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因果师 > 第335章 当世来生

因果师 第335章 当世来生

    “呢!”随着黄色光华亮起,李晴天识海中又响起一声梵唱。

    还来?贼和尚们没完没了了?

    “施主,可愿再聆听一次世尊曾经讲述过的一个故事?”那个宏大的声音又出现了。不过,这一次换成了讲故事。你还别说,花样还真不少。

    “只管讲来便是!”李晴天心说,难道我说不听你便什么都不说了?显然不可能嘛!

    “无量寿佛!某年深秋中的某一天,秋风萧瑟,枯草寒颤,有位旅人正在急急忙忙往家里赶路。猛然低头发现脚下散落着很多白色的东西。再定睛仔细一打量,原来都是人骨。为什么在这里会有人骨呢?令人毛骨悚然又不可思议。旅人压下心中的恐惧与疑问继续前行,路旁突然跳出一头猛虎,咆哮着朝他迎面走来。旅人大吃一惊,这才恍然大悟,原来那些人骨都是被这只猛虎吃掉的、可怜的同路人的骨头啊!旅人一边想着一边慌忙转身,朝来时的路飞快逃走。但不知怎么的,旅人迷路了,竟然逃到了一座悬崖峭壁前。悬崖下是波涛汹涌的大海,后面是吃人的猛虎穷追不舍。进退两难之中,旅人爬上了一棵长在悬崖峭壁边的松树。但猛虎显然不愿放弃近在眼前的猎物,也张开了可怕的虎爪开始往松树上爬。看似旅人就要丧命了,但天无绝人之路。正在万念俱灰之际,旅人看见眼前的树枝旁垂下一根藤条。当下根本顾不得多想,连忙顺着藤条哧溜了下去。谁曾想屋漏偏逢连夜雨,藤条竟在中间断了,旅人被悬在空中,上不得亦下不得。上方,一头猛虎舔着舌头,虎视眈眈。再向下看,波涛汹涌的大海上,不知什么时候出现了赤黑青三条海龙张口以待,也要把他吞掉。突然,更上方又传来吱吱的响声,旅人抬眼一看,原来藤条根部还有一黑一白两只老鼠在不断啃食着藤条。这样下去,藤条早晚会被老鼠用牙齿咬断,旅人最终还是难逃落入海龙张开的血盆大口中的命运。在三方围困之下,旅人第一感觉便是赶跑老鼠,连忙试着摇晃藤条。结果老鼠没有被赶走,却有温热的粘稠液体掉落在旅人的脸庞上,饥渴之下尝试着舔一舔,竟是香甜的蜂蜜。原来,藤条附近的树枝间还隐藏着一只蜂巢,藤条每一次摇动都会将蜂蜜碰落下来。旅人想,既然逃也逃不掉,那还不如抓紧时间享受当下,品尝蜂蜜。时间久了,谁知旅人竟开始慢慢喜欢上了那甘露一般香甜味道。于是,他浑然忘记了自己正置身穷途末路,尽管处于龙虎争食的夹缝中、且唯一的救命藤条也正在被老鼠啃食,但他还是一次又一次的主动摇晃这根救命藤条,陶醉于蜂蜜的甘甜中。”故事讲完了,宏大的声音也停了下来。

    “故事我已经听完了,有问题就赶紧问吧?”李晴天不耐烦地催促道。这一次显然不仅仅是听故事这么简单,而且这个故事他已经在别人的着作中读到过了。这就相当于他已经预先知晓了考试答案,此刻自然就有不耐烦和嚣张的底气。

    世尊即释迦摩尼佛。世尊这个故事描述的是利令智昏的人类实相,死到临头竟然沉醉于蜜汁之中而不能自拔。在贪婪中死去就是我们人类无可救药的宿命。的确,这种把人的本性、欲望刻画得惟妙惟肖的故事可谓绝无仅有。在这个故事里,以老虎隐喻疾病、衰老,以松树隐喻世上的地位、财产,以黑白老鼠隐喻白天和黑夜,亦即时间的推移。人不断受疾病与衰老的威胁和追逐,但仍然执着于生命。可是,生命却像藤条一样脆弱不堪。而藤条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消磨,使我们一年又一年越来越接近似乎已经逃离了的死亡,在虚假的幸福安逸之中贪婪地索取更多的蜜汁。人与永无止境的贪婪有着不可磨灭的联系,贪婪才是赤裸裸的人类本性。

    “施主,故事中的红蓝黑三条海龙隐喻何物?”果然,宏大声音的问题来了。

    我靠,今个这道考题有点偏题啊。李晴天暗自吐槽着。但这道怪题还难不住他,他也知道这道题的答案。

    故事中的红龙比喻吝啬、自私,就是悭,黑龙比喻生气、恼怒,就是瞋,蓝龙比喻忌妒、憎恨,就是痴,三条海龙隐喻悭嗔痴三毒。按照世尊的说法,悭嗔痴三毒就是致人早亡的三大毒素。

    但李晴天并不完全认同世尊的观点。事实上,死亡是人类早已注定的结局,无法被更改。因此,一个人早死与晚死又有什么区别呢?一个唯唯诺诺、浑浑噩噩的人,即便活了一百年、一千年又能如何?无非是世间多了一个烂番薯,臭鸟蛋。一位快意恩仇的侠士,十步杀一人,一剑斩尽世间不平事,哪怕生命短暂,但也是充满了幸福与快乐的。就如同吊在半根藤条上的旅人,挣扎有用吗?既然已经注定了难逃一死,为何不能静下心来享受蜂蜜的美味呢?

    换句时髦的词来形容,便是过好当下、享受当下。

    古人说的更好:得即高歌失即休,多愁多恨亦悠悠。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忧。

    然而,令佛教最害怕的便是人们过好当下、享受当下的思潮。因此,佛教才会编造出今生多受苦,来世好享福的伪因果论。劝导人们这辈子不要吝啬金钱,俯首低头、甘心情愿做一辈子孺子牛,献出全部身心供养佛徒,以期死后能够进入乌托邦般的极乐世界,永享极乐。

    佛教的因果论缘自缘起性空的道理。佛经《已作不失,未作不得》这句话揭示了佛教因果论的特点,任何思想行为必然会导致相应的结果,因果不管你相不相信,它确实是存在的,也永远都不会消失。一个人造了善恶业因,不管时间的长短,就必定会承受相应的果报。基于此,因果报应又被分为前生、今生和来生,今生也被称为现世报。这便是佛教的三世因果论。

    佛教的本质便是索取,以欺骗的手段愚弄众生,向信徒无限索取。如果人人都看能清楚佛教的本质,那么世间便再无佛徒的容身之地。

    今生种因,来世得果。当世奉献,来生享受。这小算盘打得可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