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大明崛起 > 第50章 解惑梅殷

大明崛起 第50章 解惑梅殷

    童俊透露给朱棣的消息,对战局的走向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朱棣原以为,朱允炆和徐辉祖在一起,有朱允炆看着徐辉祖,这二十万大军始终是个隐患。既然朱允炆和徐辉祖不在一起,那么,策反徐辉祖的可能性就增加了。

    现在也没有必要急行军攻打京城,甚至可以把时间拖一拖,先看看徐辉祖那边是什么情况,以前徐辉祖对朱棣起兵的态度,让朱棣对策反徐辉祖还是有些把握的,朱棣只是不知道,现在的徐辉祖,和十天前的徐辉祖已经完全不同了。

    十天前,徐辉祖对待朱棣起兵,不反对也不赞成的态度,其实就是暗中偏向自己的亲姐夫。可现在,徐辉祖被朱允炆彻底拉了回来,不仅被朱允炆信任,而且委以重任。

    历史的走向,就这么悄然发生了转向。

    几天前,徐辉祖和朱允炆在长江南岸告别,徐辉祖和黄观,王敬止三人北上淮安调兵。

    第二天上午,三人风尘仆仆到达淮安城,第一时间便见到了驸马都尉梅殷。

    对于魏国公徐辉祖的到来,让梅殷震惊不已,在得知徐辉祖来的目的后,梅殷陷入了沉思。

    驸马都尉梅殷,是汝南侯梅思祖之侄,朱元璋次女宁国公主的驸马,梅殷因天性恭谨,能骑马射箭,有谋略,在朱元璋十六个驸马都尉中,梅殷深得朱元璋的偏爱,梅殷也是受朱元璋临终之际,辅保朱允炆的托孤大臣。

    可以说,梅殷是朱允炆最信任的人,所以才会派他驻守京师的门户,淮安城。

    朱棣在南下时,曾试图劝降梅殷,但被梅殷严词拒绝。淮安城拥兵四十万,朱棣根本拿淮安城没一点办法,只能取道扬州,避开淮安。

    徐辉祖来淮安借兵二十万,事关重大,由不得梅殷不多加思虑。

    徐辉祖是什么人?是朱棣的亲小舅子,这就是为什么朱棣在南下后,徐辉祖不受重用的原因。

    皇帝的计划的确好,可是,万一徐辉祖用这二十万大军支援朱棣去攻打京城,那他梅殷便成了千古罪人。

    梅殷想不通为什么皇帝现在如此信任徐辉祖,皇帝信任他,不代表梅殷也同样信任他。

    可如果不借兵给徐辉祖,扰乱了皇帝的大计,后果也是梅殷无法承担的。

    “魏国公,黄大人,王大人,三位长途跋涉,辛苦了,调兵一事,事关重大,让我再考虑一下,明日再做答复如何?”

    梅殷无奈,只好先推辞,不是不支持皇帝的计划,而是他不信任徐辉祖,他得找人好好商量一下。

    “驸马,此事万分紧急,切不可拖延,黄大人和王大人他们还要前往济南,路途遥远,咱们在这里多耽误一天时间,皇上那么便多一分的危险”,徐辉祖诚恳地说道。

    “我知道,魏国公,今日三位先休息一下,黄大人和王大人也不可能连日奔波,明日,我会给二位大人准备上好的马匹,我也一定会给魏国公一个答复”

    “好吧,也只能如此,驸马,万不可拖延时间啊”

    “我知道我知道”

    当日,徐辉祖,黄观和王敬止便住在了淮安城临时的驸马都尉府。

    梅殷找谁商量?当然是找自己最信任的人商量。

    梅殷膝下有二子,长子梅顺昌,今年二十五岁,次子梅景福,今年二十三岁。在梅殷的言传身教下,二人文治武功,现在都在梅殷的手下任职。

    梅殷把梅顺昌和梅景福找来,父子三人关起了门秘密商讨对策。

    借兵肯定是要借的,但是,如何防范徐辉祖变节,是父子三人商讨的重点。

    “父亲,现在唯一的办法,就是让我去紧盯着徐辉祖,让他根本没有一点能叛变的可能,只要有我在,淮安二十万大军,必不会叛变”,梅殷在把现在的局势和他的担忧讲清楚后,梅顺昌说道。

