丧尸专列 第544章 步战车
当邵明踏进军营那一刻,他就知道,悍马和越野车该退役了。
由于是剪断铁丝网后直接钻进813营的驻地的,因此众人在穿过一小片树林后直接就到达了营地中的车库。
在那里的钢棚车库中,停着五台一模一样的mLI84m1步兵战车。
它们头顶上的机炮一动不动地对着前方,这些钢铁战马就在这里等待着属于它们的骑士到来。
由于使用了bmp1的车体,即使为了新发动机加长车体抬高底盘,mLI84的车内空间绝对算不上充裕,乘员舱对一个正常的成年男性而言仍然需要蜷缩着才能坐在里面。
而在左右两排能坐八名士兵的乘员舱中间还夹着一个巨大的油箱,坐在里面基本告别了“舒适”二字。
不过,相比较原版的bmp1,LmI84安装了核生化防护系统,全车可抵御12.7毫米重机枪射击,还在车体左后侧安装了一挺dShk重机枪。
一直跟着“獾”行动的除了三名车组成员之外,还有一名维护技师和一名替补成员,此刻,这二人就成了整支队伍能够带走这几台bmp的关键。
趁着技师检查车况时,邵明和西蒙斯开始商量起车组成员的配置来。
步战车不是什么精密的仪器,但没有专业的培训肯定是玩不转,修不好的,也不可能让每个人都接受车组和技师的培训。
西蒙斯和他的班就地从摩托化步兵班升级为机械化步兵班,由曾经的悍马驾驶员和机枪手分别担任驾驶员和炮手。
无论是车组两人还是其余的步兵,都由西蒙斯带队指挥,必要时他会下车作战,同时调动步兵和步战车。
而到邵明要一直带走的这台步战车上,情况又有所不同。
驾驶员和炮手——同时兼任维护保养人员的是曹喆和罗楠,曹喆本身有驾驶履带式机械的经验,二人又都有一定的理工科专业背景,上手起来也比较快。
两人对这个安排自然没有什么意见,没哪个男人可以拒绝的操纵一台步战车的魅力。
但接下来的事情却让邵明有些为难。
团队的主要成员毕竟不像军团一样都是有着军事背景和专业素养的职业或义务士兵,简短的命令就能够让他们明白自己需要做什么。
因此,下车作战时必须要有更专业和更具战斗力的人领导,而车组也需要有自己独立作战的能力——一方面能够让本就是非专业的车组发挥更大的作用,另一方面也可以减少自己的指挥压力。
自己肯定是要在车外身先士卒的,阿斯吉的身手和枪法以及应变能力在车下明显更有用武之地,那既然二人不能待在车上,就需要一个头脑清晰,能够审时度势的人来担任车长。
思来想去,这个担子最终落在了舒尔茨身上。
他本身年纪比较大,不太适合激烈的战斗,头脑足够清晰,也已经和团队绑定在一起,待在车上既能保护他的安全,又能够中和曹喆的冲动和罗楠的过分谨慎。
舒尔茨看上去有些为难,他并不认为自己能够担任好一名合格的车长,但也没有其他的选择,只得暂时接受。
这样也算是解决了怎么让步战车发挥战斗力的问题。
换句话说,西蒙斯的队伍采用的是苏式车长兼任步兵班长的编制,而邵明采用的则是美式车组和步兵班分离的编制。
“你们要注意的是,步战车有一个摩托小时数的概念——或者说我换个说法,发动机的运转寿命时长。”
技师来到几人面前。
“比如发动机转一个小时,就是一摩托小时,bmp使用的发动机应该每过500小时就进行一次大修。”
讲到这里,他停顿了一下。
“罗马尼亚和这款车是更换过发动机的,根据保养记录看,这几台步战车距离上次保养的时间都比较久了,你们最好300小时左右就进行一次检查,有必要的有条件的话,可以直接更换某些部件。”
