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东汉末年烽火路 > 第168章 海贼管承

东汉末年烽火路 第168章 海贼管承

    “那个,徐虎啊,有件事我必须要告诉你。那就是这个东莱郡以后的防御是我负责的。”

    太史慈的话直接再次把徐虎给惊讶到了。

    “太史大哥,你投靠温侯了?”

    太史慈摆了摆手。

    “我倒是没有投靠温侯。”

    “东莱郡和北海国不都是温侯打下来的吗?你没有投靠温侯,温侯怎么会把东莱郡让给你来守备呢?”

    徐虎这是真的被弄迷糊了。

    于是,太史慈就把温侯如今是刘辟的老丈人,且温侯早已带着徐州众人投靠了刘辟,以及他是怎么投靠刘辟的这些事情的来龙去脉都给徐虎仔细地说了一遍。

    “太史大哥,这么说来你的这个新主公岂不是当今天下最牛气的诸侯了。”

    徐虎掰着手指数了数,满是惊讶地说道:“六州十四郡啊!什么河北霸主袁绍在他面前都是弟弟吧!”

    随即徐虎小声说道:“太史大哥,刘扬州也是黄巾出身的,你说他还要不要我们这些黄巾出身的贼寇呢?”

    “管承这伙贼寇也只是抢粮,烧杀之类的基本没有做,你们的大头领要是真心愿意投诚的话,我可以担保不会受到不公平待遇。”

    太史慈淡淡地说道:“虎子,你也知道,我那主公麾下有不少黄巾出身的将领。你们这么干海贼也不是一个事,要我说啊,归降才是你们最好的出路。

    而且,投靠我们才会是你最好的选择。”

    “太史大哥的话,虎子我当然是信的,但是我也就是一个小头目,这种大事当然得我们的大当家的拍板才行。”

    徐虎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

    “我也知道这事你是做不了主的,但是你传个话还是没问题的吧?”

    徐虎一下子听出了问题所在。

    “太史大哥你这是要放我走?”

    “你这个样子怎么走?”

    太史慈站起来拍了拍徐虎的肩膀。

    “我会给你安排大夫好好治一治你的伤,等你的伤好得差不多了,你们几个一起走吧。给你们的大头领管承带句话,我要和他见一面。”

    半个月后,徐虎带着两个手下,乘坐一艘小船出海,直奔他们的本岛而去。

    “虎哥,你信那个太史慈说的?”

    刀疤脸问道。

    “太史大哥的人品我是信任的。”

    徐虎点头说道。

    “这么老在外面飘着也不是那么回事,如果大当家的能够同意太史大哥的提议那就太好了。

    没有几个人是天生愿意当匪的。”

    “就是就是,当初我也是饿得实在扛不住了,才下海当海匪的。”

    瘦小汉子一边划着船,一边说道。

    东山岛,距离海岸大约五里。整个东山岛北面有座山名叫东山,东山岛因此得名。

    东山岛南北长约十里,东西宽约三里。

    在东山岛的南边,则是大片的平地,大部分的平地已经被开垦成耕地了。

    整个东山岛的耕地养活三五千人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然而,管承的海匪连同他们的家眷,足有四万余人,东山岛产出的粮食根本养不活这么多人。

    就算他们出海打鱼,养活四万多人那也是相当的艰难。

    很多的生活物资,他们也无法自给自足,因此返回陆地打劫,就成了必然的事情。

    当徐虎出现在管承的面前时,管承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虎子,老子的眼睛没有问题吧?据说你小子给张合给抓住了,老子都想着什么时候该给你烧点纸钱过去了,你小子居然给老子跑回来了。”

    管承双手狠狠地拍了拍徐虎的肩膀,然后狠狠把徐虎搂住了。

    “回来就好了。老子还以为要失去你这个兄弟了。”

    说罢,管承拉住徐虎的手就往他们的聚义厅走。

    “虎子,你们这次越狱一定很精彩吧,赶紧给我说一说。

    黄县可是东莱郡的郡城所在地,你能够从黄县的监狱里跑出来,老子佩服。”

    其实,徐虎可不是东山岛海匪的小头目,他可是负责打探情报的重要头目。

    得知徐虎回来了,东山岛海匪的重要头目都赶到了聚义厅。

    “虎子,你小子现在可以说了吧,你小子非要等大家都来才说你是怎么跑出来的,让老子先高兴一番都不行。”

    管承做出一副生死的样子,但是大家都知道这个老小子这个时候心里好心地跟吃了蜜似的。

    “大当家的,各位兄弟,我徐虎哪有那个本事从黄县大狱跑出来哦。”

    徐虎苦着脸说道:“我这是被人给放出来的。”

    “张合能有这个好心把你给放出来?”

    管承第一个就不信。

    “张合那个混蛋为了剿灭我们可是下了很大的功夫,弄得我们现在都不敢上岸了。”

    “大当家的,各位兄弟,我有重要情报给各位汇报。”

    说罢,徐虎就把他知道的情报都说了出来。

    徐虎带回来的情报,对他们这些土匪来说,绝对是颠覆性的情报。

    弄得整个聚义厅沉寂了好一阵。

    最后还是管承打破了宁静。

    “虎子,你说太史慈回来了?还要负责东莱郡的治安防务?”

    “是的。”

    “温侯吕布现在成了扬州刺史刘辟的老丈人?”

    “是的。”

    “温侯吕布带着徐州众人投靠了他的女婿?”

    “是的。”

    “现在刘辟已经占据六州十四郡?成了天下最大的诸侯?”

    “是的。”

    “这个刘辟还和我们一样出身黄巾?”

    “是的。三年前还是汝南黄巾的一个头领,手下的规模和我们差不多,男女老幼三四万余人,可战之兵不足一万。”

    徐虎肯定地回答。

    “我回来之前还专门去他们的军营看过,全体铁甲,每个士卒都是长矛环首刀还有战弓,关键是他们的头樱是黄色的。

    用太史大哥的意思说,是刘辟的坚持,他的军队头樱就得是黄色的。”

    “啪”的一声突然响起,把大家都给吓了一跳。

    原来,是管承狠狠地拍桌子了。

    “这个张?义,他明知道他最大的老大是出身黄巾,居然还对我们穷追猛打,简直不当人子。”

    “老大,太史大哥他说要和你见面谈一谈?你看?”

    徐虎弱弱地问道。

    “见啊,怎么不见?太史慈可是我们青州少有的英雄人物,他想见我管承,我能拒绝吗?”

    管承大气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