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朕心爱的傻姑娘 > 第650章 大皇子犯了什么罪

朕心爱的傻姑娘 第650章 大皇子犯了什么罪

    这叫什么事?

    陛下即将御驾亲征,后宫也不能消停。

    可是全篇听下来,所有人都说是小绵羊无理,即便知晓小绵羊一惯不喜欢争抢,刘大总管也难免心中存疑。

    下意识看向自家陛下。

    已过午时,阳光微弱,皇帝倒不曾为了这桩荒唐事震怒,只是黑眸沉沉,不知道在思虑着什么?

    今晨,小妃嫔还可怜巴巴地“做了噩梦”,害怕他走了,宫里只留她一个人......最后又欲言又止。

    白日就闹出和大皇子的事,若是意外便罢,若是将两件事都联系起来,就有些微妙了。

    星辰宫内,气氛多少有点紧张。

    碧桃也没想到啊,一年多了,所有人都以为苏家的宸妃会对两位皇子下手的时候,宸妃娘娘毫无动静。

    等到现在,所有人都觉得宸贵妃,以后只能老老实实,保住恩宠的时候,自家娘娘竟然要和大皇子对上。

    碧桃只能先遣人去寻刘大总管,一边帮着自家娘娘“摇人”。

    尽量拖延时间。

    皇帝到时,在星辰宫门口,正好撞上以自家小妃嫔为首的小支队伍。

    有些事情,也不是全然笃定......起码,看着这支“队伍”的规模,宸妃娘娘这一年多年来,散出去的银钱,并不是全然没用。

    其余人看到皇帝,尚且停了下来。

    而“小贼首”,杏眸中泛着泪光,脸颊微鼓,隐隐带着些许倔强。

    看到皇帝,不说停下来行礼问安,小眼神还瞪了她一眼......二皇子说得果然没错,还怪凶的。

    皇帝:\"......。\"

    事实上,阿朝现在小脑袋乱地很,委屈和愤恨涌上心头,像是被一只无形的手扼制住咽喉,令人窒息。

    阿朝分不清,自己是太难过,还是太恐惧,因为她每每想抓住什么的时候,总是抓不住......

    她现在只想抓住点什么。

    皇帝当然不会叫自家小妃嫔就这么横冲直闯跑出去,阿朝还没走到门口,就被拦住了.

    紧接着,小美人便被拎到了宁华殿的内室。

    知道力量悬殊,宸妃娘娘低着小脑袋,没有挣扎,就像一只待宰的小兔子。

    碧桃看着关上的殿门,稍稍松了口气。

    阿朝看着关上的殿门,一直在眸中打转的眼泪,不由自主地滑落。

    皇帝将她放到软榻上,微微俯身,替她轻轻擦拭着眼泪。

    阿朝撇过脑袋,不让皇帝碰她,发觉皇帝想扳过她的肩膀,一转身,干脆侧卧在软榻上,背对着他。

    皇帝:“......。”

    得,这是看皇帝和大皇子父子俩,都不顺眼了。

    “大魏法度严明,即便是连坐.......也是要说明白,才能定罪。“

    瞧着软榻上缩成一团的小鼓包,皇帝说了这么一句。

    顺势也在软榻上坐了下来。

    接着戳了戳“小鼓包”,温笑道:“你是不好对朕滥用私刑的。”

    “妾记得,陛下曾说过,父子同罪。”阿朝挣了挣小身板,小嗓音微哑,语气还凉飕飕的。

    皇帝:“......。”

    皇帝微愣,继而也反应过来,这话他确实说过,当时说的是庆王和庆王世子。

    谁说小美人记性不好的......起码在拌嘴的时候,小脑袋格外灵光,还知道以彼之道,还之彼身。

    难怪能把二皇子给吓哭。

    皇帝将人重新抱了起来,捧着这张楚楚动人的小脸,动作温柔。

    “那朕问你,大皇子犯了什么罪?”皇帝语气温和。

    “明知故问。”

    她才不信皇帝不知道,她带着人是要去做什么。

    皇帝也没否认,帮阿朝理了理发丝。

    “他们说,是贵妃娘娘巧取豪夺,不仅要抢占大皇子的小马驹,还非逼着小马驹改名......而且,还放了狠话,要带人去教训大皇子。”

    阿朝生着气,闻言杏眸一愣。

    “我什么时候放下狠话,说要去教训大皇子了?”阿朝瞪着皇帝。

    她有多想不开,会去教训大皇子?

    若不是“来福”在他手上,她压根都不愿意和一个四五岁,在她刚进宫,就已经想好以后“登基”怎么嘎她的臭小子,有任何交集!

    她只想将“来福”夺回来,可是在御马场,全是偏向大皇子的,她势单力薄......

    所以,宸妃娘娘回来“摇人”,是去镇场子的!

    皇帝:“......。”

    皇帝闻言,趁机靠地近了近,帮宸妃娘娘顺着毛:“这是他们说的,朕也觉得,阿朝不会真地去教训小辈......。”

    “那匹马踢了人,还是送出宫去地好......朕再给你选匹更好的。”

    皇帝的意思,不管是“来福”还是“疾风”,谁也别要了。

    这般,于站大皇子的那群人而言,皇帝还是偏着宸贵妃的。

    这桩事,虽然不大,但现在在后宫,估计是人尽皆知了。

    尚书房的这些孩子,回去后,难保不会说。

    众口铄金......小妃嫔并不占理。

    哪怕这匹马“来路不正”,也是先到的大皇子手中,这是有目共睹的事......便是连二皇子,也是这般说辞。

    小妃嫔和一个晚辈为了争抢一匹小马“大打出手”,无非大皇子担一个对贵妃不恭敬,小妃嫔担一个不慈爱......总之,是两败俱伤的事。

    老王爷的话,在皇帝心间萦绕。

    “历朝历代,事关立储,有多少是万无一失,没有变数?”

    “焉知不会引起中宫不满,引得诸位皇子兄弟失和......。”

    前者不提,但“兄弟失和”,轮到自己的儿子身上,哪怕知道或许无法避免......但起码,不能因为一匹小马驹,埋下祸根。

    说白了,若是旁人,要消除,这万分之一的风险,有许许多多的法子。

    但大皇子,也是皇帝的儿子,身上流着的是皇帝的血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