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被逼做妾?跳湖后嫁入高门当长媳 > 第599章 大结局

被逼做妾?跳湖后嫁入高门当长媳 第599章 大结局

    看来太后的毒,不是魏贤给的,否则肯定一击毙命。

    “好个岳氏!居然敢骗我!”葛峰怒了。

    正在他分神的时候,四面共有四只箭镞射来。

    永平趁机,抬手劈在葛峰的小胳膊上,葛峰脱力松手,姜婉俯身避开,眼看到要摔在地上,永平一脚踹开中箭的葛峰,转身垫在姜婉身下。

    转瞬间,禁军涌上来,将内卫逆贼拿下。

    顾淮从禁军后面出现,快步走上来:“婉婉,你没事吧。”

    姜婉扶着肚子,靠在他在怀里摇头:“我没事,倒是公主,你没受伤吧?”

    “我当然没事。”永平蹲下来,上下检查着姜婉的身体。

    顾淮见姜婉缓过来,才扶着她起来回道:“你放心,岳氏和反军已经伏诛,现在没有对外通报,等着就是叛军入京。”

    永平站起来:“除了袁二郎,还有谁帮的你们?”

    “李崇,现在秦王妃在照顾你父皇,晋王被调出京城了,公主得做好打算。”顾淮的话已经很明显。

    沉思片刻,永平拱手道谢,转头先去了太后那边。

    姜婉沉声道:“岳氏和葛峰能如此顺利逼宫,未必没有秦王妃在背后相助。”

    “秦王妃不可信,李崇可信。”顾淮拿了一封信出来。

    望着上面的字迹,姜婉怔怔抬头:“萱儿怎么回来了?”

    顾淮担心今天的事再次出现,执意将她送去了京郊大营里,不到半天,袁四娘也跟了过来。

    姜婉有点意外,袁四娘解释:“是二哥让我来的。”

    “可是,你祖母不是让你离开我吗?”姜婉没有忘记袁家太太夫人临死前的话。

    袁四娘摇头:“我相信二哥,而且大哥昏迷,现在熟悉这里的,只有我。”

    当天夜里,姜婉收到了师父的信和她送来的信物。

    姜婉立刻派人去请来师父所说的几位老将,拿出师父给的信物,他们立刻激动的询问师父的下落。

    按照师父的部署,姜婉仔细解释了接下来的安排。

    袁四娘在旁边认真听着,并记录着。

    两日后,叛军长驱直入,直达京城,说着打着清君侧的名义,却直接投放火炮炸开了城门,无数商铺被大火吞噬,百姓死伤无数。

    大战在城门口爆发,百姓从东西两门溃逃涌出。

    当天夜里,梅五娘拿着姜婉的信物顺利进入军营,穿着男装的她,整个人狼狈不堪,袖子和头发还有烧焦的痕迹。

    她颤抖着手坐下,接过袁四娘递过来的茶杯,却一口没喝,怔怔的望着姜婉:“你说的没错,战争面前,百姓如同蝼蚁。”

    梅五娘抖了抖,这才将茶水一饮而尽。

    喝完缓了会,她才起身对袁四娘道:“袁姑娘,你大嫂替你大哥出征,中箭而亡,公主让我来问你,你要不要替你大哥上战场。”

    袁四娘很怕,但她还是答应了。

    姜婉起身,没有人比她更清楚袁四娘有多胆小:“让公主的属下去吧。”

    挣扎了好一会儿,袁四娘推开姜婉的手:“不行,如果我不去,这个功劳就不是定远侯府的,这场战事平定,我们侯府会被排在后面的,大嫂都能站出来,我也可以!”

    见她如此坚定,姜婉只好调来师父的一支人手:“这是师父留给我的,但军营这里萱儿也派了人来,希望你能活下来。”

    袁四娘感激回道:“谢谢三姐姐,我一定会活下来的。”

    等她们走后,姜婉坐下,捏了捏眉心,茯苓端了汤药过来,小声问道:“少夫人,袁姑娘坚持去京城,是不是听说三爷失踪了?”