    “其实为父也是这么想的,如果不是淮安位置太重要,不能出任何差错,我倒是想着和徐辉祖去走这一趟”,梅殷说道。

    “父亲,你万万不可不可离开淮安”,梅景福说道。

    “为父知道,所以,现在也只能让你们兄弟二人替为父去走这一遭了”

    “父亲,我一个人去便可,让弟弟陪父亲在淮安”

    “不行,你一个人去我不放心,我怕你镇不住徐辉祖,只有你兄弟二人齐心协力,为父才放心”

    “可是淮安的防务怎么办?”

    “无妨,现在朱棣已经要过长江了,他的目标是京城,不是淮安,现在的淮安很安全,你二人不必担心”

    “父亲,如果徐辉祖有不臣之心怎么办?”

    “杀”,梅殷冷冷地说道:“记住,如果他有不臣之心,不要犹豫,你们接下他的任务便是,两个月为限,不管铁铉有没有和你们汇合,你们都要南下京师,前后夹击朱棣叛军,增援皇上”

    “是,父亲,儿记下了”

    “还有,凡事不可大意,遇事你兄弟二人多多商量,切不可辜负皇上对我们的一番信任”

    “儿谨记”

    “好了,你们去准备吧,为父要见见黄观黄大人”

    “是”

    梅顺昌和梅景福兄弟二人退下,去准备抽调的二十万大军去了。

    梅殷让下人把黄观请了过来。

    梅殷为什么要见黄观,是想通过黄观了解一些情况。相比较徐辉祖,黄观更值得梅殷的信任,毕竟黄观是朱允炆的岳父。

    而王敬止,梅殷根本不认识这个年轻人,也无从谈起信任不信任。

    黄观被请到了梅殷的书房。

    二人见面,再次寒暄过后,上了茶,梅殷便说出了自己心中的疑问。

    “黄大人,这一年多时间,梅某驻守淮安,对朝堂之事不甚了解,不知是何人向皇上献上此番计策的?”

    “驸马,据我了解,这是皇上自己想出的计策”

    “皇上?”,梅殷无比地惊讶。

    “对,是皇上,也难怪驸马如此惊讶,即便是朝中现在任何人,估计都想不明白”

    “皇上他......”,梅殷欲言又止。

    黄观明白,驸马这是对皇上的变化有所疑问。

    不仅仅是驸马,估计接触过朱允炆的人,都会疑问皇帝现在的变化。

    “驸马,皇上的突然变化,我也说不清楚,不过在朱棣叛军攻下扬州后的那个早朝上,皇上气急攻心,突然晕倒,醒来后,皇上就变了,谁也不认识,当时我也觉得是皇上脑子糊涂了,可是第二天皇上的一番部署,让我觉得很神奇......”

    “如何神奇?”,梅殷饶有兴趣地问道。

    黄观只好把朱允炆第二天的部署,详细地给梅殷讲了一遍,皇上看似不认识人,点到名字的人毫无规律可言,有一品大员,也有不入流的小官,可是每个人又各尽其事。

    如果说皇帝是在乱分派任务,好像并不是,为什么要把那些去议和的人分开,这其中,必有皇上的道理。

    “驸马,这几日我一直在想皇上的部署,我发现,这其中大有学问,也许,皇上心里比谁都清楚,谁值得信任,谁不值得信任,这也是为什么在部署这次计划的时候,要把那些议和的人全部支走”

    “黄大人,茹瑺和蹇义他们是朝中大员,这个好理解,可你刚刚不是说搭配他们去议和的人,都是一些不入流的小官吗?他们不值得信任,皇上是怎么知道的?”

    “呵呵,驸马,你还真把我问住了,总之,现在的皇上,我觉得深不可测,大智若愚,或许,皇上是得到了太祖的庇护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