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男人拿了渣男剧本,这合理吗? 红楼贾环3
热门推荐:
入主紫微
大婚之日,我的老婆不正常
穿越四合院:开局狼口逃生
我,圈钱主播!但大哥是真刷啊!
血脉剑神
穿书后我让反派姐姐们后悔
凤临九天:公主至尊
造化星辰诀
斩神:代理华夏诸神,拯救世界
中午。
赵姨娘有彩霞做内应,贾政刚回府,便被她堵住叫来贾环房里。
到底是自己的亲儿子,贾政进屋坐在椅子上,仔细询问:“环哥儿可好些了?这几日先不必着急功课,修养好身体,等身子大好了再把落下的功课补上。”
赵姨娘站在他身后撇了撇嘴。
死东西,就知道叮嘱儿子读书。
她酝酿好情绪,拿出手帕,刚准备哭,就听儿子道。
“父亲可是想一直做工部员外郎?”
儿子问父亲这种话,真是倒反天罡!
这话一出,别说贾政了,就是赵姨娘都愣在原地。
贾政回过神,心中勃然大怒,不等他发火,顾北又问:“父亲做了十数年的从五品员外郎,就没想过往上升一升?”
怎么没想过?
贾政做梦都想!
可想了就有用吗?
他是靠祖辈荫封得来的官,虽说住在荣国公府里,看起来好像威名显赫、富贵逼人,可自家人知自家事。工部大小官员从不把他放在眼里,平日里只丢些无关痛痒的小活给他。
工部都这样了,更别提朝中其他几部。
在京城,天子脚下,从五品的边缘小官,连普通政事都插不上嘴!
贾政心中憋气,一句话也不想说。
只觉得这儿子净会给人插刀,一点也不贴心!
顾北起身喝了口茶,淡声道,“闽南省遭遇洪灾,数万灾民齐聚金陵城外,想来陛下甚是烦忧吧。”
“你怎么知道?”
贾政脱口而出后,哼了一声:“你一个乳臭未干的小孩,竟敢大逆不道,议论朝政?该打!”
“灾民围在城墙外,已有十天,这么久都没有朝廷赈灾放粮的消息,想来是国库米粮不够。”
彩霞一个内院丫鬟,都能知道城外遍布灾民,当成故事讲给他听,可想而知情况有多糟糕。
顾北放下茶杯,坐到他对面,“儿子不才,想出了几个办法,能为皇上解忧。”
“你?”
贾政眯眼打量顾北,怀疑的问:“你能有什么办法?说来听听。要是说的不好,看我打不打你!”
顾北直接忽略贾政的话,开口道,“儿子想出了上中下三策。”
“下策是往赈灾粮中加细沙。
往年每每赈灾,都有许多百姓混在灾民中,一起喝朝廷的赈灾粥。
若往中添加细沙,有三则好处。
一来,那些假冒灾民的人,本身家中并没有断粮,他们不愿意喝加了细沙的粥,可以少些人分灾民的食物;二来,粥中加沙,一碗粥中,有三分之一是沙子,可省赈灾粮食;三来,灾民饥饿,热粥滚烫,以往灾民总是一得到白粥便迫不及待的咽下去,烫伤喉道。若加了沙子,等砂石沉底时再喝,可降低烫伤嗓子的几率。
圣上若觉得此举有损陛下圣命,可找一个替罪羊,替陛下担了掺沙的名头,日后再补偿他便是。”
嗯……还别说,听起来确实可行!
贾政迫不及待的问:“那中上两策是什么?”
下策都可解困局,中策、上策想必更加不凡!
顾北抿嘴,不答反问:“父亲打算如何上报皇上?”
“自然是写折子递上去!”
贾政摸着胡子,倨傲道,“我虽没有直谏的权利,可我的上司工部侍郎有。待为父听过你的上中两策,若觉得可行,便走一趟侍郎府,由侍郎大人为我上书。”
顾北噗呲一笑,看的贾政胡子抖了抖,面色不善的盯着顾北:“逆子!你笑什么?!”
这兔崽子今天已经笑过他两次了!
