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通史演义 > 第90章 商人之子弦高,如何凭一己之力挽救郑国?

通史演义 第90章 商人之子弦高,如何凭一己之力挽救郑国?

    秦穆公收到这份密报后,便与蹇叔和百里奚商量。两位大臣异口同声地劝谏说:“秦国离郑国有千里之遥,我们不能得到郑国的土地,而只能俘获他们的人民。千里迢迢地调动军队,耗费时间和精力,怎么可能瞒过别人的眼睛呢?如果他们知道了我们的计划,做好了准备,我们将劳而无功。而且,如果在途中发生了变故,那就更不好了。我们不能在人家丧失亲人之际发动攻击,这不符合仁义之道。如果攻打成功,收益微薄;如果失败,就会带来严重的后果。这不是明智的选择。如果我们失去了这三个因素,我们不知道这次行动的结果会怎样。”穆公愤怒地说:“我三次扶立晋君,两次平定晋国的混乱,我的威名已经闻名天下。只是因为晋侯在城濮击败了楚国,才把霸主的地位让给了晋国。现在晋侯去世了,天下还有谁会为秦国制造难题呢?郑国就像被困住的鸟儿依赖着人,最终还是会飞走。趁着这个机会消灭郑国,用郑国的土地换取晋国的河东地区,晋国一定会同意。这样做有什么不利呢?”蹇叔又说:“您为什么不先派人去晋国吊唁,顺便去吊唁郑国,以此来观察郑国是否可以攻打?不要被那些不懂事的人的空话所迷惑。”穆公说:“如果等到吊唁之后再出兵,一来一回,又得花费一年。用兵之道,就像疾雷不及掩耳,你们这些老头子怎么懂呢?”于是穆公秘密地与来人约定:“在二月初,军队到达北门,里面接应,外面攻打,不能有误。”

    于是,穆公召来孟明视担任大将,西乞术、白乙丙担任副将,挑选了三千多名精锐士兵,三百辆战车,从东门出发。孟明是百里奚的儿子,白乙是蹇叔的儿子。出征那天,蹇叔和百里奚哭泣着送行,说:“真可悲,真痛苦!我看到你们出发,却不知道你们何时回来!”秦穆公听到这个消息非常生气,派人责问两位大臣:“你们为什么哭我们的将帅?难道你们要破坏我们的士气吗?”蹇叔和百里奚回答说:“我们怎么敢哭你的将帅?我们只是为我们自己的儿子而哭泣罢了!”白乙看到自己的父亲悲伤哭泣,也有辞行不去的想法。蹇叔说:“我们父子在秦国享受着丰厚的俸禄,你为国家死去那是理所应当的事情。”于是他秘密地交给白乙一封信,信封封得很牢,嘱咐他说:“你可以按照我信中的话去做。”白乙接过命令,心情既惶恐又悲伤。只有孟明自认为才勇双全,认为胜利是必然的,所以并不在意。

    大军出发后,蹇叔托病不去上朝,并请求退休。穆公强迫他。蹇叔于是声称病情加重,请求回到铚村。百里奚到他家探病,对蹇叔说:“我并不是不知道如何应对危险的方法,之所以还留在这里,是还希望能和你再见一面。我哥哥你有什么话要教导我吗?”蹇叔说:“秦军这次出征一定会失败。贤弟,你可以秘密告诉子桑,在河边准备好船只,万一能逃脱,可以接应他往西返回。要记住,千万要记住!”百里奚说:“贤兄的话,我一定会照办。”穆公听说蹇叔坚决要回乡隐居,便赠送给他二十斤黄金、百束彩缎,群臣一起送到郊外的关口然后返回。百里奚握着公孙枝的手,把蹇叔的话告诉了他,大致意思是:“我哥哥不托付给别人,而是托付给你,因为你忠诚勇敢,能够为国家分忧。你不能泄露这个秘密,应该秘密地准备。”公孙枝说:“我一定照办。”然后自己去准备船只,不再细说。

