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苏家贵女 > 第189章 一波又起(上)

苏家贵女 第189章 一波又起(上)

    不管姐妹二人如何猜测,也不可能去找九泉之下的苏金舆求证了。

    蛮夷使团抵京的日子越来越近。

    皇帝几乎每日都要召见几个相关臣子商议相关事宜。

    礼部、钦天监自不必说。

    吏部、户部、兵部、工部……除了实在扯不上什么关系的刑部、大理寺和都察院,其他的各处衙门,就连文渊阁的大学士都被叫去过几次。

    还没最终决定,皇帝要给出去的东西已经数量相当可观了。

    起初还有臣子劝谏,可皇帝心气儿极高,颇有种狠狠扬眉吐气的感觉,虽然不至于面色不虞,但也完全没有理会。

    如此几回,臣子们便也明白了,没人再去惹皇帝不高兴。

    左右给出去的东西虽多,一来还不至于多到劳民伤财的地步,二来能换来龙颜大悦也未尝不是件好事,三来嘛,又不是给的他们自己家的东西,何苦为此得罪皇帝?

    苏天乙不操心这些。

    在她看来,皇帝这是憋屈的太久了,终于狠狠出了口气。人这一痛快了,花点钱也就不当回事了。

    给的东西多好啊。

    以前蛮夷只能靠抢,而且抢的还都是边陲的村镇,富裕不到哪儿去,无非就是抢到些粮食禽畜之类的。

    皇帝出手赏赐,无论是布匹绸缎还是粮食瓜果,那都是他们轻易见不着的好东西。

    不用冒着生命危险抢掠只需要安安静静俯首称臣就能有这么多得好处,这就是天上掉馅儿饼。

    不仅如此,过些时候,互市一开,那蛮夷百姓的日子就更好过了。

    当然,互市上买不到精壮的战马弯刀,可是能够交易上好的皮毛、牛羊,这些在蛮夷看来极为普通寻常的东西,在大顺就成了稀罕物。

    互市开的久了,蛮夷与大顺百姓难免会产生越来越多的交集。

    大顺并不限制通婚。

    与其用残忍暴力的手段去清除蛮夷,不如水滴石穿的同化。

    当他们习惯了大顺的安逸,适应了和平带来的财富与享受,谁还愿意豁出性命去打仗呢?

    这些,苏天乙没对任何人说过,也觉得没必要特意对谁说。

    苏家人的忧国忧民是刻在骨子里的,不必非得叫大家都认同。

    俗话说举头三尺有神明。

    苏天乙不知道是不是真的有神明的存在,但她们苏家人本身就是科学道理解释不了的存在。

    自科技发达的现代,因不同原因英年早逝,随后便穿越到了历史上并不存在的封建王朝,这件事若不是亲身经历,说出来谁会相信?

    苏家先祖留下的记载中曾隐晦地提过是钦天监用了某种禁忌的秘术才能将她们这些异世之魂召了来。

    至于再详细的,便没有了。

    想想也是,钦天监的那一套,复杂得很。

    这么多代苏家人之中,除了苏金舆,大概也只有一位前世的玄学大师才能掌握他们的推演卜卦之法。

    且就算会了也不能多用,官方说法是会产生反噬。苏金舆的理解是守恒定律。

    具体的,苏天乙这个半吊子也参透不了。

    就在苏天乙每天跟着苏魁罡恶补蛮夷风俗习惯的时候,从青石村传来了了不得的消息。

    “什么叫一个人都不见了,还完全查不到踪迹?”苏魁罡怀疑自己听错了,“那地方就算是再偏,也不至于举村搬迁而没人知道吧?

    当地的县令、府尹知道此事吗?”

    “确实是一个人都没有了。

    村里的房屋虽简陋,却都好好地立着,里面的东西也都摆放的整整齐齐。

    有的人家桌上甚至还摆着吃了一半的饭菜。

    种种迹象表明,并不是有计划地搬迁,而是有什么突发状况。

    而且属下们将村子里里外外都仔仔细细搜寻过了不止一遍,除了自己人走过的痕迹,就连一个旁人的脚印都没能发现。

    就好像整个村子的人一下子就突然原地消失了一样。”来人禀报得很详细,不过并不是对着苏魁罡,而是对皇帝道。

    “这怎么可能?”刑部尚书惊呼道,“听上去竟像是青石村的村民被妖怪施法卷走了!”

    “李尚书,子不语怪力乱神。

    亏你还是当年的榜眼,怎的竟将妖怪一词挂在嘴边?”苏魁罡看见他就来气。

    这人仗着一张一看就知道心术不正的脸,就像是影视剧里的反派,就差没把“我是坏人”歇在脑门儿上了。

    “神威将军没听见本官说了‘像是’一词吗?”刑部尚书吹胡子道,“‘像是’,意思就是并不是。

    本官觉得比起妖魔鬼怪,此事更像是有心之人为了掩盖什么而做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