    姜婉端起汤药,一口饮尽,低声道:“希望她不要感情用事。”

    京城大战,永平带兵从东门进入,秦王世子带兵从西门进入,陆忠和陆夫人镇守皇宫,保护皇帝,陆鸣等候了一日半才从南门出现,形成包抄之势,将叛军围住。

    双方僵持了三天三夜,最终陆忠取来千金弓,得到了皇帝授意,一箭射杀了废太子。

    冷宫里的杜氏得知太子身死,放下手里的佛珠,走到神龛面前,推到了烛台。

    火舌沿着帷幔瞬间冲到屋顶,冷宫年久失修,腐朽的梁柱也很快燃烧起来,等宫人发现冷宫起火时,杜氏所在的屋子已经烧了一大半。

    后续清理京城,花费足足一个月,逃出京城的百姓才陆续回来。

    姜婉被顾淮接回顾家时,下车发现顾家的牌匾上都有了火烧的痕迹。

    “别担心,都过去了。”姜婉扶着臃肿的肚子一步一步往府邸里走。

    前院有不少修剪太过的草木,还有一些隐藏起来烧毁的痕迹。

    反倒是沁园这边,西厢房已经修好,整个园子,和从前的变化没有太大差别。

    坐了会,顾茹过来,带来了云苓。

    姜婉的心顿时紧了紧:“云苓怎么跟着你在?”

    云苓瞬间跪下来,哭着回道:“少夫人,姑娘她为了保护公子,中了毒箭,毒发身亡了。姑娘知道奴婢在袁家待不下去,让奴婢回来伺候少夫人。”

    “怎,怎么回事?”姜婉最担心的事,还是发生了。

    见云苓哭得厉害,顾茹替她回道:“废太子已经伏诛,但谁也没想到还有刺客在等着哥哥,袁姑娘下意识就替哥哥挡了箭。

    哥哥也本来就受了伤,反应慢了一点,没能彻底推开她,本来只是伤了肩膀,但箭头有毒,还是断肠。

    在这之前,袁姑娘把嫂子你给的解毒丹给了她二哥,哥哥的解毒丸也用完了,等永平公主送来,她……她已经断了气。”

    顾茹睁着眼,眼泪落下,滴落在袖口,她抬手擦干,又说起别的事:“我和杜怀和离了,还有就是晋王失踪,秦王妃愿陪皇帝殉葬,替李崇争取到了册封秦储君的圣旨。”

    姜婉想说点什么,却又觉得很累。

    留下云苓后的第二天,太后薨逝,魏贤也在天牢被凌迟而死,姜婉想了想,叫上谢队长,将雪松送到了谢队长挑选的坟茔里下葬。

    等姜婉回来时,顾家能出现的人都站在了她面前。

    顾淮看到她,抓着她的手,低头吻着,喜极而泣。

    姜婉有些茫然,顾茹过来扶着她坐下:“嫂子,你出去怎么不和我们说一声,连茯苓都没告诉?”

    “对不起,我忘了。”姜婉回头看着云苓,“我和她说了。”

    云苓自责跪下:“都是奴婢的错。”

    姜婉摇摇头:“是我的错,我好像有些糊涂了。”

    她真的好累。

    望着面前的顾潭孟氏,还有顾浊赵氏,以及顾澄和陈若若,甚至叶姨娘和梅姨娘都站在旁边。

    姜婉下意识问了句:“二太太呢?”

    孟氏反应最快,回道:“婆母在兵变的第二日受了惊吓,摔断了腿,半个月前去了。”

    她这么说,姜婉才发现,二房上下的人,穿衣打扮都很素。

    “晏清,我有点想我娘和小五了……”姜婉说完这句话,晕倒在顾淮怀里。

    顾家瞬间乱起来。

    等姜婉醒来时,已经是入了夜,她望着面前的婆母和顾茹,下意识问:“晏清呢?”