“我们有火车,直接拉走就行,不消耗这个……摩托小时数。”
邵明可不管他这那的,他巴不得把每个人都放在bmp的炮塔里。
“这倒是。”
技师点点头,“有条件的情况下,不要像我们一样开着步战车走几百公里的路程,对发动机的损耗很大。”
“至于操作上,总的来说驾驶和bmp没有区别,他们的改装也让这些铁疙瘩适应了北约标准,我相信你们学起来并不复杂。”
“至于维护保养,那还有的是东西要学。”
这样一来,团队现在除了一台“獾”以外,还加上了两台bmp——准确来说是mLI84步战车。
趁着其它人在营地中搜索武器弹药的时间,曹喆和克日什托夫在两名“老司机”的帮助下狠狠过了一把瘾。
发动起来的步战车赚足了眼球,曹喆将自己那台车有些歪歪扭扭地停在邵明跟前,打开舱盖探出头来兴奋地说。
“我懂了,这玩意儿的底层逻辑和开履带式的挖掘机吊车没啥区别。”
“呃。”
邵明也不知道怎么回答,他想点头,又想摇头,最后憋出来了一句。
“我没开过挖掘机,也没开过步战车,应该是吧。”
“我想去试试这门炮。”
曹喆脸上的兴奋丝毫没有减退,他伸出手,却发现自己够不到炮管。
“反正这附近也没有丧尸不是。”
邵明本想拒绝,但一旁的“教官”们看起来没什么意见,而其他的士兵更是已经满眼期待。
他想了想,与其在危险来临时打不准,倒不如在安全的时候先让他们熟悉熟悉。
他问:“那你们打什么呢?乱打?”
“我倒是有一个不错的靶子。”
罗楠此刻也从炮塔中探出个头来——由于这台车安装了25毫米无人炮塔,因此严格意义上来说他是从炮塔下探出头来,脑袋还刚好为于炮塔的两个支架中间,看上去颇有一种喜感。
“什么?”
曹喆和罗楠看向城市的方向。
毫无疑问,是那颗哑弹。
由于是剪断铁丝网后直接钻进813营的驻地的,因此众人在穿过一小片树林后直接就到达了营地中的车库。
在那里的钢棚车库中,停着五台一模一样的mLI84m1步兵战车。
它们头顶上的机炮一动不动地对着前方,这些钢铁战马就在这里等待着属于它们的骑士到来。
由于使用了bmp1的车体,即使为了新发动机加长车体抬高底盘,mLI84的车内空间绝对算不上充裕,乘员舱对一个正常的成年男性而言仍然需要蜷缩着才能坐在里面。
而在左右两排能坐八名士兵的乘员舱中间还夹着一个巨大的油箱,坐在里面基本告别了“舒适”二字。
不过,相比较原版的bmp1,LmI84安装了核生化防护系统,全车可抵御12.7毫米重机枪射击,还在车体左后侧安装了一挺dShk重机枪。
一直跟着“獾”行动的除了三名车组成员之外,还有一名维护技师和一名替补成员,此刻,这二人就成了整支队伍能够带走这几台bmp的关键。
趁着技师检查车况时,邵明和西蒙斯开始商量起车组成员的配置来。
步战车不是什么精密的仪器,但没有专业的培训肯定是玩不转,修不好的,也不可能让每个人都接受车组和技师的培训。
西蒙斯和他的班就地从摩托化步兵班升级为机械化步兵班,由曾经的悍马驾驶员和机枪手分别担任驾驶员和炮手。
无论是车组两人还是其余的步兵,都由西蒙斯带队指挥,必要时他会下车作战,同时调动步兵和步战车。
而到邵明要一直带走的这台步战车上,情况又有所不同。
驾驶员和炮手——同时兼任维护保养人员的是曹喆和罗楠,曹喆本身有驾驶履带式机械的经验,二人又都有一定的理工科专业背景,上手起来也比较快。
两人对这个安排自然没有什么意见,没哪个男人可以拒绝的操纵一台步战车的魅力。
但接下来的事情却让邵明有些为难。