    孟明发现白乙拿着他父亲的密信,猜测里面可能有攻打郑国的奇计。当晚,军队已经安营扎寨,他特意前来查看。白乙和丙打开信封看到了里面的两行字:“我们不必担心这次行动能否攻打郑国,我们应该担心的是晋国。崤山地形险要,你们必须小心谨慎。在这里,我将为你们守护骸骨!”孟明捂住眼睛,急忙走开,连声说:“咄咄!晦气,晦气!”白乙也认为未必真的有这样的事情发生。三位将军自从农历十二月的丙戌日出发,一直到明年春天的正月,从周朝的北门经过。孟明说:“天子在这里,虽然不能以军事之事拜见他,但我们一定要表示敬意。”他传达了命令,让左右的人都脱掉盔甲,下车行走。前锋将领褒蛮子勇猛无比,刚刚经过城门,就飞奔着登上了车,速度快得就像一只飞鸟,车子没有停下来过道。孟明感叹地说:“如果每个人都能像褒蛮子那样,还有什么事情是办不成的?”众将士们都愤愤不平地说:“我们为什么不如褒蛮子?”于是他们争先恐后地举着手臂向大家喊道:“不能超越车子的人,就退到队殿后面去!”在军队中,殿后被视为胆怯,而军队失败时,殿后被视为勇敢。说殿后的人,其实是在羞辱他们。这个军队共有三百辆车,没有一辆车不被超越。他们上车后,车子行进得非常快,就像疾风闪电一样,一瞬间就不见了。

    那时周襄王派王子虎和王孙满去观察秦军的实力,他们经过之后,回来向襄王报告。王子虎感叹地说:“我看到秦军的士气如此高昂,战斗力如此强大,谁能抵挡得了呢?这次去郑国恐怕是凶多吉少了。”而王孙满当时年纪还很小,他微笑着没有说话。襄王问:“你这个年轻人怎么看?”王孙满回答:“按照礼仪,军队经过天子所在的城门时,必须披上盔甲,收起兵器,快速通过。现在秦军连头盔都不戴,这是不尊重礼仪的表现。而且他们还随意地站在车上,显得非常轻率。轻率就会缺乏谋略,不尊重礼仪就容易引起混乱。这次行动,秦军必定会遭受失败和侮辱,他们不仅无法伤害别人,反而会自食其果!”

