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慢穿之我在每个世界寿终正寝 > 第48章 红楼48

慢穿之我在每个世界寿终正寝 第48章 红楼48

    自贾宝玉搬走,园子里就更自在了些。

    几个姑娘有空会在一起念书、喝茶、对诗,只是大家跟薛宝钗到底都不是很亲近,改革的事也再没人提起过。

    薛宝钗更忙了,她的日常变成了荣庆堂、荣禧堂、大观园三处跑,只不过常常见不到人,慢慢也就淡了,后来更是直接搬出了院子,回到了梨香院。

    贾宝玉还来园子,不过只白日里来,要么就跟几个姐妹放放风筝,大多都是到潇湘馆跟林黛玉聊聊天就走。

    这日,贾府一早丫头妈妈们就开始忙碌起来,院子里打扫的一尘不染,两房太太并贾母也都穿戴整齐,在荣庆堂等着。

    明婉和林黛玉更是难得的等在荣庆堂院子里的游廊下,有些焦急的看向外门张望着。

    林黛玉握紧明婉的胳膊,脸上满是紧张,她有好多年没见过父亲的面了。虽常有通信,可到底不如见面。

    她低声问道:“姐姐,父亲怎么还没到?不是说已经到了?”

    明婉拍拍她的手,笑道:“父亲返京,第一时间当然是进宫面圣,从宫里出来才能过来见拜见外祖母。许是皇上多留了一段时间,不要着急。”

    她也很久没见父亲了呢!

    此时林如海确实正在面圣。

    “皇上,这是最近两季几种粮食产量的报告,包括种植方法、时间、产量等都有记录。从发现良种到现在,两年的产量很稳定,在三处庄子实验,产量等也都记录在册。”

    语罢,将手里的折子呈上,边上的太监接过,递给龙椅上的皇上过目。

    大庆帝翻看过后,满脸笑意的点点头,做的不错。

    可惜了,怎么就偏偏是贾家的女婿,听说女儿还在贾家住了多年。

    想到这,大庆帝问:“林爱卿果真是个能人!你当真要辞官回家?爱卿仕途正是一片光明,此时辞官岂不可惜?”

    “皇上,臣近年来身体又一直不好,膝下只得两个女儿,也已在外祖母家教养多年。

    如今她们都大了,臣已经为她们选好良婿,现臣就想替他们操持好终身大事,也死而无憾了。”

    “也罢!既然如此,朕也不必强人所难。”

    大庆帝听罢也是心里一松,林爱卿果然体恤圣心,甚好,甚好!

    放下折子,提起笔洋洋洒洒写了道圣旨,并赏赐了许多金银珠宝,这才让人出来。

    林如海带着身后的人出来,尹禛正等在门口,见林如海出来,掏出荷包塞给捧着东西的小太监,接过东西。

    林如海笑道:“禛儿,咱们回吧!”

    “是!”

    两人回家换了套衣服,林如海带着尹禛来到荣国府,贾政贾赦兄弟二人正等在门口。

    在荣禧堂短暂的寒暄过后,再由管家引着去荣庆堂给贾母请安。

    一进院子,尹禛退后几步,姐妹俩满脸欢喜的迎了上来。

    “父亲。”

    明婉眼角余光看了尹禛一眼,尹禛嘴角微勾。

    林如海只当没看见两人的互动,带着几人直奔屋内,只尹禛留在外面,里面贾母并着贾宝玉都在。

    林如海见到贾母跪地磕头:

    “母亲,不孝女婿前来拜见,您老身体可好?”

    看见林如海,又想起了她那苦命早逝的女儿,贾母眼眶含泪,语带哽咽:“好好,好着呢!快起来,快起来!”