    谢氏心疼回道:“他去了宫里,晚点会回来的,婉娘,你要好好照顾自己,你娘和小五在兵变那日已经动身,只是他们去了崖州,返程路上遇到了暴雨形成的山洪,最迟九月中旬是能赶回来的。”

    “谢谢娘。”姜婉闭上眼睛,她真的好累。

    听到姜婉的称呼,谢氏怔了下,随即捂着嘴回头看顾茹,边哭边笑,不知道该说什么。

    姜婉再次醒来,跟前多了霜雁,她已经盘起了头发,神色看起来也有些憔悴。

    “少夫人,我应该早点回来的。”霜雁很自责。

    喝完了汤药,姜婉望着熟悉的人,精神好了些:“你和我说说话。”

    霜雁不住点头:“好,好的。”

    有了霜雁在身边,姜婉的精神越来越好,直到重阳节这天,杨氏和小五赶回了京城,直奔顾家,姜婉挺着肚子起身,眼泪一下子流了出来。

    杨氏看到女儿哭了,快步走过扶着她坐下:“婉儿,我的婉儿,你怎么哭了?娘回来了,回来了。”

    靠在母亲怀里,姜婉总算安心下来,叛乱过后,还是直接在京城里打的仗,杨萱只给她递了一封信,没来看她,京城的惨烈状况可想而知。

    休息了会,姜婉抬起头道:“娘,我想去祭拜一下爹。”

    杨氏怔了下,望着她的身子,很是担忧,反倒是小五做了决定:“娘,姐姐想去,咱们陪着她去就是。”

    有两年多没见,望着个头超过自己得小五,五官褪去稚气,目光也格外坚毅,姜婉笑着点了头。

    这次有母亲和弟弟在,还有霜雁安排,没有再出现安葬雪松时的状况,一切都安排妥当。

    祭拜父亲也十分顺利。

    只是当姜婉回到顾家时,她惊讶发现,祖父姜康居然坐在顾家正堂里,身边站着姜升和姜大郎,还有二姐姐姜婳和范迷,以及孤身前来的姜嬉。

    他们给姜婉行礼请安后,姜婉后知后觉赶紧免礼,她望着祖父震惊道:“祖父,你好了?”

    姜康望着姜婉点头:“好了,马大夫牛大夫神医妙手,我好了。”

    瞬间,姜婉眼含热泪,终于有了真实感。

    傍晚姜康姜升要回家时,门外又有了来客,说是叶柯带着娘子前来看望姜婉。

    他们进来后,叶柯给众人行礼问安,表示娘子容貌受损,不能说话,便再次替娘子给他们再次行礼问安。

    在场姓姜的人都认出了带着幂蓠沉默的女子,但谁也没有多说。

    寒暄过后,叶柯说明他此次来意:“京中官员死伤查办的太多,我这次回来,是收到了吏部的调令,以后大概是不会再离开京城,有时间的话,娘子会多来顾家走动,希望少夫人不要嫌弃。”

    姜婉点头:“我怎会嫌弃,叶太太有空要常来。”

    沉默的叶太太起身屈膝道谢,随后跟着叶柯和姜家等人离开。

    眨眼间,到了十月上旬,姜婉的预产期也是这个时候。

    在永平公主和秦王的主持下,朝堂内外渐渐进入正轨,顾淮也能早点回家陪姜婉。

    月份大了,姜婉实在行动不便,基本上都是侧躺。

    她想着上辈子的难产,心里仍旧有些害怕:“晏清,要是我难产该怎么办?”

    顾淮手一顿:“不会的,若真难产,有咱们师父在,还有张太医在,定然能保住你。”

    姜婉睁眼问他:“为什么不是保住孩子?这两个孩子很重要的。”

    “婉婉,我说过,在我心里,你最重要。”顾淮说完,低头吻在姜婉的额头。

    约莫十天后的中午,姜婉发动。

    有霜雁在身边,还有接生过顾淮和顾茹的孙嬷嬷带着四个稳婆在,理论上,姜婉是不用担心的。

    但她就忍不住害怕,想着顾淮要是在身边就好。

    不知道是不是福至心灵,刚吃完饭,顾淮便出现在眼前。

    他走到床前来,姜婉就闻到了他身上的醋味和药味,心里顿时有不好的预感:“是不是又出现瘟疫了?”