团队的主要成员毕竟不像军团一样都是有着军事背景和专业素养的职业或义务士兵,简短的命令就能够让他们明白自己需要做什么。
因此,下车作战时必须要有更专业和更具战斗力的人领导,而车组也需要有自己独立作战的能力——一方面能够让本就是非专业的车组发挥更大的作用,另一方面也可以减少自己的指挥压力。
自己肯定是要在车外身先士卒的,阿斯吉的身手和枪法以及应变能力在车下明显更有用武之地,那既然二人不能待在车上,就需要一个头脑清晰,能够审时度势的人来担任车长。
思来想去,这个担子最终落在了舒尔茨身上。
他本身年纪比较大,不太适合激烈的战斗,头脑足够清晰,也已经和团队绑定在一起,待在车上既能保护他的安全,又能够中和曹喆的冲动和罗楠的过分谨慎。
舒尔茨看上去有些为难,他并不认为自己能够担任好一名合格的车长,但也没有其他的选择,只得暂时接受。
这样也算是解决了怎么让步战车发挥战斗力的问题。
换句话说,西蒙斯的队伍采用的是苏式车长兼任步兵班长的编制,而邵明采用的则是美式车组和步兵班分离的编制。
“你们要注意的是,步战车有一个摩托小时数的概念——或者说我换个说法,发动机的运转寿命时长。”
技师来到几人面前。
“比如发动机转一个小时,就是一摩托小时,bmp使用的发动机应该每过500小时就进行一次大修。”
讲到这里,他停顿了一下。
“罗马尼亚和这款车是更换过发动机的,根据保养记录看,这几台步战车距离上次保养的时间都比较久了,你们最好300小时左右就进行一次检查,有必要的有条件的话,可以直接更换某些部件。”
“我们有火车,直接拉走就行,不消耗这个……摩托小时数。”
邵明可不管他这那的,他巴不得把每个人都放在bmp的炮塔里。
“这倒是。”
技师点点头,“有条件的情况下,不要像我们一样开着步战车走几百公里的路程,对发动机的损耗很大。”
“至于操作上,总的来说驾驶和bmp没有区别,他们的改装也让这些铁疙瘩适应了北约标准,我相信你们学起来并不复杂。”
“至于维护保养,那还有的是东西要学。”
这样一来,团队现在除了一台“獾”以外,还加上了两台bmp——准确来说是mLI84步战车。
趁着其它人在营地中搜索武器弹药的时间,曹喆和克日什托夫在两名“老司机”的帮助下狠狠过了一把瘾。
发动起来的步战车赚足了眼球,曹喆将自己那台车有些歪歪扭扭地停在邵明跟前,打开舱盖探出头来兴奋地说。
“我懂了,这玩意儿的底层逻辑和开履带式的挖掘机吊车没啥区别。”
“呃。”
邵明也不知道怎么回答,他想点头,又想摇头,最后憋出来了一句。
“我没开过挖掘机,也没开过步战车,应该是吧。”
“我想去试试这门炮。”
曹喆脸上的兴奋丝毫没有减退,他伸出手,却发现自己够不到炮管。
“反正这附近也没有丧尸不是。”
邵明本想拒绝,但一旁的“教官”们看起来没什么意见,而其他的士兵更是已经满眼期待。
他想了想,与其在危险来临时打不准,倒不如在安全的时候先让他们熟悉熟悉。
他问:“那你们打什么呢?乱打?”
“我倒是有一个不错的靶子。”
罗楠此刻也从炮塔中探出个头来——由于这台车安装了25毫米无人炮塔,因此严格意义上来说他是从炮塔下探出头来,脑袋还刚好为于炮塔的两个支架中间,看上去颇有一种喜感。
“什么?”
曹喆和罗楠看向城市的方向。
毫无疑问,是那颗哑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