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凡人回忆录 > 第七十九章 聪明与成功有相关性吗

凡人回忆录 第七十九章 聪明与成功有相关性吗

    高速发展的那二十年,因缘际会,有钱的人极多。有几年,南京的1912酒吧街,天天晚上停着各种豪车、敞篷车、跑车,街上年轻男女人头攒动,夜夜笙歌。如今的1912街区,变成了普通吃饭的场所。

    师傅的朋友,润滑油站老头,也是那段时间跟着乡镇企业的风口发展起来的,是个非常有钱的人。到底多有钱?只能说,超乎我当年的想象力。

    上一期说过,师傅和我去润滑油站老头的办事处吃饭,吃饭的时候,润滑油站老头的话语还是很撩人的。对我没什么影响,我一个月一千多块钱,早已死猪不怕开水烫。但是师傅的内心还是有些波动的。

    为什么我这么肯定?

    师傅其实早就知道润滑油站老头的情况了,但他从没有跟我细说,最多就是告诉我,这位润滑油站的老总很有钱。一般说到这里就打住了,不会再往下聊。

    可这次宴席之后,和师傅坐火车回南京的路上,师傅和我说了很多以前没有跟我说过的细节。

    师傅告诉我,这位润滑油站老头,最初是乡镇企业所在村子的一个农民,因为这家乡镇企业正在迅速发展,而润滑油站老头和乡镇企业的老板很熟,所以就在这家乡镇企业上班了。

    不得不承认,润滑油站老头确实很有实力,一个江苏人,无亲无故,居然能独自把业务开发到了西安来,还拿下了风机厂这个大客户,也是不容易。

    刚刚拿下这个客户的时候,乡镇企业老板也不知道这个客户有多大,心里没有一点数。不过,既然新客户开发成功了,自然需要一个好的奖励政策,来激发销售人员的热情,这样才能进一步扩大销售嘛。所以,乡镇企业老板给润滑油站老头定了个很正常的销售奖励政策。

    这个政策具体是多少,我也不是很确定,听师傅说,好像是按销售额的3个点进行包干的,所谓包干,就是说,连同润滑油站老头的所有工资、差旅、公关费用,甚至包括了后期那个小助理的工资,全部都从这3个点里出,除了这3个点的包干提成之外,乡镇企业老板不会再多付一分钱。十几年过去了,比例到底是不是销售额的3个点,我可能记得不对,但是核心思想没有错,就是按照销售额的若干点数包干。

    从最初的眼光来看,乡镇企业定的销售奖励政策并不离谱,甚至对企业很有利,而对润滑油站老头不利。为什么?一个新客户而已,一年能做多少生意?

    最理想的情况,如果这个客户一年能做到三百万,就已经非常不错啦,润滑油站老头一年的收入就能上十万啦,除去差旅成本,在08年那个时代,剩下的钱比一般打工仔,或者做农民的时候高很多;

    如果这个客户能做到一千万,那润滑油站老头一年就净得二十万啦,别说08年,就是放到今天也够生活了。

    不过,如果这个新客户起不来呢?那风险就要润滑油站老头来承担咯,工厂反正给他包干3个点,做不到生意,连工资都没有。

    那个年代,这种按销售额一定比例进行包干的奖励机制很流行,对于企业而言,包干之后,一切销售成本都可以在3个点之内控制住,不管润滑油站老头做多做少,企业永远都不会亏,成本非常好计算。

    只不过,形势变化很快,快的难以想象……

    终于有一天,这家乡镇企业老板发现,润滑油站老头开发的这家风机厂,根本不能叫客户了,这应该叫金矿才对……

    好家伙,和这客户还没合作几年呢,销售额居然往亿这个级别跑了。

    数学好的朋友们,心中瞬间就能算出来,润滑油站老头一年能有多少收入了,数学不好的,用计算器按一按也有了。要知道,这个时候,可是08年哦。

    我对离开之后的事情并不清楚,但是我在那里的时候,乡镇企业在客户这里,一年最高能做大约两个亿。

    可怕的销售额。

    嗯……师傅为什么要跟我说这些?