    说起来,郑国有一个商人,名叫弦高,他以贩卖牛为生。从前王子颓喜欢牛,郑国和卫国的商人就把牛贩卖到周国,因此获得了丰厚的利润。如今弦高继承了这个生意。虽然他是个商人,但他内心却怀有忠诚于国家、解决国家纷争的智慧,只是因为没有人推荐,所以只能在市场里做一些小生意。今天他带着数百头肥牛,前往周国进行贸易。当他走到黎阳津时,遇到了一个故人,名叫蹇他,这个人刚刚从秦国回来。弦高见到蹇他,就问他:“秦国最近发生了什么事情?”蹇他回答说:“秦国派出三位将军袭击郑国,从十二月的丙戌日出兵,很快就到了。”弦高大为惊讶,说:“我父母的家乡忽然遇到这种危难,如果不知道就罢了,但如果知道却不去帮助,万一宗社毁灭了,我回到故乡还有什么脸面呢?”于是,弦高心中想出了一个计策,他告别了蹇他,一边派人夜以继日地奔走告知郑国,让他们尽快做好准备。一边准备了犒劳军队的礼品,挑选了二十头肥牛随身携带,其余的牛留在客店里。弦高自己驾着小车,一路向着秦国军队走去。当他们来到滑国的延津时,恰好遇到了秦军的前哨。弦高挡住了前路的去路,高声喊道:“郑国有使者 在这里,希望能见一面!”前哨将这个消息报告给了中军。孟明感到非常惊讶,心想:“郑国怎么这么快就知道我们的军队来了,还派了使者这么远来迎接?让我们看看他究竟是什么意图。”于是,孟明和弦高在车前相见。弦高假传郑君的命令,对孟明说:“我们的国君听说三位将军要带领军队经过我们的国家,特意准备了一些微薄的礼物,让我这个臣子来犒劳随行的将士们。我们的国家处在各大国之间,经常受到外来的侮辱。考虑到大家长期辛劳,远离家乡戍守边疆,我们担心一旦有所懈怠,可能会有不测之祸,从而得罪了上国,所以我们每天都在警惕防备,不敢掉以轻心。希望您能理解我们的心情。”孟明问:“郑君既然犒劳我们,怎么没有国书呢?”弦高回答:“您在冬十二月丙戌日出兵,我们的国君听说您们行军很辛苦,担心等你们收到正式命令再行犒劳,可能会错过迎接的机会,所以就让我这个臣子先行口授犒劳,为此他已在地上跪拜请罪,并没有其他意思。”孟明低声说:“我们国君派我来,只是为了解决滑国的问题,怎么敢侵犯郑国呢?”于是下令:“驻军在延津!”弦高感激地告辞离去。西乞、白乙问孟明:“军队为什么要驻扎在延津?”孟明回答说:“我们的军队千里远征,要在出发前保持低调,以便出乎郑国人的预料,这样我们就可以得到胜利。现在郑国已经知道我们出发的日期,他们已经做好准备了。如果我们攻城,那么他们的城墙坚固,难以攻克;如果我们围城,那么他们的兵力很少,难以支持。现在滑国没有做好准备,我们可以袭击他们并攻破他们,抢夺他们的财宝,然后回来向我们的君主报告。这样我们的军队就不会白白浪费出征的名义了。”在这个夜晚的三更时分,三位将军分成三支部队,攻破了滑国的城池。滑国的君主逃到了翟国。秦军大肆掠夺,抢走了滑国的子女、玉帛等财宝,把滑国留下了一片空荡荡的景象。史家评论这件事情,认为秦国的将领已经不再顾及郑国的存在了。如果不是因为弦高假扮使臣,犒劳秦国的军队,以阻止三位将军的计划,那么灭亡的祸害就会降临在郑国而不是滑国了。有一首诗说:“千里驱兵狠似狼,岂因小滑逞锋铓。弦高不假军前犒,郑国安能免灭亡?”自从滑国遭受破坏,国君无法恢复国家。秦军离开后,滑国的土地就被卫国吞并了。这些细节就不再赘述了。

    说到郑国的事情,当时郑穆公接到商人弦高的秘密报告,他还没有完全相信。那时已经是二月上旬了,他派人去客栈偷窥杞子、逢孙、杨孙等人的情况。结果发现他们已经整理好了车辆,备足了军马,整顿好了装备,每个人都穿戴整齐,精神抖擞,只等秦军到来,就准备向他们献城门了。使者回报这个消息给郑穆公,他十分震惊。郑国派遣老大夫烛武去见杞子、逢孙、杨孙等人,每人都带着一些礼品,称之为“赆”。对他们说:“你们在我们的城市待了很长时间,我们的城池供给你们的麋鹿已经吃光了。现在我们听说你们正在戒严,是不是有行动的迹象?孟明和其他将领正在周围的城池中活动,为什么不去跟随他们?”杞子听了大为震惊,暗自想:\"我们的计划已经泄露了,如果我们的军队到来,不能取得胜利,我们反而会招致麻烦。不仅郑国不能留,秦国也不能回去了。\"于是他们拖延时间,以向烛武道别,并说感谢。他们立刻带着亲信和数十人逃到了齐国。逢孙和杨孙也逃到了宋国躲避。由于没有主宰的军队守卫,一些士兵就集合在北门,企图发动叛乱。郑穆公派遣了一位名叫佚之狐的使者,带着大量粮食,分散了士兵,并带领他们回到家乡。郑穆公记下了弦高的功绩,任命他为军尉。从此以后,郑国安定下来了。

    话说晋襄公正在曲沃为先君守丧,突然接到情报说:“秦国的孟明将军带领军队向东方前进,不知道要去哪里?”晋襄公大惊失色,立刻召集群臣商议。先轸已经提前了解了情况,知道秦国君主的意图是要袭击郑国,于是来见晋襄公。不了解先轸是如何计划和考虑的,让我们看下一回的内容来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