钦若看着身边发出鼻鼾声的王继忠,冷声道:“王继忠从辽营来,又喝醉了,寇宰相定是想多从他口中探听些消息。”
高琼道:“这倒是。”
寇准道:“他刚才说的话很多还是有些道理,当务之急还是两件事,一是要让圣上尽快赶到澶州城坐镇前线,只有这样才能稳定和鼓舞军心,二是要让王超的天雄步兵军团尽快赶来澶州城集结——”
高琼提剑起身道:“我这就让白虎军渡河。”
*?*?*???*?*?*
这晚高琼所率禁军白虎营连夜拔寨渡过浮桥,月色寒风中三万精兵行进整齐,步兵从两侧四座浮桥通过,骑兵走中间两条浮桥,因为是御林禁军,所以无论步兵和骑兵都背负青色白虎旗,虎旗虎头图案用银丝绣出线条,在月光下和四周火光映照下闪耀着一片片的晶莹光芒。
高琼骑马在浮桥边看着步兵骑兵队伍通过,突然看到另一侧有两辆载有大型战鼓的马车正打算上浮桥,他连忙策马跑过去大声道:“停下。”
马车缓缓停下,一军官骑马从后面赶来向高琼抱拳道:“高老将军。”
高琼持剑指向河对岸道:“把战鼓给我摆在对岸边上。”
军官道:“遵命。”
*?*?*???*?*?*
赵恒也被白虎营大军开动声音惊醒,他在帐中坐起来借着帐内远处不算亮的灯光,见身边熟睡的刘娥身子动了动。
赵恒深吸口气稍稍定下心神披衣起身,犹豫了下从帐内一边兵器架上拿起把玉斧走出大帐,帐外寒冷异常,四周有武士环绕营寨两两背对背站立,一人注视着营外,一人注视着营内,他们看到赵恒并没有任何举动。
赵恒来到附近一军卒身边,道:“出什么事了?”
军卒道:“白虎营高老将军在率军渡河。”
赵恒噢了声见身前军卒有些脸熟,道:“你叫什么名字?”
军卒道:“申方定。”
赵恒轻笑道:“我想起来了,我和你父亲说过话。”
申方定道:“是。”
赵恒道:“你这次出征他知道吗?”
申方定道:“出征前一天父亲正好送粮到京城,他和我说就算死也要为圣上打赢这仗,否则就别回去见他。”
赵恒神情有些感动轻轻点点头,他看着远处黑暗中大军连绵不断行进,刚想回帐突然又看到营寨大门处像是站立着个官员,赵恒借着营寨灯火仔细看了眼走向营门处,等差不多来到营门处,道:“是寇爱卿吗?”
站在大营门口的正是寇准,他静静看着白虎营大军开拔,闻声忙转过身躬身向赵恒施礼道:“臣等打扰圣上休息了。”
赵恒走到寇准身边,道:“高老将军为何赶得这么急?”
寇准道:“前线吃惊,怕一刻都耽误不起。”
赵恒故作轻松笑道:“没那么紧张吧,前线舅父还刚发来捷报。”
寇准沉声道:“得臣犹在,忧未歇也。困兽犹斗,况人乎?正因为国舅爷在前线占得先机,所以才更让人担心契丹国会狗急跳墙。”
赵恒噢了声脸上笑容褪去,沉默片刻道:“那晚你说,就当为给天下苍生带来百年和平,在澶州和契丹国决战一场,让他们城下签盟。”
寇准道:“是。”
赵恒道:“可我现在想,这一场决战能不能不打?”
寇准道:“能。”
赵恒哦了声脸上又露出淡淡笑容。
寇准看向赵恒瞪大了眼睛,沉道:“想不打这场仗,就必须做好打赢这场仗的所有准备,更是一丝一毫都不能松懈。”
赵恒脸上笑容又渐渐褪去,道:“我明白你的意思。”
他话音刚落听到身后刘娥轻声道:“寇宰相说得对。”
赵恒和寇准闻声望去见刘娥披着件素白厚衣走来,手中还拿着件雪白色的厚貂皮披风,刘娥将披风帮赵恒披在身上,柔声道:“别冻着,这个节骨眼上,大家身体比什么都重要。”
寇准轻轻点头道:“美人说得是。”
赵恒轻轻笑道:“你们两个这个说宰相说得对,那个说美人说得是,倒像两个抬轿子的,非要把我抬到澶州前线。”
刘娥也笑了,她看向远处黑暗中开拔的大军,道:“我们明早渡河吗?”
寇准道:“高琼将军已率禁军白虎营连夜渡河扎寨,皇上统领的禁军青龙营明早会护卫皇上渡河。”
刘娥道:“那大家还是快歇息吧。”
寇准道:“是的。”
赵恒看了眼寇准笑道:“你打算今晚在这帮我守营?”