    我当然知道师傅心里想的是什么。无论是谁,只要说话,就会透露出他内心的想法,被我这样敏感的人捕捉到……

    所以,什么时候都要秉持“交浅言深”的原则,就是这个原因,而这个世界上,比我聪明的人多了去了,比我敏感的人,也多了去了……

    师傅在内心平静的时候,是一个说话滴水不漏的人,毕竟五十多岁的,吃过的盐比我吃过的米还多,大部分时间看起来,他是一个深藏不露的老人。

    而这一次,在我和师傅去润滑油站老头的办事处那里吃过饭之后,他的内心肯定失去了平静的状态,所以他才需要找到一个人来倾诉,他需要其他人的认同。

    我估计,他的内心太憋屈了。

    如同历史上,无数个怀才不遇的人一样,师傅也完全是一样的心情,陷入了同别人比较的陷阱,无法自拔。

    师傅肯定是在想:自己生在大城市,也在大国企里上班,一生走来坎坎坷坷,很不容易。这些年,师傅一直都是工厂里的优秀员工,无论是说工作,还是谈贡献,师傅都兢兢业业,付出很多。从能力上来说,师傅也强于一般人。虽然受制于时代的局限,师傅不太会用计算机,但是他的逻辑思维很强,头脑也很灵活,这一点,从师傅小本本上,那个对账单就能看出来。

    可是如今,他把自己和润滑油站老头一对比,差距就出现了。

    润滑油站老头在工作之前,只是一个种地的农民,而如今,润滑油站老头坐拥每年三五百万的收入,目前看来,前途依然不可限量。

    可师傅依然只能在老国企里,陷在国企复杂的人事关系里,每年挣个小几十万,甚至可能还没有润滑油站老头的小助理多。这一切,让师傅心中如何能够平静的下来?更何况,公司还找了个大白胖子,想要把一切都控制下来。

    师傅的心中,估计已经憋屈到无以复加,所以才会在火车上,和我说了那么多润滑油站老头的故事。

    我能理解师傅,不过,理解归理解,我除了倾听师傅憋屈的内心,也帮不了他什么。纵观人类历史,聪明的人那么多,并不是人聪明,就一定能成功的。

    就像我这两天看的一部电影,《长安三万里》,李白的才华那么高呢,最后还不是郁郁不得志?

    当然,李白虽然不得志,但也已经名留青史了,这结局算很不错了。事实上,在历史的长河中,还有很多比李白更优秀的人,连名字都没留下来。

    所以说,师傅受的这点憋屈,其实也不算什么,最多就是利益分配不均,心中不平衡罢了,离聪明人被历史埋没的那种境界,还差的很远。不过,我倒是希望,我的书能给师傅留下一席之地,哈哈。

    玩笑开过了,把思路拉回来。

    师傅的内心,一直在和润滑油站老头做对比,甚至,在大白胖子来之前,师傅就已经有很多想法和行动了。虽然师傅的嘴很紧,从来没有和我说过什么无关的话,但是从他的行为,日常他和办公室里其他人的聊天,我依然能猜出七八分。

    师傅为什么要把和客户对账的往来账目记在小本本上?还不让任何其他人染指?连办公室主任大姐都知道,师傅的小本本是他最宝贵的财富。

    因为师傅希望,能够把和客户往来的一切都控制在手上,凭借这些,作为和公司谈判的筹码,希望公司能够模仿那家乡镇企业,给他和润滑油站老头一样的销售政策,直接包干。

    师傅想的很好,咱们公司在客户这里,一年有三四千万销售额,如果能换成包干政策,不要说3个点包干了,哪怕给他两个点包干,也比现在的收入高很多。

    可惜,公司没同意。不知道谁跟我说过,好像是大白胖子吧,不确定。当初开发这家西安客户的时候,并不是师傅的功劳,而是厂里的其他老销售开发成功的,如今,当初开发客户的同事退休了,后来这个客户才交给师傅去维护。

    从这一点上来看,师傅和润滑油站老头还是有点区别。润滑油站老头那是自己打下的江山,自己坐江山,合情合理,师傅和他的情况相比,说服力还是差一点。

    所以,公司可能以上面这个原因为理由,把师傅包干的想法给拒了。

    公司不仅没同意,还把大白胖子招了进来,试图掌控一些事情。这一下子,给师傅的想法增添了无穷的变数。

    师傅经过和大白胖子之间的几次攻防,发现大白胖子是个极其聪明的家伙,还把我给招进来了,于是,师傅就只能选择继续蛰伏。

    事实上,即便是大白胖子和我来了之后,师傅也依然没有死心,他依然在尝试。

    公司拒绝师傅的理由,是说西安客户不是师傅开发的。既然这样,师傅就想了个主意,准备曲线救国。我记得有一段时间,师傅拼命的想推进公司生产润滑油站,把润滑油站老头的生意给抢了。

    师傅为什么会这么积极的推进润滑油站的生意?