    林如海起身,又一一见过了边上的刑夫人和王夫人。

    几个姑娘也都过来一一拜见,等几个姑娘出去,林如海这才让人将尹禛带进来,这才拉到身边笑着介绍道:

    “母亲,这是尹禛,是小婉的未婚夫婿,两家之前已经正式交换了庚贴,等禛儿的孝期过了就成亲。”

    贾母对着尹禛招招手:“哦?明丫头的夫婿?过来我仔细瞧瞧。”

    尹禛上前,贾母仔细打量后点点头:“果然一表人才,现在还在读书吗?”

    尹禛笑道:“今年刚中了举人。”

    “哦?年少有为,不错。”

    边上的王夫人眼里闪过怀念,如果她的珠儿不死,现在也该是中举了吧?

    林如海的视线移向贾宝玉,关于贾宝玉的为人,他早已经从大女儿信中全部了解。

    论理,他是有些看不上的。

    可惜……想到二女儿,他暗暗叹口气,玉儿从小就体弱多病,整日里汤药不断。

    又是从小当男孩子教育,性情也不太适合深宅大院里的弯弯绕绕。

    他也舍不得用女儿去奔前程。

    他和敏儿一生就得两个女儿,自是希望她们都过的好。

    养儿百岁,常忧九九。不求富贵,但求欢喜。

    林如海眉眼柔和的对贾宝玉招招手,笑道:“是宝玉吧?”

    贾宝玉看了林黛玉一眼,笑着上前行礼:“姑夫。”

    林如海笑道:“听说你进来读书多有进益,改日我可要好好考你。你尹家哥哥刚到京城,还要你带他熟悉几日。”

    贾宝玉连忙行礼:“尹家哥哥。”

    几人客套客套,林如海就带着尹禛出去见两位大舅子,他们已经等候多时了。

    贾赦一如往常的谈笑一阵就走了,留下贾政和林如海并着尹禛。

    贾政打量了尹禛一眼,笑道:“这就是妹夫给婉儿定下的未来夫婿?果然仪表堂堂,听说考中了秀才?”

    林如海笑道:“今年初刚中了举人。”

    贾政满眼羡慕的看着林如海,这个女婿几年后又是一个妹夫。

    他们家是武将起家,现在武将式微,他有意转战仕途,可惜事与愿违。

    虽说是可以捐官,可官场上没有经过正经科考的官员,是被文官排斥在外的。

    这些年同僚与他都不亲近,武将这边也排斥他,平日里他只能找些门生以解烦闷。

    而科举出身的妹婿却没有这样的烦恼,反而朝堂之上有很多同榜同窗,这些都是仕途上的助力。

    本想儿孙读书,以后有个好前程。

    可他的一片苦心注定是要白费, 宝玉是半点也不识的,可惜他的珠儿了。

    他也不求宝玉三年中举,只要他能在二十岁之前中个秀才他就要心满意足了。

    回过神,贾政对着林如海道:“妹夫上次信中所说之事……”

    贾政看了眼尹禛,林如海捋着胡子笑道:

    “兄长但说无妨,禛儿成熟稳重,思虑周全,这几年多亏他在我身边替我出谋划策,我才能躲过一次次的暗算,安然回京。”

    “哦?如此甚好!咱们书房里详谈!”

    贾政引着两人来到书房,并命人在门外看守,这才小声的询问起信上的事。

    林如海将他近年来和尹禛的推测,包括他自己的应对之策都一一告诉贾政。

    贾政听罢面如金纸,好半晌都没有说话。

    林如海说道:“……所以如海希望兄长早做决断才好,如若不然,就让宝玉跟我回去吧!好歹也留条后路。”

    他拿出皇帝的那张圣旨,低声道:“圣上仁慈,特许我‘冠带致仕’,如若老太太肯带着小的回去,庇护一、二还是可以的。”

    “哦?”贾政接过圣旨,一看果然,妹夫果然深得圣心。

    皇上不但升了妹夫的官职,又允许冠带致仕。

    这可是普通的地方官员都要礼遇有加的,如若家里真的遭遇不测,也能保下家中老小的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