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苏家贵女 > 第183章 证据?隐情(上)

苏家贵女 第183章 证据?隐情(上)

    其实,依着苏家的地位以及特殊性,就算那苏金舆当真在外与人有了孩子也没什么大不了。

    毕竟苏家掌权的以及承继家业的都是女子,换成寻常人家,男子在外做了这些也不过被人说一句风流多情。

    虽然如今世道对女子严苛,可若是将此事放在苏咸池身上,断然不会引起如此大的关注与风波,因为世人皆知,她宝泽郡主在男女之事上就是这般的“不拘小节”。

    苏咸池在这方面的惊世骇俗之举实在是太多了,不仅多次和离再嫁,且还光明正大地与未娶妻的年轻男子“无媒苟合”。

    她从不掩饰自己对于心仪男子的喜爱与渴求,更是毫无顾忌地主动公开追求。

    起初还有人骂上一句不守妇道,也曾引起过不少非议,可后来,人们竟渐渐习惯了,顶多翻上个白眼,来一句“得,又一个。”然后该干什么还干什么,连作为老百姓茶余饭后的消遣话题都排不上最热门的前几位。

    同样的一件事,一旦发生在苏金舆身上,那可就大不一样了。

    就因为她太过端方正直,哪怕一丁点儿微不足道的瑕疵都会被无限放大。

    这就好比一个做了许多坏事的人再多做一件坏事每个人都会觉得很正常。

    可一辈子做好事的人哪怕不小心做了一次坏事,就会被人各种指责与唾弃。

    什么“知人知面不知心”,什么“人心隔肚皮”,什么“狐狸尾巴终于露出来了”……诸如此类,好像这人就是个十恶不赦之徒了,从前的所有善举也都成了别有用心的算计与伪装。

    其实,要真是计较起来,这不过是苏家自己的私事,别说是达官显贵了,便是白身的富商们家中比这乱的事儿多了去了。

    只要不是涉及正经皇亲国戚的血统问题,也实在没什么大不了的。

    可关键就在于此事事关苏家。

    苏家女个个都是能影响到大顺江山的四柱神煞。

    本朝已经武有不败将军苏魁罡保国土太平,使大顺各处关隘固若金汤,外敌概莫能入。

    文有“鬼见愁”、“活祖宗”郡主苏天乙,正经时锦囊妙计足以令百废俱兴,一旦耍起无赖又能谈笑间气倒半数朝臣。

    能有两位苏家女在朝已是十分难得,又是如今这般强劲的阵容,可以说是前无古人了。

    当真要是出现了一门三姐妹,是否意味着大顺朝将会迎来鼎盛之治?

    皇帝自然希望自己能够有超越祖先的丰功伟绩。

    可若此事是真的,那不就代表着堂堂一国之君,在苏金舆眼中,竟连个什么都不是村夫还不如?

    但就这一点而言,皇帝又比任何人都希望这不过是又一次官场斗争中子虚乌有的诬告。

    皇帝内心无比纠结,渐渐对苏金舆生出些许怨气来。

    这怨气又随着后续查出的“证据”一点点涨大,将皇帝的怒气给勾了出来。

    她苏金舆宁可下嫁给一个一辈子几乎都没出过村子的无知蠢货还心甘情愿地给那人生了个女儿,也不愿意委身于他这个九五之尊?

    这叫皇帝如何能不怒火滔天?

    这怒火不止对苏金舆,整个苏家可以说人人有份。

    哦,大概苏天乙是个例外,毕竟现在看来她很有可能是皇族血脉。

    看着面前的苏天乙,皇帝心中的无名火不由得熄灭了大半,不忍心叫她在冰凉的地上就那么跪着:“宝成起来说话。”

    可苏金舆的案子着实令他觉得如鲠在喉,并不愿多说什么,嫌弃地看了眼“不成器”的刑部尚书,道:“李卿,你来对宝成郡主详陈。”

    苏天乙谢恩后便站了起来。

    可怜的刑部尚书得了皇帝的命令,却并没有被叫起,只能憋憋屈屈地跪在地上,对站着的苏天乙“汇报”起来。

    听着刑部尚书啰里吧嗦说了半天,苏天乙提出了疑问:“李尚书的意思是,家母为了不暴露她当年另嫁后产女之事,将自己的得力下属相继铲除了?”

    “这……郡主这样说,也对。”刑部尚书犹豫了一下,道。

    “对你爹了个尾巴!”苏魁罡忍不住骂道,“你那个脑子是落在猪圈里了吗?

    且不说苏金舆就干不出杀人害命的事。

    就说毫不相干的陌生人与追随多年的得力干将,杀一留一,是你的话你怎么选?”

    “我,我选……”刑部尚书脱口而出就要回答,却意识到自己在被苏魁罡牵着鼻子走,道,“本官为何要选?本官没有什么见不得人的秘密需要杀人灭口。

    再说,青石村再偏僻,一旦发生了大规模的村民大量死亡事件,也一定会引起朝廷的注意,到时候,费尽心思想瞒住的事不就暴露了吗?

    而且既然是追随多年,又是心腹,自然知晓许多旁人不知的秘密,指不定那天就泄露出去了,还不如斩草除根以绝后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