若不是他刚刚的计策听着有用,这会儿贾政定要打他一顿,让这个目无尊长的臭小子知道谁才是父亲!
赵姨娘听得云里雾里,但这会儿贾政生气她倒是能看明白,她快步走到顾北身后,推了他一下。
顾北咳嗽一声,看着贾政,由衷的问:“父亲有没有想过,侍郎这道折子递上去,功劳还会落在父亲身上吗?”
贾政沉默,半晌功夫脸色变了又变。
他虽然政斗不行,但也不是傻子。
儿子都点到这个份上了,贾政只好问:“你说该怎么样?”
顾北起身,“祖母是正一品诰命夫人,有进宫叩拜皇后之权。拜见皇后前,去参拜一下皇上,也说得过去。”
“你是想让母亲带你进宫面见陛下?”
贾政脑袋极速运转,连连摇头,“不行!陛下哪是那么容易见的?”
母亲虽是正一品诰命,可父亲早亡,大哥即便袭了爵,做得正一品将军,也不过是个虚职,手中半点权力也没有。
贾家早已远离权力中心,皇后娘娘若是不见母亲,那可就丢人丢大了!
他丢人倒没什么,但母亲年事已高,如何使得?
顾北自信一笑:“父亲若拿不定主意,可去问问祖母,再来回答儿子。”
贾政心中不安,果真去了贾母房中。
见他神情有异,贾母把丫鬟都叫了出去,仔细问贾政是不是发生了大事?
贾政虽然脑袋不灵光,可背书却是一等一的好记性!
他把顾北的话原封不动重复了一遍。
“这些话,当真是环哥儿说的?”
贾母听后,脸色巨变,她晃悠悠的站起身,一双眼睛瞪得老大,直勾勾的盯着贾政。
这模样吓了贾政一大跳,连忙扶着贾母,“是的,儿子亲耳听到的!”
贾母猛地闭上眼,深呼口气,再睁眼时,一行眼泪流了下来。
“母亲,您说该怎么办?可要听环儿的话,去一趟皇宫?”
“去!”
贾母坚定地点了点头,“一定要去!”
她抬手,摸着贾政的头,眼中情绪复杂到让他看不懂,“我的儿,我贾家,有望了!”
赵姨娘有彩霞做内应,贾政刚回府,便被她堵住叫来贾环房里。
到底是自己的亲儿子,贾政进屋坐在椅子上,仔细询问:“环哥儿可好些了?这几日先不必着急功课,修养好身体,等身子大好了再把落下的功课补上。”
赵姨娘站在他身后撇了撇嘴。
死东西,就知道叮嘱儿子读书。
她酝酿好情绪,拿出手帕,刚准备哭,就听儿子道。
“父亲可是想一直做工部员外郎?”
儿子问父亲这种话,真是倒反天罡!
这话一出,别说贾政了,就是赵姨娘都愣在原地。
贾政回过神,心中勃然大怒,不等他发火,顾北又问:“父亲做了十数年的从五品员外郎,就没想过往上升一升?”
怎么没想过?
贾政做梦都想!
可想了就有用吗?
他是靠祖辈荫封得来的官,虽说住在荣国公府里,看起来好像威名显赫、富贵逼人,可自家人知自家事。工部大小官员从不把他放在眼里,平日里只丢些无关痛痒的小活给他。
工部都这样了,更别提朝中其他几部。
在京城,天子脚下,从五品的边缘小官,连普通政事都插不上嘴!
贾政心中憋气,一句话也不想说。
只觉得这儿子净会给人插刀,一点也不贴心!
顾北起身喝了口茶,淡声道,“闽南省遭遇洪灾,数万灾民齐聚金陵城外,想来陛下甚是烦忧吧。”
“你怎么知道?”
贾政脱口而出后,哼了一声:“你一个乳臭未干的小孩,竟敢大逆不道,议论朝政?该打!”
