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女尊之她裙下郎君皆为绝色 > 第90章 赢来几分好名声

女尊之她裙下郎君皆为绝色 第90章 赢来几分好名声

    白沫陪着萧慕之刚用完午膳,白沫正欲起身去看书,潘青莲就登门了。

    白沫让立夏把人迎进花厅候着。

    自己则仔细的扶着萧慕之去房里歇着。

    \\\"沫沫,你有事便去吧,我无碍的,你莫要每日小心翼翼的\\\"。

    \\\"你自己也要多多注意,舅父可是说了,前面几个月是坐胎最关键的时候\\\"。

    \\\"知晓了,你快去吧\\\"。

    \\\"嗯\\\"。

    ...

    潘青莲倒是神采奕奕,见白沫到来,客套的打着招呼。

    白沫也没甚心思跟她套近乎。

    \\\"无事不登三宝殿,你屡次找我,究竟是何事,不妨直说\\\"。

    潘青莲搓搓手,小心的试探道:\\\"隽家可是白妹妹外祖母家\\\"。

    \\\"你都知晓了,何须多问\\\"。

    \\\"哎呦!白沫,白妹妹,不,白姐姐,你可一定得帮帮我\\\"。

    白沫有些无奈,\\\"究竟何事\\\"。

    潘青莲愁眉苦脸的,倒把事情说了个详细。

    潘青莲虽为户部侍郎的长女,可惜是个庶出,但是她父亲也算府里的老人,在大夫郎面前还算站得住脚。

    所以她一向混不吝,也没人如何苛责她,年龄慢慢上来了,她父亲也为他争取到了一些展现自己的机会,可惜她胸无点墨,即使上最好的学院,学习也是平平无奇。

    更别提她父亲为他争取到的家中生意了,此次交给他的是一家粮铺,虽位置较为偏僻,可是能争取到粮铺,想必其父也是花了不少力气的。

    普通的粮铺,只需正常经营,便没有亏本一说,可他分到手的粮铺,主营粗粮,为这家粮铺供应的庄子,土地也只适合种植粗粮,无法种植水稻小麦等细粮。

    京都人,购买粗粮的其实很少,农户家自己都有种植,官宦人家也不喜食用,她接手三月后才发现这是个大坑,想爬出来,已经晚了。

    身边的人给她出了个主意,若能与隽家搭上线,不仅能供货给隽家,还可与其换粮,是最优解决方案,说不定还能让这粮铺做大做好。

    她一思索,就把主意打到了白沫身上。

     ̄  ̄)σ

    白沫有些哭笑不得,\\\"这么小的事,你要我帮你牵线隽家家主?你啊,脸也是真大\\\"。

    潘青莲苦哈哈的,\\\"白妹妹,我第一次接手家中生意,虽我们世家不凭这些商贾之事论本事,可你也只我几分几两,我想让我母亲莫要看轻了我,也不想我父亲为我受气,要不你帮我看看\\\"?

    \\\"还把难题甩我这来了\\\"?

    \\\"我也不是这个意思...\\\"。

    白沫想了想,问道:\\\"你手上有多少积压,是几年份的,有几个庄子?一年能产出多少粮食\\\"?

    潘青莲一见有戏,立马拿出怀中的账本。

    记得倒也很是详细。

    \\\"量倒是不小\\\"。

    \\\"嗯,种粗粮的庄子全交我这来了,量大的很,可卖不出去,就都是亏\\\"。

    白沫拿起茶盏抿了口,\\\"给你搭个线也不是不行,我大姑母是皇商,她手上的粗粮,想必是主供边疆,我有一法,不仅你能清了积压的年份存量,亦可出了新粮\\\"。

    \\\"白姐姐请指教\\\"。

    白沫当然不会让大姑母吃亏了去,思索片刻,\\\"所有年份的存量,你底价出售给隽家,若你舍得亏少许,我能设法为你赢来几分好名声。

    至于新粮,价格得你们去协商,这旧粮可放不了多久了,你放着无出处,可全都浪费了,但是通过隽家,运往边疆,却是能帮助到很多军属百姓的,当然新粮若能供给边疆战士的,那便是大善\\\"。

    潘青莲好像听懂了,又好像没听懂,在那转来转去。

    \\\"好,我觉得可行,只是白姐姐说的好名声是何意\\\"?

    白沫轻笑一声,\\\"呵,潘家长女,虽有些顽劣,可心系民生,方接手家中生意,便设法将粮运往边疆,不求回报,只愿边疆将士们后方的家属,有粮可食,力量虽小,却格局甚大,户部侍郎真真是教女有方\\\"。

    潘青莲眼睛一亮,\\\"妙哉,真正是妙计,我母亲若知晓我有如此能耐,必定高看我几分\\\"。

    \\\"一会我派人去隽府说一声,我姑母会派人与你谈,至于那些新粮,用不用在将士身上,我也只是猜测,这个不必多言\\\"。

    \\\"是是是,都听你的\\\"。

    潘青莲觉得自己今天是来对了,突然有一种,被人拉入正途之感,想想那些名声若传出去...

    潘青莲突然觉得,自己想做个好人!!!

    潘青莲身上鞠了一躬,\\\"白妹妹大才,还望以后多指教,我定虚心学习\\\"。

    白沫被逗笑了,\\\"不必如此,你倒本性也没那么差,一把年纪了,学点好吧\\\"。

    \\\"嗯,我以后定向你学习\\\"。

    \\\"可别,哈哈,我也不是甚好人。

    还有你的庄子,此事一成,你便可以放心种植了,想把这好事,长长久久做下去,切莫压榨手下农户,每年让利一些,回馈与国民,你收益会更大\\\"。

    潘青莲不是很聪明,好在很会看脸色,也听得懂人话。

    又是一番感谢,便告辞了。

    等人走后,白沫才晓得,她倒是带了重礼来的。

    还也来不及了,只得命人收下,记好。

    ...

    三月十五。

    再过两日便是春闱放榜之日,可至今甲榜前三的卷子都未曾争议下来。

    此次科考,有一卷争议极大。

    这卷便是白沫的卷子。

    两位副考官意见相左,一人觉得此卷不行,理应做废卷处理,最多给个末榜的成绩。

    一人觉得此卷上的提议,虽太过超俗,但有很多提议都是极为实用的,乃是大才,应进前三。

    此次主考官,顾云筝,对此卷却很是满意,她坐在主位,却一直未表达自己的意见,听着其他几位考官,争的面红耳赤。

    \\\"我觉得张相君的帝王论,最为上层,尤其是提出知用忠臣良将这条\\\"。

    \\\"世上能有千千万个张相君,却难求一个白沫,你个老苟知道甚\\\"。

    \\\"你...\\\"。

    \\\"你什么你,老腐朽\\\"。

    ...

    几人来来回回也就这些了,争论了近两个时辰,顾云筝便发话了,\\\"好了,莫争了,还有两日便是放榜之日了,我有意白沫为此次解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