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东汉末年烽火路 > 第223章 沮授入刘营

东汉末年烽火路 第223章 沮授入刘营

    次日,沮授带着一个童子就直入刘辟大营。

    对于沮授的到来,刘辟没够猜个八九不离十。

    要么是来劝自己投降的,要么就是知道后路被吕布堵住了,要自己放他们走。

    对于沮授,刘辟还是有最基本的尊敬的。

    在呼厨泉的王宫里接待就沮授。

    看着这异域风格的王宫,沮授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只得说出自己此行的目的。

    “刘扬州,我们双方这都是一个误会,如今我家主公已经意识到了问题所在,打算就此撤军,双方化干戈为玉帛,不知可否?”

    “不急不急。”

    刘辟连忙招待道:“沮授先生难得来我这里,那可是一个贵客,怎么能够一来就谈这么伤感情的事情呢?

    我这里有全天下最为顶级的琴师,让他来给先生弹奏一曲,也好解一解乏。”

    然后刘辟就是吹嘘了起来。

    就算我这个粗人,一听这琴声,都能感觉自己高雅不少。

    说罢,刘辟对着幕后喊了一嗓子。

    “夫人,来上一曲《高山流水》,让沮授先生品鉴一番。”

    随即一道优雅的琴声响起,那真叫做余音绕梁三日不绝。

    有些夸张了。

    但是,现场的反应绝对相当炸裂。

    “主公,每次听到夫人抚琴,我这一颗充满杀戮的心灵都有一种被救赎的感觉,内心非常平静。”

    老将黄忠是不说则已,一说惊人啊!

    “夫人这琴声的确能够平静我们的内心。”

    刘辟也很是感慨。

    “在坐的各位,有一个算一个啊,你们家里的女人都是有一定抚琴功底的,这次回去后都要到夫人这里好好学一学,这么好听的琴声,就应该同大家分享。”

    “主公,两位乔夫人不是都在学堂当女先生嘛,让蔡夫人也去当女先生,那她的学生肯定少不了。”

    赵云这么一说,今后他们的夫人去学琴就不用老往主公家里跑了,那不合适。

    “夫人,你觉得子龙将军的这个建议如何?”

    “回去后,妾身就和两位妹妹一起去做女先生。”

    蔡琰不仅弹琴是一绝,说话的声音也非常动听。

    “刘扬州,我可否与这位夫人见上一面。”

    沮授心里很忐忑,当初他和蔡邕也算有些交情,后来听说蔡邕的女儿失陷南匈奴,可惜一直没能将其营救出来。

    这位蔡夫人难道是蔡邕的女儿蔡琰?

    果然,从屏风后走出来一个亭亭玉立的女子,年龄大约二十五六岁,不是蔡琰还能是谁呢?

    “昭姬见过沮叔叔。”

    蔡琰一个万福,让沮授受之有愧。

    以沮授对袁绍的影响力,如果他愿意,是能够把蔡琰从刘豹的手里换回去的。

    袁绍当初和蔡邕也算是熟人。

    可惜了。

    “沮授先生可知昭姬以前被掠到匈奴人这里来了?”

    刘辟问道。

    “你们应该是有所察觉的。对匈奴人的情报收集肯定是你们的重中之重,你们肯定是知道的,可是你们却没有想办法将昭姬接回去。话说你们之前和昭姬的父亲多少还有点交情的吧?

    真是人走茶凉哦!”

    蔡琰退下去了。

    刘辟也该和沮授谈正事了。

    “沮授先生,你们想打我就来打我,对自己的实力还不自信,居然还拉住外族人来打我。”

    刘辟慢悠悠地说道:“这个在军事上来说,没有任何毛病,但是这个问题我们不能光看军事,你说呢?

    把匈奴人引入关中,你们可想过会对关中的百姓造成多大的影响?

    匈奴人被我们给直接灭了,你们又找到了西部鲜卑人,不知道袁绍这次又给了蒲头什么承诺?

    是把匈奴人的地盘外加并州的边郡之地划给他们吗?

    不知沮授先生可曾去过边郡之地?

    据说昔日繁华的边郡之地如今已经没有汉人的城池和村落。

    不知沮授先生作何感想?”

    “边郡的衰落是因为汉室的财力物力以及军事实力逐步衰落,以至于无力支援边郡,边郡的衰落不可避免。”

    沮授说的也是一个事实。

    “这一次温侯去了一趟他的老家五原郡,昔日的边郡已经不复存在了,汉人都成了匈奴人鲜卑人的奴隶。

    这次我从匈奴人手里解救了数十万汉人,温侯从鲜卑人手里也解救了四十万各族奴隶。

    温侯给我来信,他想就在并州,重启边郡,就用这几十万的奴隶为基础。

    沮授先生以为如何?”

    “惭愧,实在是惭愧!”

    沮授这话不掺半点假,绝对是出自真心。

    “温侯打仗还是可以的,但是治理地方,恕我直言,真不咋地,比我差远了。”

    刘辟笑嘻嘻看着沮授,继续说道:“所以,我看上你了。据元皓先生所言,公与先生在治理地方上面也是很有一手的。

    你答应留下来,我放袁绍回冀州。

    当然,仅仅是你一个公与先生,份量还是不够的,把袁绍手里所有并州的地盘都给我留下吧。

    你意下如何?”

    沮授不敢不同意,也不能不同意。

    “这需要袁公同意的。”

    沮授只得如此说道。

    很快沮授的童子把信带回到袁绍的手里。

    看完信后,袁绍没有丝毫犹豫,立马就同意了,当即回信给刘辟。

    他袁绍回冀州的时候会带上高干一起回去。

    当天夜里,袁绍率领大军弃营而走。

    第二天,蒲头要去找袁绍商量撤退事宜的时候,才发现袁绍的大营已经成为一座空营了。

    蒲头来不及生气,赶紧草草拔营。

    一边走,蒲头还在一边抱怨,汉人真不可靠,双方可是结盟了的。

    怎么能够独自先跑呢?

    当蒲头刚拔营的时候,袁绍大军已经过了河水浮桥。

    “主公,我们是否把这浮桥给烧了,免得刘辟的大军追过来。”

    袁绍现在唯一拿的出手的大量颜良建议道。

    “不烧,给蒲头留着。”

    说完带着大军继续前进。

    颜良不明白袁绍脑子里是怎么想的,但是他还是很好地执行了袁绍的命令。

    看着离开的袁绍大军,成廉不禁问道:“温侯,我们完全可以对他们来一个半渡而击,他们绝对会死的很惨的。”

    “我那女婿要我放他们过去,那我们就放他们过去。”

    吕布说着眼里露出些许杀气。

    “今天我们可是有的杀的。”