“灾民围在城墙外,已有十天,这么久都没有朝廷赈灾放粮的消息,想来是国库米粮不够。”
彩霞一个内院丫鬟,都能知道城外遍布灾民,当成故事讲给他听,可想而知情况有多糟糕。
顾北放下茶杯,坐到他对面,“儿子不才,想出了几个办法,能为皇上解忧。”
“你?”
贾政眯眼打量顾北,怀疑的问:“你能有什么办法?说来听听。要是说的不好,看我打不打你!”
顾北直接忽略贾政的话,开口道,“儿子想出了上中下三策。”
“下策是往赈灾粮中加细沙。
往年每每赈灾,都有许多百姓混在灾民中,一起喝朝廷的赈灾粥。
若往中添加细沙,有三则好处。
一来,那些假冒灾民的人,本身家中并没有断粮,他们不愿意喝加了细沙的粥,可以少些人分灾民的食物;二来,粥中加沙,一碗粥中,有三分之一是沙子,可省赈灾粮食;三来,灾民饥饿,热粥滚烫,以往灾民总是一得到白粥便迫不及待的咽下去,烫伤喉道。若加了沙子,等砂石沉底时再喝,可降低烫伤嗓子的几率。
圣上若觉得此举有损陛下圣命,可找一个替罪羊,替陛下担了掺沙的名头,日后再补偿他便是。”
嗯……还别说,听起来确实可行!
贾政迫不及待的问:“那中上两策是什么?”
下策都可解困局,中策、上策想必更加不凡!
顾北抿嘴,不答反问:“父亲打算如何上报皇上?”
“自然是写折子递上去!”
贾政摸着胡子,倨傲道,“我虽没有直谏的权利,可我的上司工部侍郎有。待为父听过你的上中两策,若觉得可行,便走一趟侍郎府,由侍郎大人为我上书。”
顾北噗呲一笑,看的贾政胡子抖了抖,面色不善的盯着顾北:“逆子!你笑什么?!”
这兔崽子今天已经笑过他两次了!
若不是他刚刚的计策听着有用,这会儿贾政定要打他一顿,让这个目无尊长的臭小子知道谁才是父亲!
赵姨娘听得云里雾里,但这会儿贾政生气她倒是能看明白,她快步走到顾北身后,推了他一下。
顾北咳嗽一声,看着贾政,由衷的问:“父亲有没有想过,侍郎这道折子递上去,功劳还会落在父亲身上吗?”
贾政沉默,半晌功夫脸色变了又变。
他虽然政斗不行,但也不是傻子。
儿子都点到这个份上了,贾政只好问:“你说该怎么样?”
顾北起身,“祖母是正一品诰命夫人,有进宫叩拜皇后之权。拜见皇后前,去参拜一下皇上,也说得过去。”
“你是想让母亲带你进宫面见陛下?”
贾政脑袋极速运转,连连摇头,“不行!陛下哪是那么容易见的?”
母亲虽是正一品诰命,可父亲早亡,大哥即便袭了爵,做得正一品将军,也不过是个虚职,手中半点权力也没有。
贾家早已远离权力中心,皇后娘娘若是不见母亲,那可就丢人丢大了!
他丢人倒没什么,但母亲年事已高,如何使得?
顾北自信一笑:“父亲若拿不定主意,可去问问祖母,再来回答儿子。”
贾政心中不安,果真去了贾母房中。
见他神情有异,贾母把丫鬟都叫了出去,仔细问贾政是不是发生了大事?
贾政虽然脑袋不灵光,可背书却是一等一的好记性!
他把顾北的话原封不动重复了一遍。
“这些话,当真是环哥儿说的?”
贾母听后,脸色巨变,她晃悠悠的站起身,一双眼睛瞪得老大,直勾勾的盯着贾政。
这模样吓了贾政一大跳,连忙扶着贾母,“是的,儿子亲耳听到的!”
贾母猛地闭上眼,深呼口气,再睁眼时,一行眼泪流了下来。
“母亲,您说该怎么办?可要听环儿的话,去一趟皇宫?”
“去!”
贾母坚定地点了点头,“一定要去!”
她抬手,摸着贾政的头,眼中情绪复杂到让他看不懂,“我的儿,我贾家,有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