寇准道:“臣怕圣上今晚睡不着。”
赵恒笑了笑随手将手中玉斧递交到寇准手中道:“那你拿着这个。”
寇准躬身道:“谢陛下赐斧,臣还有一事请陛下定夺。”
赵恒道:“你说。”
寇准道:“王超将军所率天雄军团不听李太师军令,还未向澶州城集结,臣请陛下下旨让王钦若大人去一趟再传圣上口谕,让他急速出兵。”
赵恒手指寇准手中玉斧,道:“你拿这去向王大人传旨吧。”
*?*?*???*?*?*
第二天早上浮桥所在河面笼罩着一层淡淡雾气,赵恒和刘娥端坐在一辆鎏金马车上在四匹雪白色骏马牵引下缓缓行驶上浮桥,在他们前后各有十二骑背负淡黄色青龙旗的骑兵手持旗幡开道,这些骑兵个个身着金甲外披青袍,青袍上有金色丝线刺绣图案十分华丽,马车一侧曹利用单骑提枪守护在侧。
车内赵恒看似平静但心中还是感到紧张。
刘娥像是看出赵恒心意轻轻拉住了他的手。
开路十二骑骑兵先过了中间浮桥在浮桥对岸两边排开,马车跟着来到浮桥边却突然停下。
高琼顶盔掼甲手提燕云剑在对岸看着雾中马车停下神情露出焦虑。
后面两骑马来到,马上分别是寇准和陈尧叟,寇准一宿没睡眼窝有些发黑,陈尧叟神色也是不安,来到后二人下了马,寇准冲曹利用问道:“出什么事了?”
曹利用看了眼马车没有出声。
驾驭马车的是个中年锦衣人,他回过头也没有出声。
赵恒在马车内道:“是我让他们停下的。”
他停了停又道:“过河吧。”
马车夫看向前方轻扬马鞭,马车再度向前四匹骏马马蹄踏上浮桥,马车车轮跟着颠簸了下行驶上桥面,寇准松了口气牵马跟在后面,河对岸高琼原本刚想策马上浮桥,这时也是轻轻点头又下了浮桥。
马车在浮桥上缓缓行驶,车轮碾压着桥面木板发出声响,等马车来到浮桥中间左侧车轮下面突然发出声怪响,马车立刻停住车身向左侧倾斜摇晃了下,却是浮桥上木板经过大军碾压有些地方开始碎裂。
赵恒在马车中吓了一跳,几乎本能地抓住刘娥手臂。
曹利用策马来到见马车左侧车轮将下面浮桥木板压裂出个坑,好在坑并不算深,他松了口气,寇准和陈尧叟也跑着来到马车旁。
陈尧叟大声道:“皇上,龙体无恙吧?”
赵恒强自镇定在马车内道:“没什么。”
陈尧叟看了眼马车左侧车轮,道:“皇上真龙到此,这是河伯向真龙发出警示。”
赵恒道:“什么警示?”
王钦若道:“警示皇上不可渡河啊。”
不等赵恒出声寇准在旁怒叱道:“休要装神弄鬼胡说八道。”
他向马车内躬身行礼道:“请皇上继续渡河。”
赵恒在车内嗯了声没有出声看向刘娥,刘娥向他轻轻点点头,赵恒嘴巴动了动微微发出颤抖依然没有出声。
这时一阵马蹄声响高琼策马来到马车前,他看了眼马车车轮情形,猛然拔剑出鞘指向驾驭马车的马车夫,一阵寒风掠过夹杂着长剑出鞘声令在场所有人心中感到惧怕,马车夫更是全身一震眼睁睁看着高琼手中长剑的剑锋。
高琼叱喝道:“谁敢耽误圣上渡河,我用太宗所赐燕云剑立斩之。”
他像是在对马车夫叱喝,目光又扫向陈尧叟。
马车夫吓得哆嗦着摇头,陈尧叟更不敢出声。
高琼拨转马头举剑缓步向前,大声道:“圣上渡河啦。”
随着他声音落下黄河对面薄雾中传来一片齐整呼喊声:“万岁万岁万万岁!”
几乎同时马车后面方向也传来齐整的呼喊声:“万岁万岁万万岁!”
数万人喊声震动大地将初融的河水流淌声完全掩盖,同时浮桥对面两边响起震耳欲聋的擂鼓声。
寇准在马车旁再度躬身道:“请圣上渡河。”
赵恒轻轻苦笑了声点头低声道:“渡河。”
他说话声音很小车外没有人能听到,刘娥轻轻松开赵恒的手起身走出马车探身在外,大声道:“圣上说起驾。”
说完她跳下马车来到马车左侧车轮陷落处伸手推向马车车身,寇准也上前出力相助,曹利用看到跳下马在后面一起帮忙推动马车,马车夫定下心神小心翼翼驱动马车,陷入坑中的车轮慢慢驶上桥板继续向对岸行驶。
鼓声不停在对岸敲打着,马车终于行驶过浮桥停下来,刘娥走到马车边见高琼和寇准看着自己都面露嘉许之色,她也冲二人轻轻点头跳上马车,又看到河岸两侧两辆载着大型盘龙战鼓的马车上,两个身着青衣头戴官帽腰细红带的俊俏青年男子正在发力敲打着战鼓,每一声都如同雷鸣般。
刘娥展颜笑道:“好大的战鼓。”
高琼道:“是,这战鼓要在澶州城上敲响,准保吓死辽军。”
刘娥点头进了马车马车又向前行驶,在薄雾中从两旁骑步步兵列阵中穿行而过,随后两侧骑兵像两条游龙般在其身边疾行向前。
赵恒闭上眼睛耳边听着马蹄声竟像是睡着般。
刘娥向赵恒微微一笑坐下拉住他的手,耳边依然还能听到雄壮的战鼓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