    “别担心,这次是楚姨亲自坐镇,不会有事的。”顾淮抓紧姜婉的手回道。

    听到师父在,姜婉放松不少。

    等到夜里,姜婉才开始生产,疼痛一阵阵的传来,冷汗热汗交替, 她按照孙嬷嬷的交代,努力调整呼吸。

    待子时刚过,随着一声清澈的啼哭,第一个孩子被送到稳婆手里。

    又过了一刻钟,再来一声啼哭,第二个孩子也顺利生出来。

    姜婉力竭,虚弱的望着顾淮,心领神会的顾淮转头将长子抱过来,放在姜婉肩头:“这是我们的大郎。”

    望着皱巴巴还红彤彤的孩子,姜婉皱了皱眉:“怎么有点丑。”

    孙嬷嬷忍不住笑道:“少夫人,刚生出的孩子都这样,过几天皮张开了就漂亮了。”

    没一会,第二孩子也送了过来,姜婉伸手摸了摸孩子的脸:“真好。”

    半个月后,霜雁收到消息需要取两个哥儿的血,望着郝嬷嬷怀里睡着的孩子,再看看还在姜婉怀里喝奶的小哥儿,都有些不忍心。

    等小儿子吃饱,姜婉将孩子交给茯苓抱过去:“霜雁,取吧。”

    事不宜迟,霜雁带着两个人去梢间,拿出银针来,逐一扎破两个孩子的指头,各自取了三滴血封存好带走。

    两个孩子哇哇大哭,孙嬷嬷和茯苓赶紧抱着孩子进内室,姜婉逐一哄好。

    又是半个月过去,顾家张灯结彩,准备办满月酒。

    云苓悄然进来,低声对姜婉道:“少夫人,公主来了。”

    郝嬷嬷见状,带着茯苓将两个孩子抱了出去。

    过了会,云苓引着永平公主进屋来。

    “好香!”永平一进来马上凑到了姜婉跟前,发现姜婉胸脯涨奶,很是惊讶,“你居然亲自喂孩子!”

    姜婉苦笑着回道:“本来是交给奶娘的,但这俩孩子不吃奶娘的奶,换了三个奶娘都不成,只能我亲自来了。”

    两人聊了会孩子的事,姜婉问起宫里的情况,永平陷入沉默。

    良久, 她才回道:“楚姨说,我也可以登基称帝。”

    “是吗?我觉得你挺合适的。”姜婉认真回道。

    “你真的这么想啊?我是女儿身啊,哥哥其实写了信给我,他不想当皇帝,父皇也察觉到了,所以楚姨提起这个事,父皇没有反驳。”永平真的没有想到,居然有一天,她要当皇帝了。

    姜婉回想着史书上的记载说道:“历史上也不是没有女皇,永平,你见识过西北的残酷,又守住了京城,还拔出了各方势力的奸细,最关键的是,你有慈悲心,你比李崇更适合当皇帝。”

    永平望着她,半晌才道:“我再想想。”

    满月酒请的人不多,姜家的几人和孟家赵家的几人。

    姜婉听到赵氏的女儿突然叫了一声娘,正想着她的大哥儿小哥儿什么时候也能叫娘,身后传来顾淮的声音。

    “婉婉,我回来了。”

    看着快步而来的男人,姜婉看到他隐隐浮现的胡茬,还有他藏在背后的手,脸上浮出笑容来:“晏清,我在等你。”

    ……

    庆丰二十六年冬月,皇帝驾崩,传位于永平公主李赞。

    次日秦王妃反,秦王劝降三日,自请削爵为郡王,带着母亲前去封地,无召不得入京。

    开武元年初一,大楚朝第一位正统女皇登基称帝。

    两年后,宰相顾望请辞,携妻子谢氏前往陈郡养病。

    同年同月,顾淮被女帝钦点继任宰相之位,其妻姜婉入宫伴驾,月余被封为内舍人,随侍女帝左右。

    大楚由此进入开武盛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