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苏家贵女 > 第186章 一波未平(上)

苏家贵女 第186章 一波未平(上)

    苏天乙这边还在陪着皇帝商议接待蛮夷使者的事宜,那边去青石村调查的人手已经散出去了。

    皇帝对于这次蛮夷的来访十分重视。

    想想也很容易理解。

    多少年了,虽然蛮夷未能对富庶的大顺造成多大的伤害,但是这东西就像蟑螂一样,什么都吃,不挑食,生命力还极其顽强,实在膈应人。

    大顺虽然也曾下定决心解决这个麻烦,可是这个还不会走路就会骑马的全民皆兵的游牧民族,行动总是非常迅速。

    通常在稍稍抢掠之后便会马上撤离,等大顺兵士得到消息赶去追击的时候,人家早就已经跑没影儿了。

    可更憋屈的事,即便运气好追到了,当真你死我活地拼起来,还真就不一定打得过。打过了也要付出不小的代价,伤亡很可能是对方的数倍。

    皇帝为此没少动怒,可也确实没有办法,憋屈极了。

    如今,苏魁罡一举杀入蛮夷腹地,并且生擒了他们的汗王,皇帝觉得这么多年丢的脸面,一下子全找回来了。

    心里这个畅快,这个舒爽,皇帝感觉自己瞬间年轻了十岁都不止。

    这次蛮夷来使,说是来迎回汗王,可谁还不知道他们就是来投诚受降的?

    虽然蛮夷降不降的,皇帝并不是很在意。可就像没人会嫌自己的钱多一样,也没有哪个帝王会嫌自己的属国多。

    虽然蛮夷的忠诚度实在不怎么样,可苏魁罡这一次把他们打得太狠了,好些年都未必缓的过来,也不必担心他们变卦。

    其实蛮夷选择受降,对他们自己不仅没有坏处,而且还会受益。

    要钱没钱,要地没地,连粮食也不是自己种的,除了能养出膘肥体健的上等战马和成群的牛羊之外,可以说是穷的叮当响。

    一旦臣服于大顺,皇帝为了显示天朝上国的风范,少不得要给粮给钱,什么布匹棉衣的更是少不了。浓郁的烈酒也是他们的最爱,钱财也多少得赏赐一些。

    怎么看都不是个特别合算的买卖,但架不住面子上好看,说出去好听啊。

    人一旦坐到了一国之君这个位置,看重的早就不是钱财之类的身外之物了,而是更在乎生前身后名这些。

    极度渴望自己在位期间,能够做到一些前人未能达到的成就,能够被后世之人称一句千古明君。

    有这样的意图在,皇帝就想把这次蛮夷的受降办得能多隆重就多隆重。

    拽着礼部尚书和苏天乙姐妹俩足足说了三四个时辰,若不是礼部尚书和钦天监监正这两个外男留宿宫中多有不便,皇帝还不想放人呢。

    饶是如此,散场的时候皇帝还是意犹未尽地嘱咐几人还有些细节就留到明天继续商议。

    苏天乙见惯了类似的场面,也常常忙起来忘记了时辰,对于这种强度的议事倒也能接受。

    作为取得这次大捷的决定性因素,以及多年来与蛮夷大大小小战役打了不知多少场,对他们方方面面几乎了如指掌的关键人物,苏魁罡在这件事情上本应提出些意见建议。

    可她明显不在状态,偶尔答非所问,心不在焉。

    好在皇帝以为她在担心苏金舆的事,有人并未计较什么。

    回府的路上,苏天乙碍于隔墙有耳,不便多说什么,只以眼神示意她稍安勿躁。

    待回了府,苏天乙立刻屏退了众人,对苏魁罡道:“苏金舆铁定是清白的,假的真不了,总会水落石出的。”

    苏魁罡看着她的双眼,很认真地问道:“你是不是始终都坚定如一地相信着苏金舆没做过这样的事?你有没有哪怕一个瞬间怀疑过她?”

    苏天乙被她问得一愣,不解道:“为什么要怀疑?苏金舆她就不可能做出这种事儿!

    还会有人比你我更了解她是什么样的人吗?

    有的人或许底线很低很低,有些人或许就根本没有底线。

    但她可是苏金舆,有所谓有所不为的那个苏金舆。

    她认为不能做的事从来不是只嘴上说说,而是身体力行,自律得像个无比虔诚的苦行僧。

    她这一辈子,就像是拿尺子比量着过的,一丝一毫都不曾越界。

    而划下那些条条框框的,正事她自己。

    她始终奉行着自己制定的准则,无愧于心。

    说这样的人能干出抛夫弃女的事儿?那不是扯淡吗?”

    苏魁罡点了点头,道:“的确,以她的人品怎么可能呢?

    我直到今天看见了那个木青卿,才真的确定她绝不可能是苏金舆的孩子,不可能是苏家人。

    应该说确定了她绝不可能也是穿越者。

    知道那一刻,我才发现自己终于松了一口气。

    原来,我并没有自己想的那么相信苏金舆。

    在这一点上,我不如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