    师傅肯定是这么想,既然公司拒绝我包干,理由是,动力油站生意不是我开发的,那我自己新开拓一块业务,润滑油站。凭借新开拓的业务,再来和公司谈,让公司按照新政策给我包干奖励,总可以了吧?这样的话,公司没理由拒绝我了吧?

    可惜,直到最后,也不知道公司有没有同意。因为我们始终没能染指润滑油站的生意。

    由于老式国企那落后的管理方式,互相掣肘的部门关系,师傅的想法始终未能如愿,连一台润滑油站生意也没做到。

    师傅试图推进生产润滑油站的那一阵子,我听见过他和公司领导,以及技术部门的吵架。

    师傅说,“我们赶紧把润滑油站设计出来,我好去客户那里卖啊。”

    技术部门就会推脱,“润滑油站还不简单?你把业务拿下来,我们按照你的技术参数设计便是。”

    师傅在技术部门这里走不通,就会去找大白胖子,甚至更高的领导,我没见过那场面,不过可想而知,肯定也被忽悠回来了,理由,差不多也是那些老套路,“好的,老师傅,我们这就开会研究,上新产品的问题……”或者是和技术部门的话一样,“你拿个润滑油站订单下来啊,订单不拿下来,我们按什么指标做设计呢?”

    师傅去找领导,我当然看不见,这段是我猜的,不过他和技术部门吵架是真的。

    然后呢?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师傅自始至终,也没能把润滑油站的业务拿下来,而那个传说中的润滑油站设计,也从来没有开始过。

    先有鸡,还是先有蛋?这个问题难住天下多少英雄汉?

    说实话,错到底在谁那里,我也不能确认,毕竟我只是一个小助理,只在办公室里听到过他们之间的一些言论,视野不够全面,所以我真不知道谁对谁错。

    可以确定的是,师傅的包干奖励政策,一直都没能争取到。让师傅更加意想不到的是,他想做而做不成的事情,反而被乡镇企业做成了,下期再说吧。

    说了这么多,牵涉到这么多人,但还有一个很关键的人,会被大家忽略掉。

    这个人就是:乡镇企业的老板。

    我从来没见过这个老板,只是偶尔从师傅口中听说,只言片语而已,甚至我连他的影子长什么样都不知道。

    但我挺佩服他的,我觉得,这个人能力一定很强,如果放在乱世,肯定是个英雄人物。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他的格局很大,信守承诺。容忍手下拿很高的奖金,而且持续很多年,这是干大事的人才有的胸襟。从我经历过的所有领导身上,很少能看到这样的品质。

    当然,也可能是我的视野不够,看问题不够全面,所以没有看到问题的另一面。

    或许,是由于润滑油站老头和我师傅一样,把很多重要的东西抓在自己手上,让这个老板投鼠忌器,不敢随意换掉润滑油站老头?

    但是仔细想想,我推翻了这个猜想。

    因为润滑油站老头和我师傅不同,他是有好几个助手的,对账,有他的小助理,报价,有工厂派来的工程师。

    哪怕小助手是润滑油站老头亲自挑选的,但按照那个小助手的智商,不会不知道他吃的究竟是哪家的饭。在这种情况下,乡镇企业老板想要换掉润滑油站老头,不是不可能的事。

    可是,这个乡镇企业老板自始至终,都没有换掉润滑油站老头的意思,而是一直信守最初的承诺,按照3个点包干的政策,持续和润滑油站老头合作。

    无论出于什么目的,我都觉得,这个老板生意能做大,是理所当然的。

    事实上,理性的想一想,这个乡镇企业老板所做的选择,既有利于他自己,还能留下好名声,这种企业不成功,还有什么企业能成功?

    可惜,我的师傅想不通。

    估计也有很多人想不通。

    这个问题,换个角度看,会很有意思,下一期再说吧,名字就叫做:如果所托非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