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团宠大小姐马甲又掉了 > 第240章 尘星

团宠大小姐马甲又掉了 第240章 尘星

    这边。

    刚下游戏的顾辞接过青鸾递过来的资料。

    “这是筛选出来的,有盈利价值的方案,尘星今年下半年在这方面投资的预算是总移动资金的百分之五左右,占比不算太多,但也足够了。”

    青鸾只有在工作的时候才会有这样正经的时候,整个人身上没了以往那种痞里痞气,反而有了一种与生俱来的精英气质,像是将一切都握在手里的掌控感。

    “嗯。”

    顾辞放下手机,专心看了起来。

    清冷的眉目半敛着,眼神落在手中资料上。

    尘星虽然是近些年才发展起来的,甚至总历史也就不到五年,但发展极为迅速,尤其是研发的技术产品,远走在Z洲甚至国际前列。

    Z洲目前洲内最新端7G技术就是尘星最先推出的,在洲内其他相关公司还在和6G网络做斗争时,尘星相关团队就已经开始着手研究7G网络,推出物联网相关思路。

    尘星的发展,是迅速的,也是大家有目共睹,是叹服的。

    在洲内市场中,自尘星大约五年前第一次露面起,从原先众人众企业都看不上甚至融资都不愿意的小型渣渣企业,到如今每天数百合作合同的互联网龙头企业。

    说叹服也是真的叹服,但也还是有不少眼红的。

    一开始尘星的发展还只是在一些小的方面的新突破,他们还可以接受,甚至还略有兴致,想看看到底会有什么新的变化。

    当时的他们也决然是不会想到他们放任发展起来的小公司,后面就会成为他们最强大的敌人。

    毕竟没有人会觉得一个新发展起来的没有根基的小公司能有什么影响,难道还能翻天覆地不成?

    然而后面发生的事情却远超出他们所想。

    先是尘星推出的新产品,慢慢渗透到了老旧的市场,到后面的一系列操作,他们已经阻止不了也不能阻止。

    到了那个时候,他们才确切的意识到阻碍尘星发展下去的重要性。

    毕竟整个Z洲,亦或是整个国际的总市场也就这么大,原来都是几个固定的龙头企业互相分着这块大蛋糕吃。

    但是现在一个冒头不过五年左右的小公司就试图崛起,冒犯他们的权威,瓜分他们的蛋糕。

    这是所有股东都不会同意的,也是断然不会允许这种事情的发生。

    尘星的发展再好又如何,这种没有根基的公司往往最为脆弱,其他公司企业联合起来的经济政策制裁足矣致命。

    但事情发展显然远超出这些股东所想。

    尘星是没有根基,也是没有底牌。

    但是——

    尘星得到的是Z洲官方的支持!

    尘星将研发出来的6G技术免费提供给了G家,为Z洲的科学技术、航空航天等各种事业发展提供相应技术支持。

    此事一爆出来,人们纷纷一边倒向尘星。

    尘星也算是从此正式完全进入公众视野。

    近五年多以来,尘星还是一直在为Z洲的互联网技术发展提供支持。

    到如今,尘星已经是Z洲互联网巨头之一,每天收到的合作意向多不胜数。

    每个季度都会收到满满一邮箱的各种企业的合作。

    毕竟谁都知道尘星可不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企业,它的身后站的是Z洲的官方。

    但就这一点,就足够不少企业疯狂朝尘星投递合作,想要也分一杯羹。

    对于这些前来合作的公司,尘星不会一棒子打死,也不会随意就同意合作。

    都是有有计划有选择的进行筛选,有诚意的、适合合作的企业都会在考略范围内。

    但还是有少数几个不怀好意,亦或是太贪的企业,他们并不满足于此。

    而是试图将传闻中尘星那位主研究者给挖过去,以此来将自己公司打造成第二个尘星。

    但是……

    思及此,青鸾看了眼正在专心翻看资料的顾辞。

    谁能想到那段时间里全Z洲各大互联网公司都在找的尘星主研究者那时才十多岁,在别人还在上中学的年纪,她就有自己的创意思路并且自行创办了企业。

    青鸾也是后面才知道的这件事,向来还算比较镇定的她第一次意识到眼前这个少女的巨大潜力。

    至于那些要找尘星主研究者的人,还真以为是尘星对她的信息保密做得太好了,以至于外界几乎是搜不到任何关于尘星主研究者的消息。

    不说身份信息家庭住址联系方式这些,尘星主研究者似乎从来没有在公众面前露过面。

    甚至有部分企业试图买通尘星内部人员,而即便是管理层重要岗位负责人,他们接触的主要负责人也是青鸾,甚至连顾辞的面的没怎么见过。

    各大重要会议也只是线上会议或是由青鸾代为开展。

    连主研究者的影子都没见着过,又怎么能买得通。

    顾辞的年龄也是最好的保障,几乎不会有人会猜到一个十四五岁的孩子身上去。

    不过,即便是他们猜的到,那也只是徒劳。

    毕竟,主研究者兼cEo,挖得走才是怪了。

    被提及的顾辞也没有半点意识到不一样,还在翻看着手中的文件。

    差不多有个十几二十份合作的样子,这还是那边初筛选掉了一部分,然后交给青鸾挑选,然后最后才剩下的一部分。

    也就是说经过粗筛细筛,最后资料合同能递交到顾辞手里的,都属于是百里挑一,是有诚意也有实力的公司了。

    顾辞还会再从中筛选一遍,得出来的名单作为最后尘星在那个季度里的合作意向初定。

    今年尘星的发展势头依旧很猛,收益远超数值上计算预期,在收益排行榜上,仍远超第二的企业一大截。

    于是今年朝尘星发出合作申请的在往年往季度的基础上只增不减。

    各大互联网以及其他发展方面的企业都投来合作意向。

    “这个是m洲近来发展势头正猛的企业,也是近些年发展起来的,和我们尘星的属于差不多年岁的,在m洲排名上也不错。”

    青鸾见顾辞的目光停留在其中一张合作案上,便也凑过来看了看,随即补充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