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重回1999:从鱼塘盘老板开始 > 第569章 人生,五年

重回1999:从鱼塘盘老板开始 第569章 人生,五年

    这里,是武江曾经发迹起步的百亩钓场。

    如今,是颍淮市渔业最大的批发的基地,是日收高达八万左右的渔业养殖公司。

    曾几何时,武江带着王老五和胡万平,把这一片野塘打造成为钓场,最高的日收入,也不过七八千块钱。

    三月的春风,轻轻吹拂着。

    三月的风光,带着桃花的香,流溢着……

    武晨拿着儿童竿,坐在爸爸的钓箱上,专心致志的学钓。

    小武曦在蹲在水边的爸爸的怀抱里,手持一支两米七的小短竿,学着哥哥的样子,小手在钩身上捏了黄豆大小的饵料,笑嘻嘻的抛投到脚下的一丛水草边。

    “爸爸,我中了一条大鱼!”

    武晨惊喜的喊叫着,站起来,使劲的朝上顶着鱼竿。

    随着水面浪花的声响,武江侧脸一看,不由得哑然失笑,原来不过是一条七八两大的工程鲫。

    工程鲫属于通过人工技术,研究出来的杂交品种,最大能长到四五斤,这种鱼肉质粗糙,但价格便宜,市场销售量很大。

    这时,武曦惊呼一声:“爸爸,我也钓了一条大鱼,好大。”

    武江一手握住小短竿,一手揽着小儿子,笑呵呵的道,“鱼还没上岸呢,钓上来才能算你的。”

    小短杆中的是一条筷子长的小草鱼,但足以把武曦高兴坏了。

    小家伙连忙松开鱼竿,钻出爸爸怀抱,又蹦三跳的朝着桃林那边跑。

    “妈妈,妈妈,我钓了一条大鱼,大鱼呀,好大的一条鱼。”

    秀琴一手拿着带有花瓣儿的桃枝,迎上来抱住蹦跳而至的武曦。

    “曦曦,其实呀,你和你哥钓到的都是小鱼,你知道我和你爸,我俩钓过最大的一条鱼有多大吗?”

    “妈妈,你说,有多大?”

    “可以把咱家钓鱼的充气阀给拉走,那条鱼呀,和我差不多,有一百多斤嘞。”

    “乖乖,真大!”

    “大吧。”

    “大,真的好大!”

    ……

    十点半左右,武江带秀琴和两个孩子离开时,却发现岳父和牛庆在一起喝上了早酒。

    不用说,养殖池的鱼密度大,就是空钩也能钓上来,张福成嫌弃这样钓鱼没有挑战性,找牛庆喝酒去了。

    喝就喝吧,只要岳父开心就行。

    武江就这么想着,开车载着家人,去了约莫两公里路程的胡坊村钓场。

    胡坊村钓场早在三四年前,老板胡万平就和武江合作经营了。

    只不过,这个钓场小,才几亩地大,赚不了多少钱。

    当然,武江也没打算在这上面赚钱,只是留个念想罢了。

    胡万平老远看见武江的路虎朝着这边驶来,赶紧冲着屋内玩游戏的儿子喊了声:“大球,武总来了。”

    一听大人物来了,胡大球连忙离开电脑,慌忙跑了出去。

    “爸,我去迎接一下武总。”

    “你能迎接个啥,去,去,到街上多买些酒菜,中午我和武江喝两杯。”

    “好好,爸,我这就去。”

    说着,胡大球从他爸口袋里掏出一把刚收上来的钓费,一股脑的塞进自己腰包,骑着摩托车从钓场的另一个方向走了。

    胡万平迎接武江一家下车,还没有聊几句,有很多认得武江的钓鱼人,一下子聚拢而来,虚心请教钓技等一些钓鱼方面遇到的问题。

    这么一耽误时间,进屋落了座,已是十一点多了。

    胡万平递上香烟,“武总,你有两年多没有来这里了呀。”

    “是的,说起来,有两年零几个月了。”武江道,“还不是房地产那边的工作太忙了。”

    “老胡,我这次来,主要是想看看这里,怀旧一下当年盘你老胡的情景啊。”

    武江说到这里,禁不住的哈哈连声大笑:

    “99年3月份,我第一次找你收购生猪,当时还有王老五,你忘了?”

    胡万平尴尬的一笑,“当初要知道武总钓鱼特别厉害,就不该让那个喜欢吃猪……”

    一想到秀琴还在旁边坐着,胡万平又急忙改口,“哦,是喜欢吃猪鼻子的王老五,那家伙就不该把你介绍过来。”

    武江弹了弹烟灰,付之一笑,然后掏出两包软中华,道,“我明天下午要外出游钓,这里的事,胡老板就多多辛苦了。”

    “武总,你这是要去哪里?”

    胡万平万分诧异,“集团公司那么忙,你走得了?”

    武江道,“去全国各地游钓,居无定所的,没个固定地方。”

    “房地产公司的事务,大局已定,集团总部的事,一切交给了我老婆和她大姐,当然可以脱开身的。”

    中午,武江一家四口在胡万平家里吃了饭,因为饮了酒,下午回去由秀琴开车。

    回去的路上,直到路虎行驶了很远,看不到了相送的胡万平,武江把头伸出车窗,还在忍不住的回顾观望。

    如果说,百亩养殖场是武江起家发迹的第一块根据地,那么,胡坊村钓场就是武江从鱼塘盘老板开始,走向人生辉煌的第一步。

    从那年的阳历三月伊始,武江先是垂钓百亩野塘,盘鱼塘老板胡万平,开钓场,当年六月份盘下马踏湖。

    同年,开办正式开办第一家饵料公司,鱼竿公司,食品公司,紧接着,第二年进军房地产,经营酒店,风景区和度假村各项营业项目。

    这中间仅用两年的时间,就奠定了武江集团的基础,成就了他和秀琴百亿资产的帝国江山。

    算起来,已是整整五年了。

    然而,人的一生,也只有一个五年。

    对常人而言,五年的时间如白驹过隙,匆匆而逝。

    对武江来说,因为重生,能看透未来,擅于把握商机,懂得如何珍惜,晓得寸金难买寸光阴,。

    因此,在他23到28岁的五年黄金时间,创造出了别人一生,甚至几辈人,都难以创造出的事业奇迹,直至把他的人生推向巅峰。

    夜里,武江辗转反侧,睡到凌晨一点,还是没有睡着。

    从床上尽管轻手轻脚的爬起来,武江刚要开门时,还是惊动了秀琴。

    “老公,你不是明天下午才走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